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197-200
目的探讨分散注意力与认知行为干预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癌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三阶梯镇痛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分散注意力与认知行为干预的护理方法。入院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服用止痛药的方式、对止痛药的顾虑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两组患者对使用止痛药的顾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对止痛药的服用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干预前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散注意力与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癌痛患者对服用止痛药的依从性,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伴有中重度癌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奥施康定单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较好的控制癌痛,两组疼痛缓解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4.7%和89.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减少。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中重度癌痛,不良反应轻,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认知干预改善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105例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认知组(53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认知组增加认知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缓解疼痛程度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结果连续干预30 d末,两种护理方法均能够降低癌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但认知组降低癌痛评分幅度和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誉  何志勇  林动 《海峡药学》2011,23(4):82-85
目的比较奥施康定与泰勒宁在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63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成奥施康定给药组32例、泰勒宁给药组3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奥施康定与泰勒宁缓解癌痛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0.6%,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8.1%和77.4%,综合不良反应对比奥施康定给药组低于泰勒宁给药组。结论奥施康定临床镇痛效果优于泰勒宁,且副作用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配合射频消融术治疗骨转移癌,对骨转移癌痛患者疼痛缓解、镇痛药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骨转移癌痛患者90例,每组45例,A组给予口服镇痛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B组仅给予口服镇痛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记录各时点每天镇痛药用量;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得到改善(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的VA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奥施康定、吗啡用量少于B组(P<0.05);B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不良反应高于A组;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奥施康定配合射频消融术治疗骨转移癌痛效果明显,提高了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副作用,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83-85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癌痛患者服用奥施康定引起的消化道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52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在服用奥施康定的同时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5mg/次,3次/d,餐前服用;对照组只服用奥施康定。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15.4%,对照组发生率为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1.5%,对照组发生率为3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于癌痛患者奥施康定引起的消化道副反应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用于癌痛患者缓解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38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轻度缓解2例(5.26%),中度缓解6例(15.79%),明显缓解17例(44.74%),完全缓解13例(34.21%)。其中中度疼痛患者有效率为100.00%,重度疼痛患者有效率为93.10%,总有效率为94.74%。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为(7.96±1.21),治疗后为2.06±1.07(P<0.01)。治疗前平均Karnofsky?KPS)评分(55.02±11.38),治疗后为69.69±11.33,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有:便秘8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2例,厌食1例,嗜睡1例,头晕1例。结论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模式临床药学服务介入癌痛规范化治疗对患者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癌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癌痛规范化方式治疗,干预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介入提供各种癌痛治疗相关药学服务,并建立微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及回访。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3周后疼痛及止痛药物认知度、疼痛评分、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癌痛治疗、回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周后疼痛及止痛药物认知度均提高(P<0.01),疼痛评分下降(P<0.05),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也相应下降,且干预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癌痛教育后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提高(P<0.01),且干预组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癌痛治疗满意度均较好,其中干预组回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癌痛相关治疗的认知度及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为建立临床药师从事癌痛管理的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41例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奥施康定镇痛治疗,初始剂量10mg/12h,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结果 41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未缓解1例,轻度缓解3例,中度缓解10例,明显缓解20例,完全缓解7例,中度以上缓解率90.2%。治疗前平均KPS评分60.8分,治疗后72.5分,生活质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13例(31.7%)。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有效控制癌痛,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放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疼痛治疗的效果及对疼痛缓解程度的影响。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实施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奥施康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缓解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结论: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其疼痛治疗中应用奥施康定+放化疗方案效果显著,可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推荐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美施康定剂量滴定治疗慢性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为减轻患者的病痛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25例应用美施康定剂量滴定治疗的癌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西医常规止痛治疗的25例癌症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理想镇痛率比较、治疗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评分、社会活动评分、躯体化评分、总分、Karnofsky、P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施康定剂量滴定治疗慢性癌性疼痛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功能状态及行为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应用于癌痛的疗效、安全性、成本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B、C组患者分别给予奥施康定、加巴喷丁、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进行止痛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痛程度的改变、毒副反应、药物费用、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癌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C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毒副作用明显轻于A、B组;C组患者人均花费529.42元,低于A组的646.06元,但高于B组的427.21元;三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生活项目的质量分数下降沪〈0.051,C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采用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能有效控制癌痛,减少副反应,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庆明  谢强  石琴  陈群  刘家宜 《海峡药学》2014,(11):132-134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盐酸美沙酮片治疗肺癌重度癌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伴有重度癌性疼痛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奥施康定组)30例和B组(美沙酮组)30例。结果 A组患者的总体疼痛缓解率为96.7%,而B组患者的总体疼痛缓解率为9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生后质量评分分别都有显著差异(P〈0.003);比较A、B两组的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排尿困难、腹胀等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盐酸美沙酮片治疗肺癌重度癌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疗效和不良反应相近,耐受性好,服用方便,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控制癌痛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顽痛灵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特点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收入我院的200例诊断明确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予以1987年WHO的癌症疼痛评分标准评分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频导入顽痛灵搽剂同时口服美施康定治疗癌痛,对照组常规服用美施康定镇痛。7d为一评价疗程。分别观察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美施康定用量、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用药满意度、毒副反应等,并进行治疗后组间比较,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了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较使用美施康定为少,且镇痛有效时间明显增加(P〈0.05),两组治疗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且显著有效率也大于8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满意度也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出现的毒副作用叫对照组明显少(P〈0.05)。结论采用中频导入顽痛灵搽剂+口服美施康定能起到快速镇痛,镇痛持久,毒副作用少,患者用药满意度高切经济适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癌痛患者药学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治疗的94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学监护,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处方分析、治疗建议及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改善率,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减小幅度、生活质量评分增大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占68.08%,药品不良反应改善率为87.23%,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好占48.94%,药品不良反应改善率为53.19%;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癌痛患者采取药学监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毒副反应,总结应用体会。方法应用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回顾性总结有疼痛评分记录及疗效、毒副反应记录的门诊或住院用药患者的临床用药体会。结果有118例本人经管的患者进入本文分析、总结。奥施康定使用剂量5mg q12h至200mg q12h,1例患者用80mgq8h方能持续有效止痛,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90.7%。应用奥施康定配合速效吗啡片达到良好滴定效果;毒副反应主要为便秘、头晕、恶心、呕吐,尿储留,有出现皮疹、瘙痒,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各两例;预防性用药及用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能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即使药物剂量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结论奥施康定是中重度癌痛患者良好选择,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具体细节,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干预对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施自我效能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癌痛分级为Ⅲ~Ⅳ度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护理中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癌痛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口服奥施康定,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分析治疗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64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使用的奥施康定最小剂量10mg q12h,最大剂量60mg q12h。其中中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100.0%(20/20),重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90.9%(40/44),全部患者总的显效率为93.8%(60/6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发生率为21.9%,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奥施康定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能显著改善癌症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7,(9):699-70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出院后癌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微信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出院后癌痛患者延续护理,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疾病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黄雄  张纬建  蔡传书 《海峡药学》2010,22(6):169-170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9例,女11例。疼痛类型:头痛、胸痛、骨痛、腹痛等。奥施康定剂型为5mg,由患者主诉疼痛明显时给药,且均为首次服用奥施康定。初始剂量10mg.12h-1,服用24h如疼痛评分下降不到3分,则第二天加量至20mg.12h-1,以此类推,最多至50mg.12h-1。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3周。结果 30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使用的奥施康定最小剂量10mg.12h-1,最大剂量50mg.12h-1。治疗效果: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6例,轻度缓解3例。其中中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100.0%,重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88%,全部患者总的显效率为90.0%。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嗜睡、头晕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有所提高。结论奥施康定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