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综合诊断选择ACS患者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进行评估;对照者为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浓度。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而TLR4表达水平在AMI组与UAP组之间、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CS患者经PCI治疗后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ACS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15,P0.01;r=0.333,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增加,提示二者共同参与ACS的进展过程,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外周血TLR4和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经PCI治疗后二者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心肌灌注治疗可能改善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微小RNA-24(miR-24)表达与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住院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另选择20例胸痛综合征(CPS)患者(CPS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PBMC,RT-PCR检测PBMC miR-24表达,ELISA检测血浆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白细胞介素6(IL-6)、TNF-α。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对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节段做定量评分。结果 AMI组PBMC miR-24表达显著低于SAP组(1.68±0.41 vs 3.78±0.38,P=0.03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患者miR-24表达逐渐降低;血浆sFas(r=-0.630,P=0.006)、sFasL(r=-0.372,P=0.015)、IL-6(r=-0.642,P=0.006)、TNF-α(r=-0.596,P=0.008)与miR-24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下调,且与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评估其对冠心病患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0例,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进行相应分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RAGE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76,P=0.01);多支病变组和两支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RAGE水平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根据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三组间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逐渐升高,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376,P=0.007);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水平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是冠心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0,P=0.02).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随着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预测价值.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高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的表达是冠心痛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病史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40例,另选2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者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使用Gensini评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被分为Gensini积分≥30分组和<30分组,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只、双支和三支病变组.采用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所有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42.56±68.16 ng/L比27.12±16.48 ng/L,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三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积分≥30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0分组[228.14±46.16 ng/L比127.64±32.64 ng/L,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清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PAPP-A、高敏CRP(hsCRP)和TNF-α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PAPP-A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SAP组血清PAPP-A水平和单核细胞PAPP-A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UAP组和AMI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均P<0.01)。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16,r=0.712,P<0.01),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PAPP-A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6,r=0.733,P<0.01)。结论:PAPP-A可能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和血循环中,并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2例入选者分为4组:ACS组,4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例;正常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间TLR4 、TNF-α、hsCRP表达差异, 分析TLR4与TNF-α、hsCRP的相关性.结果:ACS组TLR4、TNF-α、hsCRP的表达均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TLR4与TNF-α、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TLR4的表达增高,提示TLR4启动的免疫炎症机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146a(microRNA-146a)表达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Gensini评分≤25,n=48)和中重度组(Gensini评分 25,n=72),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microRNA-146a表达水平,以及促炎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抗炎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浆microRNA-146a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microRNA-146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度组microRNA-146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血浆microRNA-146a表达水平与TNF-α、IFN-γ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 56~0. 71,P 0. 01),与IL-10呈负相关(r=-0. 49,P=0. 02)。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microRNA-146a表达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有无糖尿病共296例患者分成五组:单纯冠心病冠脉局灶病变组(I组)92例,单纯冠心病冠脉弥漫病变组(II组)78例,单纯糖尿病组(III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局灶病变组(IV组)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组(V组)64例。检测与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V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I、II、III、IV组(14.65±8.74vs.7.78±5.91,9.16±8.13,7.47±4.62,10.58±7.43mg/L),均P0.01;IV组hsCRP水平高于I组和III组,P0.05。IL-6水平V组高于II、III组,均P0.05;TNF-α水平IV组(77.7±41.65)高于II、III组,均P0.05;IV组IL-6水平和V组TNF-α水也高于I、II、III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在I、II组间三者均无明显差异。hsCRP与弥漫病变和糖尿病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的升高不仅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因子也是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2DM伴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促炎因子TNF-α、IL-6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C,n=44),T2DM组(n=44),T2DM神经病变组(n=44)。分离和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4蛋白和mRNA;ELISA检测血浆TNF-α和IL-6。结果 T2DM神经病变组HbA_1 c[(9.09±-1.62)%vs(8.36土1.10)%vs(5.30±0.89)%]、单核细胞TLR4蛋白[(42.02±9.69)%vs(31.27±6.87)%vs(11.96±5.54)%]和TLR4 mRNA[(2.98±1.06)vs(1.74±0.47)vs(1.12±0.52)]、血浆TNF-α[(8.75±3.14)vs(6.27土3.64)vs(3.19±1.17)Pg/m1]、IL-6[(3.63±1.81)vs(2.60±1.14)vs(1.54±0.58)pg/ml]水平均高于T2DM和NC组(P0.01);T2DM神经病变组TLR4蛋白与TNF-α、IL-6呈正相关(r=0.631,P0.0001;r=0.447,P=0.0023)。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单核细胞TLR4参与机体炎症反应,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蛋白酶体20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MS患者204例,根据造影结果分冠心病组103例和非冠心病组101例。评估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检测蛋白酶体20S水平、活性及TNF-α。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蛋白酶体20S水平、活性及TNF-α明显升高(P<0.01)。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及TNF-α与蛋白酶体20S(r=0.484,r=0.352,P<0.01)和活性(r=0.417,r=0.396,P<0.01)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和TNF-α是蛋白酶体20S水平及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M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蛋白酶体20S水平及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2 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 ,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共 6 1例 ,占 2 1 %。其中 84 1 %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 ,右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远较左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多见。 4例未能成功施行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结论 临床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并非罕见 ,其中部分类型可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对介入诊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A patient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a critical proximal stenosis of his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died as a result of coronary air embolism from a defective dilatation catheter. The probabl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is lethal complication is discussed. Simple precautions are described that will prevent its future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TCA与择期PTC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率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冠脉成形术及靶病变特点与其相似的择期冠脉成形术各70 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 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57.14% 对92.86% ,P< 0.05)而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57.14% 对14.29% ,P< 0.01),闭塞性病变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型病变不宜于造影后即刻行冠脉成形术。闭塞性病变可于造影后即刻试行冠脉成形以避免次全闭塞进展为完全闭塞后才进行手术。造影后即刻冠脉成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与分析冠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煤炭总医院检查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再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冠脉CT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冠脉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等,分析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按照病例数:168例患者经过CAG检查123例确诊为冠心病,冠脉CTA检出125例,两种检查同时诊断冠心病患者120例。②按照病变血管:左主干病变CAG检出24例,冠脉CTA检出30例,二者共同检出23例;前降支病变CAG检出98例,冠脉CTA检出103例,误诊7例,漏诊2例;回旋支病变CAG检出69例,冠脉CTA检出74例,误诊8例,漏诊3例;右冠病变CAG检出71例,冠脉CTA检出68例,误诊5例,漏诊8例(5例均为右冠远端病变)。结论冠脉CTA对冠心病患者冠脉自身病变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首选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病例的临床情况,探讨药物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机制及远期预后。方法:支架置入后5~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比药物支架与普通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并对发生动脉瘤的患者进行长期临床随访。结果:457例患者于支架术后5~12个月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有5例随访时发现了支架部位冠状动脉瘤(4例药物支架,1例裸支架);Cypher支架、Taxus支架和裸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比例分别为2.13%(3/141)、0.90%(1/111)和0.49%(1/205),P>0.05;药物支架术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瘤分别有2.05%(3/146)、2.08%(1/48)和0%(0/48),P>0.05。这些患者平均19个月的临床随访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药物支架和裸支架在不同部位发生动脉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和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 和冠状动脉基本正常者的血脂代谢改变情况,了解血脂代谢紊乱与CHD 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71 名住院病人进行CAG 并根据狭窄程度分为三组:A 组(CAG 基本正常,冠状动脉狭窄< 30% ,n = 111 例) ,B 组(CAG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 ,n = 203例) ,C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 57 例),除外糖尿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结果 血清TC:A组(5-22±1.12)mmol/L(200.8 ±43.1) mg/dL,B 组(5-58 ±1-26) mmol/L,(214-6 ±48-5) mg/dL,C 组(5-09 ±1-12) mmol/L(195-8 ±43-1) mg/dL,( P= 0-031 7) ;LDL- C:A 组(3-13±1-14)mmol/L(120.4 ±43.8) mg/dL,B 组(3-69 ±1-09) mmol/L(141-9 ±41-9) mg/dL,C组(3-23±1-15)mmol/L(124-4 ±44-2) mg/dL,(P= 0-027 4) ;HDL- C:A 组(1-18 ±0-41) mmol/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国人冠状动脉(冠脉)起源异常的冠脉造影检出率,并探讨其与冠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冠脉起源异常的检出频度和类型,以及合并冠脉狭窄的情况。结果 4094例患者中,共检出冠脉起源异常者32例,检出率为0 78%,其中右冠脉异常起源最为多见,占总数的65 6%;合并冠脉狭窄者共11例(占34 3% ), 其中仅5例(占15 6% )累及起源异常的冠脉,且无1例冠脉狭窄单独累及起源异常的冠脉。结论 国人冠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相似,其中以右冠脉起源异常最为多见,冠脉起源异常与冠脉狭窄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内膜夹层12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CS)17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少。初步结果提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选择性应用CS,有益于PTCA后急性并发症的防治,亦可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武汉钢铁公司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00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67例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为7.44%。其中检出冠状动脉瘘9例,检出率为1.00%,并以冠状动脉-右心室瘘最为多见。12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占1.33%,并以右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变异为多见。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6例,检出率为5.11%,并以左前降支心肌桥多见。结论: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进行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为依据,螺旋CT检查冠脉钙化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69%,准确性为78%。结论:螺旋CT检查冠脉钙化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较好,简便、易行,无创伤,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