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摘要:目的 优选补阳还五汤最佳水煎煮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阿魏酸、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及浓缩量五个因素,对补阳还五汤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水煎煮工艺为:浸泡30分钟,加饮片总量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结论:优选得到的最佳水煎煮工艺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高压煎药机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高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煎煮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温度进行考察,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加水量>温度>浸泡时间>煎煮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无显著性影响.补阳还五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药材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60 min,煎煮温度120℃.结论:该优选工艺及技术参数为高压煎药机制备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指标正交实验优选旋覆代赭汤最佳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斌  秦昆明  姚仲青  蔡宝昌 《中成药》2012,34(11):2106-2110
目的优选中药汤剂旋覆代赭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方法对影响中药汤剂煎煮的关键因素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旋覆代赭汤中的绿原酸、甘草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五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以及汤剂的浸出物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最佳煎煮工艺。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15 min,煎煮3次,每次10倍量水煎煮30 min。结论优选得到的煎煮工艺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八珍汤水煎煮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总多糖、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八珍汤水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煎煮工艺为浸泡30 min,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水煎煮工艺稳定合理,为八珍汤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芪甲苷的含量、浸膏得率2个指标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是第一次加10倍量水先浸泡1小时,再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入8倍量的水,各煎煮1.5小时为宜。结论:优选的补阳还五胶囊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高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煎煮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以及煎煮温度进行考察,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测定煎液中的总固体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加水量A>温度D>浸泡时间B>煎煮时间C,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结论 补阳还五汤采用高压煎药机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药材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60分钟,煎煮温度120℃。该操作工艺及技术参数为高压煎药机制备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降脂方最佳水煎煮工艺.方法 以降脂方中君药制首乌的代表成分二苯乙烯苷的溶出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四个因素,对降脂方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最佳水煎煮工艺为:加水量12倍,浸泡30 min,煎煮时间70 min,煎煮次数2次.结论 优选所得的最佳煎煮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常压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水平,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及煎煮时间对煎煮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煎煮工艺的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其中煎煮次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余3个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常压煎煮工艺为加8~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含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的中药汤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8(2^7)正交试验,以总皂苷和黄芪甲苷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溶媒量、浸泡时间和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3次,第1次用8倍量水,煎煮1h;第2次、第3次分别用4倍量水,各煎煮1h,调pH值为12。结论本法为补阳还五胶囊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传统煎药器具砂锅煎煮,以出膏率、结合型蒽醌、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大黄后下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时间30 min,沸腾后煎煮25min,大黄后下10 min。结论:采用传统煎煮方法建立大承气汤煎煮工艺标准,为提高大承气汤汤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取补阳还五汤中的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料液比为1∶7,提取时间20min,微波功率325w。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加蒽酮试剂沸水浴10 min,检测波长λ=620 nm,回归方程A=-0.044 4+0.001 3X,r=0.999 54。结果补阳还伍汤中多糖的提取率为7.75%。结论微波辅助萃取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收率,多糖的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89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每组63只,常规饲养1周后,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动物于术后2 h后开始给药,给药剂量为5 g.kg-1.d-1,每日ig 1次。各组又分为三个亚组即分别于给药后7,14,21 d 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时间点补阳还五汤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同时相模型组,其神经功能评分也均较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补阳还五汤组海马和皮质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结论: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恢复和组织修复,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及合方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轴突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六味地黄丸组及合方组。造模后48 h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补阳还五汤组每天灌胃13 g.kg-1,六味地黄丸组每天灌胃9.1 g.kg-1,合方组每天灌胃22.1 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动物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治疗30 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Western blot检测轴突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突触分子标志SYN、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30 d后,空间参考记忆明显受损;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及合方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空间参考记忆,特别是合方组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补阳还五汤组和合方组大鼠穿环次数较模型组显著性增加(P<0.05);合方组大鼠首次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时间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脑缺血大鼠海马APP蛋白表达明显上调,GAP-43、SYN蛋白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合方及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明显下调海马APP蛋白表达,上调海马GAP-43、SYN蛋白,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海马APP蛋白较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海马GAP-43、SYN蛋白明显上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六味地黄丸合方治疗在减轻缺血脑区轴索损害,降低海马APP蛋白异常积聚的同时,可诱导GAP-43、SYN的合成而促进神经元突起再生,促进学习记忆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2型糖尿病并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片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08-111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统计相关数据,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补阳还五汤(包括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DPN的疗效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5,95%CI=(4.76,7.45),Z=15.59,P0.000 01];单纯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疗效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00,95%CI=(5.15,9.52),Z=12.40,P0.000 01]。结论:补阳还五汤或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DPN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但由于原始研究质量较低,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方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和6-姜酚的含量为考核指标,采用RP-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影响因素,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结果:四逆汤最佳机械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60 min,煎煮时间60 min,加水量10倍,煎煮2次。结论:优化的煎煮工艺合理可行,为提高四逆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07-40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特发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辨证加减,西药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特发膜性肾病37例,结果示其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D-二聚体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D-二聚体显著下降。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根本病机为脾肾气虚,水湿、瘀血、湿热为膜性肾病最主要病理因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有明显疗效,对降低血栓并发症危险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通过建立奥沙利铂致大鼠慢性神经病理痛模型,选择补阳还五汤为代表方揭示其对奥沙利铂致神经病理痛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检测4组大鼠热痛阈值并监测大鼠体质量变化。[结果]第2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热痛阈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阳还五汤可拮抗奥沙利铂化疗大鼠引起的热痛阈值和体质量的变化。[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奥沙利铂所致神经病理痛符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该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