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健  刘彪  黎军强  李雪萍  马金芳 《广西医学》2011,33(12):1599-160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1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行MSCT胸部扫描,并结合图像后处理成像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CT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观察气管、支气管异物。结果气管异物1例,右侧主支气管异物5例,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异物4例,右肺下叶支气管异物1例,左侧主支气管异物3例,左下叶支气管异物1例。MS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结果与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结果相符。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MPR、CMPR和CTVE成像技术中以MPR显示异物效果最好.可作为小儿气管异物检查的首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邹莹  颜俏艳  廖玉荣 《华夏医学》2008,21(1):148-14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18例患儿有异物吸入史,部分患儿X线检查征象不够明确。结果:明确诊断23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主支气管6例,右主支气管9例,左主支气管4例,中间支气管2例,右肺下叶支气管1例,左肺下叶支气管1例,排除异物2例。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合理的扫描并结合多种方法重建,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异物诊断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扫描技术的应用,通过对104例可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扫描,常规层厚5mm,层距10mm,采用US模式扫描,重建层厚1.25mm,层距0.63mm,并将CT轴位薄层图像传输到工作站。结果显示9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主支气管12例,右主支气管42例,左主支气管26例,中间支气管6例,右肺下叶支气管5例,左肺下叶支气管5例。应用MS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合理的扫描并结合多种方法重建,可清楚显示异物发生的部位及肺内有无并发症,MSCT可做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最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对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胸部螺旋CT扫描,获得扫描数据后进行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表面遮蔽显示(SSD)、CT仿真内窥镜(CTVE)。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18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18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各种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CPR、MinP、SSD、CTVE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炜  潘昌杰  钱农  薛跃君 《医学综述》2011,17(23):3644-364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重组成像在幼儿呼吸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幼儿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记录每位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mGy),扫描数据经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支气管镜(VB)。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气管支气管异物32例,64层螺旋CT数据后处理结果清晰显示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征象MSCT均得到准确诊断。MPR能多角度清晰显示段以上气管支气管异物并能显示肺部并发症,优于MinIP、VB,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结论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MS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诊断,准确评估异物大小、位置、形态及肺部并发症,对可疑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支气管镜检术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12例患儿的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重建(VRT)的图像.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最准确、最简易又安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小儿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比VR、MPR、MinIP、VE等重建方法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幕20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经临床支气管纤维镜证实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主支气管异物3例,左主支气管异物5例,右主史气管异物7例,右侧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异物2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率极高,可成为首选方法,为临床术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非金属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疑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异物位于主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14例;左主支气管7例;左右主气管内均有1例。异物中花生米碎片12例,葵花籽及西瓜子5例,蚕豆及青豆各1例,软糖和碎糖各l例,栗子、塑料帽、苹果皮、米粒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重建后图像能明确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及异物与气管壁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气管及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无创伤、定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5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患者行胸部低剂量扫描,与支气管镜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气管异物9例,支气管异物26例,支气管镜取出异物34例,1例为黏液栓,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显示结果与支气管镜诊断结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中的符合率为97%,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精确定位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对诊断气管异物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技术在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2008年15例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行MSCT扫描加MPR技术,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SCT扫描加MPR技术可清晰显示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直接间接征像,能直观了解异物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重要的价值。结论MSCT扫描加MPR技术对小儿不典型支气管异物显示率高,定位准确,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