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市城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为市场细分献血者,对不同的献血人群采取迥异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招募和筛选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2009~2011年城乡ALT、HBsAg、抗-HCV、TP、抗-HIV 5项指标不合格献血者的职业和重复献血时出现不合格结果情况.结果 城区和乡镇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x2值为212.68、417.23,P<0.01,城区和乡镇ALT不合格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城乡ALT、HBsAg、抗-HCV、TP不合格献血者职业构成比较,x2值为69.10、46.20、32.10、120.69,P<0.01;城区、乡镇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抗-HIV不合格率比较,x2值为8.54、7.68,P<0.01,首次献血人群不合格率高于重复献血人群.结论 对城乡无偿献血者进行市场细分后,应对各献血人群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招募和筛选献血者,选择献血次数多者组成固定献血者队伍,可降低血液报废率.重复献血人群仍存在使受血者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  相似文献   

2.
陈霄  毕岐勇  江峰  邱艳 《北京医学》2023,(4):347-350
目的 探讨2014—2020年北京地区全血献血者HBV相关标记物检测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本地区无偿献血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登记的预备献血人群2 022 749名,分析其献血前HBsAg初筛、献血后HBsAg复检、HBV-DNA、ALT检测结果及人口学特征。结果 2 022 749例预备献血者中,男1 456 379名(72.00%),女566 370名(28.00%),年龄18~60岁,平均(24.0±6.0)岁。HBV总不合格率为1.37%,其中献血前HBsAg初筛不合格率为1.10%,献血后HBV不合格率为0.33%;献血人群HBV总不合格率由2014年的2.06%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0.66%;单位团体献血者献血前HBsAg初筛不合格率低于街头个人献血者(0.46%比1.24%),两者分别由2014年的0.66%、1.89%下降至2020年的0.23%、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 518名血液复检HBV不合格的献血者中,重复献血者占比10.22%。结论 献血前初筛和献血后血液复检降低了输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21-124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减少血液浪费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无偿献血者197588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项目检测不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序为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分布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5~44岁献血人群高于其他年龄组,农民最高,学生最低。学历越低,检测不合格率越高。结论 重点招募低危献血者,加强献血前征询和快筛,加强ALT和HBsAg献血前初筛质量管理以减低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并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李新建 《当代医学》2013,(18):153-154
目的了解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相关性,探讨提高血液合格率的方法。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352份开展ALT检测,对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与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率为2.09%,是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主要不合格项目;ALT不合格率男性献血者组为2.71%,女性献血者组为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723,P<0.01);男性献血者26~30岁、31~35岁两个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30,P<0.01);女性献血者50~55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9,P<0.05)。结论在安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人群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做好献血前宣传、征询、初筛和检测工作,对特定目标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提高血液检测合格率,提升为临床提供充足和安全血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4600例献血者检测,对几个因素的对照分析,确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高危因素,从而决定献血前健康咨询筛检策略,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采血模式及对检测后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工作。方法选择连续监测法原理的酶标板速率法对献血者新鲜血浆进行ALT测定。结果包头市献血员男性的95%可信区间小于54.93IU/L,女性小于38.48IU/L;男性ALT不合格率(19.5%)高于女性(5.0%);体重大于75k的人群ALT不合格率(29.2%)高于45~75kg人群(10.4%);军人及大专院校学生ALT不合格率低(分别为2.6%和1.6%);31~43岁年龄段不合格率(17.5%)高于18~30岁年龄段(12.8%)及44—55岁年龄段(15.7%);不同民族的ALT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头市周边旗县区的ALT不合格率高于市区。结论不同人群ALT活性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献血前宣传咨询策略;采用不同的采血模式:正常体重的大专院校学生、军人、妇女适合针对ALT的非预检采血,高体重、男性、包头周边旗县区人群适合针对ALT的预检后当日采血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与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的关系,探讨献血者ALT增高的原因.方法统计2011年1月—8月焦作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在所有检测不合格项中所占比例最大;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ALT增高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多次献血者不合格率低于初次献血者;ALT升高的原因以肥胖、饮酒、劳累最常见,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降低ALT不合格率是有效的.结论加强献血健康知识宣传,开展ALT初筛,可以有效地降低ALT不合格率,节约宝贵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献血者ALT初筛前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献血者ALT初筛后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12月及2011年1-12月呼和浩特市区无偿献血者总体、各月间ALT初筛前、后不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献血者ALT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ALT初筛(2010年1-12月)41473人次.7593(18.31%),ALT初筛后(2010年1-12月)29719人次.815(2.74%);ALT初筛不合格(2011年1-12月)47872人次.8440(17.63%),ALT初筛后(复检不合格率)(2011年1-12月)32621人次.432(1.32%).调整初筛的控制指标后,复检ALT不合格率有所下降.献血者初筛后不合格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无偿献血者献血前ALT初筛有效降低了献血者ALT的不合格率,减少了血液报废[1].  相似文献   

8.
杨重旺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07-2408
目的:探讨对街头无偿献血者有选择地进行献血前ALT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体检合格的街头无偿献血者用Reflotron plus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作ALT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街头无偿献血者ALT男女不合格率比约为6.68∶1,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χ2=21.99,P<0.01);男性ALT不合格献血人群中,ALT不合格率在不同体重组间存在明显差异(χ2=116.70,P<0.01)。结论:对女性无偿献血者不作献血前ALT筛查,仅对男性(特别是体重>70 kg的男性)作快速ALT筛查可以较好地达到献血前ALT筛查的目的,有效地节约成本,方便献血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8年—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5年来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5.12%,其中ALT不合格3.25%,抗-HCV不合格率0.86%,ALT和抗-HCV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加强献血前征询工作以淘汰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 Ag、TP快速初筛,合格后再献血可大大降低不合格率,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项目的合格率及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献血模式与血液检测项目合格率的关系,为完善献血招募和献血者筛查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蚌埠地区2011~2013年间采集的114 736份无偿献血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模式的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蚌埠地区的献血者总体不合格率为3.3%,低于此前报道的5.6%;专业技术人员、军人、学生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8%、2.6%、2.0%,与平均不合格率(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工商业者的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7.1%,与0.6%的平均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不合格率低于专科以下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自愿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为3.2%与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献血模式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合格率差异较大。结论对献血者进行ALT的筛查会使血液的不合格比例大幅下降;应对工商业者等人群加强梅毒抗体(TP)的筛选检测;团体献血者应加强宣传和ALT的筛查,减少不合格率;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军人、学生可以作为相对较安全的低危献血人群进行招募。  相似文献   

11.
甘斌 《中外医疗》2012,31(36):181+183-181,183
目的探讨自愿无偿献血者与互助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病指标的结果。方法选取自愿无偿献血者4500例,互助无偿献血者300例,分别检测5项传染病指标:抗HCV、HbsAg、抗HCV、梅毒抗体、ALT,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经过检测后,自愿无偿鲜血者有460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5%,互助无偿献血者有4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8.1%,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互助无偿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现代献血模式中,自愿无偿献血的5项传染病指标不合格率较低,应将其作为献血事业的前进方向,互助无偿献血也应向自愿无偿献血过渡。  相似文献   

12.
刘桂晔  许璐  陈正利 《西部医学》2015,27(2):291-292
目的探讨进行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对献血合格率的影响,分析开展ALT筛查对提高用血安全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1年5387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随机抽2010年的4189份血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进行ALT初筛,观察组进行ALT初筛,比较两组血液废弃率以及第二次筛查的ALT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3.1%(167/5387份),对照组为5.71%(239/4189份),观察组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筛后ALT不合格率为2.7%,经复检ALT不合格率为1.2%,对照组ALT复检不合格率为3.8%,观察组复检的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筛查之前,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血液ALT初筛检测可有效降低ALT报废率,提高献血合格率,保障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初筛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率与性别、季节相关性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该市2016年1~12月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ALT不合格率与性别、季节相关性,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无偿献血者31 979人中初筛ALT不合格的有5 981 人(18.70%),其中男71%,女29%,男性比女性发生ALT不合格率较高,存在差异性(P<0.05).通过全年的调查发现,ALT不合格率在2、8、9月的显著升高,均高于其他月份的谷丙转氨酶不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初筛ALT不合格率与性别、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健康宣传,降低因为献血者ALT不合格造成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献血者ALT不合格的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性别及献血季节ALT不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2月份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8,9月份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升高。结论无偿献血者ALT假阳性结果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ABO血型与HBV、HCV、HIV感染的关系,以便更好预防、控制病毒血液传播。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8月苏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329 653份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BsAg抗原、HCV抗体、HIV抗体的初复检测,ABO血型鉴定采用微板法或试管法。结果:329 653份血液样本中共检出790份(2.40‰)HBsAg抗原阳性,HBsAg携带率O型(2.58‰)>A型(2.51‰)>B型(2.35‰)>AB型(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献血者不同血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B血型HBsAg阳性率1.41‰最低。不同血型间HCV抗体、HIV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献血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56‰,高于男性的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血型女性阳性率1.71‰,高于男性献血者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间HI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州地区ABO血型与HBV、HCV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B血型感染HBV的风险低于非AB血型,而A血型女性人群HCV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时玲玲 《黑龙江医学》2022,(20):2491-2493
目的:分析焦作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结果,以确立ALT不合格高危人群,优化ALT筛查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1月焦作市无偿献血者21 483例血液样本,采用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统计无偿献血人群ALT不合格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进行特征分布分析,比较初次献血者与再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之间的差异、并观察ALT不合格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核酸检测结果。结果:焦作市无偿献血者21 483例血液标本中,ALT不合格标本数为447例,其中男性不合格率2.56%、女性0.76%,年龄19~25岁不合格率为1.51%、>25~35岁不合格率为2.21%、>35~45岁不合格率为2.80%、>45岁不合格率为1.81%,体质量<70 kg不合格率为0.78%、>70~80 kg不合格率为2.43%、>80~90 kg不合格率为5.05%、>90 kg不合格率为6.10%;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2.23%高于再次献血者1.80%;ALT不合格者核酸检测结果HBV-DNA...  相似文献   

17.
张彦 《西部医学》2011,23(8):1560-1562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随机感染情况,保证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内江2005年1月~2009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ALT、HBsAg、抗HCV、抗HIV、SYP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934人次无偿献血者中有5718人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96%。不同地区无偿献血者检验不合格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7,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χ2=232.757,P〈0.05);女性(χ2=104.929,P〈0.05),男性和女性46~50岁年龄段检验不合格率最高。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初筛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对献血前ALT初筛结果偏高的献血者制定相应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理因素引起的献血前ALT异常造成的献血者流失问题。方法 采用干式生化法,对2022年1—6月至河南省某血站的所有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对于ALT>45 U·L-1且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者重复初筛检测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如仍>45 U·L-1则进行相应干预措施,献血后采用速率法复检ALT,比较干预前后献血合格率及血液ALT报废率情况。结果 对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ALT水平在45~50 U·L-1者,嘱其安静休息30 min复测ALT。结果显示,在安静休息30 min后,ALT轻度偏高的献血者,初筛ALT检测值越低,复测ALT合格率越高,实施补救措施的献血员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格率为99.9%。对于安静休息30 min后复测ALT仍不合格者,嘱其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熬夜,5~7 d后1 250名该类人员参与献血健康检查,其中430名初筛ALT合格,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市45280名无偿献血者为研究资料,所有献血者均为自愿、无偿献血。应用速率法对所有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的谷丙转氨酶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的检测结果及检测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谷丙转氨酶检测不合格率占总不合格率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性谷丙转氨酶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龄人群的谷丙转氨酶检测不合格率明显高于低龄(P0.05);不同职业间的谷丙转氨酶检测不合格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学生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职业(P0.05)。结论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献血时间以及不同职业均会对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的合格率造成影响。因此,应加强献血前的宣传工作,指导献血者在献血前做好自身生活的调节工作,降低非病理因素造成的血液不合格。同时,强化献血队伍管理建设,从而有效避免造成血液资源浪费,节省血液资源,提高临床应用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王雅波  黄建荣  邓刚  胡军路 《浙江医学》2017,39(24):2298-2300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与我国献血者传染病筛检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愿无偿献血者36864例,每例抽取静脉血液样本5ml用于筛检。采用速率法检测样本ALT,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TTVIgG。观察献血者传染病筛检指标检测结果,TTVIgG检测结果,各传染病筛检指标不合格献血者与合格献血者TTVIgG检测结果。结果36864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中检出不合格样本962例,不合格率2.61%。不合格献血者TTV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合格献血者(21.83%vs4.30%,P<0.05)。ALT、HbsAg、抗HCV、抗HIV、ALT合并HBsAg、ALT合并抗HCV不合格献血者TTVIgG阳性率(分别为18.93%、28.22%、25.93%、16.42%、25.53%、27.78%)均明显高于合格献血者(均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传染病指标筛检,能一定程度上筛除TTVIgG阳性的献血者,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