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观察组给予氧驱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湿化21 d后,观察组平均痰液量及黏液黏稠度(Ⅲ度)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院内感染率、死亡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雾化吸入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湿化液泵入,可提高ICU转出率,降低院内感染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对急性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雾化吸入和负压吸引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套管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及PaCO2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套管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雾化吸入和负压吸引排痰基础上采用振动排痰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水平,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套管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雾化吸入和负压吸引排痰。  相似文献   

3.
吴孟航  刘俐  杨前美 《四川医学》2004,25(8):936-936
文献报道,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率可达21%。我们在气管切开护理中,应用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气管切开护理随机分为两组,即氧气雾化吸入组与常规滴药组,通过临床观察、经统计学检验证明,气管切开后氧气雾化吸入组在控制体温、痰量变化、痰阻、拔管时间、痰培养与胸片都明显优于常规滴药组。说明气管切开后氧气雾化吸入更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1003-1006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驱动加恒温雾化在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77例),其中气管切开57例,气管插管20例(经鼻腔气管插管两例);实验组(B组)77例,其中气管切开56例、气管插管21例(经鼻腔气管插管两例)。A组采用传统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治疗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护理;B组采用持续氧气驱动加恒温雾化装置进行气道湿化护理。治疗前后对A组和B组患者出现痰痴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人工气道置管的时间长短、痰液湿化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刺激性咳嗽、痰痴形成、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等方面的发病情况较A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患者痰液湿化满意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使用持续氧气驱动加恒温雾化的使用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气道的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深部雾化吸入器进行氧气雾化湿化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5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深部雾化吸入器进行氧气雾化湿化。对照组使用喉罩式雾化器进行氧气雾化湿化,辅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的粘稠度、胸部X线、痰培养的结果。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痰液粘稠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胸片感染征象少于对照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深部雾化吸入将更适用于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湿化,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氧动雾化与微泵滴注0.45%氯化钠溶液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7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气道湿化液, A组采用持续氧动雾化吸入湿化法,B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种湿化方法湿化效果,以及出现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持续氧动雾化吸入湿化法湿化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结论在人工气道护理当中,采用持续氧动雾化吸入湿化法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从而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胡洁容  李培珍 《广西医学》2009,31(10):1468-146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雾化吸入氨溴索后痰液的变化。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使用敏感抗生素、解痉平喘、化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采用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10ml+庆大霉素8万U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雾化吸入后痰液特性变化,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程度、痰量、痰黏稠度、患者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COPD患者痰液黏稠度,缩短疗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气管滴药方法湿化气道,观察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粘稠度,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及气道出血等情况. 结果实验组痰液粘稠、结痂以及气道出血情况减少,痰液容易吸出,刺激性咳嗽相对降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 x2检验,多项指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应用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对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时不同卧位对气管切开患者每日排痰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雾化吸入时取30~45度、B组雾化吸入时取〉70度、C组雾化吸入时取平卧位。观察记录患者每日排痰量。结果 B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显著优于A组和C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时取〉70度体位提高了气管切开患者每日排痰量,促进了患者康复。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予〉70°卧位,使患者肺合量增加,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减少肺部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研究恒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吸痰组(对照组)和恒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组(观察组),各51例。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人工留管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的痰液黏度、血氧饱和度及痰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人工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痰液黏度、血氧饱和度及痰菌阳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湿化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适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持续氧气雾化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时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对97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48例为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法,双日49例为对照组采用气道湿化液持续泵入法,对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应用持续氧气雾化的患者在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气道湿化液持续泵入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氧气雾化行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改善通气功能,提高氧合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丁银蓉  叶芒芒  何敏 《浙江医学》2019,41(2):189-191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照组(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及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湿化不足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湿化过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适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前,两组患者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第1、3、5天,观察组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后各时间点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比较,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法更符合人体气道生理特点,在改善痰液黏稠度、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气道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脑风暴法联合护理专案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78例,依照建档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实施头脑风暴法联合护理专案活动,统计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痰液PH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开后3d、5d痰液PH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2.56%、肺部感染2.56%、气道出血0.00%、堵管发生率0.00%与对照组7.69%、10.26%、2.56%、5.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脑风暴法联合护理专案活动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降低其痰液黏稠度,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联合雾化、静脉给药对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影响。方法:沐舒坦(合并肺部感染者加入庆大霉素8万U)加入0.9%生理盐水500 ml持续气管套管滴入,每隔8 h静脉滴入一次。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持续氧气吸入,连续动态观察持续气道湿化后血气分析值、痰黏稠度情况。结果:观察建立人工气道后给予持续湿化、联合雾化、静脉给药、持续吸氧后,连续监测的第2、4、6、8天血气分析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痰液粘稠度分析:痰黏稠度Ⅰ度13例、Ⅱ度3例,均易被排出或吸出。结论:气道持续湿化、联合雾化、静脉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肺组织,减少黏液腺的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排出,并持续湿化吸氧,确保了呼吸道通畅和正常的血气分析值,对改善脑缺氧、脑损伤和控制肺部感染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气流量和湿化方式等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8例。A组患者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用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气道内滴入。用Low-Shear 40流变仪对两组患者的痰液进行黏弹性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吸氧流量、吸氧时间长短、气道湿化方式都对痰液的黏性、弹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给氧流量和人为气道管理,确实可以降低两组患者的痰液流变学特性,有效减少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吸入氧气流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痰液黏弹性越大。经过人为干预,湿化治疗能够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黏弹性。  相似文献   

16.
胸外科开胸手术具有时间长、创伤大,需全身麻醉且行气管插管等特点。患者术后因麻醉剂抑制、伤口疼痛、残存肺叶的手术创伤以及上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减弱等原因,易出现咳嗽、咳痰无力,并发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功能衰竭。雾化吸入有利于患者咳嗽排痰,对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具有重要作用,其广泛应用于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现从雾化吸入的方法、特点、用药选择和吸入时间等方面对开胸术后患者雾化吸入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时不同卧位对气管切开病人雾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雾化吸入时取30-45度、B组雾化吸入时取>70度、C组雾化吸入时取平卧位.观察记录患者每日排痰量、胸壁听诊双肺呼吸音、X线胸片、体温恢复及拔管时间等,以此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B组患者每日排痰量、胸壁听诊双肺呼吸音、X线胸片、体温恢复及拔管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和C组(P<0.01).结论 雾化吸入时取>70度体位提高了雾化吸入的效果,促进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气切雾化面罩对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5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气道内定时、定量滴注生理盐水,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生理盐水纱布;试验组采用气切雾化面罩持续雾化湿化气道。从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2组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气切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痰液湿化良好,无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切雾化面罩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能够较好地保持气道通畅,减少痰痂的形成,减少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减少刺激性咳嗽,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随访1周比较术后咳嗽、咳痰及肺部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咳嗽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痰量亦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患者沐舒坦雾化吸入可以有效控制咳嗽,减少痰量,降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分别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与传统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护理,统计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采取持续气管内滴药法对气道进行湿化;B组66例,采取传统雾化吸入法对气道进行湿化,对照研究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在气管切开后3、6、12d对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A组阳性例数少于B组(P0.05)。在所有痰液细菌培养标本中,G-菌占75.23%,G+菌占24.72%,较常见的细菌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传统雾化吸入法与持续气管内滴药法比较,后者能明显缩短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