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9月本科治疗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4例。年龄61~75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型:2部分骨折13例,3部分骨折29例,4部分骨折20例。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术中注意恢复肱骨近端内侧柱的有效支撑重建,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摄X线片,通过测量骨折愈合后肱骨头的内翻角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骨折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优良率为79%,平均分82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8±2.2)分,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平均为(4.5°±3.1°),且肱骨头内翻角度≥10°的患者4例(6.4%)。术后共8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12.9%),分别为脂肪液化、螺钉松动、肩关节僵硬、螺钉穿入盂肱关节间隙和肱骨头无菌性坏死各1例(各占1.6%),肩峰撞击2例(3.2%),1例患者同时合并肩峰撞击与螺钉穿入肱盂关节间隙(1.6%)。所有病例均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排异反应、内置物断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张力侧固定作用,结合内侧柱有效支撑重建可以较好地恢复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后的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肱骨头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撑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9-03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3例肱骨近端骨折,30例在术中置入内侧支撑螺钉(观察组),33例未在术中置入内侧支撑螺钉(对照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肱骨头高度丢失情况、内翻角度、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6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6.5个月。63例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对照组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肱骨头高度丢失较对照组少,内翻角度较对照组小,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撑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减少复位丢失及肱骨头内翻移位,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同时取髂骨植骨支撑内侧柱的方法,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同时取髂骨植骨支撑内侧柱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6例。与既往未行植骨支撑相比较,比较内容包括骨折愈合时间、1年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肱骨头内翻角度、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植骨支撑组骨折愈合时间比未植骨支撑组平均缩短5.0周;1年后植骨支撑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比未植骨支撑组高5.8分;植骨支撑组肱骨头内翻角度比未植骨支撑组减少4.5°;植骨支撑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未植骨支撑组发生1例螺钉穿出肱骨头关节面,并出现肱骨头坏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内侧柱粉碎性骨折者,应该取髂骨植骨行内侧柱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维持骨折复位的应用。[方法]2008年7月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每次摄X线片都测量相对钢板的"肱骨头高度",根据术后X线片视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有内侧支撑组(A组)23例、没有内侧支撑组(B组)18例。在术后1周内(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摄X线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并计算在术后至术后3个月(T124个月,平均16个月,每次摄X线片都测量相对钢板的"肱骨头高度",根据术后X线片视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有内侧支撑组(A组)23例、没有内侧支撑组(B组)18例。在术后1周内(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摄X线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并计算在术后至术后3个月(T1T2)、术后3个月T2)、术后3个月术后1年(T2术后1年(T2T3)期间高度变化。在T2、T3时期用Neer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A、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2,P<0.05)。在T1T3)期间高度变化。在T2、T3时期用Neer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A、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2,P<0.05)。在T1T2期间A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在T2T2期间A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在T2T3期间两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4,P>0.05)。在T2时期、T3时期A组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值(分)均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有内侧支撑者,能更好维持骨折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学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1):49-5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7年7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9例。结果本组病人39例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个月,优良率87.2%。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分析自2008—01—2012—10收治并随访的52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透视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缺损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及人工骨植骨。结果本组获得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肱骨近端骨折均得到了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1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2.7%。未发生断板、断钉,无肱骨头缺血坏死及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肩臂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4-2019-02采用肩臂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2例肱骨近端骨折,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伤侧肩关节功能.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60 min,平均50.36 min;切口长度4.6~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肱骨后倾角、颈干角变化对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5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38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评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所有患者术后3 d内行双侧肱骨全长CT检查,在三维CT 重建图像上测量双侧肱骨后倾角及颈干角。比较患侧与健侧肱骨后倾角和颈干角并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后倾角增加组、后倾角减小组及颈干角增大组、颈干角减小组。结果患侧与健侧肱骨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侧肱骨颈干角显著大于健侧。末次随访时,肱骨颈干角增加组与减小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Constant‐M urley肩关节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肱骨后倾角减小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倾角增大组,而Constant‐M urley肩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后倾角增大组。结论与健侧相比,患侧肱骨颈干角改变对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预后影响不大,但肱骨后倾角较健侧增大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Neer二、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3.5±1)个月。术后随访6~18(10±3)个月,无骨折不愈合、钢板松动、感染等并发症,1例四部分骨折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在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02—2018-08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6例)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44例)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术后随访10~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肿胀消退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及提高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侧柱有效支撑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72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按照肱骨近端骨折块有无内侧柱有效支撑分为支撑组(38例)和无支撑组(34例)。术后随访测量两组患者的肱骨头高度丢失值,并采用Neer评分法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72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9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的肱骨头高度丢失值分别为(1.35±0.63)mm和(6.14±2.84)mm,支撑组明显小于无支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P=0.012)。两组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76.5%,支撑组明显高于无支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2,P=0.025)。支撑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无支撑组发生3例螺钉松动,4例螺钉穿出关节面,螺钉穿出关节面者均行二次手术取出或更换螺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不能完全支撑肱骨头,内侧柱有效支撑可以更好地维持复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Norouzi M Naderi MN Komasi MH Sharifzadeh SR Shahrezaei M Eajazi A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Belle Mead, N.J.)》2012,41(5):E64-E68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are accounting for 4-5% of all fractures with increasing incidence. 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 (PHILOS) plate is a new plate which permits early mobility and lowers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outcome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after using this plate. Between 2006-2008, 37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2-, 3-, and 4-part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underwent surgery using PHILOS plate. The mean range of follow-up was 12 months. Twenty patients were aged 60 years and younger, and 17 were aged older than 60 years. The averag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 score at the final follow-up was 77.62. According to Michener and colleagues classification, 5.4% of patients had an excellent outcome, 72.9% were minimally functionally limited, 16.2% were moderately functionally limited, and 5.4% were maximally functionally limited. The average ASES score between patients 60 years and older and those 60 years and younger was not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One patient develop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humeral head, 2 patients developed an infection, and no patients developed a nonunion. Fixation with PHILOS plate can be considered a good method with high union rates for this kind of fracture, especially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with osteoporotic bo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内侧支撑螺钉(medial support screw,MSS)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我院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8例,并将其分为2组:-MSS组39例,仅以锁定钢板固定;+MSS组共29例,除以锁定钢板固定外还使用内侧支撑螺钉.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术后的影像学指标和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MSS组和-MSS组中分别发生内固定失效1例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所有内固定失效均出现在术后12周内.2组的丢失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肱骨头内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MSS组和-MSS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9%和62%,2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另以内侧支撑螺钉在肱骨头内下方获得支撑,可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与肱骨头置换(humeral hemiar-throplasty,HHA)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78例高龄(≥80岁)复杂肱骨近端...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和适应证选择。方法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8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7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12—30个月)。新鲜骨折60例,陈旧骨折15例,均行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Constant-Muxley评分、UCLA评分系统以及简易肩关节测验(SST)问卷评估治疗结果,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疼痛情况,并对比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上举(147.3±17.7)°,外旋(30.5±16.2)°,内旋达Tq水平。ASES平均为86.7±12.7;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4±10.5;UCLA评分系统为30.1±4.2,总体优良率为89.3%。与新鲜骨折相比,陈旧骨折患者前屈上举的范围和ASE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均为P〈0.05)。在9例出现晚期并发症的患者中ASES、UCLA、Constant-Murley评分与无并发症的患者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指征和掌握操作技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存在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41例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其中男13例,女28例,年龄49 ~ 82岁(平均67.5岁).按Neer分类法:2部分骨折12例,3部分骨折22例,4部分骨折7例.[结果]4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 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得到了愈合,随访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2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达82.9%.有1例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2例发生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锁定钢板针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撬拨复位内侧支撑植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73例[平均(56.4±8.7)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切开复位后仅以锁定钢板固定,B组36例行内侧支撑植骨、骨折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术后的影像学指标和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A组和B组中分别发生内固定失效6例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内固定失效均出现在术后3个月内.2组分别发生肱骨头内翻8例和1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A组和B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3%和89%,2组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撬拨复位另以内侧植骨支撑在肱骨头内下方获得支撑,可有效地辅助复位并维持骨折复位,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相关手术技术.方法 2003年2月-2007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4例,其中21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13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lockingsystem,PHILOS).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0例,四部分骨折4例.结果 术后32例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18.6个月.2例失访.术后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4%.其中60岁以下Constant评分平均为83(77~90),60岁以上平均为72(30~86).三部分骨折评分平均为76(70~90),而四部分骨折平均为60(30~74).结论 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肱骨近端内侧的有效支撑以及减少软组织剥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