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疗器械检验机构面临的资质认定和日常检验中的疑难问题,以期加强检验结果的合规性管理.方法:回顾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经历,从对机构要求、检验报告、实施状况等方面分析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对于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能力的管理要求.结果: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要求的执行依据为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但...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阐述了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建设与管理的原则,目标、机构设置、新型管理机制,为政策制定者和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明确思路搭建平台全面加强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系统能力建设——在2009年全国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同志们:两天的座谈会即将结束,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年初的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作会议和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主要是部署工作,交流经验。中期会议则主要是以会代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讨论工作中的问题。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系统的主要会议采取这种开法,大家都反映很好,要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药品检验所检验范围的扩大,不少药品检验所开展了医疗器械检测工作,笔者从机构、人员、标准、仪器和监督五个方面,探讨了药品检验和医疗器械检测之异同,以便更好地做好医疗器械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网上发布关于《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医疗器械标准是产品技术审评的重要参考之一.然而,对于标准在技术审评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迄今未见有专门论述.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医疗器械标准在技术审评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相关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北京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确定北京市三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评估指标,制定评价方法,自拟调查问卷,通过走访北京市54家三级医疗机构、查阅文件及相关资料与访谈等方式完成问卷,分析监测体系现状及差距,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医疗机构还需从制度建设、人员建设、经费支持、课题研究等方面继续完善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体系建设,并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水平。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管理模式。方法:从抽验远景规划升级、项目规模升级、法规支撑体系升级、组织运作模式升级、产品质量评估模式升级5个方面,回顾了近4年国家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从继续探索更为科学的抽验模式和机制、继续优化抽验运作流程中的有关环节、继续发掘抽验数据的技术支撑作用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结果与结论:我国医疗器械抽验特别是较大规模的抽验工作起步较晚,尚缺乏总体规划,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抽验工作在科学性、权威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思想认识、机制模式、能力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本研究能为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国家标准的采标情况、医疗器械标准类别的分布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医疗器械标准的基础研究力度,重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介绍国家标准分类情况,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标准分类问题进行举例分析。结果与结论应明确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类别的定义,制定标准命名原则和类别判定依据,以保证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中的管理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医疗器械的医疗机构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加强医疗器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国内主要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和审评机构的调研,了解相关文件出台后我国医疗器械检验机构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发函调研并回收调查表的模式开展相关基础信息的收集。结果与结论:调查表反馈显示,我国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对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普遍重视,并已按文件要求贯彻实施,但在文件条款执行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企业、审评机构及检验机构对相关文件理解和执行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文件执行后生物学评价开展无规可依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法规细则,加强对官方机构工作人员和企业双方面的培训,建立畅通的机构间交流机制并加强对医疗器械产品生物学评价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