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工心瓣膜患者微栓子信号和凝血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信号 (MES)的数量及相对强度与凝血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门深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MES ,同时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通用比值 (INR) ,观察MES数量及相对强度与INR的相关性。结果 :MES阳性发现率 83 33% (2 5 30 ) ,MES出现频率 0~ 4 0 4 (中位数 4 0 )个 h ,MES平均相对强度 11~ 38(2 3 6 3±5 13)dB。INR1 12~ 3 5 1(1 95± 0 6 9)。MES数量及相对强度与INR无相关性。结论 :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MES与凝血活性无关 ,提示微栓子物质不是血栓性的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中的脑损伤及麻醉剂对脑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蔚  王泉云  金德方 《四川医学》2001,22(12):1182-1184
近年来体外循环 (CPB)后中枢神经系统 (CNS)功能障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CPB术后第 1周 30 %~60 %的病人有神经精神障碍 ,术后几个月至几年 10 %~ 30 %的病人仍有可测量的认知障碍。1  CPB中的脑损伤机制1.1 微栓塞 :使用鼓泡式氧合器产生的微气栓 ,可阻塞大脑终末动脉或毛细血管 ,造成脑局部缺血。尤其是当动脉端未用滤过器或 CPB时间超出 12 0 min时 ,发生脑微气栓的可能性更大。 Moody等证实 CPB后的病人有脑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扩张情况存在 ,并认为是脂肪栓塞造成的 [1]。p H稳态血气管理时 ,因脑血管扩张及脑血流增大促使更多…  相似文献   

3.
30多年来各种心肺机、氧合器、过滤器等体外循环仪器相继问世,使体外循环灌注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从而促进了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对于“栓子”和“微栓”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研制过滤器的目的是滤去体外循环中的各种栓子和微栓,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学者证明动脉路安置微栓过滤器可阻挡30%~70%的微气栓,而在回收器及氧合器间安置微栓过滤器可阻挡90%~98%的微气栓,因此处血液靠重力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脑动脉微栓子信号 (MES)的基本特征。方法 :采用双门深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了 2 1例机械心瓣膜患者的脑动脉 MES。结果 :MES阳性发现率为 80 .95 % (17/ 2 1) ,MES出现频率为 0~ 40 4(中位数 40 )个 /小时 ,MES相对强度为11~ 38(2 3.6 3± 5 .13) d B。84.89%的 MES在二个取样深度依次显示 ,时间延迟为 0 .4~ 2 8.4(中位数 6 .0 ) m s,15 .11% MES仅见于近端通道 ,而在远端通道未能显示。结论 :双门深 TCD是研究 MES基本特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经肺动脉灌注低温组胺酸-酮戊二酸-色氨酸灌注液(HTK)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对照组。灌注组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灌注低温HTK,对照组常规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取右下肺组织活检,观察病理变化。检测围手术期动脉血气分析及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监护室(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返回ICU后0、12、24和48 h,灌注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前,灌注组血浆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ICU后0、12、24和48 h灌注组血浆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灌注组体外循环术后肺泡轻度水肿,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对照组体外循环术后肺泡水肿,肺泡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改良肺动脉灌注低温HTK可以明显减轻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内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 (IPC)对猫体外循环 (CPB)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心肌细胞膜总磷脂及胆固醇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 :建立猫体外循环模型并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5只。对照组仅行单纯 CPB,不阻断主动脉 (ACC)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于 CPB后 4 5 min行 ACC,6 0 m in后使心脏复跳 ,恢复再灌注 4 5 min;IPC组于 ACC前行 IPC(ACC5 min后开放 1 0 m in,重复 3次 ) ,余处理同 IR组。测定 CPB过程中各时间点心肌细胞膜总磷脂及胆固醇含量并计算胆固醇 /磷脂比值 (C/ P)。 结果 :IR组 ACC6 0 m in时心肌细胞膜总磷脂及胆固醇含量较 CPB前明显减少 (P<0 .0 1 ) ,但 C/ P无明显变化 ,再灌注 4 5 min时心肌细胞膜总磷脂及胆固醇含量进一步降低 ,与 ACC6 0 m in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 ,同时伴有 C/ P升高 ;IPC组ACC6 0 m in时心肌细胞膜总磷脂及胆固醇含量与 CPB前相比无明显降低 ,再灌注 4 5 min时 ,心肌细胞膜总磷脂及胆固醇含量虽明显低于 CPB前水平 (P<0 .0 1 ) ,但显著高于 IR组 (P<0 .0 1 ) ,IPC组 CPB全过程中 C/ P未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 :IPC可通过减少 CPB缺血再灌注损伤所造成的心肌细胞膜磷脂和胆固醇丢失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深低温低流量结合中度血液稀释的体外循环 (CPB)方法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鼻咽温降至 2 0℃± 2℃ ,动脉灌注流量 (0 .8± 0 .4 )L/ (min·m2 ) ,稀释后的红细胞比积 (0 .2 0± 0 .0 3) %。结果 采用此种CPB方法 ,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降低 ,无死亡病例。结论 此种CPB方法适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术后并发症少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意外事件的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 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常温、浅低温3例,中低温5例,深低温顺行脑灌2例),1∶4冷含血心脏停搏液灌注.采用进口心肺机、进口膜式氧合器、国产动脉微栓过滤器.结果 操作意外8例(80%),其中因灌注心脏停搏液进气1例,安装体外膜式氧合(ECMO);电脑故障2例(20%).除操作意外致1例死亡外,余均安全出院,均未出现与体外循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注重体外质量控制、定期检测校准机器、提高灌注师的责任性和手术台上下的沟通是提高小儿体外循环灌注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动脉微栓子信号(MES)的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双门深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了21例机械心瓣膜患者的脑动脉MES.结果:MES阳性发现率为80.95%(17/21),MES出现频率为0~404(中位数40)个/小时,MES相对强度为11~38(23.63±5.13)dB.84.89%的MES在二个取样深度依次显示,时间延迟为0.4~28.4(中位数6.0)ms,15.11%MES仅见于近端通道,而在远端通道未能显示.结论:双门深TCD是研究MES基本特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艾司洛尔对心脏手术病人的血钾和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新  鲍红光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3):338-338,340
目的 :观察在体外循环 (CPB)中给予艾司洛尔血钾和血乳酸的变化。方法 :选择需在体外循环下作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 2 8例 ,观察组 (8例 )于肝素化后静脉注射初始量艾司洛尔 5 0 0 μg· kg- 1· min- 1× 4 min,继而以30 0μg· kg- 1 · m in- 1 持续输注 ,直至主动脉开放后 10 m in。对照组 (2 0例 )则在同一时期内输注相同容量的 0 .9%氯化钠。于 CPB前、CPB开始后 5 min、主动脉开放时及手术结束时作电解质和乳酸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钾在 CPB开始后5 m in较对照组高 (P<0 .0 1) ,两组病人血乳酸随着手术的进行渐升高 (P<0 .0 1) ;观察组血乳酸在主动脉开放时及手术结束时较对照组为低 (P<0 .0 5 )。结论 :低温体外循环引起血乳酸进行性增高 ,在 CPB中给予艾司洛尔能引起血钾升高和血乳酸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凝血系统、血小板功能和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8)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U组将乌司他丁40万单位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自切皮开始静脉输注,30 min内输注完毕,另将40万单位加入CPB预充液中,另外20万单位以4~6万单位/h速率输注至术毕,总量100万单位,C组不用乌司他丁及任何抗纤溶药物.分别于切皮前1 min(基础值,T0),肝素化前1 min(此时U组已用乌司他丁40万单位,T1),术毕(T2),术后6 h(T3)和术后24 h(T4)经颈内静脉导管采血5 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CD62p),用比浊法测定激活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用硅藻土激活剂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记录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组间GPⅡb/Ⅲa、CD62p和PT,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同种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U组APTT在T1、T3和T4均缩短(均P<0.05).与C组比较,U组:APTT在T1~4均缩短(均P<0.05),体外循环中ACT缩短,补充肝素量增加(P<0.01).结论 乌司他丁对血小板聚集和活性无影响,它能缩短APTT及肝素化后的ACT,增加CPB中补充肝素量,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该实验所用剂量未见减少CPB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恢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NEC-CABG)心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连续12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EC-CABG组69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NEC-CABG组51例,不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旁路移植手术。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连续监测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心室每搏功指数(LVSWI),记录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用量、血液超滤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输血量等。结果:NEC-CABG组CO、CI、LVSWI较EC-CABG组恢复快;NEC-CABG组使用IABP(1.9%)较EC-CABG组(8.6%)明显降低(P<0.05);NEC-CABG组机械通气时间较EC-CABG组短,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且EC-CABG组多需要进行血液超滤。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显示了良好的心功能恢复效果,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coenzymecomplex,贝科能)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术日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继续静脉滴注2支/d,1次/d,共3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min、开放后10min、停机时、术后24,72,120h采动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TnI)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TnI含量明显升高,术后120h仍高于正常,而试验组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术后24、72h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对照组及实验组SOD活力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较基线值明显降低,但试验组在停机时的S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复合物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TnI释放,维持SOD活性,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患者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4月至12月患者48例,前瞻性随机分为CABG组(n=28)和OPCAB组(n=20)。分别于肝素化前5 min及鱼精蛋白中和后10 min经中心静脉导管采血,采用TEG及Platelet MappingTM系统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同时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及血常规。记录术后出血量及同种异体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鱼精蛋白中和后相比肝素化前ACT、R值、K值及α角均无显著差异;但MA值、血小板抑制率(INHADP、INHAA)差异显著(P<0.05)。肝素化前两组患者的ACT值及TEG参数值相比无显著差异;鱼精蛋白中和后两组患者的R值、K值及α角相比差异不显著,但MA值、INHADP、INHAA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OPCAB组引流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CABG组(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受损是导致CABG凝血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与CABG相比,OPCAB有益于保护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异常出血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81例先心病患几分别于转流前、转流毕、术后早期进行TEG检测,收集的病例分为紫绀组(12例)和非紫绀组(69例),比较围术期各个时间点凝血功能变化。结果两组TEG各参数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转流前纤维蛋白原缺乏发生率高于非紫绀组(P〈0.05),紫绀组转流毕及术后早期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非紫绀组低下(P〈0.05),且CPB时间长,术后4h引流量多,术后24h血浆用量高于非紫绀组(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围术期存在较高比例凝血功能异常;紫绀患者纤维蛋白原低下发生率高,应给予针对性血液成分补充;TEG对分析先心病患儿术后异常出血原因及指导合理使用血制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中纤溶系统激活反应的影响。方法  6 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 ) ,止血芳酸组于CPB转流前、CPB预充液中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 1 0min ,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止血芳酸 2 5 0mg ;对照组不给药。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CPB后 30min、CPB停机及手术结束时检测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的含量。结果 转流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减少 ,止血芳酸组降低程度相对较轻 (P <0 .0 5 ) ;转流后两组的D 二聚体、FDP均显著增高 ,止血芳酸组与对照组比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CPB期间应用止血芳酸能抑制纤溶系统亢进并间接保护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ABG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于体外循环(CPB)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5×10~4 U/kg,C组于相同时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1h(T2)、CPB后1h(T3)、CPB后24 h(T4)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T1相比,2组患者在T2,T3,T4时点TNF-α,IL-6,IL-10及NE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U组在T2,T3,T4的TNF-α,IL-6及NE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U组患者术后肺、肾及脑功能明显优于C组(P<0.05),心、肝功能及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急性血小板(Plt)分离与自体血回输对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 方法:择期拟在CPB下CABG 患者60例,ASA分级Ⅱ级或Ⅲ级,年龄40~65岁,体质量70~103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自体血回输组(Z组)和急性Plt分离组(APP组)。AP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APP,提取富Plt血浆,于CPB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回输,Z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自体血放血入枸橼酸保存液血袋,回输同APP组,C组不作处理。于麻醉诱导后5 min(T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T2)和术后即刻(T3),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检测血常规和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记录Hb、Pl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关胸时间、术后引流量和输血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Z组和APP组T3时Plt、CR升高,APP组T3时PF升高,Z组和APP组术后24 h引流量减少,异体血浆输注量和红细胞输注量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和异体血浆输注率降低(P<0.05或<0.01)。与Z组比较,APP组T3时PF升高(P<0.05)。 结论:急性Plt分离或自体血回输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具有相似的血液保护作用, 但是前者可以增强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9.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CABG)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form of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 by avoiding the unwanted complications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particularly in high-risk patients. To clarify the efficacy and cost performance of Off-Pump CABG, we studied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of Off-Pump CABG and compared it to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Pump CABG). From Aug. 1998 to Feb. 2002, twenty-eight patients who had pre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11), chronic renal failure (4), atheromatous aorta (4), one lung (1), severely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6), re-do CABG (1), and cancer (1) underwent Off-Pump CABG. Another thirty-six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n-Pump CABG served as a control. The Off-Pump CABG patients were almost the same age as the On-Pump CABG patients (68 +/- 8 vs 64 +/- 8 years, ns). The Number of grafts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2.6 +/- 1.0 vs 2.9 +/- 1.0, ns). Peak CK, peak CKMB, peak LDH, and peak GOT releas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ff-Pump CABG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n-Pump CABG group. Graft patency rates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98% in Off-Pump CABG vs 98% in On-Pump CABG). The total cost for surgery and patient ca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001) in the Off-Pump CABG group (dollar 21000 +/- 7000) compared with the On-Pump CABG group (dollar 33000 +/- 4200). Off-Pump CABG is less invasive to the myocardium, is less expensive, and has a similar efficacy in comparison with On-Pump CAB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4%琥珀明胶(GEL)和6%羟乙基淀粉(130/0.4,HES)用于术中胶体补充和体外循环预充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ABG手术患者44例,年龄42~85岁。随机分为明胶(G组)和羟乙基淀粉(V组)组,每组22例。4%琥珀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分别作为两组体外循环预充和麻醉诱导后单一类型胶体液补充。分别于患者麻醉诱导后(T0)、开胸后(T1)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T2)取静脉血用Sonoc lot凝血分析仪检测激活凝血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最大凝血标记值(MCS)和血小板功能(PF),同时检测3个时点的常规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计数(P lt),记录术后24 h胸引量。分析各项检验结果的意义及其与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的联系。对比分析使用不同胶体液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V组与G组相比在T2时间点APTT、gbACT、PF、MCS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V组对术后APTT、gbACT的影响相对较强,但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V组优于G组。两组术后24小时胸引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4%琥珀明胶与6%羟乙基淀粉用于液体预充时对CABG术患者凝血的影响略有差别,但对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