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甚至伴有陶土样大便,多由于恶性病变组织直接压迫胆道或浸润到胆道形成梗阻,阻碍胆汁排出,常见于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以及胆管周围组织的癌肿等~[1]。患者就诊时多诊断为肿瘤晚期合并广泛转移,身体条件差,严重营养不良并感染、生理紊乱、各项指标异常、免疫力低下、凝血功能障碍,而失去耐受手术的能力,也失去手术机会~[2]。为缓解患者症状,临床上常采取姑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1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术式分为ERCP组与PTCD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黄疸缓解率、并发症、治疗成本及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ERCP组与PTCD组低位梗阻及高位梗阻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74% vs. 71.43%、84.21% vs. 100.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低位梗阻及高位梗阻黄疸缓解率分别为98.25% vs. 78.57%、68.42% vs. 92.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DBIL、TBIL术后2周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6% vs. 17.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低位梗阻黄疸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 vs. 28.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治疗费用分别为(13.54±2.54)d vs. (20.14±3.38)d、(2.62±0.15)万元 vs. (2.15±0.41)万元、(4.82±0.69)万元 vs. (5.04±0.71)万元,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CP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低位梗阻首选ERCP治疗,高位梗阻首选PTCD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PTCD治疗并配合适当的术前、术中、术后有效的护理及术后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20例患者黄疸均减退,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经及时处理后导管引流畅通.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配合手术,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与胆管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后置入引流管行胆管引流(外引流组)或置入胆管内支架(内引流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肝功能、血常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内引流组治疗近期显效率高于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内引流组术后Tbil、Dbil、AKP和GGT的降低幅度大于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白蛋白均无明显变化,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较术前均有下降,但多数未达到正常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生存时间超过12个月的患者比例大于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与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安全、有效,而后者较前者引流效果更快速显著。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2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病情缓解,并获得随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l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经ERCP途径放置胆道内支架失败的MOJ患者,采用PTCD联合ERCP治疗.结果 患者均完成梗阻段胆道内支架置入以达到内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后第1周血清总胆红素平均...  相似文献   

8.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术下胆道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明确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4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进行PTC术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8F鞘,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钳夹活检,获取多个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例患者22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率为91.67%。病理报告胆管腺癌15例,胆管鳞癌1例,胰腺癌2例,肝癌2例,胃腺癌胆总管转移1你,硬化性胆管炎1例,阴性结果2例。结论: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获取组织学病理依据的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2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了经皮穿肝胆道造影(PTC),并对经PTC诊断为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15例作了经皮穿肝胆道减压术(PTCD)。结果表明:PTC对阻塞性黄疸有独到的价值;在PTC的基础上可行PTCD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0.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为胆管因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等肿瘤压迫导致的胆道梗阻,患者胆汁正常排泄受到影响,将导致胆汁淤积严重损害其肝脏功能~([1])。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肝、肾衰竭等严重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临床常应用的术式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本研究主要探究以上2项术式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6例纳入本项研究其中包括53例ERCP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60-662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AOS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行胆管切开减压联合T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行PTCD联合ERCP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水平变化,休克、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2 h总胆红素、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72 h及1、2周,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感染性休克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系统受抑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2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神经系统受抑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CD联合ERCP治疗AOSC可迅速改善患者ALT、总胆红素水平、精神及休克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加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0例行PTCD加胆道支架置入术的MO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达97.7%;术后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有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及支架脱落等,经治疗后均好转;17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中位生存期8.7个月。结论:PTCD加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MOJ安全有效,但术后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在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及操作方法。方法: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31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为90.3%,2次穿刺成功率100%。患者症状减轻,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操作方便、安全、成功率高、疗效明确,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2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了经皮穿肝胆道造影(PTC),并对经PTC诊断为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15例作了经皮穿肝胆道减压术(PTCD)。结果表明:PTC对阻塞性黄疸有独到的价值,在PTC的基础可行PTCD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现已成为临床上缓解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的有效估息治疗方法。PTCD术后护理是其成败和实现疗效的重要一环。它要求护士仔细观察PTCD引流液量及颜色,熟悉掌握PTCD引流管的冲洗,并做好患者出院的健康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晚期癌症所致阻塞性黄疸的优缺点。方法: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30例,均采用B超引导的PTCD术治疗。结果:PTCD术穿刺1次成功28例,2次成功2例,无失败,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行PTCD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经济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伟  袁贵斌  刘灿  陈磊  汪永平  叶云 《微创医学》2009,4(6):616-618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术(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定位,确定合适的进针部位和进针路径,观察进针点与靶胆管的距离,确定好穿刺点后在X线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右叶胆管26例,穿刺左叶胆管8例,同时穿刺左右叶胆管3例。结果本组37例行引流术的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穿刺一针成功率为94%;未出现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1周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X线结合超声引导下PTCD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明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凯   《中国医学工程》2015,(1):70-71
目的对超声指导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BD)在阻塞性黄疸治疗方面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采取PTBD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以常规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试验组手术后患者的肝胆管的内径、总胆红素的含量等显著低于引流之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BD治疗阻塞性黄疸病有着比较理想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阻塞性黄疽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普外二科、介入科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共为43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了PTCD,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438例均顺利完成PTC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黄疸、皮肤瘙痒明显减轻,肝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95%CI为99.16%- 100.00%.结论 PTCD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姑息性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