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在体内和体外支持造血的功能,因此联合MSC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增强移植效果,最近研究结果证实联合MSC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和造血恢复。既往研究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存在病理改变,包括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改变。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MSC是否受到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此外,MSC的来源有限,而且异基因MSC存在归巢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谱系分化潜能。MSC移植已成为减轻多种组织器官损伤的新兴手段。MSC主要是通过其旁分泌的外泌体(MSC-derived exosomes,MSC-Exos)发挥器官保护作用。MSC-Exos具有与MSC相同的生物学效应,但是具有比MSC免疫原性更低、  相似文献   

3.
谢燕丹  刘元生 《广西医学》2007,29(2):216-21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是中胚层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由于骨髓是其主要来源,因此统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chymal stem cell,BM—MSC)。也因其比较容易贴壁和形成成纤维样的克隆,又可称为贴壁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基质细胞(MSC)或间充质干细胞或间充质祖细胞(MPC)。许多研究发现,BM—MSC在骨髓移植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在骨髓微环境中支持造血;另一方面,对移植免疫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在某些方面减轻移植物抗宿主效应。  相似文献   

4.
王博  哈小琴 《医学综述》2014,(14):2519-2521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HGF修饰骨髓MSC可以抑制骨髓MSC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此外,MSC对缺氧反应的分子机制主要涉及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HIF-1修饰的MSC将改善干细胞移植时的缺点,降低凋亡、促进增殖,提高细胞黏附能力,促进血管生成.同时,MSC可以成为HGE和HIF-1理想的细胞表达载体,可能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钟柱英  林有坤  梁金清 《广西医学》2005,27(8):1292-129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多年来一直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其毒副作用大,且对于晚期患者疗效差。动物实验研究表明,SLE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近年来采用骨髓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具有操作简单、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等优点。2001年8月我院进行了第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EE,取得满意效果。目前我院已完成8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均取得满意疗效。由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病情都比较严重,并且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过程中对护理要求极高,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以累及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重症患者治疗困难,生活质量低下,1年死亡率为20%,5年死亡率为35%,10年死亡率为45%。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重建患者正常免疫系统,已成为临床上治疗难治、重症SLE的有效手段。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应用改良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uto-PBSCT)治疗重症SLE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开辟了新途径,就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机制、动物实验、病例选择、方法、疗效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联合脐血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移植术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脐血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15例联合脐血或脐带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与15例未联合脐血或脐带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造血免疫重建、骨髓植入水平、骨髓恢复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回输脐血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数为1.077×10^7/kg,移植过程顺利,血象恢复白细胞〉0.5×10^7/L平均13.07d,血小板〉20×10^9/L平均13.6d,较对照组血象恢复快(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严重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低(P〈0.05),但两组之间aGVHD、肺部及病毒感染、1年复发率、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脐血或脐带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高,如何提高1年总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 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 设置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学生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 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降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7与CD38。SLE患者富集血浆能抵制MSC 对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正常MSCs能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改变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 例。SLE患者血清能抑制MSCs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将负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对SLE的疗效。联合应用双膜过滤 血浆置换术,有望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LE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对同种大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影响,尤其是MSC对脾脏结构重建的作用。【方法】建立Fischer344(RT-1A1)大鼠至Wistar(RT-1Au)大鼠的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基本生活情况,病理学分析靶器官皮肤、肝脏、肠道和脾脏的组织学改变,尤其注意MSC对同种骨髓移植后脾脏结构重建的影响。【结果】①在移植后30d的观察期内,共移植组显示较高的生存率。②组织学分析显示:在共移植组,靶器官皮肤、肝脏、肠道的损伤相对较轻。③脾脏组织学分析显示:在骨髓与MSC共移植组,受体脾脏结构接近正常;在单纯骨髓移植组,受体脾脏白髓萎缩,动脉周围淋巴鞘只有少量T细胞,无典型脾小结形成。【结论】MSC与骨髓共移植对GVHD有抑制作用,并显著促进脾脏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治疗SCI最有前途的干细胞类型之一。MSC移植后的低迁移效率、低存活率和低分化率严重限制了MSC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此外,大量研究显示不论是静脉注射还是脊髓内注射,很少有细胞发生定向迁移和整合。近年研究显示,MSC的定向迁移受细胞因子、基因转录表达和组织工程影响。本文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调控及组织工程3个方面对MSC迁移的作用进行总结,同时归纳近年通过促进MSC迁移治疗SCI策略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治疗SCI的效果、实现精准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HPSCT)是指患者在造血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对其移植自体的或同种异体的造血干细胞(HSC),从而达到重建造血与免疫功能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其本质是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脐血移植、胎肝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兔受累器官组织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 mRNA(Apaf-1 mRNA)表达及影响,探讨应用于MODS治疗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方法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兔MSC,慢病毒转基因标记GFP,经股动脉移植,观察MSC移植后,在MODS动物模型宿主内的存活情况.RT-PCR测定MSC移植前后Apaf-1 mRNA在心、脾、肾脏器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观察MSC符合MSC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移植MSC兔的心、脾、肾脏器组织内有慢病毒转基因标记GFP的MSC存在;流式细胞检测分析MSC不表达血细胞表面标记如CD34、CD45,但表达CD73、CD1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心、脾、肾组织中均有Apaf-1 mRNA的表达,模型组心、脾、肾Apaf-1 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而移植组Apaf-1 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兔MSC表现MSC形态学特征;移植后的MSC能够定植在MODS兔的受损脏器组织内;MSC能够下调Apaf-1 mRNA在MODS的心、脾、肾组织中的表达,提示MSC移植有望为MODS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G—MSC)联合移植效果。方法急性髓性白血病-M2,供者为其胞兄,HLA单倍型相合,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入分离、扩增的hUC—MSC。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和CD25单抗。结果输注供者的MSC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7.92×10^8/L和3.78×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d和15d。24d嵌合体100%,40d左右出现Ⅰ度aGVHD,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移植安全简便,可加速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钟柱英  林有坤 《广西医学》2005,27(4):552-55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JD),许多研究证明T、B淋巴细胞过渡活化导致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是其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临床上多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其毒副作用大,且对晚期患者疗效差。近十年来,随着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其移植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治疗SLE的适应症之一。现就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由于患者自身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或为了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将异体或自体的造血于细胞移植给患者,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新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①骨髓移植(BMT);②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KSCT);③脐带血干细胞移植(CBSCT)。目前,国内外仍以BMT为主。1BMT异基因BMT(allo-BMT)和同基因BMT(s}n-BMT):allo-BMT是指将其他人的骨髓移植给患者;syn-BMT是指同卵孪生子之间的移植。此处主要谈allo-BMT。allo-BMT的适应症:第一次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7.
代凯 《重庆医学》2015,(11):1553-155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 SC )是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类干细胞,具有支持造血、免疫抑制、促进微血管形成等功能。M SC 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 )共移植可促进移植后造血重建,机体造血功能恢复加快。但是M SC促进造血重建的机制仍有争议,对M SC作用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实现M SC在临床上的更广泛应用。辐射及 HSC移植(HSC transplantation , HSCT )前预处理均可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致受者移植后造血重建延迟,造血恢复缓慢,移植后感染等发生率增加,最终可能导致移植失败[1]。加速造血重建,尽快恢复外周血象是确保移植最终成功的关键。M SC促进造血重建在动物模型中已得到证实,临床试验也证明MSC与HSC联合移植加速造血恢复应用于人体的安全性,推测M SC促进造血重建的机制是为造血细胞创造一个合适的造血微环境[2‐3]。现就M SC在骨髓造血重建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对同种大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影响,尤其是MSC对脾脏结构重建的作用。[方法] 建立Fischer344 (RT-1Al) 大鼠至 Wistar rats(RT-1Au)大鼠的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基本生活情况,病理学分析靶器官皮肤、肝脏、肠道和脾脏的组织学改变,尤其注意MSC对同种骨髓移植后脾脏结构重建的影响。[结果] ①在移植后30天的观察期内,共移植组显示较高的生存率。②组织学分析显示:在共移植组,靶器官皮肤、肝脏、肠道的损伤相对较轻。③脾脏组织学分析显示:在骨髓与MSC共移植组,受体脾脏结构接近正常;在单纯骨髓移植组,受体脾脏白髓萎缩,动脉周围淋巴鞘只有少量T细胞,无典型脾小结形成。[结论] MSC与骨髓共移植对GVHD有抑制作用,并显著促进脾脏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基因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术的护理。方法采取规范的治疗方案护理,严格控制脐带MSC、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骨髓干细胞输入时间及方法,注意观察病情,加强aGVHD皮肤、肠道及肝脏护理。结果联合移植后1个月复查患者嵌合体均为100%完全供者嵌合;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3.5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4d;半年内无死亡病例。结论对移植后发生的植入综合征、感染及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保证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体内免疫系统紊乱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CY)、硫唑嘌呤、环孢素A及中医中药等方法来调节免疫系统,可部分抑制疾病活动,但不能治愈。近十年来,有研究表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因此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将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