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毅  郭贤辉  覃玲  严菁  陈华 《中国药事》2023,(8):961-965
目的:探讨强引湿性标准物质甲钴胺研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应用性问题,为解决相似标准物质研发难题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法(DVS)开展甲钴胺标准物质原料的引湿性研究,DVS设定温度为25 ℃,载气N2流速200 mL·min-1结果:推荐选用水分含量5%的标准物质原料, 并建议在环境湿度RH40%~RH50%的质控实验室快速完成称量工作。结论:本研究为确定合适水分含量的标准物质原料以及合理的应用条件等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可见光区不同波长与光照度下腺苷钴胺的光降解产物相关性。方法: 分别在400,450,500,550,600,650,700 nm的波长下,50,100,200,300,400,500 Lx的光照度下,对腺苷钴胺对照品溶液进行40 min的光照试验,采用HPLC法,对光降解后的腺苷钴胺溶液进行测定,计算光降解产物羟钴胺素和腺苷的含量及其比例,并用质谱进行确认。结果: 腺苷钴胺主要光降解产物杂质Ⅰ、腺苷、羟钴胺素三者的光降解趋势整体为一致,在50~200 Lx的范围内,光照强度对腺苷钴胺的光降解产物羟钴胺素与腺苷的浓度比值影响比较明显,在200 ~500 Lx的范围内影响较小,在不同波长与光照度下腺苷钴胺的光降解产物羟钴胺素的量均高于相同条件下光降解产物腺苷的量。结论: 本法在最优避光条件下对腺苷钴胺的光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此法准确可靠,可对腺苷钴胺的光降解有关物质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羟苯甲酯和羟苯甲酯钠对照品的包装、贮存及使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分析,通过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法测定羟苯甲酯和羟苯甲酯钠的水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附等温线,并与传统的引湿性试验结果相对比;通过费休氏容量滴定法测定并比较包装前后羟苯甲酯钠的水分含量和均匀性,干燥失重法测定包装前后羟苯甲酯的减失质量,考察了西林瓶和安瓿瓶两种包装用瓶的适用性;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了羟苯甲酯和羟苯甲酯钠的化学稳定性、晶型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结果 羟苯甲酯钠对照品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80%恒温恒湿箱内24 h,增重百分率为21.2%,极具引湿性;采用西林瓶或安瓿瓶包装均无法保证对照品量值的准确;引湿增重21.2%未对其HPLC纯度产生影响,但晶型发生了转变;热重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样品中的水分完全释放。羟苯甲酯对照品无引湿性,西林瓶包装足以保证其量值的准确;长期贮存稳定,干燥不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引湿前后未发生晶型转变。结论 通过对羟苯甲酯和羟苯甲酯钠对照品深入系统的研究,评价了对照品使用的关键点及风险级别,建议质量标准中采用羟苯甲酯对照品替代羟苯甲酯钠对照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超说明书用药政策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收集大剂量甲钴胺(试验组)对比常规剂量甲钴胺(对照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5月。提取相关资料并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1.61,95%CI(0.26,2.96),P=0.02],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2.73,95%CI(2.07,3.39),P<0.001],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RR=1.16,95%CI(1.09,1.23),P<0.001]。亚组分析显示,大剂量甲钴胺1日1次给药或1日2次给药,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甲钴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与常规剂量甲钴胺相比,临床疗效更优,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赵会英  马圣宇  杨云 《安徽医药》2019,40(6):658-660
目的 探讨硫辛酸合用甲钴胺在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MM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血液科住院的52例MMP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取甲钴胺治疗,治疗组(26例)采取甲钴胺合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及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与甲钴胺合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夏军龙  王毅刚  王景景  王谦 《中国药师》2013,(10):1465-1467
摘 要 目的: 建立0.9%氯化钠注射液中甲钴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冰乙酸1.84%)(20∶8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67 nm。结果: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甲钴胺在2.96~118.4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1.77%(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甲钴胺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药颗粒剂水分限度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背景分析、企业调研及高水分样品进行稳定性试验等方面开展水分限度研究。结果: 调研结果表明乳糖型及无糖型颗粒剂的水分较难控制在现行标准6.0%限度范围内;试验表明含水分7%~8%的样品稳定性较好。结论: 建议在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下,将中药颗粒剂的水分限度值放宽至8%,以适应工业药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水分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以51批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及7批加速引湿样本为分析对象,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水分;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选择建模谱段为5 419.1~4 993.1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结果: 建模样本水分值范围为0.8%~5.9%,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144,相关系数为0.982 4;外部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155,相关系数为0.983 7。结论: 建立的模型能对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水分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药品的现场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鲍方名  沈海英 《中国药事》2018,32(7):913-918
目的:通过控制非无菌药品的水分活度来控制微生物。方法:通过水分活度的概念和各种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水分活度寻找控制微生物的途径。结果与结论:通过干燥除水、剂型改造、添加组分和降低温度等方法降低水分活度来提高非无菌药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贝前列素钠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查两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检测受试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较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自觉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结论:甲钻胺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extremely high hygroscopicity (solubility in water ≥2?g/ml) of the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mildronate defin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to both packaging material and storage conditions. To overcome the above mentioned inconveniences, microencapsulated form of mildronate was developed using polystyrene (PS) and poly (lactic acid) (PLA) as watertight coating materials. Drug/polymer interaction as well as influence of the microencapsulation process variables on microparticle properties was studied in detail. Water-in-oil-in-water double emulsion technique was adapted and appli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S/mildronate microparticles with total drug load up to 77 %wt and PLA/mildronate microparticles with total drug load up to 80 %wt.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microencapsulation process was ±4% and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reached 60 %wt. The drug release kinetics from the obtained microparticles was evalu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drug release in vivo could be successfully sustained if polystyrene matrix has been us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弥可保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化学药弥可保治疗,对照组23例单用化学药弥可保常规治疗,平均随访为3个月,比较评估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1%,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X2=4.691,P<0.05)。结论 补气活血方剂联合弥可保治疗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辅料和黄芪浸膏粒径大小等因素对其吸湿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粒径为50~65目,65~80目,80~100目,100~120目,120~150目之间的黄芪浸膏,进行吸湿动力学测试和临界相对湿度测定;向黄芪浸膏中添加不同辅料,并研究辅料种类及用量对浸膏吸湿性的影响。结果 浸膏粒径和辅料种类对黄芪浸膏吸湿性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粒径较大的黄芪浸膏临界相对湿度较大,吸湿性较差;黄芪浸膏与16种辅料混合,最佳防潮辅料为乳糖,且乳糖的添加量对浸膏吸湿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接骨木总苷片的制剂工艺.方法:通过对吸湿性、颗粒外观、崩解时间、脆碎度、休止角的考察,确定接骨木总苷片的制剂工艺,同时进行了3批工艺验证试验.结果:确定了接骨木总苷片的制剂工艺.结论:该制剂工艺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15.
袁怡  姜南生 《中国药师》2017,(5):943-945
摘 要 目的:考察不同的测试仪器、方法及试验条件下测定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水蒸气透过量的可比性,为相关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比较国内外测试水蒸气透过量的3种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SO)和国际标准(ASTM),分析其原理、测试参数、条件及适用范围,采用3种基于不同原理的仪器进行试验。结果: 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对同一台仪器测得的结果影响较大;在相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同试验原理的仪器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结论:检验人员需定期使用标准膜来校准传感器法的仪器,试验严格控制温湿度,应从测量精度、人员操作、经济损耗多方面考虑,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考察不同包装材料对鼻炎清滴鼻液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鼻炎清滴鼻液的3种不同包装材料:聚乙烯(PE)瓶、聚丙烯(PP)瓶和聚酯(PET)瓶,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观察滴鼻液基本性状和包材性质的变化,并采用HLPC法考察鼻炎清滴鼻液中醋酸泼尼松的含量变化。结果: PET瓶的性质优于PE瓶和PP瓶,其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阻隔性,而且醋酸泼尼松在PET瓶中最稳定。结论:PET瓶作为鼻炎清滴鼻液的包装材料,能够保证药物质量稳定,是较理想的包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详细解读药包材关联审评审批申报资料的技术要求。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药包材注册管理和关联审评审批两种管理模式中申报资料的技术要求,剖析新管理模式的技术特点。结果:关联审评审批管理进一步加强了药品制剂和药包材之间的联系,明确在药包材使用过程中的责任主体,极大地体现了药包材是药品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理念,在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安全性等方面,对药包材与药品制剂提出了同等要求。结论:关联审评审批管理模式改革是药包材行业健康发展的巨大机遇,必将推动药包材行业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3种方法制备扎那米韦鼻用粉雾剂粉体的性质。方法 分别采用研磨法、气流粉碎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不同粒径扎那米韦的粉体,并与吸入乳糖混合,对混合粉体的粒径、微观形态、流动性、堆密度和吸湿性进行考察。结果 研磨法、喷雾干燥法和气流粉碎法得到的扎那米韦原料粉末粒径依次减小;与乳糖相比,3种混合粉体松密度逐渐减小,振实密度依次增加,流动性仅喷雾干燥略增加,研磨法和气流粉碎法无影响; 3种方式得到的混合粉末均没有明显的吸湿性。结论 研磨筛分法比较适合扎那米韦鼻用粉雾剂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ork aimed to obtain blackberry pulp powder by spray drying and, by an experimental design,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inlet air temperature (100–150?°C) and blackberry pulp solids:arrowroot starch/gum arabic solids ratio of 1:0.5–1:2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wders. Arrowroot starch and gum arabic present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values above 100?°C; hence it was possible to employ them as carriers in blackberry pulp spray dry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g of the system. Powder yield and solubil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lackberry pulp solids:arrowroot starch/gum arabic solids ratio of 1:0.5–1:2, whereas hygroscopicity decreased. Yield, solubility and hygroscopicity of the powders increased and water activ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let air temperature. The powders presented low moisture content and water activity. Temperature of 143?°C and blackberry pulp solids:arrowroot starch/gum arabic solids ratio of 1:1.78 wer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o obtain high yield and blackberry powders that are soluble in water and less hygroscop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