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传统免疫抑制和靶向生物治疗一直在进步,但对于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仍然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干扰,因此,近年来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均作为难治性、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型治疗方法而出现。虽然在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SLE患者18例,分别予以2次UC-MSC(剂量为5×10~7个/次)移植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UC-MSC移植治疗后1个月,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较移植前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发热、疲倦、乏力等一般情况好转15例(83.3%),皮疹减轻11例(61.1%),血管炎改变较前好转9例(50.0%),关节痛减轻5例(27.8%)。UC-MSC移植治疗0.5个月后,18例患者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较移植前降低(P<0.05),1个月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与治疗前比较,移植治疗1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UAER)、血清Alb、补体C3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移植后3个月更明显(P<0.01);移植治疗2个月、3个月后,血清肌酐(SCr)水平较移植前均有明显下降,血清C4较移植前明显升高(P<0.01)。所有患者均未见与移植相关的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UC-MSC移植治疗SLE,其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在临床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3.
戴林  姜津霞 《医学综述》2011,17(3):321-324
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免疫调节、多向分化等功能而日益受到重视,但体外多次扩增后或在某些疾病中,MSCs有衰老迹象,表现为形态上出现衰老的变化、增殖速度及能力逐渐减低,分化潜能改变等。MSCs的衰老在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MSCs表现为生长缓慢,成骨呈脂肪能力异常,提示SLE是一种MSCs病,现就MSCs衰老与SLE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用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已有10余年的历史,但相关研究多为自身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较少,循证医学证据不足。本研究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MSC治疗SLE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发表的采用MSC治疗SLE的RCT和自身对照研究,截止日期至2018年6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实施文献筛选和数据收集。以SLE疾病活动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和补体C3定量为研究终点,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213例患者,其中3项研究为RCT,包含66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MSC可降低SLE疾病活动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1.76,95%CI:-2.00~-1.51,P<0.001],可降低蛋白尿水平(SMD=-1.74,95%CI:-2.46~-1.03,P<0.001),改善补体C3水平(SMD=1.28,95%CI:0.93~1.62,P<0.001)。共有4项研究报道了不良事件。结论: MSC可用于治疗难治性SLE和狼疮性肾炎,现有证据表明,其可改善疾病活动程度、蛋白尿和补体水平,确切疗效仍需进一步大规模高质量的RCT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辅助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 37例难治性SLE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17),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治疗组加UC-MSCs移植治疗,每例患者静脉输注移植3×107个UC-MSCs,观察所有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2周、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12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抗核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血沉、狼疮活动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蛋白(ALB) 、补体(C3、C4)在治疗后高于治疗前,治疗后ALB 、C3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 <0.05);对照组抗双链DNA(Anti-dsDNA)治疗后阳性率〔40%((8/20)〕高于治疗组〔5.88%(1/17)〕(P<0.05);对照组复发率〔50%(10/20)〕高于治疗组〔11.76%(2/17)〕(P <0.05);未发现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在经典的糖皮质激素加CTX治疗基础上加用UC-MSCs移植治疗难治性SLE,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但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长期疗效及副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 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 设置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学生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 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降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7与CD38。SLE患者富集血浆能抵制MSC 对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正常MSCs能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改变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 例。SLE患者血清能抑制MSCs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将负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对SLE的疗效。联合应用双膜过滤 血浆置换术,有望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LE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治疗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 ,患者常需终身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有研究显示[1] ,同时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2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仅为75 %和60 %。SLE目前的治疗指导思想主要是改变特异性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这些方法包括控制个体基因、刺激免疫应答的二级信号、调控细胞因子、通过封闭特异性受体而诱导耐受。尽管适时的冲击治疗能够延缓和防止死亡和器官衰竭 ,但是 ,长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 ,也会导致肌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感染甚至死亡。因此 ,许多研究将注意力逐渐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介入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待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达30×109/L左右后可抽取自体骨髓200 ml。自体骨髓经干细胞分离试剂盒处理获取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干细胞介入移植术,将间充质干细胞超选入脑病变供血动脉。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FIM评分,应用国际通用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定其运动和认知能力。结果:1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MSCs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症状,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目前,在移植的干细胞类型中,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最广泛。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黄锦雄  赖永榕 《华夏医学》2007,20(2):401-403
强免疫抑制剂治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新方法,但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适应证的选择、预处理方案、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胎盘、脂肪及牙髓等组织。由于其具有高度自我增殖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和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成,并通过旁分泌途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梗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选择,现就其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现状及进展做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探求新的更为理想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也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虽然成果显著,但现有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溶栓、经皮冠脉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TCA S)以及外科手术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且需服用泼尼松 20mg/d维持的患者,进行干细胞动员、采集,纯化后-80℃保存,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进行预处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促进造血恢复.结果 无1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6例患者免疫学指标恢复正常,抗体全部转阴;1例患者移植前后ANA无变化.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是肯定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输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外周静脉输注途径移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天起连续给予口服中药汤剂10d,分别于移植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周、8周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患者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外周静脉输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短期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方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数量和功能(迁移、归巢、分化)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较少。MSCs是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同源体,因此当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造成成骨能力减弱,成脂能力增加,骨组织成分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致使骨重建失衡,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稀疏,引发骨质疏松。MSCs移植治疗可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从而使得成骨分化能力变强,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另一方面可使MSCs减少向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数量,从而平衡成骨-脂肪分化,因此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新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交通业、建筑业及体育事业等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但由此引发的健康和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SCI)的持续高发就是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显著表现之一。目前 ,发达国家的脊髓损伤发病率在2 8.3~ 45人 /百万人·年 ,我国每年约有五万人发病 ,以青少年为主 ,呈每年递增 10 %的上升趋势。由于脊髓损伤治疗困难 ,终身致残率较高 ,这无疑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个多世纪以来 ,医疗界先后采用了手术吻合、手术减压、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大网膜移植、以及应用酶试剂来抑制和消除…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损伤,虽然其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预后并不佳,只有极少数患者的神经功能达到完全修复。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来源丰富,具有活性高、免疫原性低的特点,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在体外长期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遗传背景稳定。间充质干细胞的自体和异体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间充质干细胞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填充替代作用、神经营养作用以及抑制免疫反应、促进轴突再生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拥有心肌再生的能力,移植后能够产生心肌样细胞,促进血管生成,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本文总结了心肌修复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心肌梗死后心肌潜在的再生能力,回顾了以往研究中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的治疗效果,为制定临床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拥有心肌再生的能力,移植后能够产生心肌样细胞,促进血管生成,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本文总结了心肌修复的分子机制,探讨了心肌梗死后心肌潜在的再生能力,回顾了以往研究中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的治疗效果,为制定临床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陆晓茜  刘霆 《四川医学》2005,26(12):1490-1493
自从Friendenstein发现并证实骨髓中存在一种可贴壁生长的纺锤形的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后,各国研究室对此展开了大量的实验,证实了这些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促进造血细胞克隆形成,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甚至成肌细胞。直到1991年,Caphan把这些具有一致粘附能力,在体外能高度扩增、并可多向分化的细胞群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正常人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含量很低(1/10^5单个核细胞),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扩增能力,扩增10^7倍后仍保持干细胞特性和正常表型。可以通过体外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分化为基质及多种造血以外的组织,特别是中胚层来源细胞,而且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与表达,成为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