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上海市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440名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相关调查量表和自制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面对维度评分(19.34±2.02)分,回避维度评分(14.87±3.30)分,屈服维度评分(10.23±1.88)分;面对维度评分低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避和屈服维度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能老人患慢性病数量、失能老人Barthel得分、照顾者健康状况及家庭月收入在面对、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者年龄、与被照顾者关系及每日照顾时间在回避、屈服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能时间、照顾者婚姻状况和照顾者职业状况在回避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与面对维度呈正相关,与回避和屈服维度呈负相关;照顾负担与面对维度呈负相关,与回避、屈服维度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负担、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和社会支持3个因素是医学应对方式面对维度影响因素;照顾者年龄、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社会支持和照顾负担4个因素是医学应对方式回避维度影响因素;照顾者自身健康状况、照顾负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4个变量是医学应对方式屈服维度影响因素。结论在未来的社区护理工作中,要综合评估、采取多种手段提高照顾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照顾负担,提高照顾者应对水平,减少心理应激,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长沙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结核病区402例住院结核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核病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核病患者面对、回避、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8.91±3.05)、(15.49±2.62)、(10.00±3.01)分,与国内常模相比,结核病患者面对维度得分较低(P0.05),回避、屈服维度得分较高(P0.01)。对结核病患者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有影响的因素有:居住地(城镇居住者得分较高,b=1.01,P=0.036)、是否参加结核病教育讲座(参加者得分较高,b=1.71,P=0.001)、对病情了解程度(对病情了解程度越高者得分越高,b=0.55,P0.001);对回避维度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居住方式(独居者得分较高,b=1.19,P=0.004);对屈服维度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结核病病程(病程长者得分高,b=0.53,P=0.008)、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者得分较低,b=-0.35,P=0.047)、因结核病住院次数(住院次数多得分高,b=0.58,P=0.002)等。结论结核病患者趋向于选择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结核病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受居住地、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和结核病病程、住院次数等疾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家属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量表(MCMQ)对257例哮喘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哮喘患儿家长应对方式中的面对方式、屈服的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回避的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家长的年龄、患儿病程长短等对患儿家长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无显著影响,各组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不同的患儿家长所采用的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不同;男性患儿家长在屈服方式上得分低于女性患儿家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面对、回避方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患儿不同关系的家长所采用的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也不同,其他关系组采用的回避方式得分均明显高于祖父母、父母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面对、屈服方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家长采取的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也不同;三组对象的回避、屈服方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应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以帮助家属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有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作为测量工具,对宁波市康宁医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住院2个月以上的2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5.2%,有生活事件创伤、自评失去对现实的控制能力、丧偶、自理能力差、文化程度低和病程长者抑郁量表得分高,与普通患者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面对应对方式;面对应对方式与抑郁呈负相关,面对应对方式使用越少的患者越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使用越多则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与普通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患者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项的得分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与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性,医疗工作者及患者家属应关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进行测量,并分析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QLQ-C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30)问卷对6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面对"与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呈正相关(p<0.01);"回避"与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躯体功能和情绪功能呈正相关(p<0.05)。"屈服"与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呈负相关(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倾向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与其生存质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病人应对方式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3月~2011年1月对合肥市7所医院120例BPH住院病人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1~2 d进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生活质量普适性量表SF-36调查.结果 BPH病人回避应对方式得分高于一般病人常模(P<0.001),屈服应对得分低于一般病人常模(P=0.003),面对应对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屈服应对方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回避应对方式仅与生理健康方面呈较弱负相关.结论 BPH病人相对于一般临床病人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屈服应对策略,屈服应对方式的病人生活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脑瘫患儿家庭关怀活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该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患儿父母及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脑瘫患儿父母287人,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儿童父母288人.结果: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各维度中除实际亲密度和理想亲密度外,其余维度均与儿童保健门诊的儿童家庭有差异(P<0.01).与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家庭相比较,虽然脑瘫患儿家庭获得的客观支持分较高,但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相关(P<0.01),其中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度呈正相关,亲密度不满意度和适应性不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脑瘫患儿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状态有待改善,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促进脑瘫患儿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中这一变故.医务人员在治疗患儿的同时,应该关注患儿家长及其家庭的环境状态,鼓励家人之间互助和自助,倡导有关机构为脑瘫患儿家庭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家长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以期探讨家长因素对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69名HIE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在患儿确诊后的1个月内,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其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同时在相同医院选取72名正常新生儿家长为对照。结果:69名HIE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家长(P<0.01)。家庭收入是影响患儿家长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患儿家长的主观支持得分与正常新生儿家长无差异,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家长(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HIE初期患儿家长的情绪状态和社会支持状况,以制定缓解其压力、提高对患儿护理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应对方式,探讨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乳腺癌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个别干预和团体干预相结合)。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测评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评价患者的应对方式状况,分析干预组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应对方式两组患者在屈服、回避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对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面对、回避应对及应对总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进一步做干预组应对方式与生命质量相关分析,生命质量与积极"面对"应对维度呈正相关,与回避维度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应对方式消极被动,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状况及认知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认知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认知干预组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认知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评定2组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中的回避维度得分、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6.98±2.83)、(10.76±2.83)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面对维度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2±0.59)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进行认知心理干预后,干预组面对维度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提高,回避维度得分、屈服维度得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可促进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更多的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脑瘫儿童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医务人员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的50名17岁脑瘫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病情越重,父母年龄越大,患儿父母生理领域生存质量越低;患儿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越高;患儿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越大,患儿父母环境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越高。结论患儿病情程度、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所获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影响着脑瘫儿童父母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住院的ALS患者100例,进行一般资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问卷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S患者社会支持总分≥50分者占43%,30~49分者占14%,社会支持总分<30分者占43%,社会支持高分组在生活质量量表8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低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多采取回避和屈服这两种应对方式。结论帮助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减少其负性心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对患儿及其家属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the pediatric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4.0作为测定工具,分别对脑性瘫痪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作为测定工具,分别对脑性瘫痪儿童家属及正常儿童家属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比较脑性瘫痪儿童和正常儿童、脑性瘫痪儿童家属和正常儿童家属之间生存质量的差异性。结果:脑瘫儿童PedsQL 4.0测定中,脑瘫儿童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总分及总分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在SF-36调查中,脑瘫儿童家属除外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两个项目外,其他项目包括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总分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家属组(P<0.05)。结论:脑性瘫痪儿童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因此,在实际的康复治疗中,应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提高脑瘫儿童及其家属生存质量,同时社会要高度关注脑瘫患儿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病程、花费和初诊年龄等相关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了解脑瘫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128名脑瘫儿童父母和128名健康儿童父母进行检查;使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对128名脑瘫儿童进行测查。根据资料性质分别进行统计学描述、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结果 脑瘫儿童父母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因子分中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七项因子分值高于健康儿童父母(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花费和初诊年龄分别仅对焦虑和抑郁因子分有影响,病程对脑瘫儿童父母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都有影响。 结论 1)脑瘫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落后于正常儿童父母;2)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初诊年龄、病程长短及花费多少不同程度影响其父母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的依恋类型、应对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以及应对方式量表对51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的依恋类型分布情况:安全型59.9%、轻视型19.0%、倾注型14.6%、害怕型6.4%。4种依恋类型的孕妇"针对问题积极应对"和"否认与心理解脱"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情感求助与宣泄"得分上,安全型(2.67±0.35)和倾注型(2.69±0.35)得分显著高于轻视型(2.56±0.35)和害怕型(2.45±0.28)(F3.479=5.975,P<0.01)。在"回避问题转移注意"得分上,安全型(2.06±0.46)显著低于害怕型(2.29±0.55)(F3.479=2.63,P<0.05)。依恋回避与"针对问题积极应对"(γ=-0.193,P<0.01)和"情感求助与宣泄"(γ=-0.213,P<0.01)呈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及依恋焦虑与"否认与心理解脱"、"回避问题转移注意"均呈显著正相关(γ=0.207~0.304,P<0.01)。结论: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孕妇进行围产保健宣传时应尽量帮助孕妇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并重点针对消极应对方式进行宣教,使孕妇尽量减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频率,从而顺利地度过妊娠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儿童住院期间其家长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儿童住院期间患儿家长的应对方式,分析患儿病情和社会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方法:以一般背景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家庭环境评定量表对陪护住院患儿家长进行评定。结果:患儿家长消极应对分低于常模(P<0·05),常患病患儿家长应对消极(P<0·05),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积极应对的因素有家长知识性(β=0·219)、年龄(β=0·264),支持利用(β=0·201),影响消极应对的因素有患儿住院频率(β=0·194)。结论:患儿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应关注家长尤其是年轻父母、经常患病的儿童家长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儿童焦虑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1 573名中学生,采用SPSS 26.0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中学生焦虑的检出人数有601人(38.2%)。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焦虑情绪的直接效应显著(Z = 0.296,P<0.05),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焦虑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Z = 0.158,P<0.05),中介贡献率为34.83%。结论 重庆市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相关,应对方式在其中存在中介效应。应加强中学生社会支持性环境的建立和应对方式指导,有效减缓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CP)患儿家长的社会支持状况与患儿遵医行为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2例CP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SSRS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高支持组患儿家长完全按时复诊(70.97%)、完全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51.61%),完全不按时复诊(0.00%)、完全不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0.00%)与低支持组(分别为29.03%、6.45%、35.48%、45.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不完全按时复诊(29.03%),不完全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48.39%)与低支持组(分别为35.48%、4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CP患儿遵医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加强CP患儿家长社会支持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可以提高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在患儿家长社会心理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量化评估2009年某部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组成调查问卷,对1104名新兵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 (1)1104名新兵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2000年新兵常模(P〈0.01)。与2004年国内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抑郁、偏执、敌对性因子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或P〈0.05);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P〈0.01);状态、特质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与国内军人常模比较,EPQ-P、EPQ-N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EPQ-E、EPQ-L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2)EPQ-E、EPQ-L、成熟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成熟性和混合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总分、EPQ-P、EPQ-N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对新兵SCL-90总分有显著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退避、掩饰性、自责和社会支持利用度(P均〈0.01)。结论 2009年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新兵心理健康受个性、状态-特质焦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和疾病应对方式,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患病行为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和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白血病患儿(初治和强化组各30例)、39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对照组)及52例健康组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卫生和应对方式调查。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白血病组患儿及家长存在较多负性情绪,初治组更明显;白血病组较对照组更多采用回避和放弃方式来应对疾病,其家长的自责、求助和幻想的分数高于对照组。结论白血病儿童及家长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及消极应对方式。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家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