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147例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125例(85.03%)获得症状缓解,14例(9.52%)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病理分期为pT0N0M0),其中5例行术后辅助化疗,未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其余9例未行术后治疗,有3例(33.3%)出现术后转移。结论:新辅助放疗可使低位直肠癌肿瘤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病理降期,部分患者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但对完全缓解病例,术后仍需行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患者长期随访中复发的相关因素及规范化疗的获益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10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 分析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的相关因素, 同时评估术后规范化疗获益情况。结果 108例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年龄为(56.3±11.6)岁, 其中男性68例(63.0%);随访时间[M(Q1, Q3)]为79.9(61.8, 112.6)个月。12例(11.1%)患者出现复发, 5年内有9例患者出现复发, 5年无病生存率为91.1%(99例)。多因素分析发现, 术后病理残存肿块或瘢痕最大直径(HR=8.41, 95%CI:1.08~65.22, P=0.042)、治疗前肿瘤距肛缘距离(HR=4.54, 95%CI:1.23~16.81, P=0.023)是患者术后是否复发的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将患者进行预后分层, 存在上述相关因素的患者, 接受术后规范化疗患者5年累积无病生存率为92.0%, 未接受化疗或者未完成规范化疗患者为82.3%, 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预测新辅助放化疗(nCRT)直肠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14例直肠癌患者行nCRT后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表达,分析HIF-1α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3年无复发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相关预测因子。结果60例患者HIF-1α呈高表达,占52.6%。HIF-1α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距肛门距离、T分期、N分期均无关(均P>0.05);但与治疗前肿瘤直径、pCR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F-1α表达与pCR相关(P<0.05),ypTNM分期、HIF-1α表达与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均相关(均P<0.05)。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F-1α表达是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总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结论HIF-1α能预测直肠癌nCRT的疗效,或在患者选择及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方式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因新辅助治疗
后肿瘤退缩、降期、甚至消失,随后的治疗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国内外采用的方案主要为三种,分别为观
察和等待、局部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外科治疗进展进
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规范化新辅助治疗对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2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消退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22例患者中明显病理消退52例,其中完全病理消退11例,病理消退不明显70例。长程放疗方案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短中程放疗(60鬈VS30.56%,P=0.005),同步放化疗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单纯放疗(54.05%vs25%,P=0.002),放疗总量〉4000cGy病理明显消退率高于总量≤4000cGy(60.42%vs31.0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及长程放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消退分级的两个独立影响因素(P〈0.05)。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A组,66例)中同步放化疗、长程放疗、放疗总量达到4000cGy以上及术前放化疗后时间间隔达到6周的比率均高于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B组,56例)(71.43%vs51.51%,57.14%vs27.27%,48.21%vs30.30鬈,50%vs28.79%)。结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行长程放疗、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优于短中程放疗、单纯术前放疗,延长术前同步放化疗后时间间期有提高临床疗效的趋势,规范化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加胸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后的病理特征、分级方法,寻找食管鳞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浙江省台州医院共完成术前放化疗加胸腹镜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ⅡB~ⅢA期)食管鳞癌22例。对食管肿瘤及送检淋巴结全部取材,进行病理分析。结果7例(31.8%)达到完全病理缓解(pCR),15例(61.2%)未达到完全病理缓解(非pCR)。在15例非pCR患者中,13例食管有肿瘤残留,6例有淋巴结转移,4例既有食管肿瘤残留又有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发生远处转移并死亡,食管均有肿瘤残留且有淋巴结转移。结论TNM分期或G分期均适合于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治疗后的病理分析,非pCR是食管鳞癌发生远处转移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治性放化疗因可能遗漏较小的肿瘤或不能清除已经转移的淋巴结,可能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因素和癌组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接受NAC的25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一般临床因素及IHC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57例患者中,pCR率为16.3%。单因素分析:年龄、月经情况、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型等与pCR无相关性,肿瘤分期T1(P=0.006)、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P=0.000)、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P=0.013)、Ki67(增殖分数>30%,P=0.004)和生育1个孩子(P=0.032)与pCR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生育1个孩子(OR=3.926,95%CI=1.040~14.821)、双阴性乳腺癌[(doub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DNBC),ER、PR均为阴性;OR=7.248,95%CI=2.453~21.416]和Ki67>30%(OR=4.355,95%CI=1.513~12.537)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生育1个孩子、DNBC和Ki67>30%对蒽环类NAC更容易取得pCR。生育史是新发现的NAC非常重要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I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标准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保肛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却未显著改善总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了LARC新辅助放化疗模式的研究.目前热门研究包括增加或降低同步放化疗强度、延长同步放化疗至手术间隔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2种新辅助放化疗(NCR)在中晚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作用。方法:78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全部给予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每周5次。A组同时辅以5-氟尿嘧碇(F-FU)、亚叶酸钙治疗(LV),B组同时辅以希罗达(Xeloda)治疗。放疗结束休息6周后进行手术。手术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操作规范进行。结果:全部病人按计划完成NCR,其中11例肿瘤完全消失,未行手术。67例施行了根治性切除术,65例为保肛手术。2例为腹会阴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10例肿瘤消失(TO)。总的肿瘤消失为21例。T2No13例,T3No26例,T2-3No18例,无T4期。共52例(66.67%)达到降期(down staging)。全组随访6~42个月。无局部复发,4例肺转移,总复发率5.13%,无死亡,无瘤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均为94.87%。结论:NCR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操作规范相结合有效地达到肿瘤降期的目的,肿瘤缩小,切除率和保肛率均明显增加,降低了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80例Ⅲ、Ⅳa期鼻咽部低分化鳞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用泰索帝(TXT)+草酸铂(L—OHP)化疗结合放疗;对照组用顺铂(DDP)+甲酰四氢叶酸钙(CF)+5-氟脲嘧啶(5-Fu)化疗结合放疗。放疗为根治性,化疗4-5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两组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消退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恶心呕吐及黏膜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T+L—OH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DDP+CF+5-Fu方案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临床分期属T3、T4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术前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B组患者直接给予手术。结果:术前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与单纯手术患者比较,切除率和保肛率提高,局部复发率下降。结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是较好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胃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军  孟平  胡国成 《医学综述》2013,19(7):1343-1344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鄂州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34例,其中14例行同期放化疗,20例行单纯化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同期放化疗14例中死亡3例,单纯化疗20例中死亡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可降低局部复发,减少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传统影像学方法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评估均不够准确,本文综述了DCE-MRI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评估的应用进展。特别是对DCE-MRI定量参数的诊断价值作了重点阐述,并简要比较了其与传统影像学方法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优缺点,以期对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OLF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5例为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2周期后判定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临床总存效率(RR)57.2%(20/35),其中完全反应(CR)8.6%(3/35),部分反应(PR)48.6%(17/35),疾病稳定(SD)25.7%(9/35),疾病进展(PD)17.1%(6/35).手术切除率85.7%(30/35),术后病理水平完全缓解率5.7%(2/3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轻度感觉神经毒性.结论:FOLFOX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SGF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就诊于该院的55例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于新辅助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6周分别行TSGF、CEA检测,新辅助治疗前、治疗后6周分别行盆腔MRI检查,观察新辅助放疗前后TSGF、CEA、直肠肿瘤大小的变化情况。结果 TSGF在新辅助治疗前为(140.79±50.98)U/ml,治疗结束后1周为(106.88±37.67)U/ml,结束后6周为(93.08±38.72) U/ml,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辅助治疗前肿瘤大小为(9.87±1.07)cm,治疗后大小为(6.46±1.9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大小的变化与TSGF呈正相关(r=0.784,P<0.01),与CEA呈负相关(r=-0.085,P=0.053)。结论 TSGF可作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