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寻找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损害的规律,探讨其远近立体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动态随访病人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的临床资料(如用同视机检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三级视功能,包括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觉,包括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结果间歇性外斜视以远立体视大部分损害、近立体视保存为特征。远立体视中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顺序发生逆行损害。近立体视中非交叉视差、交叉视差及零视差依次受损。保存的视锐度低于正常人群。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融合功能的损害出现最早、最严重,故对于融合范围异常的患者,即使视锐度正常也应立即手术,以利于功能治愈;如三级视功能基本正常,可进行正位视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3.
间歇性外斜视是共同性外斜视的主要类型 ,占外斜视的 80 %且多幼年发病。因平时能控制正位而不能引起家长注意 ,往往发现较晚 ,因治疗不及时使患者双眼视功能遭到破坏。其治疗多需手术矫正眼位 ,但手术量不易掌握。我科自 1 998年以来共收治5 6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 ,治疗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5~ 39岁 ,平均年龄 1 3.6岁 ;随访时间为 6~ 42个月。 5 6例患者远、近距离斜视度均 >1 5°[1 ] ,其中 5例伴有垂直斜视 ( >5°)。1 .2 检查方法 1术前常规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 ;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矫正后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3 d总的正位率为82.05%(64/78)。术后1~3 d 3~7岁组、8~12岁组和13~18岁组患者的手术正位率分别为86.20%(25/29)、82.76%(24/29)和75%(15/20);基本型、分开过强型和集合不足型手术正位率分别为92.59%(25/27)、84.85%(28/33)和72.22%(13/18);不同类型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近立体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正位率,而选择合理的双眼视功能检测方法,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双眼视功能,进而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5.
胡晓琴熊芬饶婷罗红豆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8(6):68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患者按视觉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51)。2组均采用同视机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行双眼视觉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行双眼视觉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立体视锐度(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的比例,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及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回退量≥10△比例。结果 2组治疗前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10△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采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双眼视功能的重新建立,改善斜视度,同时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A4)
目的探讨感知觉学习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06月至2019年06月本院接收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0例,作为本文主要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法,予以分组探讨。其中常规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矫正,研究组35例术后予以感知觉学习训练。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同时视、立体视、融合视、动态立体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常规组同时视与治疗前有差异(P0.05),立体视、融合视、动态立体视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与常规组同时视无差异(P 0.05),研究组立体视、融合视、动态立体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感知觉学习训练,有利于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手术后重建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裂隙尺训练器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训练的疗效。方法将68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训练组(32例)及对照组(36例),训练组采用裂隙尺训练器用于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训练,行集合训练和分开训练,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1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训练。比较两组双眼视功能。结果两组术后双眼单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2个月,两组双眼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裂隙尺训练器可以有效促进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及对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质... 相似文献
9.
背景 儿童视力问题一直是家长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医院门诊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病例也比较常见,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手术及术后训练效果上.目的 应用同视机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同时视重合点、融合范围以及双眼远立体视的改变,分析其双眼三级视功能特征,为尽早明确病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眼外直肌后徒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眼科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单眼外直肌后徒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短期及远期的疗效,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远期的双眼单视功能。结果术后1~3 d,眼位正位者占比81.43%,眼位欠矫者占比12.86%,眼位过矫者占比5.71%;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者占比68.57%,眼位欠矫者占比30.00%,眼位过矫者占比1.43%;70例患者中,远期正位者占比71.43%,欠矫者占比27.14%,过矫者占比1.43%;术后远期随访,四点灯检查结果显示,中心窝融合患者从术前的17例(27.14%)提高至术后的54例(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图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体视患者从术前的19例(27.14%)提高至术后的46例(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外直肌后徒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心窝融合、周边融合和立体视觉功能,促进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进程,值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前后眼位及三级视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56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对眼位、三级视功能进行观察。结果:56例患儿中,术前斜视度-25°--40°者18例,-40°--80°者32例,-80°--135°者6例,术后达到正位(0°--15°)49例,术后残留间歇性外斜视(≥-15°)5例,术后发现过矫为内斜视2例,手术有效率87.5%。所有手术病例术前及术后半年检查3级视功能,经统计学分析,χ2=22.501,P〈0.05,手术后较手术前患儿的三级视功能有显著的改善。结论:对于斜视度数较高的患儿,或者有复视症状的患儿,及早手术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三级视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近视过矫眼镜对学龄期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单视功能及斜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三棱镜疗法,观察组患儿应用近视过矫眼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双眼单视功能变化,研究两组患儿斜视度改善情况.结... 相似文献
13.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矫正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按手术年龄分成3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眼位、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及立体视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1年眼位正位63例,正常视网膜对应60例;3组术后双眼视功能、立体视功能恢复与手术年龄、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密切相关(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达到功能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邵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12):1447-1449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立体视觉的重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6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近立体视锐度,用同视机检查远距离双眼视觉.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远距离立体视丧失比例高于近距离立体视.术后近距离立体视改善不明显,远距离立体视改善明显.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非常重要.≤9岁组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率明显高于>9岁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可明显提高远距离立体视.应早期手术治疗,以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16.
斜视不仅影响外观 ,更为重要的是破坏双眼视功能 ,发病年龄越早 ,建立立体视觉的预后越差[1] ,因此 ,必须早期治疗 ,其中手术矫正斜视合并双眼视功能训练是极其重要的手段[2 ] 。我院于 1 999年 6月开展儿童斜视矫正手术 6例 ,随访一年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儿童斜视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5~ 8岁 ,其中共同性内斜 2例 ,共同性外斜 1例 ;垂直性斜视伴内斜视 3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代偿头位。斜视角测定水平方向最小为 30 △ ,最大为 1 0 5△ ;垂直方向在 1 0 △~ 2 5△ 之间。屈光矫正情况 患儿用 1 %… 相似文献
17.
李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2):1041-1043
目的 探讨视感知训练对改善青少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外斜视术治疗的64例青少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视觉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视感知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并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双眼视功能水平与D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组1: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组2:单纯间歇性外斜视;组3:单纯DVD。比较并分析3组病人的发病时间、术前立体视功能及垂直分离偏斜程度。结果: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发病月龄(45.0月)早于单纯间歇性外斜视(82.9月)(P〈0.01)。其双眼视功能较单纯间歇性外斜视组差(P〈0.01)。组1与组3的垂直分离斜度分别为14.5△±9.6△、23.7△±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发病年龄较早,双眼视功能较差。视觉发育早期双眼视功能的破坏可能是影响D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中的水平方向眼位偏斜对垂直斜视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 ,随着年龄的增长 ,融合和调节性集合功能逐渐减弱 ,最后失去代偿能力 ,成为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斜视角经常发生改变 ,主要受融合功能的影响。为能更好地治疗间歇性外斜视 ,掌握其手术时机 ,减少术后外斜的回退 ,现将有关的国内外进展综述如下。1 融合与间歇性外斜视形成的关系 融合是生后逐渐发育起来的视功能 ( 1) ,人的两眼眶轴呈 45°分散位 ,而眼球处于平衡状态 ,这除受两眼球周围解剖因素影响外 ,主要由融合反射等视运动把反射因素所控制 ,如一旦失去这种控制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评价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双眼视觉改变,以讨论发生单眼注视综合征的可能性。方法对43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前后双眼注视状态及双眼单视功能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在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的儿童中,其双眼单视功能有改变并发生单眼注视、立体视降低,有少数病例术后视力下降并不能矫正。结论在视力尚未发育成熟的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中,由于手术过矫,术后存在出现抑制性暗点的可能性,故偶有发生单眼注视综合征的危险。手术过矫的原则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及视功能发育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