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异氟烷是临床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研究表明,异氟烷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包括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因此,本文就异氟烷对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吸入性麻醉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七氟烷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万华 《疑难病杂志》2013,12(4):327-330
<正>近年来,吸入性麻醉药心脏保护机制的研究倍受关注。有研究者提出了麻醉药预处理(anesthetic-induced preconditioning,APC)概念,即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之前使用吸入性麻醉药,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减轻缺血心肌炎性反应及减少细胞内Ca~(2+)超载,从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其中七氟烷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心肌保护作用较强的一种吸入性麻醉药,其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各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有关。现对近年来七氟烷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加以综述。1七氟烷预处理特点七氟烷预处理(sevoflurane-induced preconditioning,SPC)是指在心肌缺血和/或再灌注前分次间断或连续吸入一定浓度的  相似文献   

3.
赵以林 《医学综述》2011,17(7):1069-1071,1078
临床常用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等均能增强机体对外源性氨酪酸(GABA)的电反应,通过GABAA发挥生物学效应。而在发育期神经元电生理功能具有阶段特异性:GABAA受体介导的氯离子外流引起神经元去极化;α氨基羟甲基唑丙酸受体尚无完整功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激活依赖GABAA受体,在神经元突触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氯离子引导的除极还可以激活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引起钙内流。发育期神经元电生理特点使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吸入麻醉通过减少心肌氧耗在缺血性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对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临床麻醉中,吸入性麻醉药的该特性可以为围术期缺血性心功能障碍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另一种途径.虽然吸入性麻醉药的麻醉或血流动力学以外的其他药理学特性可能参与其中,但是地氟烷和七氟烷围术期预防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迄今尚未明确.此外,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近期发表的指南建议在非心脏手术中,如果患者有围术期心肌梗死的风险,在全身麻醉中宜采用吸入性麻醉药物进行麻醉[1].由于这个建议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故本文对吸入性麻醉药在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吸入性麻醉药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前者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后者如氧化亚氮.本文将对这几种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和七氟烷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对c fos、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 ,将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分别结扎 1h,造成脑缺血再灌模型 ,缺血期间分别吸入异氟烷和七氟烷。然后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变化和c fos、bcl 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缺血期间吸入麻醉药组脑梗死体积、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和c fos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 ,而bcl 2mRNA表达水平吸入麻醉药组和缺血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表明异氟烷和七氟烷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能衰减c fosmRNA表达 ,但对bcl 2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乙醚、氟烷,到异氟烷、安氟烷,再到现在的地氟烷、七氟烷,随着新的吸入麻醉药的开发及吸入麻醉技术的广泛开展,吸入麻醉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七氟烷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相比,由于其突出的特性,被誉为现代吸入麻醉药.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6,(4):459-461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变,使得冠脉疾病的一些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等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伴随人口老龄化,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亦明显增加,这使得心肌缺血和梗死在临床围手术期中常见。因此,吸入性麻醉药心脏保护机制的研究倍受关注。七氟烷作为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有以下优点: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和复苏快,麻醉深度容易调节,对呼吸道刺激小,对循环的抑制轻等[1,2]。在围术期有心肌梗死风  相似文献   

9.
姚益冰  黄东升  徐峰  黄国栋  陈云 《上海医学》2012,35(10):886-887
硬脊膜外腔阻滞为国内施行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可使产妇保持清醒状态,对胎儿无呼吸抑制作用,但常因麻醉平面局限而出现阻滞不全现象,且术中牵拉反应明显,常需静脉给予镇痛药以辅助麻醉,增加了产妇的痛苦,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升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具有对呼吸道的刺激小、诱导平顺、苏醒迅速、麻醉深度易控制等优点[1].本研究旨在观察七氟烷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吸入麻醉药应具备易挥发、对呼吸道无刺激、麻醉强度大、可控性好、体内代谢少、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以及无肝、肾毒性等特点。随着新型吸入麻醉药的开发和研制,以地氟烷和七氟烷为代表的第3代卤素类吸入麻醉药,与传统的恩氟烷、异氟烷等相比,其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等更接近理想,使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下就近年来地氟烷和七氟烷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研究作一总结。1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药物对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林丽  周良学  王健 《医学综述》2008,14(15):2347-2350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公认的评价吸入麻醉药效价强度的主要指标,也是探讨吸入全身麻醉药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的手段之一。MAC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药物对MAC的研究最为透彻。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就镇静药、镇痛药、麻醉气体、局部麻醉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等不同药物对七氟烷的MAC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周军  麻怀露  丁晓飞  梁勇  陈光 《浙江医学》2019,41(12):1249-1252
目的探讨吸入性麻醉药对宫颈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的影响。方法将宫颈鳞癌Caski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1%、2%、3%)的吸入性麻醉药(异氟醚或七氟醚),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Ki-67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仅混合气体)比较,七氟醚对Caski细胞增殖及Ki-67表达均无影响(均P>0.05);1%、2%异氟醚能促进Caski细胞的增殖(均P<0.05),其中2%异氟醚组Caski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2%、3%七氟醚或异氟醚均能促进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P<0.05);1%七氟醚或异氟醚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无影响(均P>0.05)。结论吸入性麻醉药(七氟醚或异氟醚)能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同时异氟醚能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文文  薛芳  陆二梅  朱雪琼 《浙江医学》2019,41(12):1245-1248
目的探讨吸入性麻醉药对宫颈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的影响。方法将宫颈鳞癌Caski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1%、2%、3%)的吸入性麻醉药(异氟醚或七氟醚),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Ki-67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仅混合气体)比较,七氟醚对Caski细胞增殖及Ki-67表达均无影响(均P>0.05);1%、2%异氟醚能促进Caski细胞的增殖(均P<0.05),其中2%异氟醚组Caski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2%、3%七氟醚或异氟醚均能促进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P<0.05);1%七氟醚或异氟醚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无影响(均P>0.05)。结论吸入性麻醉药(七氟醚或异氟醚)能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同时异氟醚能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麻醉药及辅助用药(22 7种) 一、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1.氟烷 Halothane 溶液剂 2.恩氟烷 Enflurane 溶液剂 3.异氟烷 Isoflurane 溶液剂 4.七氟烷 Sevoflurane 溶液剂 5.氧化亚氮 Nitrous Oxide气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观察国产七氟烷与进口七氟烷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评价国产七氟烷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全麻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国产七氟烷组使用国产七氟烷维持麻醉,进口七氟烷组使用进口七氟烷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吸入麻醉药浓度变化[包括诱导期麻醉药的吸入浓度与挥发罐设定浓度比值达到1/2的时间、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与挥发罐设定浓度比值达到1/2的时间以及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与吸入浓度比值达到1/2的时间、诱导期麻醉药呼气末浓度达到0.8 MAC(肺泡最小有效浓度)的时间以及苏醒期麻醉药呼气末浓度与肺泡内麻醉药浓度比值达到1/2的时间],术毕记录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内导管时间、应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麻醉药吸入浓度、呼气末浓度及肺泡最小有效浓度值的变化趋势以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七氟烷与进口七氟烷相比具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用于妇科开腹手术麻醉,且可有效降低麻醉药品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6.
七氟烷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吸入麻醉药之一,但其理化性质不如异氟烷、地氟烷稳定,在机体内约有5%发生生物转化。在其代谢产物中,六氟异丙醇具有极强的麻醉效能。本文就七氟烷的性质及其代谢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七氟烷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七氟烷在微创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伟耀 《医学综述》2009,15(21):3305-3307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卤族吸入麻醉药,具有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对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七氟烷诱导无兴奋期,入睡快,易为患者所接受。七氟烷对心血管影响小,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也特别适用于微创医学手术和操作的麻醉。本文就其在微创医学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减少麻醉相关的肿瘤复发与转移。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Saos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1.7%七氟烷组、3.4%七氟烷组及5.1%七氟烷组。取对数生长期Saos2细胞在不同浓度的七氟烷暴露2 h后继续培养24 h。采用cck-8法评估七氟烷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流式细胞仪测定Saos2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组的七氟烷均抑制了Saos2细胞的增殖率、细胞穿膜数、划痕愈合率,Saos2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七氟烷浓度越高,其对Saos2细胞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表现的更明显。结论七氟烷能够抑制人骨肉瘤Saos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促进Saos2细胞凋亡,效应与七氟烷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吸入麻醉药对鼠肝线粒体H+—ATPas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的肝毒性作用。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氟烷、安氟醚、1七氟醚对大鼠肝细胞一本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中高浓度的吸入麻醉药均可使线粒体H+-ATPase水解活性明显升高,而氟烷在低浓度即可使H+-ATPase水解活性升高。氟烷在高、中、低浓度对H-ATPase水解活性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P,0.05)。结论;4种吸入麻醉药在中、高浓度可影响肝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大鼠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七氟烷预处理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糖尿病大鼠组;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七氟烷预处理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对测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分别较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组ALT、AST有所升高,差异无显著性;七氟烷预处理后肾脏缺血/再灌注组较肾脏缺血/再灌注组ALT、AST进一步升高(P值分别为0.527及0.141),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大鼠七氟烷预处理后肾脏缺血/再灌注组较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组ALT进一步升高,AST略降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5%七氟烷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肝功能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