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多卡因致中毒性脑病1例广西玉林地区人民医院庞霞李平(玉林537000)患者,女,20岁。因反复心悸14个月,伴气紧半年,加重10天入院。1994年11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心悸,治疗后咳嗽减轻,仍反复心悸,半年来活动后气紧,近10天心悸、气紧加重而入...  相似文献   

2.
1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37岁。2008年7月9日因“胸闷、心悸4月,加重1小时”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胸闷、心悸,曾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甲状腺功能示游离T3、游离T4偏高,TSH偏低(具体不详)。心脏B超:左房右房扩大,右室饱满,二、三尖瓣中量返流,肺动脉升高。1小时前自觉胸闷、心悸加重,遂来本院,门诊拟“甲亢”入院。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男,8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喘息、气紧10年,复发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前15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此后症状反复发作。入院前10年,咳嗽、咳痰加重时伴发喘息、气紧,进一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此后哮喘反复发作,患者于入院前2年起开始吸入舒利迭300—450mg bid平喘治疗。入院前半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加重,  相似文献   

4.
死者,男,40岁。1991年3月份始无明显诱因经常反复出现咳嗽、咯血,伴发热、盗汗,止咳平喘治疗无效,未引起患者的重视。1991年11月份上述症状加重伴胸闷、心悸,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加。右房、右室增大伴肺动脉高压;B超示肝、脾肿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内一3.6cm×3.4cm强光团反射,可随心脏收缩舒张而活动(图略),诊断为右房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7岁。因发热、咳嗽、气紧伴心悸心累1个月余,于2004年1月20日以双侧肺炎,心肌炎入院。入院前1个月在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无痰中带血,伴乏力。稍活动即感气紧心累,咳嗽剧烈时气紧心累亦加重.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以上.不伴胸痛、头痛、腰痛、浮肿。胸片示:左上、右下肺炎.给予氯唑西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疗12d后,上述症状曾一度好转。  相似文献   

6.
男性患者, 68岁, 主诉"反复胸闷、心悸1年, 加重1周"。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 休息后可缓解, 未予以重视, 未行诊治。1周以来症状加重, 伴随胸痛不适, 持续数分钟不等, 无明显头晕、黑矇。后自觉胸痛伴随冷汗, 胸痛持续10 min以上, 于我院胸痛中心就诊, 心电图提示缺血性改变, 心肌酶检查示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 收缩压最高超过200 mmHg(1 mmHg=0.133 kPa)。有糖尿病10年余, 使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 未监测血糖。有高血脂病史, 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9岁9个月,因反复咳嗽1年加重伴胸痛1个月入院.1年前患儿受凉出现流涕、鼻塞、咳嗽,不伴喘息、气促、青紫、发热、咯血,自行口服抗炎药可好转.1个月前受凉后又出现上述症状且活动后心累、乏力、胸闷、阵阵胸痛.入院前10天咳嗽加重伴右侧胸痛,活动后述心慌、心累.胸片示双肺炎症并左肺中叶不张,右位心.故门诊以"肺炎、左肺不张、右位心"收入院.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反复咳嗽20^+年,伴活动后气紧10^+年,加重伴嗜睡3^+d”于2011年2月23日来我院就诊。20+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多在冬季及天气变化时出现,平素自服“感冒药或抗生素”(具体不详)可好转。10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紧,并逐年逐渐加重,伴双下肢水肿,高枕卧位,患者未引起重视。3^+d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  相似文献   

9.
右位心并室间隔缺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心悸、气促1年余,再发加重10余天于2005年3月17日收入院。患者近1年多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症状,尤其活动后症状明显,近10多天来因受凉后症状加重,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入院查体:T37.2℃,P92次/min,R25次/min,BP120/60mmHg(1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心悸气短,伴乏力加重1年余”于2006年4月10日入院。该患者5年前曾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我院心外科置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植入人工机械瓣.并做三尖瓣Devega成形.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定期随访一至1年前出现心悸气短加重,伴乏力。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心脏异常杂音,超声提示主动脉窦右室瘘.予对症治疗,后因病情反复转来我院。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及突发胸痛等病史。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5岁,退休工人。因反复胸闷发作10年、加重20d于2002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每次持续3~5min,口服麝香保心丸后可缓解。2002年12月4日晚突发胸闷、心悸,伴头昏、冷汗,持续2h不缓解,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演变可能,外院予丹参静脉滴注10d,仍反复发作胸闷、心悸。患者45岁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心悸气短10年,加重1个月,于2003年10月5日入院.患者于1992年初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发现:左室舒张末内径(LVDED)65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1993年底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无狭窄与阻塞性病变.拟诊"扩张型心肌病",经药物(ACEI,利尿剂,强心药和硝酸硝类等)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并多次住院治疗.近1月来气短加重,夜间反复阵发性端坐呼吸,强化内科治疗症状无好转.  相似文献   

13.
邹自英  黄英  汪成   《四川医学》2022,43(9):950-952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务农,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5 d”于2022年2月11日入院。患者10余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偶伴发热、畏寒,过往发作服用“感冒、消炎”药物后可缓解,1月前受凉后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加重,自行服药未见缓解,患者活动后感觉心累、气紧、呼吸困难,5 d前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患者出现发热,肺上湿鸣音多,病情加重,通过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7.8℃,  相似文献   

14.
气管内肿物误诊哮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旭斌  刘春涛 《西部医学》2009,21(4):642-642
病例男性,34岁,无业。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气紧、胸闷,不伴咳嗽、咳痰、心悸等症状。活动后及冬季加重,可维持正常工作和生活。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未给予治疗。此后患者自感气紧症状加重,活动后更为明显,于2008年7月12日就诊于我院哮喘专科门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15.
李加良 《海南医学》2005,16(8):179-180
患者。石某某,男,36岁。因反复气紧,双下肢浮肿5年,再发1周,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收入院。患者于5年前从事较重体力活动时气紧,体力下降,休息能缓解。未在意,未特殊治疗。但症状逐渐加重,从事一般体力劳动时亦气紧,并出现双下肢踝以下对称性浮肿。在当地卫生院口服利尿药,控制饮水量后症状能减轻。每次病程约1-2个月,每年发作2-3次。第3年发作时来院检查,当时心电图示:电轴右偏,Ⅲ、avFP波高尖,提示右房负荷加重。心脏彩超示肺动脉内径增宽。曾怀疑肺栓塞,但多次胸片,胸部CT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均未发现有肺栓塞证据。故此后一直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予硝苯吡啶、利尿剂治疗。用药后症状能减轻,但病程及发病频率无明显减少。症状缓解期间能从事较重体力活动而无特殊不适。患者于1周前做家务劳累后再次出现气紧,双下肢浮肿。自行服用硝苯吡啶、利尿剂无效。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4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1年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持续约数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突发突止,10年来反复发作,每年发作1~2次,每次发作数分钟至1h,近1年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最长5h,需静脉推注心律平才能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查体: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藏族。因反复咳嗽12余年,加重伴阵发性心累、气紧2年,低热10余天于2007年12月12日入院。1995年出现咳嗽、咯血,在门诊治疗咯血当时治愈。2004年10月及2005年12月因咳嗽、气紧两次住院,经阿奇霉素、头孢呋辛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用过10d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雾。本次入院前15d,患者受凉后咳嗽加重,觉夜间低热,服中药治疗10d无好转。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3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0年,加重1年入院。体格检查:脉搏86次/分,血压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心率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患者既往多次发作阵发性心悸,近1年加重。在外院诊断:特发性室速(图1)。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拟行射频消融术。电生理检查:冠状窦电极、高位右房电极、右室电极到位后,诱发房扑,呈2:1下传(图2)并持续约90分钟。RVA pacing350ms诱发室速(图3)。射频消融:穿刺右股动脉,留置7F动脉鞘,肝素盐水冲洗。肝素3000U静注。送入黄把大头电极导管,置于二…  相似文献   

19.
邹雨珮  杨轶 《疑难病杂志》2012,11(4):306-307
<正>患者,男,18岁。因左侧胸痛3个月,咳嗽、发热1周入院。患者入院3个月前外伤后出现左侧胸壁疼痛,后自行减轻。1个月前再次出现胸痛,并伴气紧,持续数小时后可缓解,院外CT示:左侧胸壁包块。1周前患者出现咳嗽,发热(38~39℃),咯白色泡沫样痰,痰中带血,胸痛加重,活动后气紧,当地医院CT示:左侧胸腔积液。胸穿抽出约700 ml血性胸水,急诊入我院。入院查体:T 39.5℃,P 104次/min,R 24次/min。急性病  相似文献   

20.
邓永存(甘洛县海棠区医院)报道:患者,男,24岁。1982年9月4日患者因缺氧突然昏倒在矿山坑道内,呈俯卧位,经抢救脱险。此后患者反复咳嗽、咯痰,每随体位改变或感冒时加重,伴活动后心慌、气紧。在甘洛县医院摄两次X线胸片均示“右中肺钙化点可疑”,经多次消炎、止咳等治疗后无明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