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取下鼻甲前端切口黏骨膜下骨部分切除术;B组60例,以微型切吸刀头行黏膜下组织切吸术。比较术后1、6、12个月的疗效。结果 术后1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远期疗效优于B组(P<0.01)。结论 下鼻甲前端切口黏骨膜下骨部分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明显好于以微型切吸刀头行黏膜下组织切吸术,该术式对下鼻甲功能影响不大,对下鼻甲黏膜下组织增生或下鼻甲骨质增生所引起的鼻阻塞均有良好的效果,并且保留了全部正常黏膜以及维持下鼻甲的正常舒缩功能的血窦组织,值得适当放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鼻内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与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治疗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骨膜及骨质均增生肥大、鼻甲形态异常、VAS评分重度)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64例)、B(60例)两组,A组采用改良下鼻甲成形术,B组采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术前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用VAS标准评分患者鼻腔症状。糖精试验评价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鼻腔黏膜纤毛传送功能。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测定鼻阻力,评定鼻塞改善情况。 结果 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较改良下鼻甲成形组明显减少,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6个月两种患者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两种手术方式对鼻腔黏膜纤毛功能均无明显影响。A组平均手术时间27.80 min、并发症发生率9.38%,B组平均手术时间19.10 min、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平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改良下鼻甲成形术与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治疗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近期效果(6个月内)都良好,但远期效果(1年以上)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效果更好,因而建议对于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应因人而异精准诊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鼻声反射测量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术后鼻腔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5~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行下鼻甲手术的患者共45例,其中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者15例,黏骨膜下下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者15例,下鼻甲骨折外移术者15例,利用鼻声反射仪记录手术治疗前、术后第1个月时、术后第3个月时、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等客观数值,以及患者自身对鼻塞感觉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动态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在术后1年内的效果。结果 术后第1周,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各组鼻腔容积、VAS评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开始,下鼻甲骨折外移组的鼻声反射各参数及VAS评分较术前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温等离子消融组和黏膜下骨质部分切除组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参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鼻甲手术效果需1周后才显现,其中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及黏膜下下鼻甲骨质切除术的效果至少...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采用药物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是86.36%、93.18%、100%,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8.18%、86.36%、97.73%,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43.18%、81.82%、95.45%。结论 与药物治疗相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则可获取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双侧鼻丘、下鼻甲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鼻内镜下分别行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射频消融的部位在双侧鼻丘和双侧下甲黏膜,按2004年兰州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显效10例(33.3%),有效9例(30.0%),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63.3%;实验组显效26例(46.4%),有效27例(48.2%),无效3例(5.4%),总有效率9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双侧鼻丘、下鼻甲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方法简便,近期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手术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3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72例行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B组66例行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随访12个月以上,术后3月进行鼻内镜复查,观察两组患者下鼻甲形态改变,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运用VAS量表对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进行主观分析,并行鼻阻力测定对两组间疗效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术后3月下鼻甲体积缩小;无论是VAS量表还是鼻阻力测定,结果均提示两组间近期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的患者远期效果要优于等离子消融(P0.05);结论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术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者能更好的保留鼻甲黏膜、腺体、纤毛,避免创面的瘢痕愈合,最大程度上保留鼻功能同时解除鼻阻,远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逐步开展推广,可作为下鼻甲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术联合骨折外移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CHR)治疗满意度、鼻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2例CHR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传统组给予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给予联合组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骨折外移术。比较2组疗效、术前和术后6个月鼻通气主观感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通气功能[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气道阻力(NAR)]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联合组较传统组高(P<0.05);VAS术后联合组较传统组低(P<0.05);与传统组比较,联合组术后6个月NCV、DCAN与NMCA较高,NAR较低(P<0.05)。结论 下鼻甲黏膜下骨质切除术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CHR疗效满意,可改善鼻通气功能,患者鼻通气主观感觉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结合骨折外移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9例下鼻甲黏膜骨质均肥厚的肥厚性鼻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5例,行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结合骨折外移术;对照组54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鼻塞VAS评分、黏膜修复及并发症,并比较且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前VAS评分为8.25±0.74,术后2.58±0.97;对照组术前为8.11±0.82,术后为2.89±1.02,两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黏膜保护好,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结合骨折外移术治疗肥厚性鼻炎,更具微创性、功能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改良术式。方法 选择55例阻塞平面为Ⅰ型的OSAHS患者行保留下鼻甲海绵状组织的鼻腔扩容术(治疗组),对照组26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两组均比较手术前后PSG结果。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治疗组手术前后PSG参数中AHI、AI、LSaO2及M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结论 保留下鼻甲海绵状组织的鼻腔扩容术能较好地保留鼻腔的生理功能,对Ⅰ型OSAHS疗效确切,比常用的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11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组,A组57例行鼻内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B组57例行鼻科微型切吸器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鼻阻力值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术后1月时鼻阻力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时均下降(P<0.05);A组术后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明显好于以微型切吸刀头行黏膜下组织切吸术,是改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采用XPS 3000手术综合动力系统配备专用下鼻甲切削刀头对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同时将选择行常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结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下鼻甲切除术要少和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及86%,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疗效更好。结论: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比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肥厚性鼻炎不同手术方式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下鼻甲手术方式手术前、后下鼻甲黏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鼻腔黏膜黏液纤毛传输功能和3种术式特点,探讨下鼻甲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8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30例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26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0例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双极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术后随访3~6个月,分别比较A、B、C 3组治疗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下鼻甲黏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A、B、C 3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6.3%,差异无显著性(P>0.05),A、C组鼻腔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保护好,手术便捷、创面愈合快。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3~6个月鼻腔黏膜MTR和下鼻甲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A、C组鼻腔黏膜MTR值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鼻腔黏膜MTR值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术后6个月下鼻甲黏膜光镜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本完整,B组黏膜上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下鼻甲电镜超微结构观察,A、C组术后6个月纤毛结构大部分存在,B组纤毛结构消失,纤维组织大量增生。提示A、C组术式术后下鼻甲黏膜上皮基本完整,纤毛结构保存相对完好,鼻腔黏膜黏液清除功能维护好,B组术式可损伤下鼻甲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结构,影响鼻腔生理功能。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双极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式,下鼻甲黏膜下微创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慢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mm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观察指标(鼻塞、流涕、头痛、嗅觉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CT Lund Mack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经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并清除中鼻甲本身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后,根据CT测量结果,以保留中鼻甲垂直部长度约21mm为参考值,切除多余的中鼻甲垂直部游离缘(即切除长度=CT测量长度-21 mm);对照组完成鼻窦、鼻息肉手术,按传统理念处理中鼻甲病变和变异,需要时切除中鼻甲前下部1/2~2/3。术后随访10~12个月,观察主观症状(鼻塞、流涕、头面痛及嗅觉障碍)、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病情控制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各种症状VAS评分和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术后试验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鼻塞及头痛的改善、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流涕、嗅觉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炎伴鼻息肉、鼻窦炎伴中鼻甲病变者,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部分切除”主要针对过长的中鼻甲垂直部,必须是在处理中鼻甲病变(泡甲、肥厚、息肉样变等)、保证中鼻道一定宽度后才予切除,有助于术后鼻部症状的改善和减少术腔粘连,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种不同术式的手术特点及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8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3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6例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10例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术(D组)。分别比较A、B、C3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及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术后随访4~6个月,A、B、C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4%、100.0%和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C组术式优点突出,下鼻甲黏膜纤毛结构保存较好。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全鼻甲生理功能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60例,其中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40例及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下鼻甲骨部分切除20例,术前、术后测定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的pH值。结果:鼻内镜手术疗效好、患者痛苦小,出血少,结痂少,鼻甲形态好,术后康复快,术后2个月下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pH值基本正常。结论: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是一种符合生理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下鼻甲手术方式疗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14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4组,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26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0例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和8例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D组)。分别比较4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及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A组有效率为97.5%,B组为100%,C组为93.4%,D组为25%。A,B,C三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有效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鼻甲黏膜纤毛结构保存完好,手术优点较其他3组术式突出。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具有效、安全、微创,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肥厚性鼻炎下鼻甲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治疗肥厚性鼻炎 (HR) 3种下鼻甲手术的特点 ,提出选择术式的建议。方法 :16 2例HR患者分别行下鼻甲骨黏骨膜下切除术 (A组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B组 )和下鼻甲黏膜下微波热凝术 (C组 )。结果 :3种下鼻甲术式的有效率分别为 :A组 94 .6 %、B组 83.7%、C组 88.9% ,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结论 :下鼻甲骨黏骨膜下切除术适用于下鼻甲骨质增厚为主的HR ;下鼻甲黏膜下微波热凝术首选于下鼻甲黏膜增厚为主的HR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则应慎重选用 ,以保护鼻腔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