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长春  王育明 《广东医学》2016,(18):2702-270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 Dex)对全麻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循环状况及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52例( ASAⅡ~Ⅲ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D组(n=26)在麻醉诱导前予以Dex 0.5μg/kg+生理盐水50 mL,泵注时间保持在15~20 min内,术中用0.3μg/kg持续泵注(体外循环期间Dex泵注体外循环机内),直至手术结束;C组(对照组,n=26)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输注。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及麻醉深度( BIS),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随访1、3及7 d患者MMSE评分。结果两组的手术前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D组的手术中和手术后MAP分别为(71.16±6.54)mmHg、(78.02±5.48)mmHg,较C组更低(P<0.05);D组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HR分别为(64.32±5.18)次/min、(72.10±6.33)次/min,均低于C组(P<0.05);手术中D组BIS值为45.28±5.31,比C组(52.14±6.03)有明显下降(P <0.05);D组的丙泊酚诱导、丙泊酚总量及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74±0.12) mg/kg、(358.24±67.43)mg、(17.94±3.02)μg/kg,均显著低于C组(P <0.05);高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D组(7.70%)低于C组(P>0.05);D组术后苏醒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47±1.21)h、(4.71±0.54)d、(11.43±3.20)d,均明显短于C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3 d的MMSE评分均较手术前下降(P<0.05),且D组术后3 d和7 d的MMSE评分依次为(26.34±1.54)分、(27.54±2.11)分,均显著高于C组( P<0.05)。结论全麻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诱导前以Dex 0.5μg/kg泵注10~15 min,术中用0.3μg/kg持续泵注,有利于麻醉诱导和术中循环的稳定,缩短复苏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上推荐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8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比较2组血压变化、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血压为(136.35±27.68)mmHg、术后72h为(128.35±14.35)为mmHg,对照组患者术后即刻血压为(143.24±15.32)mmHg、术后72 h为(135.56±12.53)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血压影响较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小于全身麻醉,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晓辉 《现代医学》2014,(11):1336-1338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的91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BIS监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5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后,手术结束时,清醒拔管前、后5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手术结束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随访术中知晓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比、年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及两组间各时间点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各时间点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全身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时与全身麻醉诱导前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全身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时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术中知晓情况以及术后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技术应用于指导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促进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64例行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Ⅰ组(全身麻醉)和Ⅱ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及术后的SBP、DBP、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6h、12h、24 h 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中、术后SBP虽然较麻醉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Ⅰ组与Ⅱ组患者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的DBP、HR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2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及术后6h也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降低,且Ⅰ组较Ⅱ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应答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效果好,是一种适合老年骨折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液体治疗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状况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手术期间输入不同液体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择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晶体组(组Ⅰ,n=33,输入乳酸林格液)、胶体组(组Ⅱ,n=32,输入佳乐施)和晶胶组(组Ⅲ,n=31,乳酸林格液和佳乐施各半),麻醉手术期间均以5mL/(kg·h)匀速输入目标液体。对三组术中循环参数、动脉血气、手术前后血液学和凝血指标、术后各类并发症以及康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术中HR、MBP变化趋势相似,组ⅡCVP增高尤为明显(P<0.05);组Ⅰ和组Ⅱ的pH和PaCO2呈降低趋势(P<0.05及P<0.001),其变化幅度与组Ⅲ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WBC显著增高,组Ⅱ与组Ⅰ和组Ⅲ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三组的Hct、PLT和ALB均呈降低,以组Ⅱ为明显,与组Ⅰ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三组的PT、INR和APTT均略增加,组Ⅱ与组Ⅰ及组Ⅲ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胶体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晶体组显著增高(P<0.05)。三组术后康复各指标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中按5 mL/(kg·h)输入晶体液、胶体液或1:1晶体和胶体液,均能较好维持术中循环功能,但晶胶组可维持更好动脉pH;单纯胶体组术中CVP呈持续增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而晶体组术后白细胞增高反应更为显著,但三组术后的康复时间均无不同。 【关键词】老年;液体治疗;腹部手术;术中状态;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 MMSE)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2011-01住院ASA分级为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90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术前、术后3 h、9 h、3 d、5 d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O)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h、9 h、3 d、5 d 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患者不同测量时间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9 h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3 d、5 d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麻醉方法,对照组静脉泵入乌拉地尔;观察组静脉泵入乌拉地尔,根据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间断10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1h、手术结束后15min 2组的HR和MAP,记录苏醒、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手术30min、1h、手术结束15min的HR和MAP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手术30min、1h、手术结束15min的HR和MA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HR更平稳,降低心肌氧耗,预防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陶涛  郑晖  郭小文 《浙江医学》2017,39(20):1774-1777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与单纯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全麻联合TAP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在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TAP,B组采用单纯全麻。分别记录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术后第1、3、5天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D-乳酸及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行肠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记录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通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HR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较麻醉前有明显变化(P<0.05),在手术结束时A组较B组低(P<0.05);D-乳酸浓度及I-FABP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3天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P<0.05),在手术结束时A组较B组低(P<0.05);肠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3天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P<0.05),疼痛评分在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A组较B组低(P<0.05);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通便时间A组较B组早(P<0.05),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TAP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应用疗效、CRRT应用时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40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CRRT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心脏术后AKI患者经CRRT治疗以后存活29例,死亡11例。存活组CRRT开始距入ICU时间12.3±4.6h小于死亡组25.3±5.0h(P<0.05),存活组CRRT持续时间85.8±36.2h大于死亡组48.6±38.2h(P<0.05),存活组AKI分期1期患者所占比例89.6%明显高于死亡组45.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下降(P<0.05),循环功能指标均改善(P<0.05),且治疗72小时后存活组中心静脉压10.4±1.9 mmHg较治疗前16.3±3.2 mmHg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80±9.0 mmHg较治疗前63±6.7 mmHg明显升高(P<0.01)。结论:CRRT治疗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早期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平均动脉压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250 例行体外循 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平均动脉压分为4 组:66 ~ 70 mmHg 组、71 ~ 75 mmHg 组、76 ~ 80 mmHg、≥ 81 mmHg 组,回顾性比较各组的术后6 h 乳酸清除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住重症监护室 (ICU)时间、30 d 死亡率。结果 4 组患者间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及30 d 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平均动脉压71 ~ 75 mmHg 组较其他3 组患者的术后6 h 乳酸清除率高、住ICU 时间短,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进一步提高高于65 mmHg 的平均动脉压并不能减少急 性肾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