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析了中药注射剂的中西药归属定位问题和中药注射剂的辨证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评价分析也增多,甚至有人提出临床禁止使用中药注射剂[1].然而,作为取得令人瞩目成果、疗效不可替代的中药注射剂,具有中国自主创新特色,发展了中国传统医药学,是真正属于自己研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中药传统剂型(膏丹丸散)伴随我们走过了千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中叶,中药制剂迅速发展,出现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才能发挥其药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不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阐述来提醒医务人员用药时注意。结果: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才能使中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是一个复杂问题,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操作规范,才能使中药注射剂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药注射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和不良反应,并对中药注射剂发展前景、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与安全性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07-2008年度医院临床药学室上报的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资料,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抗茵药物,占全院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14.29%.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应该切实引起医师、药师与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二玲 《光明中医》2011,26(5):1070-107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及不良反应的规律和常见鱼腥草注射液等不良反应,正确理解中药不良反应,确保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价,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管理规范附则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结合临床观察、实践,提出如何预防和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的加强,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数量急剧增多。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为品种的广泛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其中以变态反应最为多见。产生的原因有:中药种类繁多,处方成分复杂;药品本身及制备工艺方面的缺陷;药品使用不当及个体差异等。要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重视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防治,完善安全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96-219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申报工作,保障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1983—2013年12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从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分析由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成因,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并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思路。该综述提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药组成味数关系不大,但与药物本身、辅料、溶媒的选择关系紧密,而由这些方面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数都可通过完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李贻奎  张金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905-1909
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口服药物有起效快,作用强的优势,在治疗急性病、疑难病等方面发挥急救等优势,弥补了中药口服的不足,是现代制药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创新剂型,体现了中医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精神.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个别品种引发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甚至有人提出取消中药注射剂.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产生的背景、现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介绍了改进提高的要点,并以鱼腥草注射液为例,介绍了通过改进提高降低风险,达到安全用药的思路与方法,为中药注射剂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药注射剂的现状和发展,该文从"理论"、"制剂"和"临床"3个方面揭示中药注射剂的科学内涵,指出中药注射剂是中药传统剂型的创新与突破,是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具有中医药特性的现代剂型,符合去杂存精的中药制剂要求,满足中医药速效救急的临床需要,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方向之一。同时,该文还对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代临床应用、特殊的给药途径、成分与组分的多样性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喜莲  李梦  戎萍  马融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807-2809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儿童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对策。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选用CNKI期刊库为资料来源,以1987年4月至2012年5月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种类、例数、临床表现、相关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表现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相关因素与儿童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药物制备工艺、临床不合理用药、监管制度不完善等有关。结论: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药物质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严格监管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有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应该合理使用健康发展,还是禁止使用全面封杀,一直存在激烈争论,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人对中药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存在诸多误解与偏见。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药成分复杂,中药研究、临床应用与西药不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与大量不合理用药,中药与西药盲目混用,不合法、不合格的假冒伪劣药,静脉输液过程操作不规范,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等辅料有一定毒性以及中药成分的问题等多种因素有关。发展中药注射剂是治病救人的需要。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系统研究工作,特别是中药安全性研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研究;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控制;加强各个环节的审批、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广大群众及病人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煜彬  窦德强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4):2765-2773
中药注射剂由于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危急重症领域。近年来随着其临床不良反应报道的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其中急性过敏反应为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急性过敏包括I型过敏和类过敏,其中后者占77%以上,为中药注射剂的主要不良反应,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注射剂包括鱼腥草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等导致严重的类过敏反应的发生。但是国内外对类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均未建立评价中药致敏原的类过敏标准动物模型,有关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技术指导原则尚未制定,相关机制及类过敏成分尚不明确,相关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该文主要从类过敏反应机制、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3方面对中药注射剂类过敏进行综述。类过敏反应机制主要包括直接刺激途径、补体途径、凝血途径、激肽释放酶-激肽途径和急性过敏途径共5条途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整体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综述评价指标主要分析了类过敏发生途径的特征指标及类过敏发生后效应物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辨证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方能进行合理的施治。文章在阐明辨证内涵及其与状态辨识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中医证具有动态性、稳定性、缓急性、模糊性、兼杂性、隐匿性、整体性与人体性8大特点,因而辨证应遵循整体合参、动静统一、因人制宜、辨证求本、病证结合的原则,如此方能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诊断,从而为立法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心肌肥厚是心脏由于压力或容量超负荷引起的心肌细胞异常增大,进而影响心脏的基因转录、蛋白合成、代谢、氧化应激、自噬等通路,最终导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辨证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疾病的本质,文章综述心肌肥厚的4种中医证型,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及其发病机制,以及中药对心肌肥厚辨证施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上防治心肌肥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崔远武 《天津中医药》2019,36(3):266-268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