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2例PTC及癌旁组织中TFF3、SDF-1及CXCR4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TFF3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质,癌旁滤泡上皮细胞TFF3阴性或弱阳性,TFF3阳性率92.39%,其中临床Ⅲ~Ⅳ期强阳性率为71.19%(42/59),Ⅰ~Ⅱ期强阳性率为33.33%(11/33,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00.00%vs 86.27%,P〈0.05)。TFF3的AOD值在PTC内高于癌旁、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或P〈0.01)。②SDF-1表达于胞质,转移淋巴结和癌旁细胞为弱阳性或阴性。SDF-1阳性率和AOD值在PTC内高于癌旁、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45岁以上高于45岁以下者(P〈0.05或P〈0.01);CXCR4主要表达于胞质,少数表达于胞核,癌旁组织中呈弱阳性或阴性,PTC中CXCR4表达的阳性率和AOD值与SDF-1相似:癌内高于癌旁、与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有关(P〈0.05或P〈0.01)。③PTC中,TFF3与SDF-1蛋白、SDF-1与CXCR4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71,P〈0.01)。结论:TFF3、SDF-1、CXCR4在PTC中的高表达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判断PTC的恶性程度和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Ⅰ组)、32例甲状腺腺瘤(Ⅱ组)和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Ⅲ组)患者中HIF-1α、VEGF和VEGF-C的表达。结果:HIF-1α在Ⅰ、Ⅱ和Ⅲ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5.3%、18.8%和14.3%;VEGF分别为72.6%、18.8%和20.0%;VEGF-C分别为65.8%、15.6%和11.4%;Ⅰ组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Ⅱ、Ⅲ组(均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IF-1α、VEGF和VEGF-C表达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HIF-1α、VEGF与VEGF-C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HIF-1α、VEGF和VEGF-C的表达明显上调,且VEGF、VEGF-C的表达可能由HIF-1α调节,共同参与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以上,大多数生长缓慢预后良好,但仍有一部分表现为明显的侵袭性行为,包括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治疗抵抗及致死性,寻找甄别及治疗该类PTC的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Subunit,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CXCR4受体在体内外试验中均证实参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本研究拟检测发生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及骨转移的PTC组织中的上述因子,研究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er,TSHR)、抗氧化酶1(pemxiredoxin 1,Prxl)、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3至2007年于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34例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包埋标本、39例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SHR、Prx1、Trx1、HIF-1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局部侵犯、颈淋巴转移、组织学亚型、T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Prx1、Trx1、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χ2值分别为5.49、6.16、40.48,P值均<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TSH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χ2=15.70,P<0.05),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TSH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χ2=4.24,P<0.05).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外、有颈淋巴转移、高细胞型、T3-T4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rx1、Try1、HIF-1α的阳性表达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x1与Prx1、Trx1与HIF-1α的阳性表达具有关联性(列联系数分别为0.664和0.652,P值均<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rx1、Trx1和HIF-1α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TSH可能通过Prx1-Trx1-HIF-1信号传导通路促进甲状腺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AT3、p-STAT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PTC组织中STAT3、p-STAT3蛋白及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织中STAT3、p—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6%和83.9%,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3.3%和20.8%(P〈0.01)。PT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37.5%,明显低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1.7%(P〈0.01),PTC组织中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5.7%,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P〈0.01)。STAT3、p-STAT3、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均与PT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4,r=-0.364,均P〈0.01),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与Vim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3,P=0.000;r=0.377,均P〈0.01)。结论:PTC组织中存在STAT3蛋白活化及EMT,且与PT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TAT3通路激活可能通过介导PTC细胞EMT促进PTC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iycogen syntlase kinase 3β,GSK 3β)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下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下咽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下咽正常黏膜组织中GSK 3β和MI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GSK 3β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下咽黏膜组织(P<0.05);② MIF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下咽黏膜组织(P<0.05);③GSK 3β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④MIF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⑤GSK 3β和MIF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GSK 3β和MIF蛋白表达与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包埋标本(实验组),以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对照(对照组),采用SP法检测Ezrin和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Ezr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χ2=61.691,P<0.0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χ2=64.241,P<0.01)。Ezrin、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局部侵犯、颈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实验组中Ezrin与E-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471,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zrin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Ezrin和E-Cadherin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PN(osteopontin)、黏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v6(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7例LSCC及10例癌旁正常喉咽黏膜中OPN、CD44v6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OPN、CD44v6和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LSCC组织中分别为63.8%、76.6%和68.1%,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10%、30%和0;2组3种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OPN和CD44v6的表达与L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MMP-9与LSC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CD44v6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关(P>0.05);③LSCC组织中OPN与CD44v6、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21,P<0.01;r=0.340,P<0.05),CD44v6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1)。结论:OPN、CD44v6和MMP-9在LSCC中呈高表达,它们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性,三者可能共同参与了LSC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0.
喉癌肿瘤组织HIF-1α与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合酶-2(COX-2)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以期有助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7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按T分期、病理分级分别探讨HIF-1α、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HIF-1α、COX-2蛋白表达在喉癌标本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随T分期的增加而增高;中、低分化的喉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喉癌;COX-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②HIF-1α与COX-2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7.11%和75.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COX-2mRNA表达。HIF-1α与COX-2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T分期有关(P<0.05),标本的表达量随T分期的增加而增高,但是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③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病例中,COX-2的阳性率为78.72%。结论:HIF-1α与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增高并密切相关,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因子 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 1α)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评分方法检测56例鼻咽癌患者及18例鼻咽部慢性炎症患者鼻腔黏膜组织中HIF 1α、VEGF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分析HIF 1α、VEGF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56例鼻咽癌患者中,HIF 1α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6%(30/56),其中“-”26例,“+”11例,“++”12例,“+++”7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9%(38/56),其中“-”18例,“+”17例,“++”13例,“+++”8例;在18例鼻咽部慢性炎症患者中,HIF 1α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2%(4/18)和27.8%(5/18)。同时,在鼻咽癌患者中,HIF 1α、VEGF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T分级、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Spearman分析显示鼻咽癌组织中HIF 1α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HIF 1α及VEGF的高表达,HIF 1α及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协同促进肿瘤新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颈部局灶型Castleman病 (UCD)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例PTC合并颈部UCD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该患者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倾向PTC,合并右颈侧区淋巴结肿大,行甲状腺右侧腺叶合并峡部切除及右颈II、III、IV、VI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声音嘶哑及低钙症状,术后 4 d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后病理证实颈侧区肿大淋巴结为UCD。结论PTC合并UCD极为罕见,且UCD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但手术切除多可治愈;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临床医生不仅需考虑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可能,还需警惕UCD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鼻咽癌和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探讨HIF-1α和MVD在鼻咽癌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及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和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并用CD34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和慢性鼻咽炎组织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1%和10.o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MVD为39.32±7.99,慢性鼻咽炎为18.7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阳性表达率(92.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7.7%),有淋巴结转移组MVD(44.41±5.6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89±7.09).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HIF-1α的表达和MV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IF-1α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结论:HIF-1α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血管生成在鼻咽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鼻咽癌中HIF-1α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鼻咽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埃兹蛋白(Ezrin)、膜突蛋白(Moes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2008年手术切除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Moesin和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Ezrin、Moesin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x2值分别为61.691、57.949,P值均<0.0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x2 =64.241,P<0.01)。患者年龄≥45岁、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外、有颈淋巴转移、Ⅲ~Ⅳ期甲状腺乳头状癌,Ezrin、Moesin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zrin、Moesin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三者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Ezrin、Moesin和E-Cadherin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1例喉癌组织中HMGB1和MMP-2、MMP-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例喉癌组织中HMGB1和MMP-2、MMP-9mRNA表达。结果:HMGB1和MMP-2、MMP-9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值分别为44.934和49.923、36.054,均P<0.01);HMGB1和MMP-2、MMP-9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值分别为5.940和7.005、7.664,均P<0.01);HMGB1和MMP-2、MMP-9蛋白表达均与喉癌T分期、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0.01);HMGB1和MMP-9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1,P<0.01),HMGB1和MMP-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094,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MGB1和MMP-9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患者(χ2值分别为4.974、6.418,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HMGB1是危险因子,其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结论:HMGB1和MMP-2、MMP-9与喉癌的浸润、转移有关;HMGB1和MMP-9的表达有协同促进作用;HMGB1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FoxM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9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89例癌旁组织及2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中FoxM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2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以及20例癌旁组织中FoxM1mRNA表达情况。结果:FoxM1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喉鳞状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及癌旁组织中逐渐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M1蛋白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05);随T分期增高而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表达增加(P<0.05)。FoxM1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癌原发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FoxM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上调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af 1激酶抑制蛋白(Raf 1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RKIP)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通过与癌旁组织RKIP的表达比较,分析RKIP在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以及癌旁下咽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下咽鳞癌及13例癌旁下咽鳞状上皮组织中RKIP的表达情况。对实验结果进行χ2检验及Wilcoxon检验。结果RKIP在下咽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下咽鳞状上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RKIP在有转移的下咽癌中表达低于无转移的下咽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RKIP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的下咽癌中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下咽癌的分化程度与RKIP的表达有关,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RKIP低表达及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声门上喉癌、下咽癌瘤体、周围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以及2种分子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检测38例肿瘤瘤体及不同距离手术切缘组织、转移淋巴结中eIF4E、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喉及下咽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9阳性表达率为68.4%,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而与肿瘤位置及病理分级无关。MMP-9在声门上喉痛、下咽癌瘤体及5mm、10mm切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递减;②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eIF4E表达阳性率为89%,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eIF4E在声门上喉癌、下咽癌瘤体及5mm、10mm切缘组织表达阳性率依次递减;③MMP-9和eIF4E在正常淋巴结中均无表达,在转移淋巴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和42%;④eIF4E与MMP9表达无相关性。结论:eIF4E、MMP-9在喉痛及下咽癌瘤体中的表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eIF4E在瘤体及癌周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高于MMP-9。eIF4E可作为预测喉癌及下咽瘢浸润生长、转移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患者肿瘤组织中吲哚胺2,3 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和23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DO和BIN1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IDO在50例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而在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DO表达为17.39%,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喉癌IDO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IN1在50例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0%,而在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BIN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65%,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BIN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IDO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增高,BIN1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癌肿瘤组织中,IDO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BIN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喉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颈部转移淋巴结中IDO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B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患者临床特征紧密相关,这两者可能是影响喉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