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诊断小儿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1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患儿,男性,13岁.主因上腹部外伤后检查发现腹腔囊性肿物7天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超声检查:肝胆未见异常.脾厚径34.3mm,肋下0~18.5mm.于左肝外叶下缘的下方,胃后壁的后方可见一44.7mm×45.9mm×46.2mm壁不规则增厚的无回声肿物,内可见密集的点状弱回声漂动(图1).饮水500ml后探查,见胰头饱满,体积增大明显,无回声肿物位于胰头中心,与胃后壁边界清楚(图2).超声诊断:胰头囊性肿物--血肿?囊腺瘤坏死、出血?脾大.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463u/L,乳酸脱氢酶279u/L,α-羟丁酸脱氢酶242u/L.  相似文献   

2.
胰腺乳头囊实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超声特征,观察其肿瘤回声、境界、形态等。结果:超声正确诊断9例胰腺来源肿瘤;3例定位错误,1例漏诊。结论:SPT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如能进一步提高对其认知程度,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将可提高超声检查对SPT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性,14岁。因右上腹包块伴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右上腹扪及一10cm×7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可推动,质中。手术见包块占据胰头、体大部,囊实性,张力高,大小16cm×14cm×14cm,门脉系统怒张,肿块压迫肠系膜上静脉。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实性及乳头状上皮肿瘤,SPEN)是近年来被认为极少见的胰腺肿瘤,有关超声诊断方面的报道非常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经病例证实的4例SPEN,探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点。  相似文献   

7.
胰腺实性似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虬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其组织学行为尚未定论,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7例SPTP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PT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胰腺囊性实性肿瘤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腺囊性实性肿瘤 (solid cystictumorofpancreas)又称乳头状—囊性肿瘤。多发于青春期及青年女性。临床一般无特殊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 ,肿瘤较大时可有上腹部肿块 ,该瘤大多表现为良性生物学行为 ,手术切除治愈率高 ,但有报道该瘤偶有复发甚至转移〔1〕,故须引起重视。1 材料与方法本院 4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为 15~ 2 7岁 ,平均 2 1.2 5岁 ,2例在胰头 ,2例在胰体 ,均为单发。临床以上腹部不适为主症 ,无血糖异常及Z—E综合征等内分泌改变。其中 1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穿刺涂片镜检 :可见坏死物及少许退变…  相似文献   

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PTP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并与病理相对照,分析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等特征。结果24例SPTP多见于20-30岁女性,发生部位无特异性,声像图均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胰腺外生性肿瘤,75%为囊实性,25%为实性。3例恶性SPTP无特征性声像图表现。4例胰尾肿瘤误诊为其他脏器病变。结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对SPTP作出正确诊断,对于胰尾SPTP应予以重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式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结果:42例患者中男12例,女3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术前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2例,胰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肉瘤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余诊断不明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中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中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升高最常见(8例),可能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有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β连环素、波形蛋白(Vimentin)、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分化簇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病例中男6例,女26例,男女比约1:4.3,平均年龄约31.6岁(9~ 68岁),发生在胰头6例,胰颈3例,胰体尾23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肿瘤平均直径约5.8 cm(2 ~ 16 cm),镜下特点是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松散排列成乳头样结构,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罕见.23例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实质,3例可见细胞明显异型性及多核巨细胞形成,2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核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CD10、CD56阳性25例,PR阳性24例,CK阳性8例,CgA阳性3例.24例病例随访3~51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包括2例细胞明显异型及2例血管和神经束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侵袭性组织学特点与预后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所有病例均需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SPT)由Franz于1959年首次报道,并将其命名为胰腺乳头状瘤(又称Franz瘤),此后SPT曾被冠以多种名称,如胰腺囊实性肿瘤、乳头状囊腺瘤、实性囊性乳头状瘤、乳头状囊性肿瘤、实性乳头状上皮瘤和乳头状囊性上皮瘤等,直到1996年WHO才将其正式命名为胰腺SPT,并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胰腺SPT在临床上较罕见,约占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 ~2%,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多见于中青年女性[1].与胰腺其他常见肿瘤相比,胰腺SPT的预后良好,超过95%的患者可完整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6.6%,术后局部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者再次行手术治疗也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和预后[1-2].腹痛、恶心、呕吐及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确诊需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然而胰腺SPT在组织形态学上极易与胰腺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ACC)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等相混淆,多需借助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加以鉴别.近年来,有关胰腺SPT的分子标记物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一些进展(表1),为此本文作简要综述,以期为胰腺SP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能够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13例中男1例,女12例。年龄9~14岁,平均11岁。超声显示肿瘤边界清晰,均可分辨出是来自胰腺,内部回声不均匀,3例以中等偏强回声为主,4例以低回声为主,其中6例可见大小、数量不等,形态不一的囊变区,13例均未见钙化及包绕血管。1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为肿瘤边界清晰,内部为中等或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内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区,亦可为实性,病理均可见到出血坏死而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囊变为本病的特征。本病为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点的胰腺交界性肿瘤,儿童好发于大龄女孩,AFP阴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8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尾部占位2天"入院.常规超声示左上腹部液性暗区,大小约33 mm×28 mm,内可见分隔,其外缘内侧见实质回声,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图1).CEUS示造影剂进入9 s后外缘内侧实质部分及分隔内迅速增强,呈乳头状凸起,造影剂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增强、同步增强、提早廓清(图2);考虑来源于胰腺尾部近脾门处的占位性病变,胰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CT:胰腺尾部见大小约2.1 cm×1.9 cm囊性低密度影,增强后见环状强化,后腹膜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考虑胰腺尾部囊性占位,不排除恶性.  相似文献   

15.
胰腺乳头状实性上皮性肿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 ,2 4岁。左上腹隐痛 1年 ,因肿物渐增大而入院。查体 :左中上腹部可触及拳头大小肿物 ,表面光滑 ,质韧 ,边界清楚 ,无压痛。彩色超声示左中腹部有 8cm× 7cm低回声光团 ,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与胰尾、脾及左肾无关 ,提示腹膜后肿物。手术见肠系膜根部有一 8cm× 6cm× 6cm大小肿物 ,质硬 ,局部有钙化 ,与胰头及近端空肠粘连。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结节状肿物 ,7cm× 6cm× 6cm大小 ,包膜完整 ,切面灰红、灰黄色 ,有局灶性出血及钙化。镜检 :肿瘤被一层厚薄不匀的纤维性包膜包绕 ,包膜一侧有正常胰腺组织 ,局部肿…  相似文献   

16.
郭影  柳萍  张莹  邹万忠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1):57-57,I018
患者女性 ,35岁。间断上腹隐痛 2 0余天。查体 :上腹正中可触及质韧包块 ,约 10cm ,边界清 ,不活动 ,无压痛。B超示中上腹部 10cm× 9cm× 7cm囊实性肿物 ,边界清 ,似有包膜 ,与胰腺关系密切。术中见肿瘤位于胰体部 ,直径 10cm ,有完整被膜 ,呈囊实性结构。病理检查 巨检 :暗红色肿物 1个 ,10cm× 7 5cm×2 5cm ,包膜完整 ,切面呈囊实性。镜检 :肿瘤组织呈实性和假乳头状排列 ,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间质 ,在实性和乳头状结构中 ,见瘤细胞围绕纤细血管轴心排列 ,其轴心可见透明变性。瘤细胞形态较一致 ,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 …  相似文献   

1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起初的命名主要基于大体表现,故文献上曾有乳头状-囊性肿瘤、实性-乳头状肿瘤、儿童乳头状上皮性肿瘤、儿童胰腺腺癌等不同的称谓。随着病例的不断增多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上述所有称谓均不能代表其真正的形态学特征。其实其形态学特征最特殊的只有两点:即实性区域和假乳头区域,故目前WHO[1]和AFIP[2]以及大多数英文文献中均将其统称为实性假乳头状瘤。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关于此病的报道。目前已有10多例报道。尤其在病理学杂志中已有几篇报道,使大家对此病有了比较明…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7岁,反复中上腹部、腰背部隐痛半年余。B超:胰腺体尾部可见7.2cm×7.4cm大小暗区,前壁局部厚1.6cm,侧壁见5cm×1.0cm增强光区,胰头厚度26mm,胰体厚度11mm。B超诊断:胰腺囊性占位为主,部分为乳头状。CT:胰颈部可见一大小约8.5cm×9.0cm×12.0cm肿块影,呈圆形,边界清楚,大部分呈囊性,周边可见多个乳头状的结节影(图1),增强后周边结节强化,囊变区未见明显强化征象(图2),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肿块推移周围肝脏和胃等组织,以向上生长为主。周围血管未见侵犯。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为“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理…  相似文献   

19.
29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超声表现与诊断。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医院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表现囊性或囊性为主22例,囊实性实性为主5例,实性2例;病理诊断良性20例,交界性4例,恶性5例;超声诊断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6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72.4%(21/29),其中9例诊断囊腺瘤。结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图像典型时超声可作出正确诊断,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时要诊断黏液性囊性肿瘤及其良恶性确有困难。  相似文献   

20.
胰腺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索胰腺囊腺肿瘤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对12例胰腺囊腺肿瘤(男、女各6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病理对照。结果:浆液性囊腺瘤的瘤体内以多发小囊为主要影像表现,粘液性囊腺瘤内的囊肿少而大。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声像图鉴别是困难的,瘤体壁上的乳头样肿块及肿瘤的远处转移提示为恶变,同时提出囊腺瘤与假性囊肿的鉴别点。结论:超声在胰腺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