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刚 《医学综述》2011,17(6):937-940
错构瘤成分复杂,多数是正常组织不正常发育形成的类瘤样畸形,少数属于间叶性肿瘤。脂肪和钙化是多数错构瘤的特征表现,肺错构瘤常见爆米花样钙化,肾错构瘤20%合并结节性硬化,肝错构瘤多为囊实性肿块,肝内胆管错构瘤为多发不规则小囊,胸壁错构瘤含骨样密度和混杂钙化灶。下丘脑错构瘤出现痴笑癫痫和性早熟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加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I表现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行CT、MRI检查肝内胆管细胞癌33例,共51个病灶。观察其CT、MRI表现包括形态和边缘,密度、信号和强化特点,灶周和肝外改变,同时将病理改变与CT、MRI表现相对照。结果51个病灶中CT和MRI显示形态不规则肿块为35/51,占68.6%,16个病变呈结节状,占31.4%。45个病灶有坏死囊变区,占88.2%,22病灶内胆管扩张,占43.1%,22个病灶内见结石,占43.1%。动态增强,于动脉期呈病灶周边带状强化,类似炎症病变充血状改变29例,占56.9%。肿瘤本身动脉期边缘环形强化,内部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与延时期病乏持续强化,占100%。腹膜呈带状或线状增厚、肝门脂肪间隙模糊(共9例,占27.2%),腹腔内淋巴结肿大(19例,占57.6%)。病理改变主要为癌细胞团及其间见大量结缔组织,由纤维组织、丰富的血管及炎性细胞组成,周围见宽广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并与其病理基础相关。认识以上特征与病理改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总结下丘脑错构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下丘脑错构瘤2例.结果 男、女各1例,2例均位于灰结节,呈类球形或椭球形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注入造影剂后无强化.较小1例肿瘤最大径为10 mm×12 mm×13 mm,视交叉略受压,较大1例肿瘤大小为20 mm×18 mm×15 mm,局部略突入鞍内,视交叉明显受压移位.结论 如患者为儿童,临床上表现为性早熟和痴笑样癫痫,影像学上表现为灰结节或乳头体肿块,且有注入造影剂后无强化之典型MRI表现,应诊断为下丘脑错构瘤.本病与颅咽管瘤、垂体瘤、生殖细胞瘤等鞍区肿瘤鉴别不难.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与肝内其它弥漫性病变鉴别,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讨论。结果:CT显示病灶呈多发低密度,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形态各异,增强扫描无强化;超声显示肝内多发低至无回声异常信号,彩色多普勒未见异常血流信号。结论:正确认识胆管错构瘤的影像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黄显龙  杨华  梁平 《重庆医学》2004,33(8):1245-1247
目的报告5例丘脑下部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5例丘脑下部错构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 5例皆在儿童早期发病,均有性早熟,其中3例有痴笑样癫痫.CT表现为等密度,MRI表现为等信号,CT、MRI增强扫描均无强化.有1例手术后病理可见神经元结构,电镜显示神经元内有分泌颗粒.结论丘脑下部错构瘤有较独特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CT、MRI对本病诊断极为重要,其中MRI应是本病确诊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8.
<正>胆管性错构瘤为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易与肝囊肿、转移瘤及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Caroli病)相混淆,我院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右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不适2年,恶心,无呕吐,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胃炎、胆囊炎,服用治疗胃炎、胆囊炎药物(药名不详)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临床实验室血、尿、粪便常规及肝功、生化、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胆管腺瘤(bile duct adenoma,BDA)癌变病例的分析,对其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了探讨.方法 搜集3例胆管腺瘤癌变病例,观察其胆管腺瘤区域和癌变区域的免疫组化抗体表达,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3例主诉均为腹胀、腹痛,均无肝炎病史,血清检查AFP、CEA、CA199等指标正常或稍高.镜下显示:肿瘤由大致正常的小胆管构成,胆管间质组织增生显著,并见淋巴细胞增生.肿瘤区域,腺上皮呈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可见,并浸润至周边肝实质内.胆管腺瘤区域和癌变区域移行明显.其中1例肿瘤局部可见胆管囊性扩张及胆栓形成,形态与胆管错构瘤(bile duct hamartoma,BDH)相似.免疫组化染色,胆管腺瘤区域及癌变区域CK19均为阳性,而Her-2只在癌变区域表达.结论 胆管腺瘤可以发生癌变,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表现并与MRI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1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例,均行MRI检查。总结患者手术与病理表现及MRI影像表现特点。结果病理表现:外观均呈不规则团块状肿物,12例为囊实性、4例为实性。8例单纯型、6例复合型、2例混合型。镜下肿瘤细胞呈现柱状,腺样或乳头状排列,核大深染,分裂象较为常见。MRI表现:病灶均存在占位效应,膀胱、子宫、周围肠管等脏器受压移位,均伴腹水。12例边界清晰、4例模糊。部分可见多发纡曲血管、壁结节、囊液呈T1WI均匀等或高信号、子宫内膜增厚。肿块直径在3.7-16.3cm。MRI平扫结果示囊实性肿块13例、实性肿块3例;增强扫描结果示13例实性部分呈斑片状明显强化,3例轻、中度强化。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平扫以囊实性肿块多见,边界多清晰、可见腹水、占位效应明显,部分可见壁结节、子宫内膜增厚,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多呈斑片状明显强化,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确诊有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陈博  郑晔  张顺镇 《中国CT和MRI杂志》2022,(11):135-136+153
目的 探究卵巢肿瘤增强CT与MRI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 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影像科诊治的8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增强CT与MRI扫描,与病理结果 比较,评估CT联合MRI诊断价值。结果 增强CT扫描卵巢颗粒细胞瘤可见实性部分、囊壁呈明显强化;肿瘤增强后实性成分、多囊呈蜂窝状变化,且包膜、多囊间分隔结构清晰;MRI扫描可见T1WI囊腔呈低信号、部分囊腔内可见局部病灶、成团状、片状高信号出血。增强CT诊断卵巢颗粒细胞瘤总准确率为70.02%,增强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154,P=0.095;MIR诊断卵巢颗粒细胞瘤总准确率为83.81%,MIR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469,P<0.001;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卵巢颗粒细胞瘤总准确率为90.03%,两种方式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612,P<0.001;两者联合诊断卵巢颗粒细胞瘤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优于单纯增强CT和MRI诊断。结论 增强CT联合MRI诊断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较高,优于单纯应用增强CT和MRI检查,且与...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结合病理资料,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结合影像、病理特征分析15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结果:15例患者男∶女=8∶7,发现21个病灶,其中1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病灶呈为类圆形13个,"尖角征"7个,"缺口征"5个,"握拳征"1个,坏死囊变4个。其中CT扫描9例,高密度2个,稍高密度1个,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5个。T1WI均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13例,高信号2例。瘤周水肿与占位效应轻、中度14例,重度1例。团块状和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13例,花环样及环样2例。坏死囊变4例。术中血供丰富4例,11例一般。大体病理,多为质软灰红色,血供一般,质脆1例。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密集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及水分少,核大,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有某些独特影像特征,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 994~ 2 0 0 0年共收治经 CT或 MRI确诊的颅内肿瘤 1 0 1例 ,其中 79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现将其特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73例 ,女 38例 ,年龄 1岁 8个月~ 72岁 ,平均 35.8岁。 <4岁 4例 ,1 0~ 1 5岁 1 6例 ,1 8~ 2 0岁 8例 ,2 1岁~ 30岁 2 1例 ,31~ 40岁2 2例 ,41~ 50岁 1 2例 ,51~ 60岁 9例 ,>60岁 9例。1 .2 肿瘤部位 :位于单个脑叶 37例 ,其中额叶 1 5例 ,颞叶 1 3例 ,顶叶 6例 ,枕叶 3例。位于 2个脑叶30例 ,3个脑叶 4例。小脑 1 8例 ,脑室 3例 ,丘脑 4例 ,脑干 2例 ,左丘脑及尾状核 1例 ,桥…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7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63例,术后病理:嗜铬细胞瘤20例,皮质腺瘤27例,皮质腺癌5例,髓性脂肪瘤4例,囊肿5例,节细胞神经纤维瘤2例。转移癌3例经临床随访证实。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瘤、髓性脂肪瘤和囊肿的B超、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结论:综合分析多种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对判定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巨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巨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儿凶发现左下肢巨大肿物5个月后入院。大体见肿物化于皮下,大部由厌黄脂肪组织构成,其内穿插不规则灰白质韧区;镜下肿瘤由富含胶原的纤维组织、原始间叶细胞岛及成熟脂肪组织组成;免疫组化染色成熟脂肪细胞S-100(+);肌纤维母细胞SMA(+);原始间叶细胞及部分肌纤维母细胞CD99(+);8%瘤细胞Ki-67(+),且阳性细胞主要足原始间叶细胞。结论巨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更为少见的发生于皮下的良性肿瘤,也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但其常因于术不易切净而有复发风险,故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咽喉头颈部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收集68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喉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和(或)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68例鼻咽喉头颈部淋巴瘤病例中,鼻腔鼻窦14例(20.6%),韦氏淋巴环13例(19.1%),咽旁间隙8例(11.8%),颈部淋巴结群33例(48.5%)。组织学分类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2例(91.2%),B细胞型41例(60.3%),其中以弥漫大B细胞型27例(39.7%)最为常见,其次为滤泡性淋巴瘤6例(8.8%);T细胞型21例(30.9%),其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6例(23.5%)。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5型。弥漫肿胀型15例(22.1%),单一肿块型3例(4.4%),多发淋巴结肿大27例(39.7%),溃疡型7例(10.3%),混合型16例(23.5%)。结论 CT和MRI能清楚显示鼻咽喉头颈部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并对组织学类型有一定提示作用,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定量指标对肝脏多发胆管错构瘤(multiple biliary hamartomas,MBHs)与肝脏多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影像确诊的18例MBHs和27例肝脏多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统计分析鉴别两者的最佳CT指标及其阈值。结果:两组间病灶边界是否清晰、年龄、病灶CT值、与肝脏CT差值、最大病灶长径、病灶平均长径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当患者年龄≥63岁、病灶边界欠清晰、病灶CT值≥23.5 Hu、与肝脏CT差值≤27.5 Hu、最大病灶长径≥17.5 mm,病灶平均长径≥10.5 mm,鉴别肝脏多发转移瘤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平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6,联合病灶最大长径及病灶CT值鉴别两者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效能(AUC=1.0,95%CI:1.0~1.0,P<0.001)。结论:CT定量指标鉴别MBHs和肝脏多发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及MRI共同诊断的下丘脑神经元错构瘤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7岁。8例均做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以性早熟和(或)痴笑样癫痫为主。TI像上错构瘤均表现为均匀性、等信号团块,肿瘤以广基底或窄基底与灰结节和孔头体相连。结论当患儿出现性早熟和(或)痴笑样癫痫为主的临床表现时,MRI显示灰结节和乳头体球形样肿块时,应首先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