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和系统工程分析,某公司200 t/d难处理金精矿冶炼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三氧化二砷、氰化物、噪声等。经检测,矽尘(总、呼)超标岗位包括圆盘给料机、水平皮带输送机、焙烧炉区、刮板输送机,超标率分别为40%和20%。三氧化二砷超标岗位为砷库包装和叉车,超标率达50%。职业病危害防治关键控制点为皮带输送系统和砷库包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金精矿综合回收利用工程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检查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相结合,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氧化钙、铅烟、铅尘、氰化氢、氰化物、硫化氢、氯、二硫化碳、异丁醇、异戊醇、高温、噪声、工频电磁场等。石灰乳制备间存在氧化钙,短时间检测浓度超标,最大值13.0 mg/m3(超限倍数为6.5);含氰污水中和液槽和硫氰化亚铜存放处氰化氢浓度超标,最大值8.09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09倍)和2.32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2.32倍);质检化验工预混时接触铅尘测定浓度超标,最大值0.272 mg/m3(超限倍数为5.4);给矿工、磨矿工、浮选工、置换工接触噪声强度超过限值要求,最高为95.0 d B(A);质检化验工WBGT指数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值为51.5℃;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氰化氢、噪声和高温,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与分布状况,分析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现场检测及综合评价。结果 该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其他粉尘、硫化氢、二氧化硫、氨、苯、甲苯、二甲苯以及噪声等。检测结果表明,其他粉尘和化学毒物浓度均远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氧氮压缩机房离心压缩机巡检位噪声强度为96.2 dB(A)、生物滤池离心鼓风机放风口巡检位噪声强度达108.0 dB(A),接触噪声强度不符合卫生限值要求。结论 该炼油厂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运行有效,污水处理过程中职业病危害防治关键控制点为浮油池、油水分离池、复合分离池、泥水分离池、油气处理池、油泥处理间、污泥干化场、加药间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是加强污水处理各生产线阀门及管道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对某特大型阴极铜生产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评价,分析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结果显示,该项目中各工种接触的化学毒物合格率为66.67%,粉尘合格率为83.87%;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矿石粉尘、重金属(铜烟、镉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SO2、硫酸雾、H2S、H3As、高温及热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关键点为精矿仓及备料岗位的粉尘,双闪炉岗位的金属烟尘及其化合物、高温,硫酸车间的SO2、废酸处理车间的H2S,电解槽及净液岗位的硫酸雾、H3As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化工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卫生监督新方法.方法 运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和方法对化工厂进行预防性卫生管理,判定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确定工作场所卫生监督关键控制点、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结果 运用HACCP以后,有效地控制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 运用HACCP开展卫生监督可显著提高化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餐厨垃圾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提出针对性职业病防护措施建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分别选取7家不同地域和规模的餐厨垃圾发电企业作业场所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等进行现场调查,并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预处理及厌氧车间氨及硫化氢浓度均检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有一家企业预处理车间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一半;污水处理岗位氨、氯化氢、氢氧化钠均检出,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沼气发电机噪声强度超过标准,各巡检岗位个体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餐厨垃圾发电处置过程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综合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以减少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防止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美琴  张博超  毋尧 《职业与健康》2020,(24):3425-3427
目的了解火炸药包装纸袋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接触水平,确定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采样分析标准规范,2018年11月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对山西省某包装品生产公司火炸药包装纸袋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和检测,结合系统工程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火炸药包装纸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乙酸乙酯、异佛尔酮和噪声。现场检测及测量结果表明,正常生产过程中配胶间、上胶间乙酸乙酯浓度超标,复合机和移动印字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和异佛尔酮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上述设备和工序作业人员接触化学物质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强度为72.778.0 dB(A)。结论火炸药包装纸袋制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为配胶间、上胶间,应增设配胶间、上胶间的局部排风设施,且设尾气吸收装置,上胶间胶桶应加盖以减少乙酸乙酯的挥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识别某公司微纳光子集成中心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分析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 2022年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验法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氨、氮氧化物、盐酸、氢氧化钠、氯气、六氟化硫、过氧化氢、氟化氢、三氯乙烯、异丙醇、磷酸、丙酮、镍及其化合物、二氧化锡、噪声。有毒物质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测量合格率100%。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生产过程、设备检维修及事故应急救援时对毒物的控制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企业应加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管理,防止中毒、灼伤等职业病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水泥粉磨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水泥粉磨工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水泥粉磨工序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粉尘合格率为43.4%,超标部位集中在水泥包装和袋装水泥发货区域;噪声超标部位主要集中在熟料、原料的卸料、破碎、输送过程。结论水泥粉磨过程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应从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或措施,减少或降低职业病因素危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永州市137家冶炼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状况重点调查,结果表明: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不健全;《职业病防治法》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未能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要求各级政府及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对这一行业加强管理,各企业主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主动申报,主动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测和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培训。从而有效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金矿堆浸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该类工程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措施,为该类工程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氰化氢;检测结果表明,堆场、采矿场挖掘机司机接触矽尘浓度(总)范围为0.25—1.70mg/m^3,超标率为30%;喷淋浸出、堆场等岗位作业人员接触氰化氢浓度范围为0.07~1.34mg/m^3,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应重点关注存在矽尘危害的工作岗位,并加强电解间的事故通风设计,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6家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危害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白云石粉尘浓度超标率达80.0%,噪声声级超标率为20.0%,其他粉尘超标率为15.4%,石墨粉尘、煤尘、氧化镁烟、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率为25.1%,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为50.0%。提示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应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河南省某金矿选矿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劳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159-2004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按照GBZ/T 192-2007对粉尘进行检测;按照GBZ/T189.8-2007对噪声进行检测,分析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结果该厂下料工、破碎工、皮带工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分别为2.1、5.8和6.8 mg/m^3,超出GBZ 2.1-2007的要求;破碎工、皮带工、球磨工、浮选工作业场所中噪声强度分别为94.2、92.8、91.9和90.8 dB(A),超出GBZ 2.2-2007的要求;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中B超(肝脏损伤)、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异常率分别为11.6%、9.3%、2.3%和4.6%。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对劳动者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整体防护和个体防护需进一步加强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等方法,对某特种车辆企业涂装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设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喷漆室防护设施整改后各毒物浓度均大幅下降,甲苯、二甲苯浓度仍高于职业接触限值,整改前后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吹砂岗位为噪声超标作业岗位。提示车辆涂装过程职业病危害主要为工艺落后、防护设施异常等所致,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汪润华 《职业与健康》2012,28(2):161-162
目的了解某金铅冶炼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2010年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监测总合格率2007年为81%,2009年为92%,2010年为92%;其中铅尘合格率2007年为75%,2009年为100%,2010年为100%;铅烟合格率2007年为69%,2009年为96%,2010年为100%;健康检查结果显示,2007年接触的工人中检出铅烟(尘)疑似职业病人52人,检出率为16.67%;2009年检出疑似职业病人12人,检出率为5.58%。2010年接触的工人中检出铅烟(尘)疑似职业病人7人,检出率为6.48%。说明该单位2008年对设备改造有一定效果。结论该冶炼厂2009和2010年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监测总合格率虽然较2007年(81%)大幅提高,但噪声合格率仍偏低。该厂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应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陈晓培  孙玉雷 《职业与健康》2013,(23):3098-3100
目的识别、分析、评价某钼矿企业30000t/d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防治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采用检查表分析法、类比法和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高温、工频电场。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广东省4家煤码头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煤码头皮带巡检工接触煤尘浓度超标,超标率为50%;皮带巡检工、清舱工噪声暴露强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5%和100%。提示煤码头职业危害状况不容忽视,主要职业病危害为煤尘、噪声和高温,企业应采取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早期发现油泥砂集中流化焚烧处理工艺作业工人的早期职业健康损害情况,从而予以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职业性疾患的发生率.方法 以油泥砂处理厂20名作业人员作为试验组,日常工作不接触或很少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0名其他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常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尿总铬含量;采用硝酸酶还原法测定痰液中NO2-/NO3-含量.结果 油泥砂集中流化焚烧项目作业工人尿中总铬含量、血清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力及痰液中NO2-/NO3-含量分别为(9.83±8.82) mg/g肌酐、(4.46±1.08) nmol/ml、(97.5 ±16.7)U/ml和(60.30±34.51) μmol/L,与对照组的(3.53±1.65)mg/g肌酐、(2.01±0.64) nmol/ml、(110.0±17.4) U/ml、(36.90±21.28) 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油泥沙作业工人尿总铬含量、痰液中NO2-/NO3-含量、血清中MDA含量及SOD活力可作为油泥砂集中流化焚烧处理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甘南地区某金矿职业有害因素在各作业点的分布及作业工人个体接触水平,提出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的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及《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对全泥氰化车间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氰化钠、氰化氢、氢氧化钠、矽尘、活性炭粉尘和噪声为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化学物质全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粉尘超限倍数超标率为37.5%.噪声8h等效声级计算超标率为75.0%.结论 矽尘和噪声是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预浸吸附工段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除尘和防尘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密集的高噪声设备与预浸吸附罐区域之间加设隔声墙面.加强工人个人防护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通过职业病卫生学调查,对家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该家具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结论该家具厂多个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超标现象,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