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ang HW  Cao J  Yang NW  Liu JL  Zhang CM  Chen JS  Hong JS  Jiang Y  Su JJ 《癌症》2005,24(7):842-845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原因几乎均为肿瘤远处转移。目前乳腺癌诊断尚无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特异性的乳腺癌标志物─乳腺小粘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在乳腺癌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BEMmRNA在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RNA表达率分别为25.0%(2/8)、45.8%(11/24)、43.8%(7/16)和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SBE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法检测22例女性胃癌、16例结/直肠癌、107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有57例表达,阳性率为53.27%,其余对照组中SBEM—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EM—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均〈0.01);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ER、PR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外周血中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水平以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组不同人群血清SBEM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水平与病理因素的关系。3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采集血样前乳腺癌患者及纤维腺瘤组患者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及有创检查。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3组间血清SBEM水平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组血清SBE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志愿者组(P均〈0.001)。纤维腺瘤组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乳腺癌患者的血清SBEM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有关(P均〈0.001),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ER、PR、HER-2、P53、Ki-67、基因分型无关(P均〉0.050)。乳腺癌SBEM血清水平随淋巴结分期增加而升高,不同淋巴结分期间的SBEM水平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情况,有望成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和判断乳腺癌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mRNA和CD44V6-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mRNA和CD44V6-mRNA.结果:SBEM-mRNA在健康志愿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RNA表达率分别为25%(2/8)、45.8%(11/24)、43.75%(7/16)、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检出率73.7%(14/19)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SBE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CD44V6-mRNA的检出率为55/67(82.1%)、12/16(75%)、14/20(70%).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SBEM-mRNA阳性提示血循环中有乳腺癌细胞,预示着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SBEM-mRNA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而CD44V6-mRNA能否作为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survivin mRNA 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 取 χ2 检验 ,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 例、结直肠腺瘤疾病患者60 例,同期选择本院体检 健康人60 例为对照组,运用巢式RT-PCR 技术检测并比较术前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腺瘤疾病患者、正常健康人3组血清 中survivin mRNA 表达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urvivin mRNA 水平与肿瘤术后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远 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 健康人中 survivin mRNA 不表达,结直肠良性腺瘤疾病患者中有 2例survivin mRNA 表达,表达率为3.33%,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 有49 例,表达率为54.44%,survivin mRNA 表达率与肿瘤分期 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 survivin mRNA 表达明显上调,其与结肠癌分期及是否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转移和评价肿瘤是否进 展的良好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人乳腺小黏蛋白(hSBEM)在良、恶性乳腺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探讨其作为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67例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以及20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SBEM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分析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和卵巢癌各5例组织中hSBEM的表达情况。结果hSBEM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2.54%(62/67)、87.50%(14/16)及88.05%(59/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BEM在非乳腺癌的其他癌组织中无表达。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SBEM检出率为50.75%(34/67),转移性及伴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SBEM表达率明显高于局限性乳腺癌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hSBEM在健康人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均无表达。hSBEM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结论hSBE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组织,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检测出hSBEM提示已有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可作为检测乳腺癌血行微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预测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对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阳性表达率为50·75%(34/67),而hMAM-mRNA在健康人外周血中无表达;1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仅1例阳性表达,乳腺癌hMAM-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735,P=0·000。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者,其外周血hMAM-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2/8)、45·80%(11/24)、43·75%(7/16)和73·70%(14/19),Ⅳ期乳腺癌hMAM-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Ⅲ期,χ2=5·5268,P=0·0187。结论:hMAM-mRNA是一个有价值的检测乳腺癌微转移的标志物,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癌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Cai QQ  Huang HQ  Lin TX  Jiang WQ 《癌症》2005,24(7):837-84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磁珠富集技术已应用于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本研究拟探索一种全新的改良免疫磁珠富集联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癌细胞,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通过放置MCF-7乳腺癌细胞于正常人外周血标本中以检验本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取52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和2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外周血,分离其单个核细胞,通过与磁珠共价结合的表皮细胞粘附分子(EpiCAM)抗体富集外周血中表达EpiCAM抗原的肿瘤细胞,并通过改良的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CK8/18阳性的肿瘤细胞(呈绿荧光),并用DAPI标记细胞核(呈蓝荧光)进一步排除假阳性。结果该改良方法敏感性较高,可在1×107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检测到一个肿瘤细胞。在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K8/18阳性细胞,特异性为100%。52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有28例检测到CK 细胞,阳性率为53.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初步证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癌细胞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1和0.005)。而与原发肿瘤大小、绝经前后、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的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况及C-erbB2的表达与否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改良免疫磁珠富集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癌细胞,简单方便,耗时较少,敏感性、特异性高,本法检测结果证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癌细胞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CSK9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和1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PCSK9、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相关性。结果:PCSK9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乳腺癌患者中TC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SK9和血脂水平与乳腺癌相关,检测PCSK9和血脂水平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筛查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e levels of serum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cy were abnormally elevated and the levels of sIL-2R might be considered as an index to monitor patient's condition and assess treatment effects. But in medical literature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levels of membrane interleukin-2 receptor (CD25)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cy were various, some were elevated, some were dropped.[1] T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EA mRNA表达的情况及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表达情况,以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4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阳性率为32.6%。对照组中CEA mRNA表达均为阴性。CEA 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腋淋巴结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 mRNA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和CK20m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术前检测250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18名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CK19、CK20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2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和24%,而在妇科良性肿瘤中分别为3.0%和0%,18例健康自愿者无一例表达CK19、CK20mRNA阳性(P<0.01);CK19、CK20mRNA的单独阳性表达率除与脉管瘤栓显著相关外(P<0.01),与宫颈癌的预后因素如分期、分化、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CK19、CK20mRNA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及近期盆腔外的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外周血中CK19、CK20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早期宫颈癌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但对预后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RT-PCR检测CEA分泌性肿瘤患者血中的CEAmRNA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荔霞  王晓怀  郑文岭  王捷  林金容 《癌症》2000,19(3):222-225
建立一种外周血循环中肿瘤微转移检测的方法。方法:20例CEA分泌性肿瘤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ricption-Polymerase ChainReaction,简称为RT-PCR)方法检测血中的CEAmRNA,同时用放免法检测血甭CEA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角蛋白(CK)19、黏蛋白(MUC)-1 mRN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20例大肠良性腺瘤患者(良性疾病组)及90例CRC患者(CRC组)的外周血CK19和MUC-1 mRN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CRC临床病理参数(Dukes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及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CRC组CK19 mRNA阳性率为58.9%(53/90),均高于健康组的0和良性疾病组的5.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MUC-1 mRNA阳性率为52.2%(47/90),与健康组的60.0%(12/20)和良性疾病组的50.0%(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良性疾病组CK19 mRNA、MUC-1 mRNA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C中CK19 mRNA和MUC-1 mRNA阳性率均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 结论 CRC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率明显升高,且外周血中CK19mRNA、MUC-1 mRNA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提示两者可能在CRC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CEA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大肠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CK19 mRNA和CEA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8.89%(53/90)和53.33%(48/90);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CK19 mRNA和CEA mRNA的表达; 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有1例CK19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00%(1/20),无CEA mRNA的表达。大肠癌患者中CK19 mRNA、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K19 mRNA和CEA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取材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诊断微转移的方法。方法:66例乳腺癌和3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其有核细胞后进行细胞总RNA的抽提,运用RT-PCR技术进行CK-19 mRNA的检测。结果:以RT-PCR终产物出现460bp条带定为阳性。66例乳腺癌患者CK-19mRNA有24例表达,总阳性率为36.36%。37例乳腺良性疾病者CK-19mRNA无一例表达。两组有统计学意义(x2=17.54,P<0.001)。结论:RT-PCR检测CK-19 mRNA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相似文献   

17.
邢芳  肖盟  穆兰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0):513-518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诱发高血糖的临床特征,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11年1 月至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29 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期间分为99例血糖浓度< 7 mmol/L 组和130 例血糖浓度≥ 7 mmol/L 组,按随访结束时血糖水平分为130 例正常组、61例糖耐量受损(IGT )组及38例糖尿病组,165 例内分泌治疗组进一步分为76例他莫昔芬(TAM )组及89例芳香化酶抑制剂(AI )组。结果:化疗期间的血糖波动水平在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组织学分级、肿瘤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截至随访结束共有15例患者死亡,正常组、IGT 组及糖尿病组分别为1 例(6.7%)、5 例(33.3%)和9 例(60.0%),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患者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在随访结束时其血糖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9),而TAM 组、AI 组中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52、4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4)。 结论:患者化疗期间的血糖水平越高,随访结束时血糖水平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且异常血糖状态会造成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此监测血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含量降低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 (DC)含量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 4 1例NSCLC、8例肺部良性病变及 12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DC。结果 肺部良性病变者的外周血中DC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NSCLC患者DC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1)。上述三组的外周血DC与单个核细胞比值 (DC/PBMC)分别为 0 .6 0± 0 .0 5 %、0 .83± 0 .0 8%、1.0 2± 0 .11% ,DC计数分别为 2 1.0 0± 3.0 4× 10 6/L、2 9.0 0± 4 .0 1×10 6/L、16 .0 0± 1.5 2× 10 6/L。NSCLC外周血中DC含量与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 ,但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NSCLC外周血中DC分化成熟严重缺陷 ,血中DC含量与肺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RT-PCR检测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24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及2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的表达,并根据基因标志物结果随访。结果 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前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阳性率40.0 %(20/50),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12.5 %(3/24)]及健康体检志愿者[5 %(1/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04);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分化、激素受体状况、Her-2、血清CA153、血清CEA水平异常升高无关(P>0.05);20例外周血有核细胞CK19 mRNA阳性的患者中有11例随访期出现转移复发(P=0.002),中位无瘤生存期明显缩短(P=0.007)。结论 CK19 mRNA可以作为循环肿瘤细胞基因标志物。检测CK19 mRNA阳性循环肿瘤细胞,可能作为早期乳腺癌术后判断复发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