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风湿骨痛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春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11):64-64
目的:风湿骨痛胶囊的疗效观察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方法:通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临床验证,采用化学法及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现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风湿骨痛胶囊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湿骨痛胶囊配合扶他林对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D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DOA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试验组同时内服风湿骨痛胶囊及扶他林片.对照1组单纯内服风湿骨痛胶囊,对照2组单纯内服扶他林,观察其临床疗效、停药2周后复发惰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64%;对照1组的总有效率为72%,显效率为20%;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36%.试验组与对照1、2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后复发率分别为8.7%、38.9%、50%,试验组与对照1、2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风湿骨痛胶囊和扶他林配合使用能提高显效率,防止症状复发,而不良反应并没有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风湿骨痛胶囊的制备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3):284-285
目的:研制风湿骨痛胶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及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临床验证,采用化学法及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临床观察397例,总有效率87.6%.薄层色谱结果显现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风湿骨痛胶囊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采用LC-MS/MS联用技术,建立风湿骨痛宁胶囊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的鉴别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0.02mol.-L1乙酸铵-0.1%乙酸)水溶液-乙腈(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Agilent 6310离子阱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雾化气压力为40psi,干燥气温度为350℃,流速为9mL.min-1,扫描范围150~500m.z-1。结果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中,样品出现与双氯芬酸成分一致的色谱峰、质谱峰。结论本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风湿骨痛宁胶囊中添加双氯芬酸成分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减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笔者抽取本院2014年1~4月间含附桂骨痛胶囊的856张中成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类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本次抽取处方总数为856张,其中不合理处方为432张,占抽样处方总数的50.46%,结论 针对附桂骨痛胶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医务人员应加强对中成药的认识,掌握其药物组成、功能与主治、临床应用,并了解其配伍禁忌、辩证和用药的匹配等,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合理应用的干预体系,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分析中成药品种,明确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品种、功能归类、所含毒性成分及配伍禁忌品种,建立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与干预体系,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开具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的处方比例由50.67%下降至33.60%,这些处方中,合理处方比由61.27%增至83.92%,不合理的由12.40%降至1.21%,其中,超适应证范围用药、不合理联用及3种及以上口服药合开等不合理现象,分别由96、1433和558例减少至39、70和33例。结论:所建立的干预体系对于推进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的合理应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合理应用的干预体系,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分析中成药品种,明确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品种、功能归类、所含毒性成分及配伍禁忌品种,建立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与干预体系,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开具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的处方比例由50.67%下降至33.60%,这些处方中,合理处方比由61.27%增至83.92%,不合理的由12.40%降至1.21%,其中,超适应证范围用药、不合理联用及3种及以上口服药合开等不合理现象,分别由96、1433和558例减少至39、70和33例。结论:所建立的干预体系对于推进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的合理应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含毒性成分中成药骨科领域合理使用干预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方法:通过制定合理使用原则、宣传教育、药房拦截、处方点评、监督处罚和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等方面干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并采用SPSS 13.0软件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后,不合理处方由13.05%下降至1.20%。其中,超适应证范围用药、用药天数超过14 d、开具大处方和重复用药的例数分别由18、7、93、233例减少至8、1、7、15例。结论:参照SOP实施干预,有效地推进了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在骨科领域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使用PDCA循环法构建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提高该类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PDCA循环法,回顾性分析2021至2022年我院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中涉及的人员、信息、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再根据其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对比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处方不合理率由10.25%降低至2.99%(P <0.01),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不合理问题均得到有效控制(P <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 <0.05)。结论 基于PDCA循环法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比例,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应用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概况,探讨怎样合理应用该类药材.方法:统计、分析我院10年来应用的中成药品种.结果:50种中成药含有毒性成分,其中心脑血管科、骨伤科、消化科、耳鼻喉科使用的中成药中含毒性药材的比例较大(均为14%).结论:应高度重视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应用,通过规范药品说明书、加强对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中药流行病学研究等措施引起大家的警惕. 相似文献
12.
含毒性中药马钱子中成药的剂型与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含毒性中药马钱子制剂的剂型分布及其入药特点,为本院治疗肝癌特色中药制剂马红丸(由马钱子、红娘子、守宫等组成)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11个含毒性中药马钱子的中成药制剂进行统计,分析该类制剂的剂型分布、方解作用及提取工艺。结果《中国药典》收载的11个含马钱子中成药涉及5种剂型,分别为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橡胶膏剂;其中以马钱子为君药的制剂有7个占63.6%,余下的均为臣药;公开提取工艺的有9个,占81.81%;各制剂所用提取方法均以物理打粉为主。结论含毒性中药马钱子的中成药制剂数量及剂型较少,其中马钱子均以打粉入药,作君臣药使用。但大部分制剂还欠缺质量控制、药效研究、临床应用的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处方中成药的主要医师群体之一——非中医系列医师视角分析中成药合理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医学论坛报》的典型报道为线索,结合工作现状探求非中医系列医师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真实原因。结果 非中医系列医师对中成药乃至中医药的理解不够准确,是其出现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结论 中成药处方权培训势在必行,可考虑采取专业分科培训等措施,以获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现状,评价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方法利用处方评价系统提取医院2009年至2012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并进行排序,按种类点评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按年龄阶段评价中成药使用现状。结果2009年至2012年中成药采购金额年平均增长24.00%;中成药使用率年平均增长11.50%;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居多;18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使用中成药普遍。结论门诊患者中成药使用量过大,存在滥用现象,药师应加强监管,提高中成药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应用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2-2019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0例中成药所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例ADR中,1~6岁儿童ADR发生率最高(72.22%);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82.80%);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的ADR最多,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有关;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2.76%)。结论:临床应重视儿童中成药的应用,加强ADR监测,以降低ADR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加强中成药处方的前置审核,促进儿童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借助前置审方系统开发中成药处方维护规则库,
对中成药的用法用量、疗程、毒性成分、联合用药等项目进行精细化设置,即儿童中成药精细化管理系统;统计系统运行前后中
成药的使用金额、门诊均次药费及抽样点评中的处方合格率,评价运行效果。结果:儿童中成药精细化管理系统运行后,重复给
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的中成药处方显著减少,中成药处方抽样点评合格率由88. 13%提高至96. 25%;中成药人均使用费用由
18. 71 元降至16. 29 元,门诊均次药费由60. 75 元降至53. 99 元。结论:对中成药处方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改善药事管理指标,同时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1年~2004年中成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以DDDs为主要指标,结合零售金额、日用药金额、功效、剂型综合分析我院2001年~2004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结果:中成药的剂型、价格、功效等因素直接影响用药情况.结论:我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格适中、剂型先进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1 200张门急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相关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合理性评价。结果:(1)中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仅占13.4%,而其余处方均由西医师开具;(2)门急诊使用中成药的患儿年龄大多≤12岁,占98.9%;(3)193张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最多(占52.8%),其余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剂量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等。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中成药的了解,药师与医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