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长方案中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的最适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8月本中心采用黄体期降调节行控制性超排卵的96个IVF周期,根据基础体重指数及窦卵泡数使用长效曲普瑞林的剂量不同,分为A、B、C3组。33例应用1.25mg肌注为A组、33例应用1.125mg肌注为B组、30例用曲普瑞林1mg肌注为C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A、B、C3组患者周期中FSH、LH、E2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调节天数、Gn使用天数及剂量、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hCG日P值较A、B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效曲普瑞林1.25mg和1.125mg、1mg均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节长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黄体期GnRH-a降调解长方案进行控制性促排卵(COH)的患者235例,并根据使用GnRH-a的剂量分为两组。长效GnRH-a组120例,于黄体中期采用长效GnRH-a 1.25 mg皮下注射1次;短效GnRH-a组115例,于黄体中期采用短效GnRH-a 0.05 mg每日皮下注射1次直至注射绒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比较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排卵过程中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时间及IVF-ET的结局。结果短效GnRH-a组与长效GnRH-a组相比垂体降调节天数较长,Gn使用天数及总剂量降低,分别为[(14.26±0.869)d和(12.64±2.024)d],[(9.85±1.98)d和(12.28±2.58)d]及[(1 808.58±602.06)u和(2 316.16±929.8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效GnRH-a组Gn启动日及h CG日LH水平明显高于长效GnRH-a组,分别为[(1.87±0.76)U/L和(1.53±0.92)U/L,P0.05]及[(2.02±1.08)d和(0.993±0.766)U/L,P0.01];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效GnRH-a组OHSS发生率高于短效GnR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GnRH-a组垂体抑制过深,在COH过程中LH水平偏低,导致Gn的用量增加,OHSS发生率增高,短效组卵泡质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种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752个IVF-ET周期患者分为A、B、C 3组,均行长方案降调节控制超促排卵。A组304周期应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0.05mg/d;B组218周期应用短效GnRH-a 0.1mg/d注射10~14d后改为0.05mg/d;C组230周期应用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比较3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及IVF-ET结局。结果:降调时间(开始降调至Gn启动时间)B组长于C组(P<0.05),C组长于A组(P<0.05);Gn使用时间C组长于B组(P<0.05),B组长于A组(P<0.05);Gn使用总量、受精率C组多于和高于A、B两组(P<0.05);优胚率B组高于A、C组(P<0.05);临床妊娠率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A组(P<0.05);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多胎率、流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GnRHa的使用剂量,延缓Gn启动时间可以改善IVF-ET结局,但会相应增加Gn使用剂量,增加患者治疗费用。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也可得到满意的降调节效果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增加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节时间及剂量对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4例IVF-ET494个IVF-ET周期,根据长效GnRH-a剂量不同分为3.75mg组(n=211)和1.25mg(n=283)组。3.75mg组于月经第三天天单次注射给予长效GnRH-a3.75mg,单次注射,35天d后开始予Gn促排卵;1.25mg组于前次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单次注射予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12-14天后开始予Gn促排卵。比较2组两组患者促排卵天天数,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获卵数,胚胎数,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婴分娩率。结果:3.75mg组促排卵天数,Gn用量,获卵数,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均显著低于1.25mg组(P0.05),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1.25mg组(P0.05)。结论:使用3.75mg长效GnRH-a垂体降调节行IVF-ET,延迟Gn启动时间至35天d可以增加妊娠率和活产率并,且不增加Gn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中垂体降调节剂量与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治疗并进行移植的12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降调节剂量分为A组和B组。A组62个周期,采用达菲林1.25 mg(1/3剂量)降调节;B组67个周期,采用达菲林0.94 mg(1/4剂量)降调节。分析两种不同剂量降调节与IVF/ICSI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A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oin,Gn)量[(2 530.04±782.04)IU]大于B组[(2 231.03±759.79)IU](P0.05);而两组Gn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获卵数、成熟卵细胞个数、卵子受精数、卵子受精率、卵裂个数、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优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胚胎移植个数、胚胎种植数、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及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达菲林1.25 mg相对于0.94 mg降调节导致Gn的剂量增加,但Gn使用时间并不延长,因此,对于垂体降调节GnRH-a的用量可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来制定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短方案超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9例接受短方案促排卵行IVF-ET助孕患者随机分成微量长效GnRH-a 0.5mg组(观察组)86例和短效GnRH-a0.05mg/d组(对照组)83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促排卵参数和IVF-ET结局。结果:观察组应用促性腺激素(Gn)时间(9.74±1.84d)长于对照组(8.63±1.43d),(P<0.05),而hCG日LH水平、流产率(4.93±2.52U/L,3.57%)低于对照组(5.83±2.37U/L,24.00%)(P<0.05)。两组对象Gn使用剂量、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0.5mg长效GnRH-a与短效GnRH-a在短方案超促排卵中具有相同降调节效果,由于减少了GnRH-a注射次数,更方便于妇女,而且可以减少早期妊娠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不同剂量(1.3 mg、1.1 mg、0.9 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降调节在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中降调结果的观察.方法 对年龄35岁以下、卵巢功能良好、无盆腔手术史的患者行IVF/ICSI助孕,于黄体中期采用GnRH-a长方案,A组用1.3 mg GnRHa降调节共37例、B组用1.1 mg GnRHa降调节共51例、C组用0.9 mg GnRHa降调节共42例.观察三组患者降调效果、获卵率、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继续妊娠率.结果 三组患者获卵率、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降调后Gn前激素水平、HCG日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Gn总量少、Gn时间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较A组可节约药费2千元左右.且C组继续妊娠率较A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 mg、1.1 mg、0.9 mg GnRH-a均可达到降调效果,但0.9 mg GnRH-a可提高继续妊娠率,并可适当降低医药费.  相似文献   

8.
胡雪梅  王德婧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89-4090
目的:探讨长方案中垂体降调节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5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231例患者233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用促性腺激素(Gn)前垂体降调节时间的长短分为:A组≤10天、B组11~13天、C组≥14天,比较三组的促排卵情况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果。结果:三组间Gn用量、Gn用药天数、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方案中垂体降调节时间长短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有一定的影响,降调节时间>10天其临床妊娠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障碍者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PCOS合并代谢障碍患者分为丹参酮组、垂体降调节组和联合组,比较3组血清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3组基础血清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指标无差异(P>0.05)。联合组内膜转化日、FET移植前1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丹参酮组和垂体降调节组(P<0.05);内膜转化日丹参酮组和联合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P<0.05),联合组FBG、TC、TG和LDL水平显著低于丹参酮组(P<0.05);联合组ET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占比以及临床妊娠率明显大于丹参酮组和垂体降调节组(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GnRH-a垂体降调节能进一步改善PCOS女性代谢异常,降低雄激素,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在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长方案周期中的应用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全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使用长方案超排卵治疗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IVF-ET周期112例,根据使用不同剂型的GnRH-a,分成GnRH-a短效组(80例)和长效组(32例)。对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排卵过程中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使用时间、剂量及IVF-ET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短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为(2.46±1.29)IU/L,孕酮(Progesterone,P)为(2.02±0.65)nmol/L,Gn使用天数为(11.56±1.7)d;长效组HCG日LH为(1.56±2.46)IU/L,P为(2.55±1.14)nmol/L,Gn使用天数为(13.03±1.9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效组种植率32.98%(31/94),临床妊娠率48.14%(26/54);长效组种植率22.92%(11/48),临床妊娠率为37.50%(9/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效GnRH激动剂长方案对垂体抑制作用较弱,可能增加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行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亮丙瑞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长方案超促排卵的降调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5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ICSI治疗应用长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国产亮丙瑞林(亮丙瑞林组)1.2 mg于黄体中期皮下注射进行垂体降调,116例采用达菲林(达菲林组)1.2 mg于黄体中期肌肉注射进行垂体降调。分析比较两组的降调节效果和IVF-ET的结局。结果:两组均达垂体降调标准,月经第2天血清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IVF-ET长方案超促排卵中,国产亮丙瑞林1.2 mg黄体中期皮下注射可达到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垂体降调节作用,与达菲林具有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中内膜形态不良者移植优质胚胎,比较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案,探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作为内膜准备方案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FET中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23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案将其分为激素替代组(hormone replace treatment,HRT)(131例)和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组(1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础内分泌水平、移植胚胎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日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酮日和移植日内膜类型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组优于激素替代组(P<0.05);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组生化妊娠率(16例,16%)高于激素替代组(4例,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组临床妊娠率(59例,59%)高于激素替代组(68例,5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对临床妊娠结局指标有意义的变量为年龄和体质量指数,β值估计分别为-0.129、-0.123,说明年龄越小,体质量指数越低,临床妊娠率越高。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形态不良者,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在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及妊娠结局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作用,是内膜形态不良者可行的内膜准备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长效长方案和短效长方案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应用的效果,探讨长效GnRH-a长方案在年轻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GnRH-a长效长方案(1045个周期)和GnRH-a短效长方案(555个周期)在年轻患者COH中应用的资料,按长方案降调节中使用长效或短效GnRH-a分为两组,观察比较两组超排卵效果及助孕结局。结果:在年轻患者中长效长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减少、超排时间延长、周期取消率升高,hCG日LH水平明显低于短效长方案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明显多于短效长方案组,冷冻率明显高于短效长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年轻、卵巢储备正常的患者人群,长效长方案不失为控制性超排卵方案的一种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中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晚期增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用量,同时补充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对主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治疗的患者212例,采用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根据超促排卵的卵泡晚期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补充r-hLH者72例设为实验组(r-hLH组),血清LH水平持续正常未补充r-hLH者140例设为对照组(非r-hL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内分泌状态、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使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各项内分泌激素值、获卵数、两组不同助孕方式的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L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超促排卵天数、Gn总量、IVF/ICSI助孕的2PN受精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超促排卵FSH总量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HMG总量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注射日r-hLH组血清LH水平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动剂标准长方案超促排卵周期卵泡晚期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者增加HMG的用量,适量补充r-hLH可提升卵子成熟度,显著提高优质胚胎率,一定程度改善IVF/ICSI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on pill,OCP)前期预处理对接受长效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长效长方案治疗的正常卵巢储备患者3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OCP前期预处理的185例患者为OCP组,未采用OCP预处理1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促性腺激素用量与天数、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结果 OCP组OHSS发生率(5.9%)高于对照组(1.4%)(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的用量、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长方案治疗中,OCP预处理可能增加了正常卵巢储备患者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降调节长方案用于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本中心采用垂体降调节长方案行IVF/ICSI治疗患者的95个周期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降调节方案分为两组,其中A组(41个周期)注射曲普瑞林0.1mg/d,7d后改为0.05mg/d至月经第3天促性腺激素(Gn)启动,直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hCG日);B组(54个周期)注射曲普瑞林0.1mg/d至月经第3天Gn启动后改为0.05mg/d至hCG日。比较两组曲普瑞林使用总量和时间,以及促排卵效果和妊娠情况。结果:A、B两组使用曲普瑞林时间分别为10.95±1.43d和13.17±2.53d,使用曲普瑞林总量分别为1.37±0.11mg和1.69±0.22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n日和(或)hCG日两组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在Gn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CG日分别为1.29±0.60U/L、0.934-0.5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及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6%和18.6%,P〈0.01)。结论:两种不同的垂体降调节长方案中,曲普瑞林0.1mg/d,7d后改为0.05mg/d至月经第3天Gn启动的方案临床妊娠率相对较高,用药量较,b.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微刺激方案克罗米芬(CC) +来曲唑(LE) +促性腺激素(Gn)和安宫黄体酮(MPA)+Gn先后在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该42例患者先使用CC+LE+Gn方案(A方案),形成可利用胚胎移植后未孕,改用MPA + Gn方案(B方案).比较两种方案的Gn总量、促排天数、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日血清雌二醇(E2) 、黄体生成素(LH) 、孕酮(P)水平、平均获卵数、卵泡早排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两种方案相比较,促排天数无统计学差异(t=3.42,P>0.05),但B方案的Gn总量明显高于A方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5).注射GnRH-a日血清E2 、LH 、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75、1.28、1.41,均P>0.05),B方案获卵数明显多于A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但两种方案卵泡早排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t/χ2值分别为2.01、5.32、2.86、3.87,均P>0.05).结论 卵巢低反应患者IVF/ICSI促排卵周期应用CC+LE+Gn微刺激方案和MPA+Gn微刺激方案临床效果相近,并且前者Gn使用总量较后者低,因此可减轻患者单周期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黄体中期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临床效果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黄体中期使用的GnRH-a剂量不同分为两组,1组GnRH-a用量为1.25mg(1/3支),共154周期;2组GnRH-a用量为0.94mg(1/4支),共100周期,比较临床效果和IVF-ET结局。结果:两组对象卵巢刺激的时间及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等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启动日未达降调节标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与10.00%,P<0.05),hCG日LH>5.0U/L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5%与9.00%,P<0.05)。两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0%与7.00%,P>0.05);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的正常受精率较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周期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33%与46.88%,P>0.05);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mg与0.94mg剂量GnRH-a在黄体中期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可以得到几乎相同妊娠结局,对于卵巢正常反应的人群,1.25mg剂量的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和甲羟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1例子宫腺肌病伴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反加组11例,采用GnRH-a联合倍美力和甲羟孕酮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GnRH-a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主观症状、子宫体积、性激素水平变化、腰椎骨密度变化、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妊娠率。结果两组总主观症状评分及子宫体积于治疗后明显下降,反加组发生低雌激素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妊娠率分别为45.4%、50.0%(P〉0.05)。结论GnRH-a联合倍美力、甲羟孕酮反加疗法在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症中缓解低雌激素症状、减缓骨转换安全有效,反加疗法能减轻GnRH-a的不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