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伟  方宇 《中国药事》2018,32(1):142-149
目的:分析商洛市中心医院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商洛市中心医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6-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6年6-12月)各600份有效清洁手术病历,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67.3%下降到36.8%;给药时机合理率由79.7%提高到96.5%;术后使用疗程合理率由43.6%提高到75.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57.2%提高到89.2%。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预防用药率由100%降低到0%。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促进医院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步有  段旺旺  黄剑林 《中国药事》2018,32(10):1439-1443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原先的64.36%下降到57.8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56.76DDDs下降至45.68DDDs;抗菌药物费用占比从13.14%下降至11.26%。同时,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知。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而且使参加该品管圈的人员发挥主人翁精神,提升了医院医疗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现状,探讨该药的合理使用策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临床科室2016年1-6月人血白蛋白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2016年1-6月有31个临床科室839人使用人血白蛋白,其中普外科用药人数居首,占总人数的20.26%,其次是心内科、胸外科、干保科、儿科病房,主要用于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9.50%)、心肺分流术、烧伤、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9.00%)、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4.50%)等;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在30 g·L-1以下的病例占69.00%,35 g·L-1以上的占16.00%,且有5.00%诊断为低蛋白血症的病例在用药前并未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人血白蛋白用药疗程1~30天,平均疗程为(3.73±1.97)天;个人用药总量以10~30 g居多,其患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0.00%,其次是40~60g,占24.00%。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使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用药指证不明确、用药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偏长、与其他静脉药物联合使用等方面,提示我院对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还存在一些误区,需加强对人血白蛋白的合理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4.
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处方分析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6月应用人血白蛋白的100份住院患者病历,对患者的年龄、住院科室、临床诊断、用药适应证、血清白蛋白浓度和用法用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例患者中,69例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合理,但危重患者(8例)和外科术后患者(16例)使用人血白蛋白尚存在不规范之处,7例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作为营养支持,为不合理使用。结论:应加强处方点评,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人血白蛋白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本院2014年1~12月中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所有住院患者病历1 183份,对应用科室、患者原患疾病种类、年龄分布、血清白蛋白浓度检测情况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范围涉及26个科室,共1 183例患者,白蛋白使用涉及多种疾病和科室。以消化科和危重医学科为主,占总用量24.64%和18.52%,以大于65岁患者居多,占总例数47.68%,患者入院时均对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测定。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使用量最多为消化科,应密切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目前仍存在无用药指征或有替代药品时应用人血白蛋白的现象,建议临床医师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使用人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陈秋燃  王秀秀  胡雪  刘鑫 《中国药事》2018,32(12):1720-1726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我院急诊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促进急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及七大手法开展活动,分别调取我院2016年8月至9月(活动前)和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活动后)的急诊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通过所得数据对此次活动进行效果确认。结果:急诊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6.28%降低至改善后的15.17%。结论: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再次印证了品管圈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在降低急诊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体现了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后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应用人血白蛋白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后应用人血白蛋白前后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及人血白蛋白用药剂量相关因素分析,评价该院人血白蛋白的用药合理性。 结果 在统计的150份病历中,白蛋白总用量11 212.5 g(897瓶),总金额527 744元,占药品总费用的近20%,占住院总费用的近10%。患者在术后使用人血白蛋白后肝功能异常指标阳性率降低(P<0.05),人血白蛋白的使用剂量与患者用药前肝功能的Child-Pugh评分存在正相关(P<0.05)。 结论 该院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使用人血白蛋白较为合理,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早八点静脉输液的审核分科速度,确保患者准时用药,安全输液。方法:以自愿方式参加组成小组,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七大手法和PDCA循环进行活动。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早八点输液审核分科速度从每小时每人794.3瓶提升到每小时每人1028.4瓶,进步率提高29.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参与者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荣誉感、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审核分科速度,更好服务于病区。  相似文献   

9.
李银甲 《中国药师》2017,(12):2209-2213
摘 要 目的:评价临床使用替加环素的合理性,为加强替加环素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我院2014~2016年出院患者病历,收集使用替加环素的病历132份,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替加环素用法用量、给药疗程、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近3年来使用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的患者病原学送检率86.37%,临床有效率81.82%,替加环素合理使用率63.64%,基本合理使用率13.64%,不合理使用率为22.72%,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达20例(15.15%)。结论: 医疗机构对替加环素的使用必须严格管理,并对其适应证、给药方案、不良反应和处方权加以控制,减少经验性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钟建勋  程虹 《中国药事》2018,32(2):250-255
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改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环节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专项整治,并对整治活动前后(2012~2016年)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过PDCA循环干预,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3.37%降至38.6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8.43降至29.02,限制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由21.59%和57.34%分别上升至88.42%和99.07%,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84.5%降至28.6%。结论:PDCA循环法用于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人血清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证。方法 利用美康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工作站,从该院2010年应用人血清蛋白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72例,对所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有关临床应用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诊断、疗程、用药原因、用药前白蛋白浓度等指标,将以上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结果 肝胆外科应用最多(26.1%);用量较大的主要是危重患者;在个人用量分布方面,以使用10~20 g的患者最多;用药原因以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最大(38.9%);使用人血清蛋白前患者血清清蛋白浓度分布主要集中在20~30 g/L范围内。结论 该院人血清蛋白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严格执行人血清蛋白的适应证,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莹菲 《中国药事》2017,31(9):1078-108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综合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的作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以"降低我院综合药房调剂差错"为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全员参与此次品管圈活动,针对容易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取得的有形成果:综合药房调剂差错件数由改善前的11件/周,降低至改善后的4件/周,降低率为63.6%;无形成果:药师在实施品管圈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均有所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差错、保障医疗安全效果显著;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毛楠  林汉华  梁钰华  刘佩坚  杨辉 《中国药事》2017,31(11):1370-1375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实践活动对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QCC活动前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数据资料,统计实施QCC的成果和影响。结果:通过QCC活动,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情况有较大改善,药品变质、过期、调剂差错次数均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开展QCC可有效降低住院药房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提高拆零药品质量管理,亦能有效提高药师的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2015年住院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情况进行统计,并随机抽查100份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2015年共有649例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制剂,涉及21个科室,其中普外科用量最大(23.57%),用药疗程1~19 d,用药目的以低蛋白血症的防治和营养支持为主;依据3种不同评价标准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合理率分别为68%,14%,7%。结论:该院对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仍存在一定的误区,需建立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药的评估体系促进合理用药,并呼吁制定符合我国医疗特点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研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为完善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取我院2013年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历,对患者年龄、科室分布、用量、用药理由、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等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与人血白蛋白说明书和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关于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我院15个临床科室涉及15类疾病使用人血白蛋白,用量较大的主要是肝胆疾病的患者;在个人用量分布方面,以使用30~40 g的患者最多;用药理由以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最大,达51.66%;使用人血白蛋白前患者血清白蛋白分布主要集中在21~30 g·L-1范围内.结论 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较广泛,且存在不合理使用的可能性,须加强人血白蛋白使用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