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50-15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NGASR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HAMD评分、NGASR评分出院时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率(97.14%)高于对照组(8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血清碳酸锂浓度与疗效关系。方法采用干化学方法对69例双相情感障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血锂浓度测定,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析患者血锂浓度与疾病疗效的关系。结果锂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过调节服用锂盐的剂量,到第1周末,血锂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第3-5周末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血清锂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中的规律,有利于避免药物中毒,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双相情感障碍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表现为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早期无躁狂相关表现时易误诊为抑郁障碍。目前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心境稳定剂为一线治疗方案,如需使用抗抑郁类药物,应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进行。拉莫三嗪为苯基三嗪类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已有研究表明,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优越性,但由于其加量缓慢及易发生皮肤相关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就拉莫三嗪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科于2001-2003年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35例。其中首诊误诊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 BPD)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致残率极高的终生性精神疾病,常发生于儿童晚期或青春早期。其患病率1.2%~2.4%,占心境障碍人群的20%~50%,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1]。认知功能损害是BPD 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就近年来BPD认知功能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1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组对象,纳入同期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人33名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估两组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CB总分及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各认知领域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2.895,P<0.05)。结论: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尿酸可能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项目(CGI-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40例、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34例和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28例。根据患者发作状态分为抑郁发作组46例、躁狂发作组35例和混合发作组21例。选择同期10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galectin-3水平;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与CGI-S评分的相关性;对影响双相情感障碍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ectin-3水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galectin-3水平升高(P<0.05);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患者血清galectin-3水高于中度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血清galectin-3水平高于轻度双...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研究背景目前对双相情感障碍脑电地形图之研究甚少,尤其是在治疗前后脑电地形图变化方面至今尚无人报道.方法对5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治疗前后做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和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脑电地形图异常率为52.94%.患者α波频率降低,θ波频率增高,多见于额、颞区,且两半球对称性较差。经治疗后θ波频率趋向正常.结论脑电地形图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鸿燕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7):19-19
1双相情感障碍的定义、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及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治现状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双相Ⅰ型、双相Ⅱ型、环性心境障碍和混合性发作。双相心境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国内外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治现状并不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改变。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0例(患者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对照组500例,均来自2011年度健康体检职工。测定血尿酸浓度。结果:两组之间血尿酸浓度有显著性差异(χ2=17.8,P<0.01),患者组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及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共8种病理类型、1797例肾脏病患者入选,由于肾小管间质的评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IgA肾病组和非IgA肾病组,探讨肾脏病中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血尿酸、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相关(P0.001)。比值升高提示轻度小管间质损害,普通人群组、IgA肾病和非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0分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分别为3.66±0.02、4.20±0.06、3.63±0.10;比值降低提示中重度小管间质损害,普通人群组、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2分组、非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3分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分别为3.66±0.02、2.97±0.17、0.98±0.06。结论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有参考价值,比值升高或降低时均提示出现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3.
血尿酸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比较高脂血症病人 (10 3例 )和正常血脂对照者 (10 9例 )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别 ;简单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和血脂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对高脂血症发病的影响程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血尿酸水平 [(382 .4± 10 0 .3) μmol/L]高于正常血脂对照组 [(35 1.7± 88.9) μmol/L](P <0 .0 5 ) ;血尿酸水平与TG、ApoB间呈正相关 (P <0 .0 5 ,P <0 .0 5 ) ,与HDL间呈负相关 (P <0 .0 5 ) ;调整年龄、性别、BMI、SBP、DBP、PP、MAP、Glu后 ,血尿酸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发病间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血尿酸水平在高脂血症病人增加 ,与血脂密切相关 ,但不是高脂血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尿酸排泄分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肾脏尿酸排泄分数(FEur)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SUA水平分为低、中、高3组;根据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尿酸清除率(Cur)、FEu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尿酸血症(HUA)者占12.6%;SUA水平越高,男性所占比例越大;SUA水平随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则相反:24h尿尿酸(UUA)定量随S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Cur和FEur则随SU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相关分析显示:FEur与肌酐清除率(Ccr)、BMI和SUA呈负相关,与HbAlc和HOMA—IR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尿酸代谢紊乱存在低尿酸血症和HUA两种形式;FEur可更全面、真实的反映肾脏处理尿酸的状况。对易合并肾损害的T2DM患者而言,关注其FEur、避免高尿酸尿对肾脏的损害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普通成人血尿酸水平在肾功能损害进展中的作用,探讨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每年参与全面体检且初始肾功能正常的5701例普通成人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体检者的基线特征指标,并于随访期间每年测定1次血尿酸水平及估计肾小管滤过率(eGFR),按基线血尿酸和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分为4分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统计学方法评估不同分组与CKD之间的关系。结果在6年随访时间里,共有249例体检者进展为CKD。多因素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新发CKD的风险随着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大,与对照的第1组相比,第2~4组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709(95%CI:1.836~5.293)、3.754(95%CI:1.898~7.428)、7.462(95%CI:3.694~15.073)。同时,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基线血尿酸和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均会增大CKD的发生风险,第4个基线血尿酸四分位数的风险比(HRs)为1.689(95%CI:1.058~2.696),第4个时间-平均血尿酸四分位数的HRs为6.320(95%CI:3.285~12.159)。结论普通成人基线血尿酸及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均与肾功能损害及新发CKD具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1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6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82例,双支病变组58例,三支病变组70例。分别测定血清尿酸(SUA)及血脂水平,同时记录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SUA水平呈递增趋势,其中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库欣综合征(CS)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2011年维吾尔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CS患者22例为库欣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为高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血UA、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等指标.结果 ①高血压组及库欣组年龄[(41.23±9.78)、(40.14±10.58)岁]、BMI[(28.55±2.89)、(28.98±3.87)kg/m2]、SBP [(144.32±17.84)、(149.14±22.82)mmHg(1 mmHg=0.133 kPa)]、DBP [(92.86±15.06)、(98.00±23.27)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库欣组WC[(110.45±14.32)cm]高于高血压组[(101.45±12.1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库欣组UA[(474.5±84.3) μmol/L、FBG [(6.31±0.51)mmol/L]、FIns[(29.05±2.92)mU/L]、TC[(5.17±1.35)mmol/L]、TG[(2.24±1.25) mmol/L]、HOMA-IR[(7.96±0.56)]明显高于高血压组[(436.16±75.47) μmol/L、(4.75±0.44) mmol/L、(13.04±2.68)mU/L、(4.15±0.93) mmol/L、(1.44±0.87)mmol/L、(2.57±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 高UA血症与CS紧密相关,二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加重、促进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2 12例住院病人 ,分为非冠心病组 (91例 )和冠心病组 (12 1例 ) ;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亚组 (5 0例 )、两支病变亚组 (30例 )和三支病变亚组 (41例 ) ;比较在不同分组条件下各组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间的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 [(378± 10 0 ) μmol/L]非常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345± 77) μmol/L](P <0 .0 1) :单支病变亚组、两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 (348± 88) μmol/L、 (397± 10 4 ) μmol/L和 (40 7± 10 9) μmol/L ,两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 (P <0 .0 5 ;P <0 .0 1)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非常显著相关 (P<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调整年龄、性别、BMI、SBP、DBP、PP、TC、TG、HDL、LDL、ApoA1、ApoB、Lp(a)、Glu后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间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血尿酸水平随冠心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 ,但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81例,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6例)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25例),以正常血压患者为对照(40例),常规检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尿酸。观察血清尿酸和hsCRP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间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血压患者相比,单纯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清尿酸和hsCR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选取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为观察组,检测入院24小时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的相关性;分别对观察组病例入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入院时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③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尿酸异常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且前者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也较重(P<0.01)。④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