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诊断应包括临床和实验室资料(C级,证据水平Ⅳ)。  相似文献   

2.
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与纤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存在易于发生DIC基础疾病,有可疑DIC临床表现及某些实验异常,但尚未发现典型DIC临床症状及体征,或尚未达到DIC诊断标准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加强对前DIC的研究,对DIC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常规凝血试验、凝血及纤溶分子标记物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n二聚体(D-D)检测,探讨前DIC凝血与纤溶的变化,指导前DIC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1-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常危及生命。现将我院 2 0 0 2年 1月~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并发DIC 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诊治及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0例患者 (男 2 1、女 9) ,年龄 4 0~70岁 ,平均 5 6 .8岁。其中肺癌 8例、原发病灶不明骨转移癌 2例、卵巢癌 3例、淋巴瘤 4例、胃癌 5例、肾癌 2例、肝癌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例。诊断时所有实体瘤临床分期均为中、晚期。30例并发DIC者占同期恶性肿瘤中、晚期住院患者的 6 .35 %。临床表现  30例并…  相似文献   

6.
黄坚  曾雪  李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58-3559
目的 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将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29)、中期组(n=37)和晚期组(n=21),并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比较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 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大多有显著性差异,但指标变动规律复杂或无显著性;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随病程进展呈规律变动.常规出凝血指标平均阳性检出率为59.53%,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6.72%,且TAT和D-D三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结论 出凝血标志物在DIC检测中不受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血浆含量可随病程进展变动,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 tion,DIC)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相当常见。与DIC相关的典型的临床基础疾病有:脓毒血症(sepsis)或其他严重感染;器官损伤如重症胰腺炎或创伤;恶性肿瘤,特别是骨髓增殖性和淋巴增生性肿瘤,也包括腺癌;产科并发症,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血管疾病,如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卡一梅综合征)、巨大动脉瘤;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各种中毒和免疫反应,如严重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输血反应、移植排斥反应、肝  相似文献   

8.
产科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进展迅速,诊断困难,需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由于妊娠期生理性高凝状态,产科相关DIC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妊娠校正的DIC评分和反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DIC合并产科大出血,优先考虑止血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及大量的血制品替代,充分评估后谨慎使用抗凝或促凝药...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发生机制复杂,致病因素不同,其对应的病理 生理机制及临床特点也存在很大差异,DIC的诊断是目前临床存在的一个难题。虽然现存很多DIC诊断标准,但是 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仍缺乏DIC诊断的金标准。因此文章将从DIC提出的背景、DIC诊断标准及评价、DIC 诊断标准对于COVID-19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否适用以及对DIC诊断标准的未来期望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0.
殷宝莉 《山东医药》2003,43(15):55-56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起病急、进展快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若能早期诊断、恰当处理 ,可显著改善预后。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曾收治产科DIC 9例 ,成功抢救 8例 ,死亡 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3 7岁。初产妇 5例 ,经产妇4例。均发生在妊娠晚期 ,产前发病 2例 ,产后发病 7例。本组 9例均按 1989年全国血液病学会制定的DIC诊断标准确诊 :①存在易引起DIC的病因 ,②有多发性出血倾向 ,末梢循环衰竭或微血管栓塞等表现 ,③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有三项以上异常。本组DIC产生原因与治疗转归详见表 …  相似文献   

11.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旧称舒张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或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是一种日益流行的健康问题,相对于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而言,其特征是LVEF正常或者接近正常,但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该型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且预后比HFrEF更差。本文旨在对HFpEF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雷诺嗪对心房颤动治疗或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Embase、ScienceDirect、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中心资料数据库(文献年份不限),收集比较雷诺嗪与其他药物治疗或预防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非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选择、提取资料,并交叉对比、评估质量方法学,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7396例患者, (1)单用雷诺嗪或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房颤发生/复发方面优于对照组(OR= 0.52 ,95%CI[0.41, 0.65],P<0.01);对于研究起点有房颤的患者,单用雷诺嗪或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房颤发生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OR=0.33 ,95%CI [0.22, 0.50],P<0.01);对于研究起点无房颤的患者,单用雷诺嗪或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房颤发生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OR=0.60 ,95%CI [0.39, 0.92] P<0.05); (2)致低血压率:与对照组相比,单用雷诺嗪或联用其他药物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增加(OR=1.77 +95%CI [1.13, 2.79] ,P<0.05);QTc间期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单用雷诺嗪或联用其他药物明显延长QTc间期(OR=3.57 ,95%CI [0.74, 6.40], P<0.05)。结论:雷诺嗪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在不损伤黏膜层的情况下,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剥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对15例胃小间质瘤患者在腹腔镜术中进行内镜检查,进行定位和黏膜下注射,然后在腹腔镜下行不损伤黏膜层的剥除术,回顾性总结分析这15例治疗效果。结果 15例小间质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3.4±15.8)min,术中出血(19.7±13.3)ml。所有患者均未放置胃管,术后流质饮食时间(1.6±0.5)d,术后住院时间(3.3±0.6)d;术后所有标本假包膜完整,病理均为胃间质瘤,其中12例极低危险度,2例低危险度,1例中危险度。结论 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瘤剥除术短期治疗效果满意,并且术后康复快,符合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理念,是胃小间质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39例心衰患者,男70例,女69例,年龄66±15岁,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1级40例,2级37例,3级34例,4级28例。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根据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心脏彩超Teich法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功能>2级各组与1级患者比较有患者年龄显著增高。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LVEF逐渐降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患者BUN、Cr及UA水平逐渐增高;心功能4级与其他各组比较eGFR水平显著降低。139例HF患者中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为96例(69%),其中轻度、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分别为49例,47例。在肾功能正常及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心功能1级患者比例高;在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心功能4级患者比例较高。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2年内累计心血管死亡率高于肾功能正常、轻度肾功能不全组。结论:HF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年龄越大,肾功能越差;伴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CRS患者中心功能≥3级患者比例显著增高,且患者预后越差。结果提示对于NYHA分级≥3级的心衰患者,不仅需要积极强化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更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评估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进行评分和分组(评分≤3分者为低危组,评分>3分者为中高危组)。比较低危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活肽素和凝血功能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将患者分别分为不同级别APACHEⅢ评分组、死亡组与存活组、发生器官衰竭组与未发生器官衰竭组,分别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活肽素水平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并发MODS者其PLT明显低于未并发MODS者,而FDP、D-dimer明显高于未并发MODS者同时其PT、APTT明显延长,活肽素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ODS组;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相比,其PLT明显下降,D-dimer明显增高同时PT、APTT明显延长,活肽素水平也明显增加;而且活肽素水平、PLT、PT、APTT、D-dimer异常者其APACHE III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者(P<0.05)。 结论:活肽素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可以帮助评估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T2DM患者222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及对照组,并进一步根据房颤的类型将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统计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小时内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高龄及平均血小板容积增高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11.6±1.0、11.8±1.1、11.1±1.0fL。MPV在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间,以及在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4)。而MPV在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0)。MPV预测T2DM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P<0.01,95%CI 0.569~0.71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与心房颤动的发生间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将51例SAP患者按照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死亡或存活、是否发生器官衰竭进行分组,再分别比较其心率变异性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因素的界值,分析该界值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PACHEⅡ评分≥10分组患者的总体标准差(SDNN)、24h内相邻正常心动周期间期差值50 ms计数在总正常心动周期间期数的百分比(PMN50)、总频(TF)和低频(LF)数值明显低于APACHEⅡ评分10分组的患者,其中APACHEⅡ评分≥20分组患者的SDNN和LF数值明显低于APACHEⅡ评分10~19分组的患者(P0.05);同时死亡组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患者的SDNN、PMN50、TF、LF数值分别低于存活组和未发生MODS组患者(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在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实现硝酸酯后处理心肌保护新模式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10-12周龄。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以下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the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I/R组);缺血后处理组(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group ,IPostC组);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 UCB Pharma GmbH.德国)后处理组( isosorbide dinitrate postconditioning group, PPostC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左室质量和缺血面积无统计学差异,IPostC组及PPostC组与I/R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41.015±1.037)%、(38.129±0.726)、(52.190±1.216)%;而IPostC组与PPost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2)与sham组相比,I/R组、 IPostC组和PPostC组血清cTnI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IPostC组和PPostC组的大鼠血清cTnI水平明显降低(p<0.05),IPostC组和PPost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sham组相比,I/R组、IPostC组及PPostC组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IPostC及PPostC能有效降低血清MDA水并显著升高血清SOD水平(P均<0.05)。 结论(1)缺血后处理能够减轻再灌注损伤;(2)硝酸异山梨酯后处理可以产生与缺血后处理相似的心肌保护效果;(3)硝酸异山梨酯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以及提高心肌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特异性内质网应激(ERS)损伤相关蛋白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Caspase 12(半胱氨酸蛋白酶12)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Wistar 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IPostC组(缺血后处理组)3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心肌缺血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12、 Grp78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假手术组未见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IPostC组心肌缺血区面积(46.46±2.13)%和梗死区面积(41.02±2.93)%均明显小于I/R组(53.31±3.87, 52.19±3.44)%,P值均<0.01。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6.70±2.25)%明显低于I/R组(26.92±1.91)% 、IPostC组(20.54±3.05)%,P值均<0.001。心肌组织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在假手术组(0.11±0.01)明显低于I/R组(0.41±0.06)和IPostC组(0.35±0.06),并且IPostC组低于I/R组,P值均<0.01;心肌组织Grp78蛋白水平在假手术组(0.13±0.03)亦明显低于I/R组(1.04±0.16)和IPostC组(1.17±0.14),并且IPostC组高于I/R组,P值均<0.01。结论 本研究从动物实验证实IPostC能减轻心肌细胞凋亡,而ERS激活参与了大鼠MIRI过程,推测IPostC在大鼠MIRI过程中可能通过调节ERS途径抑制细胞凋亡,改善MI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