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肠炎病原菌的分布以及相关耐药性,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肠炎的发生。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肠炎患儿70例,检测患儿的病原菌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感染性肠炎患儿70例,社区获得性感染53例(75.71%),医院内感染17例(24.29%)。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主要为屎肠球菌12株(22.64%)与粪肠球菌11株(20.76%)。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解鸟氨酸克雷伯菌4株(23.53%)、肺炎克雷伯菌4株(23.53%)。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0,P=0.032)。在社区获得性感染患儿中,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53株(100.00%),粪肠球菌均对庆大霉素与四环素耐药;在医院内感染患儿中,肺炎克雷伯菌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均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有耐药,17株(100.00%)。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肠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采用不同药物对不同病原菌治疗的敏感性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使用。医护人员需自身规范操作的同时叮嘱家属注意事项,共同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浙东北地区新生儿感染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结构和药敏谱,为临床诊治新生儿感染性结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86例由产道感染和产后院内感染引起的新生儿结膜炎病例,就其流行情况、菌谱结构及抗生素敏感耐药谱加以探讨。结果 186例新生儿结膜炎有57株由院内感染引起,占29%; 139株由产道感染引起,占71%。共培养出致病菌196株,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74株,占37. 76%,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4. 49%)、革兰阴性球菌(20. 41%)、其他17. 34%。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对淋球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普遍较敏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敏感。结论 产道感染是新生儿感染性结膜炎的主要来源,其次为产后院内感染。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淋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药敏结果提示致病菌对眼部常用药耐药率高低不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内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谱,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武汉某医院2010~2013年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血流感染1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微生物检查结果。结果:新生儿院内血流感染前三位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8%)、金黄色葡萄球菌(23.2%)、大肠埃希菌(18.5%),G-菌及真菌感染的比例有增加趋势;G+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大部分耐药,对万古霉素均敏感;G-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发生院内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早产(<32周)、出生体重≤1 500 g、中心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结论:新生儿院内血流感染病原菌中G-菌及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病原菌多重耐药严重,新生儿病房应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操作原则,严格各种留置导管适应证,避免院内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rrjk》2017,(19)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间在我院出生的49例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在此期间,我院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为4.37%;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糖球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有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应加强对母婴病房的管理,对高危新生儿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5.
张玲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157-158
目的 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新生患儿60例,观察其并发症、临床表现、发病因素以及药敏结果等情况,从而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结果 并发症主要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重度窒息心肺复苏后遗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应差、拒乳、黄疸、体质下降、腹胀、发热、皮肤硬肿、休克、皮疹、肝脾肿大、呼吸困难、气促、体温不升、皮肤瘀点瘀斑等.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1.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为75%,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菌药物均非常敏感.发病因素主要包括早产、出生体质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以及长疗程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等.结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医务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3 60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院内感染新生儿的感染状况,分析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院内感染率为8.63%。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5.00%)、大肠埃希菌(11.88%)、肺炎克雷伯菌(11.56%)、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0.3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9.06%)。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37.30%),其次为血液系统(36.66%)、消化系统(6.11%)、泌尿系统(4.82%)、皮肤软组织(4.50%)、导管(4.18%)、脐部(3.54%)。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性别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呼吸系统及血行感染较为多见;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性别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莹  柳洁  孙建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524-1525
目的:进一步提高母婴同室的管理水平,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母婴同室中发现的94例新生儿疾病。结果:病情变化时间均在生后72h以内;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肺炎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先天性心脏病、胃食管返流。治愈80例,好转6例,死亡6例,放弃2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高危儿的发生;加强母婴同室的消毒,减少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巡视和观察,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9324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4.8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7.03%;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3.59%,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占40.75%,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短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85、2.854、2.341,均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低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入住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儿童医院NICU的所有新生儿的住院资料。结果: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G+球菌占多数,其中以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其次为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中以克雷伯氏菌最常见,大肠埃希菌次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组(CRBSI组)中的真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组(non-CRBSI组)(P=0.027)。除1例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外,常见G+球菌均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为利福平。对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G-杆菌中大多数细菌对氨苄青霉素完全耐药,大肠埃希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均对庆大霉素和头孢三代高度敏感,而克雷伯氏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50%。结论:NICU中院内获得性BSI的病原菌以CNS最常见。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总体耐药现象严重,已不适合作为一线用药,故有必要在使用抗生素前及时完善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重度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ICU收治的72例重度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重度脓毒症的流病学特点及死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2例重度脓毒症患者中,41例发生脓毒症性休克,死亡17例,院内获得性感染51.4%,分离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6.7%,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及腹腔、血流感染,以患者3个月的预后情况为因变量,将年龄、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脓毒症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院内获得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器官衰竭数目、脓毒症休克、院内获得性感染为重度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度脓毒症患者合并高龄、院内获得性感染、多器官衰竭及脓毒症性休克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56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60例新生儿中有6.03%共计94例出现院内感染;其中新生儿体重小于2.5kg、孕周小于37周、出生后住院的时间大于1周、或者有其他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极易出现院内感染;在送检的94例出现感染的新生儿检验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共有81株。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出生体重、实际孕周、住院时间、侵入式操作等都是主要原因,因此应提高对新生儿感染的保护和预防,从而减少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死亡率,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合并院内感染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以及院内死亡率。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2例肺癌合并院内感染患者中,235例患者检出病原菌阳性,共培养出病原菌277株,其中202例为单一病原菌感染,24例为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277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6.32%),革兰阳性菌占比28.16%,真菌占比15.5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HR=2.071)、机械通气(HR=1.642)、存在感染性休克(HR=3.187)、多重耐药菌感染(HR=5.217)、白细胞降低(HR=1.477)以及低蛋白血症(HR=1.800)是影响肺癌患者院内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院内感染的肺癌患者死亡率较高,且受众多因素影响,感染病例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种繁多,建议根据病原菌分布及其临床特征对主要病原菌加以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改...  相似文献   

13.
154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本院产科出生后7d内的新生儿脐部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院4年中出生活产新生儿8 173例,医院内获得性脐部感染154例,感染率1.88%,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杀氏菌等。结论:由于新生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机体防御能力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故对接触护理新生儿的人员应规范培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可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COPD患者院内与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月~2009年10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院内与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作为受试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采用三维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结果:在COPD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HAI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6.9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2.81%)、肺炎克雷伯菌(16.38%);而COPD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CAI组)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7.08%),其次大肠埃希菌(16.67%)、铜绿假单胞菌(15.63%)。534株革兰阴性菌检出产ESBLs和AmpC酶共214株,总检出率为40.07%,HAI组革兰阴性菌分离株ESBLs、AmpC、ESBLs+AmpC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AI组(均P0.05),HAI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CAI株。结论:COPD院内与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革兰阴性菌分离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且耐药性严重,HAI组耐药率明显高CAI组,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就诊的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2例,观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体征;病原菌类型与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关系;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发生感染性休克危险因素。结果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四肢苍白厥冷,体征主要为低血压、心率慢、尿量少,体温不是判断感染性休克的主要标准;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4.63%,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5.52%,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3.79%,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总治愈率85.29%,保守治疗总治愈率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原发病类型、病程时长、合并器官衰竭个数、慢性病史、治疗时机为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诊治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时应当关注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征,一经确诊应当早期抗休克、手术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6.
当严重感染并发休克时称为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大多由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引起,少数也可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球菌、金葡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此外,脑膜炎球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感染有时也可以并发休克。本文重点叙述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合理治疗。除妊娠期青年妇女及新生儿外,40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就诊的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2例,观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体征;病原菌类型与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关系;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发生感染性休克危险因素。结果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四肢苍白厥冷,体征主要为低血压、心率慢、尿量少,体温不是判断感染性休克的主要标准;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4.63%,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5.52%,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3.79%,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总治愈率85.29%,保守治疗总治愈率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原发病类型、病程时长、合并器官衰竭个数、慢性病史、治疗时机为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诊治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时应当关注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征,一经确诊应当早期抗休克、手术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高危因素、病原菌等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与胎龄、出生体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静脉营养等有关。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性高,难以避免,需医护人员加强防护意识,积极预防,尽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减少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院内获得肺感染之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预防长期卧床老年脑功能障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感染的对策。方法 收集1995年12月-1999年10月共12例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伴有脑血栓、脑出血、脑肿瘤或脑炎;依设定之院内获得性肺感染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并留取痰液培养。结果 12例患者全部罹患院内获得性肺感染,反复多次,以右侧多见;痰培养共分离出20种细菌菌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草绿色链球菌较多见,药敏试验提示它们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二代及头孢三代等抗G^-杆菌抗生素耐药;这些患者因反复罹患院内获得性肺感染导致50%的患者死亡,另外50%患者由于气管切工或气管插管而滞留于医院。结论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脑功能受损的患者,防治院内获得性肺感染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应将其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现状及其高危因素,为该类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医院母婴同室的3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母体妊娠期疾病情况、产程长短及是否胎膜早破者的发生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7项因素与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关系。结果 38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中共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18例,发生率为4.66%,且不同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母体妊娠期疾病情况、产程长短及是否胎膜早破者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7项因素均与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有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仍不低,且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母体妊娠期疾病情况、产程长短及是否胎膜早破均对其发生影响较大,故应重视上述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