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剂组和利培酮组,各42例,分别使用帕利哌酮缓释剂和利培酮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8周末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PANSS评定: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两组在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定:两组药物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帕利哌酮缓释片优于利培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效。但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相对迅速,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社会功能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女性患者疗效、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行交叉分组,对96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研究组(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末疗效、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催乳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47例,实际完成30例,对照组49例,实际完成3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催乳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各周期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胆固醇、催乳素、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与奥氮平相当,治疗12周后对血糖、甘油三酯影响与奥氮平相近,对胆固醇、催乳素水平升高,体质量增加较奥氮平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以奇偶数法分成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奥氮平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有效率65.8%,奥氮平组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效快,不良反应低于奥氮平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血脂、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帕利哌酮治疗,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对患者症状、血脂及体质量的影响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阴性症状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疗效可靠,对患者体质量、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对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研究组给予三天帕利哌酮片3mg/日口服,无药物过敏反应即予以棕榈酸帕利哌酮150mg肌肉注射;间隔8天注射100mg,之后每月一次,剂量75mg或100㎎或150mg,无口服药补充;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口服,起始日剂量5mg,最大剂量30mg;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2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同一时点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时点PANSS、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4.226 P1=0.014 F2=4.823 P2=0.01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126 P=0.172);两组血糖、血脂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772P=0.017)。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当;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奥氮平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帕利哌酮组患者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开始6mg/d,2周后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6~9mg/d;奥氮平组患者服用奥氮平,开始剂量为5mg/d,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10~20mg/d,2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社会功能量表(SFR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量表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量表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奥氮平治疗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就诊顺序交叉将9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奥氮平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4、8、12、24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同时检测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CG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或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奥氮平相当,短期应用对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低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2例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于入院时、治疗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首发组与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和第8周末,首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组阴性症状分量表分虽也逐渐降低,但至第4周后差异方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首发组显效率为46.43%,复发组显效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8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依从性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研究组口服三天帕利哌酮,无过敏即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首次150mg,间隔8天100mg,之后每月一次,剂量75~150mg;对照组口服奥氮平,剂量5mg~30mg,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8、12、1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自评问卷(Q-LES-Q)评定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副作用量表(TESS)、实验室、血生化、体质量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各时点PANSS、CGI、Q-LES-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PANSS、CGI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LES-Q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室、血生化无差异,体重、催乳素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副反应与奥氮平相当;对体重及催乳素影响较奥氮平轻,对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剂对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2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作为本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帕利哌酮缓释剂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和8周后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改善(PSP总分)、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4周和8周后,首发组患者间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著(P0.05);复发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量表评分亦比治疗前低(P0.05),但阴性症状治疗2周时差异不明显,但在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PSP总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的临床显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复发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阳性症状的疗效均较为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临床疗效,第8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0%,对照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组治疗第2周末起,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PSP量表评定,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2组TESS量表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主要有泌乳素水平升高、心动过速、静坐不能、体质量增加、直立型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优于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社会功能效果要明显好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奥氮平与帕利哌酮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对比,随后采用掷硬币法将观察组分为接受帕利哌酮治疗的帕利哌酮组及接受奥氮平治疗的奥氮平组两个亚组各50例,对两亚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叶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两亚组治疗前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治疗8周各指标数值相比较,奥氮平组血清叶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帕利哌酮组,而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帕利哌酮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奥氮平组略高于帕利哌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常规用药的帕利哌酮,奥氮平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略逊于后者但差异并不明显,在患者存在帕利哌酮用药禁忌时可选取奥氮平予以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每组各35例,疗程均为8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利哌酮组疗效优于阿立哌唑组(P<0.05),且帕利哌酮起效较阿立哌唑为快,二者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均是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帕利哌酮总体疗效更好,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分别单药治疗8周;治疗前后给予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给予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分别有48例及45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肝功能异常率帕利哌酮组(21.6%)与奥氮平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对肝功能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奥氮平组显效率76.0%,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2.0%,两组疗效相仿(P>0.05)。奥氮平组嗜睡、体质量增加、血脂升高的不良反应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越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1)。结论: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者中筛选126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年龄≥60岁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63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80天。于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12周末、180天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心电图和肝功监测。结果共107例完成研究,帕利哌酮组54例,利培酮组53例。分别从治疗第1、2周末开始,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各治疗时点PANSS总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各治疗时点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第180天,帕利哌酮组痊愈率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63%vs.62.27%,P0.05)。整个治疗期间,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vs.24.53%,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均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但帕利哌酮起效更快,疗效更佳,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社会功能恢复,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和阳性症状分、PSP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周和第4周末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PS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终点,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帕利哌酮缓释片都是安全有效、可以耐受的。结论与单一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改善阴性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同时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或阿立哌唑替代治疗,观察血糖脂、脂联素、瘦素等指标变化。方法 98例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分别替换成帕利哌酮或阿立哌唑治疗,换药前、后第4、8、12周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检测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结果 (1)与换药前比较:两组TG、TC和BMI第8、12周下降(P<0.05),两组第4、8、12周脂联素持续升高(P<0.05)和瘦素、HOMA-IR下降(P<0.05);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和阿立哌唑组FBS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帕利哌酮组FBS第8、12周显著下降(P<0.05),而阿立哌唑组第4周PANSS显著升高(P<0.05)。(2)组间比较:两组第4、8、12周TG、TC、脂联素、瘦素、HOMA-IR和BMI无差异(P>0.05);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第4、8周和FBS在治疗后第8、12周均显著低于阿立哌唑组(P<0.05);(3)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率为14.2%,阿立哌唑为20.4%。结论奥氮平换药为帕利哌酮或阿立哌唑能改善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体重指数,对脂联素和瘦素的调节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但帕利哌酮比阿立哌唑能更好控制精神症状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缓释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利哌酮缓释片患者68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根据PANSS减分率(≥50%为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C3435T位点的基因型。将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基因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前后PANSS及PSP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效组与无效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未发现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常用的5种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近期影响。方法 2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6周,检测基线(入组时)和治疗每周末血清泌乳素水平,并在基线和治疗第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各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患者泌乳素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时间因素主效应、分组因素主效应和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第1周末时,利培酮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另外4组(P0.05);第2、3、4、5周末时,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P0.05);第6周末,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帕利哌酮组均高于其他2组(P0.05),并且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高于帕利哌酮组(P0.05)。治疗前后PANSS量表的变化值在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使患者泌乳素水平逐渐增高;不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泌乳素的近期影响不同,利培酮和奥氮平在治疗早期就能明显升高泌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