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手部皲裂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自拟中药外洗浸泡双手,2次/d,同时于泡手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和尿素霜2—3次/d,B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和尿素霜2~3次/d,分别在治疗第7、14天和第28天观察其疗效,并在第28天治疗后对其临床有效率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时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Z=4.555,P〈0.01)且未发现有明显不适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够明显提高对慢性皲裂角化性湿疹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临床最常见的损害之一,常发生于头、颈、躯干上部和四肢日光损伤部位[1]。老年人、浅肤色类型和慢性日光暴露者容易受累。原发性损害是粗糙的红色丘疹,伴白色到黄色鳞屑。因AK可发展成鳞癌,且有时与鳞癌不易区别[2],故必须积极进行治疗,其目标为毁坏异常细胞以根治AK和预防复发。巨大戟醇凝胶是近年首个获准用于治疗AK的局部用凝胶制剂,疗程仅需2~  相似文献   

3.
4.
40例日光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日光性角化病(AK)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AK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1)60~80岁为AK高发年龄,占67.5%,60岁以下发病率较低,占17.5%;(2)发病时皮损多发生于面、颈等暴露部位,病理类型以鲍温样型、萎缩型及肥厚型为主;(3)临床与组织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仅为50%,临床上极易将其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症等其他皮肤病。结论 AK好发于老年人,面颈部多发,病理类型以鲍温样型、萎缩型及肥厚型常见,临床上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皮肤镜及液氮冷冻对于早期日光性角化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观察复发率.方法:选择2018-01 ~2019-12门诊初步诊断为日光性角化病患者,进行皮肤镜检,进一步确诊后给予冷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退后,进行皮肤镜复查,并视检查结果确定下部治疗方案.对照组仅进行皮肤镜检测及冷冻治疗,不予皮肤镜复...  相似文献   

6.
魏荣  吴斌  彭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81-2881,2883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日光性角化病(SK)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在40例SK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2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突变型P53蛋白在SK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10.00%,其在SK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SK相关,提示SK皮损细胞中有P53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iment,MEBO)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术后创面均外涂MEBO。结果:80例患者随访3个月,治愈68例,占85%,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创面7d左右结痂愈合,无一例出现创面感染及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术后创面恢复疗程短,疗效可靠,无瘢痕,为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近来在阴阜部位发现有突出物,但患处无痛痒,手术切除后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请问:1.该病的病因是什么?2.切除后是否会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手烧伤的效果。方法正确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及药刀结合的方法,改善伤后手部微循环,同时加强手的功能锻炼。结果174只手部深Ⅱ~Ⅲ度烧伤,痊愈142只,占81.6/%;好转30只,占17.2%;无效2只,占1.2%;总有效率98.8/%。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病例资料,对不同类型微型钢板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在1期治疗后均愈合,在对于治疗患者的随访复诊中显示,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5~2.5个月之间,患者中没有出现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现象,治疗效果优良率约为91%。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进行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不仅方法简单,对于患者的手部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靠,并且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具有比较突出的手部骨折临床治疗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龙敏 《中国药房》2005,16(2):142-143
光化性角化病( AK,又称日光斑),系常见于人体表皮如脸、头皮、前臂及手背的鳞状粉红色丘疹皮肤疾病,是一种复合性损伤,主要因过度光照所致,特别易发生于老年人.部分 AK可自行消退,但若不及时治疗也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其发生率约为 0.25%~ 1% [1].临床上对其治疗已越来越重视,随着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为临床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本文拟介绍几种较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自1996年建立爱婴医院以来,采用新的复苏技术抢救了窒息新生儿64例,取得了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日光性、药物光敏感性皮炎与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石革  龙振华 《中国药房》2005,16(17):1359-1360
1日光性、药物光敏感性皮炎概述及临床表现 1.1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又称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sunlight eruption),与日晒伤(Sunburn)均属于日光性皮肤病,是一种内源性、延迟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目前,尽管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毋庸质疑与日光有关.系因过度日照(亦可为光源照射)发生的皮肤炎症,致病波长为290nm~320nm的紫外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科于1995年以来共收治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症共21例,早期患者5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16例中、晚期病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血管外膜切除10~15mm或血管切开取栓。结果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症取得了满意效果。随诊3~16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60眼眼底病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激光光凝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结论激光光凝用于眼底病的治疗中,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冯智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6):85-85
脂溢性角化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男性多见,影响美容。高频电针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精确、术中不出血、术后创面修复快和并发症少的皮肤美容外科技术。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以来对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70例采用高频电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笔者于1995年-1996年间运用迪银片治疗角化性皮肤病24例,年龄1岁3个月-45岁;男9例,女15例;鱼鳞病11例,汗管角化5例,毛周角化5例,掌跖角化3例。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抗生素赋于人类的福音是无须说明的,它的产量在医药品中是最高的。在微生物工业界中,抗生素在发酵生产方面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抗生素生产菌中,有60%~70%是放线菌类,因此,抗生素的生产与放线菌是不可分割的。现在与微生物工业有关的放线菌的应用领域,已经超出酶制剂、酶抑制剂、抗癌剂、农药、饲料添加剂、免疫调节物质以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干扰素组和激光结合组,各48例。干扰素组患者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激光结合组患者在干扰素组基础上联合激光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皮肤生理指标(经皮失水率、皮肤含水率)、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激光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干扰素组(97.92%vs. 81.25%,χ2=7.144,P=0.008)。治疗2个月后,2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激光结合组高于干扰素组(P<0.01);2组经皮失水率低于治疗前,皮肤含水率高于治疗前,且激光结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干扰素组(P<0.01);2组症状与躯体感受、心理感受、日常活动、衣物选择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激光结合组低于干扰素组(P<0.01)。激光结合组与干扰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