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芝糖肽(Polysaccharide-Peptide,Ps-P)是与日本产品Kredtin(Ps-K)相类似的云芝糖肽,它的产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革盖菌属,学名为彩绒革盖菌(Corolus Versi-color)由杨庆尧从上海的柳树倒木上分离所得,现已证明所提取的糖肽成分能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并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我们用Ps-P在体外进行了干扰素(IFN)诱生和促诱生试验,证明Ps-P是IFN-α的诱生剂,又是IFN-α和IFN-γ的促诱生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除的正常儿童扁桃体,经抗生素杀菌后,制成1×10~7分散的细胞悬液,不加或加1~2种诱生剂,单独或混合培养2~3日后,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上清液中的干扰素效价及干扰素类型。结果证明人扁桃体细胞单独培养不加任何诱生剂,可自发产生IFN-γ。加中国商陆皂甙(ES)或其单体及美州商陆(PWM)皆可诱生出IFN-γ,后者比前者效价高。以PWM及莨菪硷联合诱生者与单以PWM诱生者效价无差别,但以PWM加短小棒状杆菌(C。P)疫苗或以PWM加刀豆素A(Con-A)诱生者反比单独以PWM诱生者效价低。人扁桃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加或不加中国商陆皂甙或PWM均可诱生IFN-γ,但加PWM诱生的效价略高。文内讨论了上列各法诱生IFN-γ效价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5-MUC1(HSP65-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 方法:用HSP65-MUC1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3次后,取脾脏和淋巴结,分离淋巴细胞,体外用HSP65-MUC1融合蛋白、MUC1肽或非特异性刺激剂如CpG ODN和ConA进行刺激,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检测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γ的情况。 结果:HSP65-MUC1融合蛋白免疫后小鼠的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原刺激下所分泌的干扰素γ比PBS组明显增多。 结论:HSP65-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干扰素γ产生细胞有很强的诱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干扰素的诱生和促诱生活性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报道卡介菌多糖核酸在体外诱生小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的活性较低,但与刀豆素A合用则有明显的促诱生活性,所诱生的干扰素主是γ干扰素。γ干扰素是抗病毒并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提示卡介菌多糖核酸佐剂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诱导γ干扰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6.
六味地黄丸对脑脊液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种属(人、兔、大鼠)脑脊液及六味地黄丸含药脑脊液对PC12细胞的作用。方法收集脑脊液,选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种属(人、兔、大鼠)脑脊液及六味地黄丸脑脊液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种属的脑脊液对PC12细胞的活性作用无显著差别,六味地黄丸脑脊液对Aβ1-40诱导的细胞活力减低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脑脊液可抑制Aβ1-40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肺口服液在小鼠体内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清肺口服液在小鼠体内诱生干扰素的作用。方法 以VSV-L929细胞为检测系统,采用CPE法。结果 观察到清肺口服液在小鼠体内具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诱生时间在24h达到高峰,效价最高为128.0U/mL,并证明其符合γ-干扰素的性质。结论 清肺口服液的抗病毒作用与其能诱生干扰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大鼠卵巢早衰的作用。方法:造成大鼠早衰模型,然后检测六味地黄丸对β-内啡肽、血清雌、孕激素含量以及对卵巢、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能够提高β-内啡肽含量,增加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内角化上皮细胞和表层细胞。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调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卵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苍葛止泻灵在小鼠体内诱生干扰素的作用。方法: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测定干扰素效价。结果:苍葛止泻灵高、中剂量组具有明显诱生鼠干扰素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其中腹腔注射组高于灌胃组。诱生时间24h达高峰,其效价为(256±24.8)U/ml。结论:苍葛止泻灵具有诱生和促诱生鼠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胃癌细胞及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观察在含药血清作用下的BGC-823胃癌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5-Fu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5-Fu组、中剂量+5-Fu组、高剂量+5-Fu组。六味地黄丸灌胃,观察裸鼠一般情况,1周后处死荷瘤鼠,称重瘤块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胃癌细胞坏死情况。结果给药48 h后,六味地黄丸中剂量+5-Fu组的胃癌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5-Fu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5-Fu组、中剂量+5-Fu组、高剂量+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250%、57.873%、73.540%、72.625%;且该4组裸鼠体重均较对照组降低。单纯5-Fu组比六味地黄丸+5-Fu组腹泻严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5-Fu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有协同作用,且增强裸鼠体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 细胞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方法采集新鲜脐血经抗凝处理及无菌包装,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出CD34 单个核细胞,M-199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CD34 和CD34-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CD31表型,免疫组化验证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刚分离的CD34 和CD34-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形态小。CD34 细胞培养3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7d后呈梭行细胞,出现典型线样排列结构。经诱导培养后,内皮细胞表型CD31阳性率为(70.03±10.2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内皮特异性成分ecNOS和flk-1/KDR蛋白水平的表达。而CD34-细胞单独培养,少部分细胞贴壁,呈现出不规则形态。结论MACS法分离脐血CD34 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和分化后贴壁细胞具有内皮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验证了贴壁细胞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内皮系标志物表达。  相似文献   

13.
杨菊容 《河北医学》2011,17(1):23-2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联合微波治疗,治疗3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Ⅰ度和Ⅱ度宫颈糜烂疗效,二者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Ⅲ度宫颈糜烂,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的转阴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T G 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 G F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及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 P D G F)等四种生长因子中,三种生长因子交互应用和四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人胚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实验期间检测成骨样细胞3 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 H Td R)、3 H脯氨酸(3 H Proline)的掺入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显示:三种和四种生长因子交互联合应用,对人胚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预示具有协同作用的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提高其促进骨形成的生物学效应,可能成为临床治疗骨疾病和修复骨缺损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忠志  陈剑群 《医学综述》2011,17(21):3335-3339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IFN-α-2b),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非甾体类消炎药塞来昔布单用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同时检测药物作用后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Bcl-2表达的情况,探讨药物作用的机制。方法 HepG2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IFN-α-2b组(1250、2500、5000、10 000、20 000、40 000 U/mL)、塞来昔布组(25、50、100、200μmol/L)、联合用药组(IFN-α-2b 5000 U/mL+塞来昔布50μmol/L、IFN-α-2b 5000 U/mL+选择性COX-2 100μmol/L)。MTT法检测不同时间(24、48 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用药前后COX-2、VEGF、Bcl-2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和干扰素对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联合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塞来昔布50μmol/L组、塞来昔布100μmol/L组、IFN-α-2b 5000 U/mL组、IFN-α-2b 5000 U/mL+塞来昔布50μmol/L组、IFN-α-2b 5000 U/mL+塞来昔布10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93±0.79)%、(25.43±0.89)%、(20.52±1.46)%、(27.12±3.34)%、(48.17±2.04)%,与阴性对照组(8.73±0.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单用及联合IFN-α-2b作用48 h后,各组COX-2、VEGF、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呈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作用明显。结论干扰素α-2b和塞来昔布均有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同时对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亦能抑制细胞中COX-2、VEGF、Bcl-2的表达。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联合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IFN)属广谱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的生物制品。有血源制品、重组基因工程制品,是在特定诱导剂的作用下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蛋白质。具备的性质是:免疫活性,参与免疫监视系统;这种蛋白质受细胞基因组的控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一般不能自发产生;抗病毒活性的发挥受靶细胞基因组控制,本身无直接抗病毒作用;IFN的抗病毒、抗肿瘤(变异)作用是广谱的。1IFN的种类及特性IFN的种类繁多,据抗原性的不同分为α、β、γ三种类型,各型有多种亚型,据药源分类有人、动物、植物、昆虫、细菌IFN五大类。如人白细胞IFN、成纤维细胞IFN、基因工程IFN等。主要特性是对绝大多数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非直接作用。目前认为IFN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激活靶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被激活的基因按蛋白质合成正中心法则在细胞内指导合成抗病毒蛋白质(AVP),AVP能切断病毒的mRNA,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AVP还能抑制病毒的穿入、脱壳及装配。现认为AVP重要有三种,即蛋白激酶、寡腺甘酸合成酶(2’-5’合成酶)和磷酸二酯酶(2’-po-I)。此外,碱性核酸酶、腺苷酸环化酶...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57例年龄在3个月内息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婴儿,分组进行干扰素(IFN)治疗观察。治疗组(n=30)在用静脉VitC加肌苷的基础上加用γ-IFN10 ̄6u/d肌注,连续10天。对照组(n=27),单用静脉VitC加肌苷,连续10天。其后两组病人均口服VitC、肌苷至一个月。结果显示,γ-IFN治疗组与对照组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黄疽消退平均提前15.26天(P<0.005);肝脏肿大恢复正常提前29;89天(P<0.001),SGPT恢复正常,平均提前14.26天(P<0.01)。两组在1个月及2个月的痊愈率分别为43.0%、18.5%及90.O%、48.O%(P<0.05)。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和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577-578
目的观察干扰素和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均采用肌注α-2a干扰素5~10万u/(kg.d)和静滴莪术油0.1~0.2g治疗,1次/d,疗程5d;对照组均应用病毒唑15mg/(kg.d)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缩短4d左右。结论干扰素和莪术油联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叶下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还原法和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观察叶下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活性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叶下珠提取物处理后,SMMC7721活力明显减弱,~3H-TdR掺入率明显降低,DNA合成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呈线性关系。结论:叶下珠具有杀伤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抑制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 抽取人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保留贴壁细胞传代,稳定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诱导培养液,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观测。结果 原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12d左右即可长满,并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5~6d即可传代,在诱导培养液中2周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细胞钙化结节。诱导培养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合理的体外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