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对3年内进院的72名注册护士以病区为单位,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按照不同的培训模式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即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示教讲解→护士训练→考核;实验组培训模式为:护士操作并接受提问→示教讲解→护士培训→考核.结果:两种培训模式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以提高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动式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标准化病人(SP)结合案例教学法(CBL)在肿瘤学专硕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SP结合C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在我科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参加理论与技能考核、问卷调查,收集并统计考核成绩.结果: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低于实验组(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科研究生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10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6名2018级、2019级眼科专业的研究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名。观察组按照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对照组以传统方式进行培训。对两组研究生培训前后综合考核成绩结果进行评价,并在培训结束1年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种培训方式的远期效果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培训前,两组研究生综合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两组研究生的综合考核成绩均较前提高,但观察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结束1年后,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方案的远期效果评分高于传统培训方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眼科显微手术技能培训可提高研究生显微手术的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有利于眼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能为研究生们将来在临床上的手术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社会心理执业技能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17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138人,进行社会心理职业技能培训。 结果 ①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培训后有56.5%的医师认为存在自身的医患沟通技巧不足,66.7%的认为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接诊患者中最为主要的,较培训前有差异(P<0.05)。②对社会心理执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对比结果表明,培训后有86.2%的医师认为问诊时应该倾听患者的诉说,79.8%认为有必要构建良好的沟通气氛,87.7%认为培训可以提高沟通技巧,79.8%认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进行社会心理执业技能培训的最佳阶段,较培训前有明显差异(P<0.01)。③SEGUE问卷评分显示,培训后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OSCE评分成绩显示,培训后医师的总成绩及每一项合格率(>60分)的人数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进行笔试部分、8项技能操作及面试后进行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前后医师在技能技能考核中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此阶段加强医师社会心理执业技能的培养,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可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汪胜亚  刘国琴 《重庆医学》2021,50(13):2328-2333
目的 提升贵州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质量,为实现培训同质化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8-2020年内科类、外科类2575名住院医师基本信息和结业考核情况,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学历、不同身份类型、不同类别医院规范培训学员结业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 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的三年的总体考核通过率分别是92.49%、93.02% 和85.71%,均高于其他三类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2020年结业总体考试通过率分别为100.00%、87.50%、和86.84%,均高于本科生;省属医疗机构规培住院医师结业总体考核通过率分别为76.97%(2020年)、85.25%(2019年),均高于市级医疗机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结业技能考试平均成绩82.22±9.69,高于其他三类人员,除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以外其他三类人员平均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省级医疗机构的培训基地结业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绩(81.88±8.04)均高于市级医疗机构,且平均成绩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硕士及以上学历住培人员结业考核通过率总体高于本科生,省属医疗机构住培人员结业考核通过率总体高于市属医疗机构,住培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在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三级医师分级负责分期考核方法的效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将规培医师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分级负责分期考核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对两组专业理论知识、病历质量、临床技能出科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并就规培医师对培训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专业理论知识出科考核成绩实验组(95.74±2.27)分,对照组(91.25±3.24)分;病历质量考核成绩实验组(92.61±4.28)分,对照组(88.45±3.20)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91.47±3.57)分,对照组(85.23±4.88)分。两组各项成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培训教师满意度、对常见疾病和疑难病例诊治能力提高的满意度、对急诊急救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三级医师分级负责分期考核培训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方法,可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水平,分析影响临床能力水平的可能原因。方法考核574名临床型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水平和临床能力水平,对临床能力考核成绩、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和病例答辩考核成绩进行专业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接受考核的研究生思想品德成绩全部优秀;临床能力考核平均成绩(87.5±5.2)分,16个专业问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个专业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和病例答辩考核平均成绩属于优秀水平,专业间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较强。针对他们的考核体系和考评方式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8.
朱翠容  丁玉辉 《吉林医学》2014,(11):2442-244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腹腔镜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名轮转腹腔镜专业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每组各10名。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PDCA循环模式进行培训。两组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并记录成绩,轮转结束调查医生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专科轮转护士平均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CA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DCA循环可用于腹腔镜专科护士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Bloom目标教学理论结合Mini-CEX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以提高住培医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方法 选取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85名在某院呼吸内科进行为期2个月规培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3人及对照组4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Bloom目标教学理论结合Mini-CEX教学方法。所有住培医师入科和出科均采用Mini-CEX量表进行测评,并通过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科时Mini-CEX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时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住院医师及带教老师对教学过程及考核成绩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loom目标教学理论结合Mini-CEX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住培医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早期接受腹腔镜技术培训的意义和培训模式.方法 以中山大学2005级、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26名本科实习生及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加腹腔镜培训的15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26名学生为实验组,15名进修医师为对照组,在实习过程中除常规外科技能培训外,还进行腹腔镜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医学生和进修医师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同时,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调查量表(the 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就教学过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进修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学生除套橡皮筋项目外,其他3项表现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早期腹腔镜技术培训可以明显提高医学本科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其学习兴趣,对培养优秀外科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参加上海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的75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比较这些学员参加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评价培训的实施效果.结果 759名学员中,男性260名(34.26%),女性499名(65.74%);平均工作年限(13.6±7.1)年.学员培训前后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总成绩分别为(67.40±8.57)分和(73.61±7.20)分,培训前后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96,P<0.01).培训后实际操作成绩的提高更为明显,培训前后体格检查的成绩分别为(12.90±3.76)分和(14.00±3.51)分,而临床技能成绩分别为(9.41±4.80)分和(13.40±4.02)分,前后成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1和19.01,均P<0.01).在体格检查项目中,心肺体检、腹部体检、甲状腺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4个项目的培训后成绩高于培训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0.01);而临床技能的所有7个项目的培训后成绩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员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及培训前成绩(P<0.01或<0.05).结论 全科医生培训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提高,尤其是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更为明显.今后的培训内容应结合社区全科医生实际工作特点,注重临床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全科医师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在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级的559名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学习的教改班和普通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教改班学生接受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普通班接受常规教学培养计划,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成绩为依据,比较2个班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012级教改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教改班的理论总分明显高于普通班(P < 0.01),但两个班级的技能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级教改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2级与2013级教改班和普通班技能与笔试不同模块成绩呈正相关关系(P < 0.05);2014级教改班和普通班技能与笔试理论总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模块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 < 0.05),但与医学人文和预防医学模块得分并无相关关系(P>0.05)。教改班的各理论知识评分和技能总分与普通班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班的理论知识总分明显高于普通班(P < 0.05)。结论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应当在各医学院校内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实践导师制培训方案并探讨培训效果。 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受训的295例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导师制方案进行培训。培训前进行入学摸底考试,培训后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组织同等难度的结业理论考试和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60分为及格。 结果 培训前无论心肺复苏还是临床实践技能,不及格率都接近60%(59.36%、57.24%),培训后不及格率大幅下降(1.4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医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后均优于男性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学员结业时理论考试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毕业生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前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本科毕业生,培训后分数增加幅度也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年限分别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得分呈负相关(心肺复苏r=-0.158,P=0.007;临床实践技能r=-0.121,P=0.004)。学历水平高低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均无相关性(心肺复苏r=0.101,P=0.083;临床实践技能r=0.062,P=0.293),与理论考试分数呈正相关(r=0.282,P<0.001)。 结论 通过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学员在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两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理论考核成绩合格,提示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能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对参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培训的学员进行官腔镜技术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2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标准进行官腔镜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官腔镜技术的理论知识及官腔镜技能训练、官腔镜手术观摩,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后学员整体对官腔镜技术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 176.83,P<0.01);整体操作技能水平考核合格率中官腔镜置人流畅度、器械及设备的熟悉度、镜下操作前瞻性、手术操作准确性、术中特殊情况处理、术中辅助设备应用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官腔镜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有机结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培训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官腔镜技术理念与已有妇科学专业知识的重新构建,提高妇科医师的官腔镜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标准化病人(SP)考核学员的临床能力,探讨改革全科规范化培训的毕业考核方法。方法上海2006级3个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的52名学员参加考试,SP站点的考核分3个环节,包括重点问诊和体检、病历书写和口试,分别测试学员的沟通技能、信息收集、综合接诊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诊疗决断能力。结果SP对于学员问诊、体检及沟通技能的评分均高于考官评分,但两者间有相关性(P〈0.01),其中体检项目的相关系数最高(r=0.774)。各项技能平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67,P〈0.01),其中综合接诊能力的平均分最低(64±22,P〈0.01)。沟通技能与信息收集的相关系数最大(r=0.582,P〈0.01)。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女学员各项技能的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工作经历的学员综合接诊能力成绩明显低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员(P〈O.05),而其余各项技能中不同工作年限的学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沟通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随考核病例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不同培训基地的学员信息收集和病历书写成绩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P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员的临床能力,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用多媒体教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改变传统的说教管理方法.方法 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护士38名进行培训,选拔优秀教学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每月2次有计划地实施多媒体教学.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并对成绩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媒体教学后考核平均得分[护士分诊预诊、专科知识(94.29±2.73)分,沟通技巧(92.82±4.05)分,急救技能(95.92±2.69)分]均较教学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50%)、专家教授满意度(96.66%)、护士受尊重程度(94.74%)均较教学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职业形象、自身价值认可及岗位稳定性结果均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适合门诊多学科工作的特点,不但提高护理队伍的分诊预诊知识、各专科知识、职业形象、沟通技能和急救技能,同时也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自我价值的认可度以及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言语训练,联合组予以tDCS联合言语训练。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西部失语症测试(WAB)评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图片命名测试结果,并通过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分级评价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00%(37/50)(P<0.01)。干预前,2组病人WAB评分、CADL评分、MMSE评分和图片命名测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病人WAB各子测试评分、CAD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P<0.01),图片命名测试中训练和未训练图片的正确命名数均明显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tDCS联合言语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病人言语功能、日常生活交流能力和认知功能,激活、协调大脑神经网络系统,改善病人命名泛化效应和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8.
宗晓健  郭丽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3,(31):164-165,168
目的比较县级医院ICU医护联合培训与非联合培训两种模式的区别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培训模式。方法从8家县级医院选择的医护人员分为联合培训组与非联合培训组。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和临床教学,考核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比较培训前后联合培训及非联合培训组学员成绩及开始心肺复苏时间。结果①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和单独操作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后两组联合操作成绩均高于培训前,且联合培训组高于非联合培训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培训后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较培训前均有所减低,且联合培训组较非联合培训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医护联合培训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县级医院ICU培训的效果和提高危重症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安徽省皖北地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效果,为改进培训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设计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全科医疗服务心理伦理相关技能、全科教学技能、全科临床技能、全科医学政策共32学时。通过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的问卷调查。参加培训学员共118人,培训前109人参与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培训结束后一开始参与调查的109名学员全部接受了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所有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c ±s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培训后学员各项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自评分值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课程满意度调查:组织与管理、培训设施、教师学识水平、培训教材、培训方法及技巧方面平均分均在4分以上,培训内容、帮助胜任教学工作方面平均分在4分及以下。 结论 本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应加强师资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根据学员需要,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注重提升单项课程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学师资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