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会阴三维(3D)联合四维(4D)超声测定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对子宫脱垂(U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接收的40例确诊为UP的患者,纳入UP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接收后检查为非UP的健康女性40例,纳入非UP组。2组均接受经会阴3D和4D超声检查,并在静息状态、Valsalva-3D及Valsalva-4D状态下测定LHA值,比较2组上述不同状态下LHA值差异,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经会阴3D联合4D超声测定LHA对UP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AUC)、敏感度和特异性等]。结果 UP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3D和Valsalva-4D状态下LHA值均显著高于非UP组(均P<0.001);绘制ROC曲线图显示,静息状态、Valsalva-3D和Valsalva-4D状态下LHA值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UP的AUC均>0.750,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以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AUC=0.966),且当其cut-off值分别取11.751、18.755和18.535 cm2时,可获得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和评估产后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方法 选取年龄、体质量指数匹配的60名产妇(产后组)和35名未育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及瓦氏动作下测量膀胱、子宫颈、直肠壶腹部的最低点与参考线(耻骨联合后下缘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膀胱及子宫颈的最低点位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直肠壶腹部位置在静息状态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398),在瓦氏动作下产后组低于对照组(t=17.378,P<0.001)。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t=11.253、9.625,P均<0.001)。结论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运动情况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从而评价妊娠和分娩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诊断子宫脱垂的应用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子宫脱垂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状态以及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左右、前后径。结果:最大Valsalva状态以及静息状态下,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左右、前后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准确度为80.36%(90/112)、特异度为74.19%(46/62)、88.00%(44/50)。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有效评估机体肛提肌形态、面积,对检测子宫脱垂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术前及术后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改变。方法选取盆底功能障碍患者(PFD组)和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各6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观测对照组、PFD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大小、形态结构。结果 PFD组术前的盆膈裂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其结构松散,形态呈圆形,PFD组术后3~6个月后盆膈裂孔面积较术前减小,结构较前完整,其内可显示强回声植入性材料。PFD组术前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FD组术后在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盆膈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均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耻骨直肠肌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膈裂孔的大小和肛提肌厚度能进行简便、准确地测量,对PFD患者的临床诊断、手术前后功能评估及术后植入性材料形态观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收集40例同一时期的未孕女性为参照组.同时给予两组研究对象三维超声监测,分析三维超声监测在,女性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三维盆底超声观测肛提肌损伤及生殖道裂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3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收治的50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评估肛提肌损伤情况,测量双侧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盆膈裂孔面积(LHA)。分为损伤组、未损伤组,对比生殖道裂孔高度、会阴体长度以及盆膈裂孔面积(LHA)。对肛提肌损伤组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盆底超声探测肛提肌损伤322例,无损伤17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损伤组、无损伤组生殖道裂孔高度均分别为(54.05±3.79) mm、(46.82±2.87) mm,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33.82±3.01)(28.90±1.69) cm2,差异显著(P <0.05);损伤组、无损伤组会阴体长度均值分别为(22.61±1.92)(22.64±1.79)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生殖道裂孔高度及盆膈裂孔面积属于影响肛提肌损伤的风险因素(P<0.05)。截断值是51.39 mm时,曲线下面积、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及95%CI分别为0.941、51.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直肠脱垂女性患者的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所有同步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以及放射学排粪造影女性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 共纳入181例患者,其中直肠脱垂112例、非直肠脱垂69例。经会阴盆底超声显示,直肠脱垂组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膀胱颈位置和直肠壶腹部位置低于非直肠脱垂组,而静息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非直肠脱垂组增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和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与直肠脱垂独立正相关。结论 直肠脱垂患者与非直肠脱垂患者的经会阴盆底超声特点存在差异,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可协助评估直肠脱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初产妇及未育女性肛提肌裂孔面积变化及耻骨直肠肌(PR)的弹性,探讨妊娠分娩对肛提肌裂孔及PR 弹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7 年12 月-2018年11 月在我院产后6~8 周检查的首次经阴道分娩产妇50例为产后组,同期选取健康未育女性41名为对照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2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应用SWE分别在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测量PR前部的杨氏模量值,比较2 组PR 弹性及收缩功能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结果 产后组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状态下弹性参数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及经阴道分娩对PR弹性及收缩功能存在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测量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女性SUI患者260例作为病例组,60名无症状者经临床及超声检查排除SUI和(或)盆腔器官脱垂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行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其静息、缩肛及瓦氏状态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SUI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例组患者在静息、缩肛、瓦氏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为(13.59±2.82)cm2、(10.94±2.39)cm2、(23.08±7.01)cm2;对照组分别为(11.87±2.30)cm2、(9.75±1.84)cm2、(16.15±4.10)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息、缩肛以及瓦氏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诊断SUI的临界值分别为13、11、19 cm2,其敏感度分别为49.2%、40.4%、68.8%;特异度分别为80.0%、86.7%、81.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637、0.811(P均<0.01)。结论 肛提肌裂孔面积可用于女性SUI的诊断,其中瓦氏状态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在女性SU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采用四维盆底超声定量分析中老年经产妇肛提肌裂孔形变,探讨其诊断膀胱膨出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患有膀胱膨出的57例中老年女性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59例无膀胱膨出的中老年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四维盆底超声检查,观察静息、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形变并记录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分析其与膀胱膨出的关系。 结果  病例组结构松散,内部排列紊乱,肛提肌裂孔明显增大;静息时两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Valsalva状态下病例组各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各参数曲线下面积均 > 0.8,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45 cm、5.25 cm和19.05 cm2,其中面积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98),敏感度为0.754,特异性为0.881,优于前后径及横径。 结论  四维超声重建肛提肌裂孔,观察其形变及参数变化,用于评估中老年膀胱膨出,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Omniview)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O+V技术)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3名接受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女性,对比观察不同医师(医师1、医师2)采用O+V技术及立体渲染模式(R模式)测量最大瓦尔萨尔瓦状态下最小肛提肌裂孔面积所用时长,并采用组内相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价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月到我院门诊产后康复中心筛查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51例,其中经康复中心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79例为研究组未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应用会阴超声在治疗前(产后6周)和治疗后(产后12周)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盆底功能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康复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产后12周)研究组患者在静息时、缩肛时、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以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低于治疗前,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产后12周)缩肛时的肛提肌厚度高于治疗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周两组患者静息时的肛提肌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快速评估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并可对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有效评估,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产次对肛提肌裂孔(LH)面积的影响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后42~60 d常规检查的产妇250例,包括初次经阴道分娩产妇(FVD组)150例、二次经阴道分娩(SVD组)及剖宫产产妇(CS组)各50例,行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时LH面积的变化,并选择同期120例未分娩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内POP盆底超声检出率。并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POP分为POP组(167例)和无POP组(203例),比较2组间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的LH面积。SVD组、FVD组、CS组和对照组组间LH面积差异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有POP组和无POP组间LH面积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SVD组、FVD组、CS组和对照组组间POP的超声检出率差异。 结果静息状态下SVD组、FVD组、CS组、对照组LH面积分别为(16.59±3.12)cm2、(15.34±3.50)cm2、(13.09±2.78)cm2及(11.09±2.47)cm2;Valsalva状态下各组LH面积分别为(22.80±8.37)cm2、(18.46±6.63)cm2、(15.58±3.91)cm2及(13.11±5.30)cm2;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LH面积,SVD组>FVD组>CS组>对照组,各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1.89、11.14,P均<0.001)。对照组、CS组、FVD组及SVD组POP超声检出率分别为:17.5%、26.0%、60.0%及86.0%,CS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VD组 vs FVD组:χ2=11.38,P<0.001;SVD组 vs CS组:χ2=36.53,P<0.001;SVD组vs对照组:χ2=70.55,P<0.001;FVD组vs CS组:χ2=17.36,P<0.001;FVD组vs对照组:χ2=49.74,P<0.001)。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POP组LH面积均大于无POP组[(14.88±3.49)cm2 vs(12.38±2.17)cm2;(20.93±6.53)cm2 vs(15.59±3.50)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9.50,P均<0.001)。 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及产次对女性LH面积的影响程度不同;LH面积越大,发生POP的风险越高。盆底三维超声能够测量产后女性不同状态下的LH面积,从而早期发现盆底支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盆底四维超声评估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4个疗程, 并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行盆底四维超声检查。评估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1 h尿垫试验、盆底肌收缩压、四维超声参数(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后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经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总有效率为84.17%。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比治疗前明显升高, 1 h尿垫试验较之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治疗后肛提肌厚度(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较之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较之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治疗后膀胱颈移动度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呈负相关关系(r=-0.746、-0.781, P < 0.001);尿道旋转角与盆底肌力分级、盆底肌收缩压呈负相关关系(r=-0.779、-0.792, P < 0.001)。结论  经盆底四维超声可以较好评估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栈式自动盆底超声(FSPFU)技术替代人工测量产后女性盆底最小肛提肌裂孔(LH)平面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行盆底超声检查的210例产后半年内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膀胱膨出程度0~Ⅰ度、Ⅱ 度、Ⅲ 度分别52例、98例、6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由2名低年资医生(A组)、2名高年资医生(B组)手动调节三维容积数据图获取并测量最小LH平面,另由1 名低年资医生用FSPFU 软件(C组)获取并测量最小LH平面。比较A、B、C组测量最小LH所需时间与测量结果,并计算最小LH轮廓重合率。结果 C组测量不同程度膀胱膨出者最小 LH所用时间均短于A组、B组人工测量,且B组测量最小 LH所用时间短于A组(P<0.05);三种方法测量不同程度膀胱膨出者Valsalva状态最小 LH面积比较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分析显示,三种方法之间测量最小 LH面积的ICC 值均>0.85(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三种方法之间测量最小 LH面积的r值均>0.70(P<0.05);不同程度膀胱膨出者经三种方法描绘的最小 LH轮廓组间重合率均>0.920。其中C组描绘膀胱膨出程度Ⅱ度者最小 LH轮廓组间重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与人工测量相较,FSPFU技术测量最小LH 平面的效率更高,可缩短盆底超声检查所用时间,可替代人工测量应用于膀胱膨出患者的最小LH 平面测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为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0~40周的初次妊娠女性40人(晚孕组);选择同期20例因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就诊的未育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观察在静息期、缩肛期、张力期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晚孕组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在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5)。与静息期相比,两组盆膈裂孔的三个参数在缩肛期均减小而在张力期均增大(P均<0.05)。晚孕组超声异常表现包括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为"类椭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 结论 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晚孕期女性的盆膈裂孔较未育妇女明显增大,部分存在形态或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断层成像对中孕早期胎儿产前筛查的意义。方法对181例13~16孕周的胎儿进行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容积断层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检查时间、对胎儿主要解剖结构的显示和生长指标测量的一致性。结果完成二维超声检查的平均时间为(13.2±4.1)min,三维超声容积断层成像检查平均时间为(7.8±1.3)min,每例平均节省时间约5min。三维超声容积断层成像对胎儿侧脑室、脊柱、胸廓、腹部、上肢及下肢的显示率均为100%,对颅骨的显示率小于二维超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对双眼球、心脏及胃泡的显示率小于二维超声,P〈0.01。与二维超声比较,三维超声对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径的测量,85%的测值差异〈1mm,95%的测值差异〈2mm。结论三维超声容积断层成像具有省时,对操作者依赖性小等优点,可以显示中孕早期胎儿主要解剖结构,对主要生长指标的测量与二维超声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大小变化情况,为研究妊娠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对20例正常未育女性及40例晚孕女性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获得盆膈裂孔声像图,测量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并进行两组对比,比较晚孕尿失禁组和晚孕无尿失禁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结果 晚孕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均较正常未育组大(均P<0.05).晚孕尿失禁组和晚孕无尿失禁组间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无明显差别(均P>0.05).结论 盆底三维超声是一种有效的观察妊娠期女性盆底支持系统的影像学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the urogenital hiatus dimension in late pregnancy women by three-dimensional(3D) pelvic floor ultrasonography,to provide imaging evidence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gnancy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Methods Twenty nulliparas and forty late pregnancy women were examined by 3D pelvic floor ultrasonography to obtain the image of urogenital hiatus in which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urogenital hiatus (AP),left to right diameter of urogenital hiatus (LR) and area of urogenital hiatus (HA)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AP,LR and HA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 late pregnancy women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ymptom and those withou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ymptom.Results AP,LR and HA in late pregnancy women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nulliparas(all P <0.05) and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te pregnancy women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ymptom and those withou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ymptom(all P >0.05).Conclusions 3D pelvic floor ultrasonography is an effective imaging method to observe pelvic support in pregnancy women.  相似文献   

20.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盆底三维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肛提肌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的变化。方法对照组35例,尿失禁组32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技术,分别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测量肛提肌裂孔横径(N)、前后径(M)、耻骨内脏肌厚度(C)和肛提肌左右支的夹角(1)。结果静息时,尿失禁组与对照组M、N、C、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lsalva和缩肛时,尿失禁组C较对照组薄(P〈0.05);缩肛时,尿失禁组M较对照组长,C较对照组薄(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用于评估耻骨内脏肌功能,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