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建根浙江省德清县卫生计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建设县域健康共同体,提供以人为本医疗服务。"作为德清医改的领头人,马建根带领团队绘制了一张结合德清实际,汲取各地所长,并具有德清特色的改革线路图。方案以"县域健康共同体、省县高水平医联体、县域医疗保障办公室"为载体,通过"构建具有健康和社会办医元素的县域医共体、构建城市三级医院与县域间的纵向高水平医联体、构建以医  相似文献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2019年5月)明确了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的政策目标.从现有的医疗资源分配机制来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推动县域医共体行动者间的有效互动和协调行动才能顺利达成政策目标,并切实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本文基于行动者中心制...  相似文献   

3.
宁艳阳 《中国卫生》2020,(1):108-108
2019年12月10日,第五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峰会暨郸城医共体建设经验交流会(第五期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实务高级研修班)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召开。来自全国的医共体建设者深入探讨、交流了医共体建设路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  相似文献   

4.
<正>1月10日,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明确,2019年医政医管工作将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扶贫和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开展,包括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加强医疗管理,改善医疗服务,开展行风建设等5个方面。会议指出,深化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确定100个城市医疗集团和5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加强医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2020,(1):40-41
作为河南省1亿多人口的健康“掌门人”,阚全程立足省情,积极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理清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坚持“三医联动”,全面推进健康中原建设。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破解群众“看病难”:为了让群众看得上病,阚全程坚持扩大开放合作,规范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医联体建设,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相似文献   

6.
<正>县域医疗共同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可以实现医疗技术和专家资源的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然而,在各地的探索实践之中,医共体却显现出"跑偏"迹象,有些县级医院院长甚至乘机"跑马圈地"。县域医共体的建设目标到底是什么?县级医院在医共体中应处于怎样的地位?近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中国卫生》杂志社和《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的"烽火行动,品质无边界——县级医院改革与管理创  相似文献   

7.
在分级医疗的背景下,医联体因能合理整合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基层首诊作用,有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严重不足而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徽省借公立医院改革的契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组建了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简称"县域医共体")。文章在分析总结安徽省县域医共体的实践经验和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医共体建设的建议,以期对医共体下一步的工作推进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医共体是县域医联体建设的主要实践形式,是构建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突破口。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助于解决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协调整合,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县域医共体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未来实现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我国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问题, 为医共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数据库网站, 以"县域医共体""县域医联体""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联体"为关键词检索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 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1年12月。采用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文献中县域医共体建设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74篇文献, 提炼出82条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中的高频问题, 并将其划分为服务体系、运行机制、资金保障3个维度, 包含整合资源、一体化管理、资源集约、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家庭医生、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监管机制、医保基金、财政投入14个条目。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 点度中心度与中介中心度排在前3位的高频问题分别为缺乏高度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107.00, 514.48)、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61.00, 238.48)和缺乏可持续利益分配机制(45.00, 192.38), 其为我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核心问题, 起到重要中介作用。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问题涵盖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湘潭市作为湖南省唯一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全覆盖试点市,组建了27个不同形式的医联体,逐步构建起医疗卫生健康一体化服务新体系,同时也在探索在城市医联体背景下促进医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国实践,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变革。县域医共体建设涉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个县域,推进过程中必然有很多理念上的认识需要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安徽省通过世行贷款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促进项目的实施,以紧密型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开展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进一步构建安徽省以人为本、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2014年,安徽省提出县域医共体制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全国基层卫生工作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推进基层卫生发展与改革,努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推进医共体开展基层行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年底,在500个县(含县级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试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医疗联合体试点,通过医疗机构间"大手拉小手",缓解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有效载体,2017年,国家层面对医联体建设做出了政策安排。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明确提出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  相似文献   

15.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建设是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滨海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后,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改革试点路径。紧密型医共体在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效率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作者对滨海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建设模式与成效进行探讨,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是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罗江区通过高位推动,理顺机制破解群众看病难;高效推进,资源整合赋能群众看好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医共体抱团错位发展,实现“一院一特色”,集团内形成竞合有序、互为补充的发展新格局。罗江区域内的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整合型就医新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就医获得感增强。基于实践体会,作者提出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几点思考:坚持“赋权”“用权”相结合,推动监督管理者向服务保障者转变;坚持“外引”“内联”相结合,推动服务共同体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推动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梳理与明确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文献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结果:黑龙江省县域医疗体系在政策和相关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存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域医联体政策、配套措施不足等问题;医联体成员间、医生间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足、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以及政府对于医共体财政补助不足是目前被学者们普遍认同的关键问题。结论:重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以政策与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县域医联体建设、补齐县级医院短板是黑龙江省县域医联体建设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西紧密型县城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试点县前后患者对居民就医体验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变化,评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成效。方法 在2020年与2022年,分别对试点县和非试点县的医共体门诊患者、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双重差分法比较前后满意度差异。结果 2022年的患者满意度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 <0.05)。试点县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就医环境、等候时间、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医疗费用满意度与非试点县相比,分别提升了0.306分、0.361分、0.462分、0.377分、0.273分、0.404分(P <0.05),但医共体建设对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不大。结论 广西“三二”医联体(三级公立医院与县级二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取得了一定成效,牵头医院住院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应促进“三二”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有机衔接和融合,提高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借力医共体平台,青白江区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相融合的机制。在顶层设计上,青白江区两家医疗集团充分发挥和利用医共体的优势,通过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有效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和医疗服务资源的纵向整合,完善城乡服务体系,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实现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生》2020,(1):22-23
2014年,安徽省创新提出县域医共体的制度设计,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由多措并举向联动施策转变,2018年实现全省75个县市和农业区全覆盖。2019年,安徽进一步明确县域综合医改主攻方向,在37个县市试点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将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打包预付给医共体,对医共体实行清单制管理,贯通群众看病就医六个关键环节,着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内涵升级,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