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测定连续肾替代治疗的烧伤患者肾脏透析排出液中去甲万古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 ,色谱条件 :μBondapak -C18柱 ,流动相乙腈 -磷酸二氢钾 (0 .0 5mol·L-1) (9∶91,v/v) ,流速 1.4ml/min ,检测波长 2 36nm。结果 本法在 1~10 0 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 <2 % ,平均回收率 99.6 5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使用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结合10mg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腰穿鞘内注射,1次/d;对照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20/21)、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与万古霉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盐酸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手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海军总医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79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总有效率为61.76%。血液中药物谷浓度在5~10 mg/L的占22.78%;小于5 mg/L有4例次,占5.06%;大于20 mg/L有27例次,占34.18%。结论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载万古霉素硅溶胶(VCM-SOL)涂层,探讨其体外缓释、降解和抑菌性能.方法 采用正硅酸乙酯酸化水解法制备硅溶胶(SOL),以其作为药物载体负载万古霉素(VCM),制备VCM浓度分别为10、20、30mg/ml的VCM-SOL涂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VCM体外释放浓度,洗脱法观察涂层的体外降解行为,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分别观察载有不同浓度药物的VCM-SOL钛钢片和载SOL钛钢片的体外抗菌效果.结果 载药浓度为20mg/ml的VCM-SOL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和降解效果,第14天时洗提液中VCM浓度为5.5±1.4μg/ml,仍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1.56~3.12μg/ml),其失重率为84.72%,而第14天时载药浓度为10mg/ml及30mg/ml的VCM-SOL洗提液中VCM浓度分别为1.5±0.5和1.0±0.2μg/ml,失重率分别为77.39%和96.08%.抑菌试验显示,所有VCM-SOL钛钢片周围均有明显的抑菌圈,而载SOL钛钢片周围未见抑菌圈.结论 载VCM-SOL涂层的制备效果满意,具有明显的缓释和抑菌作用,其释放速度和降解率可通过改变载药浓度进行控制,有望为临床上预防及治疗开放性骨折和假体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因素及临床药师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2018-07至2019-07在医院接受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12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确定。将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未达标与超标的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每组43例,对临床药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因素包括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浆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中重度外周水肿、肝功能异常以及基础性疾病(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代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中重度外周水肿、肾功能异常及BMI为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P<0.05)。干预组血药浓度达标率、患者30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79%、2.33%及6.98%,与对照组分别为34.88%、9.30%及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中重度外周水肿、肾功能异常及BMI,对此,临床药师应该强化对血药浓度进行干预,以提高药物效果。  相似文献   

6.
磷霉素与万古霉素对90株革兰阳性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磷霉素与万古霉素对 90株革兰阳性球菌 :30株粪肠球菌 (Enterococcusfaecalis,Ef)、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SA)、30株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SE)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 90株临床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 0 .5为协同作用 ,0 .5 2为拮抗作用。结果 磷霉素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后 ,其MIC50 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 :FIC≤ 0 .5占 6 0 %~ 93.3% ;0 .5 2为 0。结论 磷霉素与万古霉素联合用药后 ,对革兰阳性球菌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 ,并以协同作用为主 ,无关作用较少 ,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早期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孵育金葡菌在玻片上形成生物膜,对玻片上形成的细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用荧光增白剂染色、黏附的细菌用SYTO9 /PI染色,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合Image-Pro Plus V...  相似文献   

8.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临床上抗感染治疗面临极大困难。本文对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21例.手术方法是:在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上,一期植入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修复软组织创面.结果 随访平均11个月,本组病例无软组织深部感染和骨感染,X线片显示2~4个月硫酸钙吸收并有新骨生长,7~12个月骨折骨性愈合.结论 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夏梦岩  高飞  高宏伟 《人民军医》2002,45(6):358-360
1996年 ,日本发现中介度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vancomycin intermediateresistantS au reus,VISA) [1] 以后 ,朝鲜、美国和欧洲相继均有检出报告[2 ,3 ] 。虽然VISA对万古霉素只是中介度耐药 ,但仍然引起了医学界高度警惕 ,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菌之一 ,而万古霉素目前仍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至今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确认的VISA已有 8株[4] ,该机构还专门组织人员研究VISA ,并负责接受和鉴定世界各地捐赠的VISA或可疑VISA。…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含量。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萃取,以双嘧达莫为内标,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为分析柱,以三乙胺-冰醋酸-水-乙腈(1:1: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伏立康唑及内标双嘧达莫的色谱峰分离良好,伏立康唑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1(n=6),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3.55%,RSD小于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定量限为0.1μ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川参通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scove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乙腈和0.4%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1 nm,进样量为5μl。结果丹参素在69.1~1382.0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0.56%);原儿茶醛在5.3~105.6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1.48%)。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夏爱军  张琪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3):239-240,269
目的研究建立愈肠颗粒中功劳木药材中小檗碱型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资生堂CAPCELL PAK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8∶7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柱温:室温。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盐酸小檗碱分别在0.0354-0.354μg、0.0382-0.382μg、0.0207-0.207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r=0.9998,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3%,98.8%,RSD分别为1.7%、1.3%、1.8%。结论本方法简便,可作为愈肠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舒筋活血定痛散中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UPELCO Discovery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0∶60);检测波长:440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在12.425199.6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样品中血竭素高氯酸盐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0.8%(n=6)。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舒筋活血定痛散中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复方仙灵脾颗粒中的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0.45μ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30.5:69.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C.结果 淫羊藿苷在7.51~3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紫丁香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对其静脉给药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Agilent C18柱(4.6mm×250mm,5μm,USA);流动相:甲醇-1%磷酸二氢钾(40∶60,V∶V);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20μl。结果大鼠血浆内源性物质对紫丁香苷药物测定无干扰,血药浓度在0.50~30.00μg/ml范围内,浓度对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提取回收率大于89%,方法回收率在98.3%~100.5%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n=6)。紫丁香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紫丁香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姜搽剂中6-姜辣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结果 6-姜辣素在5.08 ~30.4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Capcell pak,C18( 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1 mol/L庚烷磺酸钠,0.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 =3.0)(36:64);检测波长:278 nm;柱温:40℃;流速:1 ml/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方法,用于临床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后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加替沙星为内标,采用AgilentZORBAXSB—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相水-冰醋酸(28:1,V/V),B相乙腈,A相-B相(85:15,V/V),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94nm。结果当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在0.05~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5.4%、80.9%、88.8%,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6.9%、98.2%、101.6%;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6%,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返魂草干粉吸入剂中返魂草素Ⅱ含量的方法,并对其体外沉积性质进行初步考察.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CH3OH-5 mmol/L NaH2PO4配制的6 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2 mol/L的NaOH调pH 7.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