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中远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减压范围以及固定融合的选择。方法总结107例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A组:全椎板切除减压25例;B组:椎管间开窗+根管扩大61例;C组: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21例。结果107例平均随访72个月,三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是76.00%、90.16%、80.9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0%、9.84%、19.00%。所有患者连续行走从术前15min改善到至少30min,95.5%患者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的狭窄与患者症状、体征是否相符来决定手术范围。椎管间开窗+根管扩大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全椎板减压与腰椎失稳是决定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CD内固定的效果。方法:采用椎管减压、CD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23例。结果:2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经上述手术治疗后,无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诊21例,优良率95.2%(20例)。结论:彻底的椎管减压,解除神经根马尾的压迫,同时行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脊柱稳定性强,融合率高,有效纠正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与单侧椎体开槽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与单侧椎间开槽自体棘突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1±0.5)个月。优良率96.43%(27/28),融合优良率100%。结论腰椎后路减压与单侧椎体开槽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78例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椎板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各项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优良率、ASD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显著地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耐受性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0月年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7例,其中16例行单或多节段椎板切除减压术,21例采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6例次,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Oswestry评分从术前(61.02±6.49)分改善至(26.91±7.91)分,主观满意度达83.8%;单纯减压组与内固定组比较,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积极控制并存疾病的基础上,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17例患者均行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4年,平均21.5个月,17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14例,良2例,可1例,融合区均骨性融合,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是退行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degenerativelumbarspinalstenosiswithscoliosis,DLSSS)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DLSSS患者15例。结果术后随访3~4年6个月(平均3年5个月),术后1年、3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毕群立  王少宏 《海南医学》2012,23(18):22-23
目的 分析单纯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单纯椎板减压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非内固定治疗(Ⅰ组)和单纯椎板减压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Ⅱ组).结果 Ⅰ组优良率为82.35%,Ⅱ组优良率为88.2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Ⅰ组患者,骨融合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对神经的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单纯椎板减压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非内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一定要使用椎弓根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性椎管狭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减压内固定组和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各30例.观察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术后2年减压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6.7%,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优良率为90.0%,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年减压内固定组优良率为46.7%,明显低于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4年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的腰痛VAS评分、椎间高度明显优于减压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减压后内固定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减压后内固定融合术远期效果好于减压内固定术,但椎板减压加内固定术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0.
赵香元 《当代医学》2016,(22):23-24
目的:探究单纯后路减压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疼痛缓解状况及随访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行单纯后路减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作对照组,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行全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松解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作研究组,采用JOA和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周时的疼痛状况,并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优良率(86%)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JOA和VAS评分上,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及术后3周均存在显著变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及术后3周均存在显著变化(P<0.01),2组患者术后及术后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平均随访(18.64±11.23)周,对照组3例术后3个月出现不同程度腰背疼痛,1例复发再次手术固定,2例X线片有腰椎不稳的表现;研究组术后经影像学检查示术前腰椎滑脱的病例均获得矫正,椎弓根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植骨融合良好,2例术后半年出现不同程度腰背疼痛,1例术后伤口感染。结论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