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选取医疗卫生机构数、诊疗人次数、全科医生数、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和改善医疗服务等评价指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效果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上已达到了每个街道、乡镇和行政村平均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从2015年的56.36%下降到了2019年的51.95%,未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的目标。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拥有量从2015年起超过了2人,达到了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占同类机构的比例未达到100%的目标。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占比从2018年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远程医疗服务覆盖50%的目标。[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诊疗人次呈下降趋势,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不足等问题,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医疗服务利用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以来我国居民就诊流向的变化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2010—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推进新医改以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均呈上升趋势。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增长速度远快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机构诊疗人次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显示,患者持续流向医院。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门诊部的诊疗量增长快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公立医院收入以医疗收入为主,财政补助收入不足10.0%。医院床位增长较快,且远快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议通过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通过提高政府补助,规范医院诊疗行为。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做好健康守门人。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数字化紧密型医疗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载体平台,是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医疗服务诊疗范围,为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界定及其相关的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诊疗目录、基本设施目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按照疾病就诊人数降序排列,筛选出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数超过90%的疾病.结果 全国及相关地区就诊人次比例占90%的疾病,不同地区的数量不同,其所占的住院费用百分比也不同;不同地区筛选出的疾病与全国的疾病有差异;确定各地区均有的14种疾病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疗服务诊疗范围.结论 在制定全国的诊疗范围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疾病谱和服务水平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北京市卫健委日前发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今年内,社区医疗机构将采取多种举措,方便居民就诊。12月底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将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今年,本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体检、健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管理》2014,(5):71-71
<正>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系列研究2.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研究3.多元化办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4.民营医院发展与政策支持5.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建设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6.建立分级诊疗,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管理》2014,(1):82-82
<正>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系列研究2.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研究3.多元化办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4.民营医院发展与政策支持5.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建设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6.建立分级诊疗,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聚焦医疗资源供给侧改革,全面启动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工程,并将该项工作作为强基层、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努力实现医疗资源的统筹利用、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58.1亿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2013年1!10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患者费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等最新数据:全国总诊疗人次已达58.1亿,同比提高8.1%;民营医院服务量增长快于公立医院。1!10月,医院总诊疗人次21.9亿人次,同比提高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3亿人次,同比提高7.1%;其他机构1.9亿人次。在医院中,公立医院19.7亿人次,同比提高8.8%;民营医院2.2亿人次,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新余市从供给侧发力,补"短板"、加"杠杆"、调"结构",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试点一年来,患者就医流向开始转变,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9.55%和19.53%,区域内医疗总费用增幅下降,较上年下降6.94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比重60.4%。补服务"短板"健全三级服务"网络"。做强"龙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广东省四会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逐步配强基层中医诊疗与健康服务团队,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提高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2022年,四会市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四会市贞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乘着全市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东风,积极推进实施中医服务能力建设,优化自身中医人才队伍,打造“简、便、廉、优”社区中医特色专科,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近日,广州市政府公布,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基层首诊制服务模式,今年在7个试点区域的市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实现大、小医院资源共享。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胡丙杰表示,预计到2016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诊疗总人次比率不低于53%。  相似文献   

14.
钱毅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12):1664-1667
深入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影响群众获得感的成因,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主要措施和初步成效,认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将群众“获得感”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仍需优化,并对协调三医联动、提升医疗能力、改善就医体验、做实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湖北省全面推动全省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工作,着力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机制不活、能力不强、人才匮乏等现状,努力打造"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基层卫生服务新格局,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一、明确责任主体,改革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占比和住院人数占比从2009年的61.8%和30.5%分别下降到2018年的53.1%和17.2%,下降8.7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其原因既有卫生资源配置与规划方面的问题,也有机制体制不完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制约。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现状,探讨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运用我国2015—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情况的相关数据。结果截止2016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 394个,床位数为741.05万张,比去年增加39.53万张。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2亿人次,居民平均就诊次数为5.7次,医疗卫生机构总入院人数为22 728万人,居民年住院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为32.0次,病床位使用率为79.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相对医院速度较慢,整体上分级诊疗制度尚未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畅通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北京市某区分级诊疗制度运行状况,为政府完善和优化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19年北京市某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指标和医疗服务指标相关数据,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及描述性分析。结果:5年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房屋面积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万元以上设备台数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41%。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明显增长,医护比有所升高,每千人口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下降明显。病床使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96.19%下降至2019年的68.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年均增长率达11.89%,2019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负担诊疗量是2015年的1.26倍。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向好,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但门诊和住院技术力量分配不均衡,人员结构急需调整,在疾病康复、护理服务等功能上没有完全实现国家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9,(1):1-4
强基层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关系着分级诊疗工作开展的成败,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新格局,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笔者以阐述我国医联体建立背景为切入点,剖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困境,进而从医联体内部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角度,多方面多举措提出强基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0-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动态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10-2015年云南省卫生统计资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5年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年均增长率0.30%,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均增长率5.34%,床位数年均增长率5.05%,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年均增长率为9.93%,诊疗人次年均增长率3.05%,出院人数年均增长率1.96%;但是这六个指标占全省相应指标比例却逐年下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0%、-4.03%、-3.29%、-4.75%、-2.17%和-6.56%,均呈负增长状态。[结论]1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不合理;2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逐渐减弱。政府应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合理引导居民就医理念;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更好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