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与c-My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8例鼻咽癌组织(鼻咽癌组)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对照组)CIP2A、c-Myc蛋白的表达,分析CIP2A、c-Myc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的CIP2A和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4%(37/68)、66.2% (45/68),均高于对照组的15.0% (3/20)、25.0% (5/20)(P<0.05).CIP2A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鼻咽癌组织中CIP2A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IP2A和c-Myc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均升高,可能共同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程忠强  王伟  强化龙  詹晓东 《浙江医学》2014,(15):1314-1316
目的:探讨LKB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50例(观察组),另择同期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 PCR法检测两组患者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鼻咽癌组织中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LKB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 C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KB1及VEGF- 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鼻咽癌组织中LKB1与VEGF- C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LKB1与VEGF- C的表达呈负相关, LKB1的低表达及VEGF- C的高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周珍  李旋  倪海峰  汤建国  李勇  江波 《浙江医学》2015,37(13):1116-11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Parkin 蛋白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情况以 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48 例NPC 组织和34例正常鼻咽部上皮组织中VEGF、EGFR 及Park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NPC组织中VEGF和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部上皮组织,Park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则明显下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NPC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NPC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 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 分期均无关(均P >0.05);EGFR 和Parkin 蛋白表达与NPC 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分期、临床TNM分期均无关(均P >0.05)。NPC组织中VEGF和EGFR 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arkin和VEGF、EGFR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VEGF、EGFR 及Parkin 蛋白与NPC发生、发展有关,VEGF、EGFR 及Parkin蛋白表达可作为NPC 的预后判断指标,NPC 中VEGF 和EGFR可能起协同作用,而Parkin 则可能单独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arkin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Elivision TM S-P免疫组化技术的方法检测54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ark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54例鼻咽癌组织Parkin蛋白表达水平为“-”23例,“+”12例,“++”7例,“+++”12例,16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Parkin蛋白表达水平为“-”0例,“+”0例,“++”3例,“+++”13例,鼻咽癌组织Park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ark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TNM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arkin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抑癌基因作用,Parki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鼻咽癌临床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和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47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正常鼻咽部黏膜组织中TRF1及hPOT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鼻咽癌组织中TPF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鼻咽部黏膜组织(P =0.027),hPOT1的mRNA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部黏膜组织(P=0.013).②TRF1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T分期相关(P =0.038),但与临床分期和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③鼻咽癌组织中hPOT1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T分期和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P=0.025,P=0.041).④鼻咽癌组织中TRF1 mPNA与hPOT1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1).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TRF1 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相关,hPOT1 mRNA的表达增强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MTA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检测了Mta1 mRNA的表达.结果:43例鼻咽癌组织的Mta1 mRNA平均表达水平(2.36±0.87)明显高于鼻咽部正常组织(0.87±0.45)(P<0.01);鼻咽癌组织中Mta1 mRNA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关系密切;43例鼻咽癌有19例Mta1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4.2%.结论:Mta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高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PI3Kp85在鼻咽癌组织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I3Kp85在57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I3Kp85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8.95%,而在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85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病灶大小及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I3Kp85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分子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2002—2003年存档的60例手术活检切取的鼻咽癌组织蜡块(鼻咽癌组),另选择30例鼻咽慢性炎症患者的鼻咽部炎症组织石蜡标本(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检测鼻咽癌组织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标本中P-Akt的表达,观察P-Akt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着色主要集中在细胞质,阳性21例,阳性率为35.0%,对照组无P-Akt表达,两组P-Akt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Akt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组织原发病灶侵犯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远处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鼻咽癌组织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细胞质中P-Akt过表达,其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如淋巴结浸润、远处转移和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Akt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鼻咽癌病期和转移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及E-cadherin蛋白在42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鼻咽炎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zrin 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鼻咽炎性组织(P<0.05),而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鼻咽炎性组织(P<0.05)。Ezrin和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鼻咽癌的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Ezrin与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50,P<0.05);生存分析显示Ezrin阳性表达、肿瘤TNM分期、E-cadherin表达下调及有淋巴结转移者与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Ezrin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Ezrin和E-cadherin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鼻咽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可能为鼻咽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LRP蛋白在鼻咽癌和慢性鼻咽炎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放疗前后肿瘤残留率。结果 56例鼻咽癌组织中LR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1%(23/56),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阳性率为7.60%(3/2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蛋白表达与鼻咽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范围,TNM分期及性别、年龄无关(P〉0.05)。LRP蛋白表达与放疗鼻咽癌放疗结束时肿瘤残留率率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提示LRP蛋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鼻咽癌具有较高的原发耐药性。LRP与鼻咽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范围,T分期及性别、年龄无关,但与鼻咽癌放疗结束时肿瘤残留率率有关,LRP蛋白降低了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检测了21例肾移植病人血浆中6-酮-PGF_1α和TxB_2的浓度。结果表明,当临床出现CsA肾中毒症状前1~3天和当日,血浆中6—酮—PGF_1α水平明显降低。从而分析CsA肾中毒的发生可能是由于PGI_2降低后,使血浆中TxA_2和PGI_2的比例发生变化,TxA_2相应增加,在肾血管中微小血栓形成,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肾中毒的临床症状。我们认为在器官移植后应用CsA的病人中进行PGI_2的监测可以在临床早期发现CsA肾中毒,成为CsA肾中毒的可靠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载脂蛋白D(ApoD)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的检测,探讨ApoD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对神经髓鞘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ApoD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在O-2A谱系来源的成熟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ApoD标记为阳性,而在T1A谱系来源的成熟1型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检测到ApoD的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验证本室研究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结果中ApoD mRNA在T2A中高表达,而在T1A中低表达的现象.结论: ApoD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在O-2A谱系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2A谱系与脑内脂质代谢以及神经髓鞘发生内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现已证明,机体除骨髓基质细胞之外,其它的细胞也能分泌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实验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小鼠肺、脾及胸腺细胞在受到ConA或LPS的刺激作用后,CSF分泌量明显增加,在低剂量时(1.0μg/孔),即有促进CSF分泌的作用,在5.0μg/孔时,促进CSF分泌的作用达最高水平。结果表明,体内许多细胞受到丝裂原刺激时,CSF分泌量增加,有利于激活造血和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酯酶A2(PLA2)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结合危重病例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26例MODS患儿血清PLA2含量,并与健康体检儿童20例对照。结果: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血清PLA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危重病例评分成正相关。结论:PLA2参与MODS的病理生理过程,与危重病的病情有关,并可作为早期预警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B(A)血型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定型,并对B(A)血型患者的血样进行分析,研究此类血型患者的输血策略.方法 对58例正反定型不符的医院送检样本和本中心的献血员血样采用试管法鉴定ABO血型,同时采用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采用盐水介质和Liss-coombs卡交叉配血,分析论证38例该血型患者输注B型红细胞的可行性.结果 58例血样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定型为B(A),其中39例为B(A)04,19例为B(A)02.38例临床医院送检的B(A)病例,与随机选择的100位B型献血员交叉配血,除1例有高效价抗-A的献血员与2例患者次侧盐水介质W+外,其余均相合.结论 B(A)血型有明确的血清学特异性,分子生物学定型B(A)02和B(A)04较常见,B(A)患者优先考虑输注0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AB型血小板,亦可输注配血相合的B型红细胞,抗-A效价低于128的B型血浆和B型血小板也可考虑输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a2+-非依赖性磷酸脂酶A2(iPLA2)在人胰岛的表达及在胰岛素分泌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人胰腺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人胰岛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观察iPLA2在人胰岛中的表达情况;随机分组对照研究iPLA2选择性抑制剂溴烯醇内酯(BEL)对离体人胰岛的葡萄糖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人胰岛iPLA2高表达,与抗胰岛素染色分布一致,而外分泌腺很少表达;与对照组相比,BEL处理组胰岛素分泌反应明显减弱(P<0.01),BEL通过抑制iPLA2活性抑制了葡萄糖刺激引起的离体人胰岛胰岛素分泌.结论 iPLA2在人胰岛β细胞高表达并在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早期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5例肾精不足证、50例肝阳上亢证、65例痰湿中阻证高血压病患者(共170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IMT,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Lp-PLA2表达,比较和分析各组间IMT值、Lp-PLA2表达的差异。【结果】各证型之间颈动脉IMT值及Lp-PLA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中阻组颈动脉硬化比例及Lp-PLA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从"痰"论治可能更有利于早期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并结合血红蛋白电泳HbA2检测结果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来我院常规产检的1680例孕妇进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清铁检测。按地贫筛查流程,经基因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患者125例。结果:α地贫55例,β地贫60例,αβ复合型8例,静止型α地贫组与轻型α地贫组、轻型β地贫组和αβ复合组间MC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MCV、MCH与HbA2对产前筛查地贫有较高价值,联合检测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地贫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用MLA-144 T细胞瘤株的培养、大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素A(ConA)刺激淋巴细胞等三种方式制备白细胞间介素-2(IL-2)。以~3H-胸苷掺入效应细胞值作为测定IL-2活性的指标,分别测定甲胎蛋白(AFP)对IL-2产生的影响,与无AFP对照相比较,观察到AFP对体外三种方式产生IL-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测定老化对小鼠激活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 3,IL-3)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月龄与37月龄小鼠相比较,后者IL-3活性下降79.3%,IL-3mRNA水平下降74%,二者IL-3mRNA水平高峰均位于Con A刺激培养后20h。Northern印迹分析证明,4月龄与27月龄小鼠IL-3mRNA的位置均无移动。用ConA刺激4组不同年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比较其IL-2和IL-3活性及其mRNA水平,证明二淋巴因子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水平具有平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