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夏恒芳   《护理与康复》2021,20(1):75-77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手法穴位按摩对郁滞期乳痈寒性僵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乳痈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手法穴位按摩通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胀痛评级情况和总体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房胀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郁滞期乳痈寒性僵块患者选择热敏灸联合手法穴位按摩能够减轻乳房胀痛,提高通乳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肠水疗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受试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结肠水疗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结肠水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并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水疗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便秘的情况,恢复正常的排便,保证了临床疗效的持久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对于脑卒中后痰瘀互结型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后痰瘀互结型吞咽障碍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以热敏灸法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吞咽训练法,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疗效、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积分为疗效标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治疗后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都有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敏灸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疗法(BF)治疗盆底失弛缓(PFD)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功能性排便障碍的PFD患者40例并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5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便秘症状积分和肛门直肠动力学参数,并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入选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其临床便秘症状积分[(2.86±2.67)分]较治疗前[(10.38±2.43)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力排时肛管残余压力[(56.06±38.31)mmHg]较治疗前[(104.00±29.52)mmHg]明显下降(P<0.05);力排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值[(3.15±48.50)mmHg]较治疗前[(-52.27±33.81)mmHg]显著上升(P<0.05)。 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改善PFD便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排便时盆底肌协调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足运感区加常规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30例应用头针足运感区加常规针刺配合热敏灸疗法,10次为1个疗程,2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0.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足运感区配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加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盆腔炎方加热敏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盆腔炎方加穴位悬灸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共45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6.67%,有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46.67%,有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功能性电刺激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每项技术治疗30min,每日1次,每周5d,共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10s踝足屈伸运动(AFEM)、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过程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治疗前,4组患者AROM、10s AFEM、10m MWS、FMA下肢部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4组患者AROM、10s AFEM、10m MWS、FMA下肢部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肌电生物反馈组AROM[(11.6±4.3)°]、10s AFEM[(12.6±4.0)次]、10m MWS[(0.8±0.4)m/s]、FMA下肢部分[(22.6±4.0)分]恢复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功能性电刺激组治疗后AROM[(12.9±4.1)°]、10s AFEM[(13.7±4.2)次]、10m MWS[(0.9±0.4)m/s]、FMA下肢部分[(26.2±4.0)分]恢复显著优于肌电生物反馈组。与功能性电刺激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AROM[(14.2±5.5)°]、10s AFEM[(14.1±3.7)次]、10m MWS[(1.0±0.5)m/s]、FMA下肢部分[(29.0±5.1)分]恢复较为优异(P<0.05)。 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陈文丹  高春华 《中国康复》2012,27(5):345-34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促进阴道分娩会阴重度裂伤修补术后排便功能的疗效。方法:阴道分娩会阴重度裂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给予会阴重度裂伤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于产后第7天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康复治疗。训练前后记录患者肛门失禁临床评分和肛门直肠侧压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训练4个疗程后,2组肛门失禁临床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肛管静止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均P<0.05),2组直肠感觉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产后会阴重度裂伤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是安全、有效、价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敏点隔药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点隔药灸疗法,对照组肌内注射曲马多注射针剂治疗,两组均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30、60 min疼痛评分,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0、30、60 min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点隔药灸治疗带状疱疹可即时镇痛,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热敏化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131例PH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热敏灸联合NB-UVB照射治疗)和对照组(53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4.4%,对照组有效率为3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NB-UVB治疗PHN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接受1个疗程(5周)生物反馈训练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次30~45分钟、每周2次)。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400010gBID口服,疗程5周。治疗前后作便秘症状评分、结肠通过试验检测、直肠肛门压力检测。结果:生物反馈训练和聚乙二醇4000均可使多数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恢复正常或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80%(P〉0.05)。生物反馈训练和聚乙二醇4000口服治疗后,结肠通过试验72小时标志物排出率分别为75%及73%,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后力排时肛门压明显下降。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对出口梗阻型、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效,是一种有效的、新兴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引发大便困难及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穴位热敏灸及外用开塞露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对照组38例,予开塞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63.16%,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督脉铺灸疗法对产后身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符合产后身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督脉铺灸治疗,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3例,采用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1.43%、有效率为94.2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9.39%、72.72%(P0.05,0.01)。结论:督脉铺灸疗法治疗产后身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及对肛门直肠动力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肛门括约肌最大缩窄压、模拟大便肛门括约肌静减压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差异不显著,经治疗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功能性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肛门直肠感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直肠滴注配合热敏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直肠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进行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6%比63.4%,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中药直肠滴注后配合热敏灸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慧华  杨香华  朱仡  朱炜   《护理与康复》2018,17(10):71-72
目的观察热敏灸辅助耳穴贴压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中医护理门诊号尾数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口服中药加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热敏灸治疗。2个疗程结束时评价两组患者失眠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辅助耳穴贴压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肌电生物反馈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Kegel运动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会阴部肌力分级、尿动力学特征及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8周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3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会阴部肌力分级、尿道最大测量压[(9.17±1.06)kPa]、尿道最大闭合压[(8.29±1.01)kPa]、Valsalva漏尿点压[(12.26±2.12)kP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2.63±2.35)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9.36±4.4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会阴部肌力分级及尿动力学特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药物、物理因子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热敏化穴艾灸疗法。均连续治疗4周。通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敏化穴悬灸加痛点封闭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化穴悬灸加痛点封闭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痛点封闭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化穴悬灸加痛点封闭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