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睡枕的调节治疗寰枕后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寰枕后膜挛缩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B组采用量身定做的孙思邈五行颈枕治疗;C组采用推拿结合睡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寰枕后间距及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随访3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A组的81.1%和B组的79.3%(P0.05);C组治疗后寰枕后间距明显大于A组和B组(P0.05);C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明显快于A组和B组(P0.05);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睡枕的调节治疗寰枕后膜挛缩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寰枕后膜挛缩症的临床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针刀、推拿和针灸等学科对寰枕后膜相关疾病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文献多认为其病理解剖学基础是寰枕筋膜中的寰枕后膜病变所致。有作者将其定义为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1],但多数作者认为是寰枕筋膜挛缩症[2—4]。在论述此  相似文献   

3.
复杂寰枕畸形的手术减压和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寰枕畸形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将90例复杂寰枕畸形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分为A、B组,A组行后方入路枕下减压术和/或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后外侧入路枕下减压加齿状突切除术和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两组病例疗效明显,A组总有效率83.3%,显效率16.6%,B组总有效率82.1%,显效率14.1%,死亡率2.6%。结论:复杂寰枕畸形的治疗中手术减压和稳定性重建即植骨融合内固定应该并重,不同寰枕畸形可选用不同的减压和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4.
寰枕筋膜挛缩症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疾病名词,在伤科门诊临床病例中,此类疾病并不少见。笔者运用小针刀治疗该病26例,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复杂,术前观察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丛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显示这些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目的:观察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丛结构的解剖特点。方法:随机筛选60例患者头颈部CTA枕寰枢复合体无明确异常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三维CT成像,测量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结构,描述枕寰枢复合体的空间关系。结果与结论: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除寰枢关节后硬膜外静脉丛至中线距离左、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枕下海绵窦体积、寰枢外侧关节后硬膜外静脉丛体积、枕下海绵窦与中线距离、颈深静脉C1段水平直径及至中线距离、C1后弓距离的测量值左、右侧,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静脉丛血管丰富、其形态或结构变异复杂,存在不确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枕项针刺疗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枕项针刺疗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部疼痛、头痛耳鸣、眩晕恶心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速度(MF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问卷-C30(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枕项针刺疗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调节Fbg、NO水平,促进颈椎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他林乳胶剂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于牵引、推拿治疗前涂擦扶他林乳胶剂,B组只予牵引、推拿治疗,C组只予涂擦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方法同A组)。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94.12%,明显优于C组(P<0.05),A组治愈率为64.71%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扶他林乳胶剂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毛宁宁 《妇幼护理》2022,2(8):1848-1850
目的 探讨枕颌吊带牵引联合心理护理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 门诊收治的 96 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8 例。两组均给予枕颌吊带 牵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 和颈椎功能。结果 两组干预前正念评分、内心平静评分、愤怒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正念评分和内心平静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愤怒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 后正念评分和内心平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愤怒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颈 椎功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 3 个月后颈椎功能障碍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枕颌吊带牵引联合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颈椎功能的恢复,还可以有效提高其 正念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患儿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对照组以常规脊柱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后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主动活动度(AROM)、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VAS评分和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缓解疼痛、眩晕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疗效优于常规脊柱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寰枢椎病变合理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枕颈区域残存的运动功能。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对39例寰枢区病变患者,根据发病特点,病理解剖和CT三维重建分析:分别采用A:寰枢椎固定、B:寰枢椎固定+寰枢椎融合、C:枕枢固定、D:枕枢固定+枕枢融合、E:寰枢椎固定+枕枢融合、F:枕枢固定+寰枢融合、G:上颈椎前路手术+后路枕枢(寰枢)固定融合术等七种方法治疗。随访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采用A法15例,B法5例,C法4例。D法11例,E法2例,F法0例,G法2例。39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保留枕环关节21例,椎动脉破裂2例,环椎后弓断裂2例。术后X线片示寰枢椎完全复位36例,不完全复位2例,过度复位1例。术后3个月-2.6年,平均1.1年复查,枕颈部后方疼痛3例,活动受限21例,植骨融合失败1例。结论合理有限的内固定技术可使部分寰枢椎病变患者残存的上颈椎运动功能得到保护,尤其是枕环关节。部分患者取出内固定后可恢复枕环和寰枢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按摩、吸奶器及乳房修护治疗仪在产后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306例发生泌乳困难的产妇随机分为A、B、C 三组各102例,A组产妇应用人工按摩对产后乳房进行护理,B组产妇应用吸奶器对产后乳房进行护理,C组产妇应用便携式乳房修护治疗仪对产后乳房进行护理.观察三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乳腺炎发病率、母乳喂养率等指标.结果:出院时A组发生乳房胀痛率为23.53%,B组为21.57%,C组为8.82%,C组乳房胀痛率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显著早于A、B组(P<0.05);C组产妇复诊时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便携式乳房修护治疗仪操作简单、安全舒适,便于长期护理,可作为产后乳房护理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对各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VA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舒适颈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行单纯静脉麻醉,B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组行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情况,三组切皮即刻(T0)、切皮后5 min(T1)、术毕(T2)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术后皮质醇(Cor)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为C组>B组>A组(P<0.05);B、C组丙泊酚与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P<0.05),MAP、HR在T0~T2时间段增加幅度小于A组(P<0.05);C组术后Cor、IL-6、TNF-α较A、B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6 h、12 h VAS评分均小于A、B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A组23.33%和B组20.00%(P<0.05).[结论]全麻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疼痛度,减少麻醉剂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求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6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62例采用超声波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B组60例采用音频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C组40例采用手法按摩治疗.对照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90.3%)明显高于B组(70.0%)和C组(37.5%)(P均<0.01).A组总有效率(100%)与B组(9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C组(72.5%)(P<0.01).结论用超声波加碘离子直流电导入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与308 nm准分子光分别联合阿维A胶囊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65例,A组予以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维A胶囊治疗,B组予以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维A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ORAD、VAS、PASI、SAS、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CORAD、VAS和PASI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SCORAD、VAS和PAS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AS及SD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的SAS及SDS评分略低于A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更为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联合推拿对慢性腰痛(CLBP)患者疼痛及功能的短期效果。方法:将招募的40位CLB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实验组采用低频电针结合推拿进行干预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独给予电针处理,每周两次,治疗共持续2周。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疼痛(NR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评估,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RS、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同时,实验组治疗后的NRS评分[(1.79±1.23) VS (2.62±1.12)]和ODI评分[(16.47 7.41) VS (23.90 8.0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VS 70%,P<0.05)。结论:低频电针与推拿联合应用,可提高对CLBP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短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口服益生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FC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单纯推拿组、口服益生菌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三组分别施以相应治疗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Bristol粪便分型积分均有所升高,Wexner便秘评分和便秘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第28天,联合治疗组Bristol粪便分型积分高于单纯推拿组和口服益生菌组,Wexner便秘评分和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单纯推拿组和口服益生菌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推拿组和口服益生菌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口服益生菌治疗儿童FC的效果优于单纯推拿或口服益生菌组,治疗方法简便,患儿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康平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诊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B、C组(每组60例),A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格列美脲,B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C组采用...  相似文献   

19.
沙娟娟  翟洁敏  姚力  苏航  郭强 《中国康复》2020,35(6):321-32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加巴喷丁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65例PTN患者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A组)、rTMS组(B组)、rTMS联合加巴喷丁组(C组)各55例,A组患者给与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B组患者给与rTMS治疗,C组患者给与rTMS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并记录疼痛缓解率和加巴喷丁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4周后及治疗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B、C组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随访1、3及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C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3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A、B组(均P<0.05),且C组加巴喷丁使用剂量显著低于A组(P<0.05)。 B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C组(均P<0.05),C组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低于A组(P<0.05)。治疗后,3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B、C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C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rTMS联合加巴喷丁能够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减少加巴喷丁的使用剂量,改善患者睡眠,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50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B组、C组分别采用5%、10%、15%氨基酮戊酸外敷,再采用光动力治疗仪进行光动力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痤疮瘢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痤疮瘢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C组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治疗后痤疮瘢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时,10%氨基酮戊酸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