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克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可变区首尾区域的双独立片段为例,探讨克隆入同一载体的基因数多于一个时可采取的构建策略。方法:在一个基因A正义引物与另一基因B负义引物的5′端分别设计与克隆载体相匹配的酶切位点,在 B基因正义引物与A基因负义引物的5′端设计相同的酶切位点。分别进行PCR扩增,再通过引物的5′端相同的酶切位点进行两PCR产物的酶切与连接,以连接产物为模板,应用A基因正义引物和B基因负义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此次PCR产物经常规方法克隆入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带有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rCGRP)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CGRP。方法应用Trizol试剂从SD大鼠脑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rCGRPeDNA(PCR引物上加上双酶切位点),产物通过Hindm和BamHI酶切、纯化、连接,将目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DNA3.1(+),再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通过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阳性克隆,再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所得克隆。结果(1)RT-PCR产物电泳分析扩增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一条特异的片段,和rCGRPcDNA大小相吻合;(2)重组克隆鉴定①PCR鉴定。PCR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一条特异的片段,和rCGRPeDNA大小相吻合;②酶切鉴定,抽提质粒经双酶切,酶切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凝胶成像仪下可见两特异性条带,分别和pcDNA3.1(+)和rCGRPcD-NA大小相吻合;③DNA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分析,与rCGRP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完全一致。结论(1)大鼠脑组织中有rCGRP的表达;(2)通过RT—PCR及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CGRP。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大鼠MCP-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CP-1。方法据Genebank中大鼠MCP-1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提取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总RNA,利用PCR技术扩增出MCP-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TA克隆至pMD-18T载体,然后分别双酶切pMD-18T-MCP-1回收目的片段再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果PCR扩增得到大鼠成熟MCP-1的cDNA片段大小为500 bp,重组子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PCR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CDA3.1(+)-MCP-1。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MCP-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CP-1的DNA疫苗奠定基础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克隆测序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应用。方法: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间日疟患血样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用PUC19质粒T载体构建重组子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以SSUrDNA为靶基因,PCR诊断间日疟,双盲法检测40份血样(28份镜检阳性的血样,12份健康血)。结果:间日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约为341bp;阳性克隆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插入片段为341bp,与SalI株顺序相比,仅在第151位处缺失1个碱基C;以SSUrDNA为靶基因,双盲法检测镜检阳性及健康人血样,结果完全正确。结论:所克隆的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序列在间日疟原虫虫株间高度保守,以其为靶基因建立的PCR检测方法适用于间日疟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王敏  罗琴芳  黄韧 《实用新医学》2008,9(3):204-206
目的 构建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ESAT-6)基因的pET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初步鉴定该蛋白。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基因组中扩增ESAT-6基因,产物通过双酶切克隆入pET-32a(+)质粒,经PCR、酶切、测序等方法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菌体中哪诱导表达,并经镍柱纯化、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所获得ESAT-6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25kDa,并能与特异性单抗结合,具有一定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2(IL-12)两个亚基基因通过连接肽基因进行拼接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L-1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两个牛弹性蛋白基序(10个氨基酸)的基因序列为两个亚基基因拼接的连接肽基因。根据人IL-12 p35、p40两个亚基基因片段以及连接肽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其中p40基因下游引物包括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以及Kpn Ⅰ 酶切位点,p35基因上游引物包括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以及Kpn Ⅰ 酶切位点。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获得人IL-12 p35与p40基因片段。利用Kpn Ⅰ内切酶对p35与p40基因的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产物回收后利用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应用p40基因上游引物与p35基因下游引物对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利用Kpn Ⅰ内切酶对连接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将扩增的连接产物克隆入T载体,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酶切鉴定,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进行拼接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通过PCR分别获得约1 000 bp大小的p40基因片段与600 bp大小的p35基因片段,两个基因酶切片段连接后PCR扩增获得1 600 bp左右的拼接产物,采用Kpn I 内切酶对拼接产物进行酶切后获得约1 000和600 bp大小的基因片段,分别与p40和p35基因片段大小一致。拼接产物的T载体经酶切鉴定可见1 600 bp 大小的酶切产物,拼接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数据库上的p40基因、p35基因以及连接肽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利用该基因分子拼接技术成功地将人白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通过连接肽基因进行拼接。建立了一种简单、方便、有效进行人白细胞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拼接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L-12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从微生物基因组中扩增卡介苗Ag85-B和HBsAg编码基因。虽然在引物5'端设计了限制性内切酶识别顺序以及附加顺序,但因限制性内切酶不能切开这些顺序,使扩增基因产物不能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因此,我们构建了新的克隆载体即T载体,专门用于克隆未经任何修饰的PCR产物;这种方法价廉,快速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人前脑啡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内源性脑啡肽的镇痛活性及相关药物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取新鲜的人脑颞叶皮质组织,用提取RNA的试剂盒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设计两对引物,用巢式PCR的方法获得人脑啡肽原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克隆扩增。双酶切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及T载体中的目的片段,胶回收重组构建成pCDNA3.1(+)-PENK表达载体。最后限制性酶切鉴定该表达载体。结果 采用巢式RT—PCR技术可以获得人前脑啡肽原基因,经测序证明其碱基序列为编码目的基因的正确序列。凝胶电泳结果证明已将此片段克隆到pCDNA3.1(+)内。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作为疼痛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克隆丙肝病毒非结构蛋白NS3-4A基因,构建表达HCV-NS3-4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方法设计合成HCV NS3-4A基因全长的特异性引物,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非结构蛋白区NS3-4A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Hind III双酶切后克隆到pFastbacDual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最后经PCR和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结果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长度为2.2kb,该片段成功克隆在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FastBacDual上,经测序证实为HCV NS3-4A基因,这表明HCV-NS3A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CV NS3-4A基因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这将为下一步HCV杆状病毒载体疫苗的制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表达dsRNA的双向启动子以及靶基因AaCPR100A的大肠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HT315-AaCPR100A。方法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pSVP27A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苏云金芽孢杆菌Cry3A正向启动子Pro-1(+);以埃及伊蚊RNA反转为cDNA为模板,扩增靶基因AaCPR100A;将大肠-苏云金穿梭载体pHT315质粒经HindⅢ和SalⅠ双酶切线性化;按照转录方向将正向启动子与靶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插入穿梭载体pHT315中;以生物合成的含有Cry3A反向启动子序列的质粒为模版,经PCR克隆扩增Pro-1(-)反向启动子;将含有正向启动子与靶基因的中间载体通过Eco RⅠ限制性酶切酶线性化,按转录方向在靶基因下游通过无缝克隆插入反向启动子。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正向启动子、靶基因AaCPR100A和反向启动子PCR产物条带清晰,质量良好,可用于无缝克隆实验;经无缝克隆连接双向启动子以及靶基因片段后,对含有重组载体pHT315-AaCPR100A的重组质粒进行PCR验证,在重组载体中成功扩增正向启动子、靶基因片段以及反向启动子,经核苷酸测序验证双向启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