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指出耳前瘘管感染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中医认为是致病因素侵袭机体。使局部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治疗以透脓散为基本方加减。  相似文献   

2.
一效膏与刮法结合治耳前瘘管感染106例金恒锐沈阳市矿山机器厂职工医院皮肤科110043田素琴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110032我科十几年来采用刮法外敷一效膏,治疗耳前瘘管感染106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病人均为门诊...  相似文献   

3.
慢性扁桃体炎病情反复,用抗生素及一般润喉利咽药疗效欠佳,常迁延难愈。笔者自1992年始运用透脓散加味治疗此类病人38例,疗效颇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透脓散出自明代医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笔者在临床中将透脓散加减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门诊病人占15例,住院病人5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最小者为8岁,最大者56岁,病程最长者1月余,最短者1周.患者以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扁桃体2度至3度肿大,表面有脓点或腐物),吞咽不利或困难,伴咽干,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临床特征. 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生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若兼风热加银花,僵蚕,若肺胃热盛加炒芩,山豆根,天花粉,芦根,若兼……  相似文献   

6.
廖秋源 《新中医》1995,27(4):60-61
透脓散加减治疗细菌性肝脓疡的体会廖秋源透脓散乃是《外科正宗·卷之三·肿疡主治方》专门主治一切痈疮内已成脓,无力外溃之方。张秉成曰:“夫痈毒之成脓也,必由正气充旺,方得变化而成。倘或气血衰弱,则不能郁蒸为热,而脓之成也无期。即既成脓矣,亦须赖正气以托之...  相似文献   

7.
耳前瘘管属先天性疾病,感染后常流脓不止,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我们重用生黄芪煎场频饮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均系门诊病人。男3例.女17例;年龄10~25岁,平均18岁;病程1~8天;左耳耳前瘘管感染者12例,右耳耳前瘘管感染者8例。20例均为不愿手术治疗而西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2.治疗方法2.1.常规处理:瘦管内放置引流条.外敷以无菌纱布,每日更换1次。2.2.药物治疗:每日一味生黄芪60~100g(15岁以下每日60g,15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药量也增加),煎汤频饮。3.治疗结果瘘管周围肿胀消失,疼痛缓…  相似文献   

8.
透脓散加味治疗迁延性乳腺炎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脓散加味治疗迁延性乳腺炎12例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321100)胡昭林关键词迁延性乳腺炎,透脓散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患急性乳腺炎初起接受大剂量杭生素治疗、而形成迁延性乳房肿块者。年龄最大为38岁,最小为26岁;病程最长为1个月,最短为半个月;...  相似文献   

9.
秀脓散加味治疗卵巢囊肿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加味透脓散治疗胆石症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脓散原出《外科正宗》,由生黄芪、当归、川芎、炮山甲、皂角刺五味药组成。功效补益气血 ,托毒透脓。主治痈疽肿毒、脓成未溃 ,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剂。多年来 ,笔者以透脓散加味治疗胆石症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54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6例。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2 1岁 ,平均年龄 57岁。 54例均经 B超检查确诊 ,全部伴有胆囊壁轻度增厚 ,胆囊舒缩功能减弱 ,其中 15例胆总管扩张。全部病例均有食欲减退 ,恶心 ,厌食油腻 ,便秘 ,右胁肋疼痛 ,并有腹胀感 ,其中 4 1例合并右肩背疼痛 ,3例合并阻塞性黄疸 ,其中结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行脓肿切开引流、碘酊冲洗脓腔、抗生素液灌注冲洗、术后抗生素换药,治疗组加用内补黄芪汤口服。结果:两组均痊愈,治疗组痊愈时间7~15天、平均8.7天,对照组痊愈时间14~45天、平均21.3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前瘘管感染较单用西医治疗法痊愈时间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耳前瘘管感染中药换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前瘘管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为第一鳃沟的遗迹 ,一般在夏季易继发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大多发生在耳轮脚或耳屏的前上方 ,可一侧或双侧发生 ,中医称本病为“耳漏”或“耳瘘” ,从瘘管结构而言 ,管中秽物积聚 ,蓄热而肉腐 ,如遇不洁物或感受风邪 ,则热甚肉腐加甚而形成脓肿 ,由于瘘管盲管的外口大多在上端 ,管底在下 ,常使袋形腔中积脓 ,形成《医门补药》所云之“兜脓” ,引流不畅 ,脓液无法排尽 ,故脓肿形成 ,难以愈合。我们根据长期临床实践 ,用五五丹、九一丹药线换药治疗 ,效果颇佳 ,1994年总结用此法治疗 30例 ,全部治愈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分别采用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法和耳前瘘管切除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结果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22例,复发3例,复发率14%;瘘管切除术法治疗25例,复发1例,复发率4%。2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手术切除先天性耳前瘘管既缩短了治疗时间也节省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所形成的脓肿 ,一般采用全身抗感染及局部切开引流治疗 ,愈合较慢 ,通常需要换药 7~ 10天或更长时间才能治愈。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笔者采用全身抗炎及局部切开引流的基础上 ,结合用甲硝唑作瘘管内冲洗和九华膏棉条作脓腔引流治疗该病 3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耳前瘘管 32例中 ,男 13例 ,女 19例 ;年龄 10~ 46岁。首次感染形成脓肿者 2 7例 ,复发性脓肿 5例。2 治疗方法2 .1 九华膏引流条的制作 :无菌下用剪刀将棉片根据脓腔情况 ,剪为宽 0 .5 cm、长 2~ 5 cm的棉条 ,放置于换药碗中 ,将九…  相似文献   

15.
16.
1一般资料42例中住院病人14例,门诊28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1岁,平均58.4岁.42例均经B超证实,并均伴有胆囊炎症.胆囊功能减弱,其中36例胆总管不扩张.全部病例均有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右上腹憋胀疼痛.其中结石超过1.0cm以上者13例,小于1.0cm以下者18例,泥沙样结石11例,合并胆囊炎症急性发作者14例.  相似文献   

17.
对3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口医中药分期治疗,酿脓期内服解毒排脓汤,外敷清热消肿膏;脓溃管存期用拔瘰丹腐蚀拔管;收口期外用生肌散。结果:36例全部治愈,观察一年无复发。拔瘰丹拔管用法讲究,可免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8.
杨启琪 《新中医》1992,24(10):44-44
邓××,女,28岁,教师,1990年7月5日入院,住院号60401。主诉:右耳流脓近1年,加剧3天。数年前曾右耳流脓经治而愈,但听力下降不得不放弃医疗专业的学习而改读他科。1989年6月分娩后乳汁奇多,产后2月时突觉右耳不适,掏挖后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1986年初至2003年间采用透脓散加味治疗该病4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2004年6月,我院用碘伏冲洗加毫米波照射治疗耳前瘘管感染患者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