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作香  徐博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07-3508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葛洲坝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44例;联合治疗组46例,术后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结果:随访率97.70%(88/90)。单纯手术组有效率41.8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66.70%,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补充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生育期妇女常见良性病变,可致痛经、不孕甚至癌变,给广大女性带来很大痛苦。药物治疗EM副作用明显,复发率高,手术治疗是其第一选择,能有效地解除疼痛,促进生育功能恢复。但传统经腹手术创伤大,易造成盆腔组织损伤、感染,恢复缓慢,而且还会留下永久疤痕,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用腹腔镜治疗,而实验组在腹腔镜手术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及受孕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实验组药物的副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的比率明早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且受孕比率明显提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在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副作用反应轻微,对症治疗后均能消失。讨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症状并降低复发率,且副作用小,因此,可以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及受孕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且受孕率明显提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可以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赵冬花 《现代保健》2013,(24):35-36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EM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于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EM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且临床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患者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 qd,连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患者全部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30例,改善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8%。同时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效率达8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廉价易行,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腹腔镜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3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78例,服用米非司酮10 mg/d,1次/d,连续用3个月;孕三烯酮组65例,服用孕三烯酮2.5 mg,2次/周,连续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年.比较两种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停药后3、6、12个月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米非司酮组完全缓解率为85.9%(67/78),孕三烯酮组为84.6%(55/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痤疮、体重增加、关节酸痛、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低于孕三烯酮组(P<0.01或<0.05).米非司酮组停药后排卵、月经恢复时间[(12.0±2.9)、(26.8±3.9)d]均短于孕三烯酮组[(25.3±3.7)、(35.0±4.1)d](P<0.05).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在腹腔镜手术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25mg,1次/d,连服6个月: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不服用米非司酮。对比两组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39.1%,累计复发率34.8%,妊娠率23.50%;研究组有效率71.7%,复发率13.0%,妊娠率31.3%。两组在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累计复发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17.4%,症状较轻,继续服药后均逐渐缓解。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在腹腔镜手术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25mg,1次/d,连服6个月;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不服用米非司酮。对比两组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39.1%,累计复发率34.8%,妊娠率23.50%;研究组有效率71.7%,复发率13.0%,妊娠率31.3%。两组在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累计复发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17.4%,症状较轻,继续服药后均逐渐缓解。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叶建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27-112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接受24至30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术后妊娠率达到51.9%,其中,手术8个月后患者达到受孕高峰.讨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后恢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叶瑞琴 《医疗装备》2015,(16):41-42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60例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其中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症状、体征对疗效的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发生症并发率为观察组6.66%,对照组4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尽早诊断和治疗,采取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提高诊断率的同时减少复发率,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31例),观察组米非司酮,对照组孕三烯酮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和74.2%),且治疗后FSH(血清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素)均同对照组和治疗前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米非司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止痛药应用以及术后妊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本院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止痛药应用以及术后妊娠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作为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值得临床广为推广。但术后仍出现不孕与输卵管阻塞密切相关,须广大同行进一步针对性地探究。  相似文献   

14.
何福姬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19-1119
目的 探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10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5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腹腔镜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及妊娠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妊娠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非常有效,可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使用的治疗方法进行选择,有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副作用、术后妊娠率、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随访资料;同时抽取同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术后口服孕三烯酮(内美通)治疗50例患者,术后未配合使用药物治疗46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副作用及其停药后对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结果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的两用药组症状、体征、缓解率及复发率相似,米非司酮组缓解率为67.9%,内美通组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体重增加、痤疮、肝功能损害、潮热、阴道干燥等副作用明显低于内美通组(P〈0.01),两用药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1.3%及10.0%,均明显低于术后未用药组的31.9%(P〈0.01),米非司酮及内美通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41.6%、40.8%,明显高于未服药组的18.3%(P〈0.05)。结论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后联合使用米非司酮或内美通治疗能明显提高症状缓解率及术后妊娠率、降低复发率,但米非司酮副作用明显低于内美通。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芸  陈丽娜  杜娟  黄红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721-172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米非司酮组)46例,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1.30%、77.50%(P<0.01),复发率分别为15.22%、37.50%(P<0.01),受孕率分别为46.67%、16.67%(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小,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芸  牛春红  曹勋荣  张帅 《工企医刊》2015,(2):1279-128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0.0%(p<0.05);观察组总妊娠率为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妊娠率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6.1%(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疗效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可以作为临床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阮雅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66-4267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372例经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腹腔镜组),500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联合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和受孕情况。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组治愈率为64.0%(320/500),总有效率为87.6%(438/500),单纯腹腔镜组治愈率为34.9%(130/372),总有效率为56.7%(21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0,P<0.01;χ2=106.86,P<0.01);米非司酮联合组复发率为6.4%(20/314),受孕率为34.4%(64/186),单纯腹腔镜组复发率为22.2%(28/126),受孕率为11.2%(14/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P<0.01;χ2=21.12,P<0.01);米非司酮联合组出现轻微恶心2例,转氨酶升高3例。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增加受孕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朱家珍 《现代保健》2010,(28):59-60
目的探讨手术后辅以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0月-200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下手术的4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0例术后辅以口服米非司酮12.5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3~6个月。对照组20例为单纯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研究组有效缓解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米非司酮治疗是必要的,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76例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30例给予丹那唑 (Danazol,每日 80 0 mg)口服 ,另一组 4 6例给予米非司酮 (每日 12 .5 mg)口服 ,均从月经第一天起连续服用 6个月。两组患者均于服药后 3w内出现痛经症状缓解 ,丹那唑组 2 5例 ,米非司酮组 37例停药后痛经完全消失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停药后经腹腔镜检查证实 ,丹那唑组 2 1例盆腔或附件包块缩小 ,2 2例盆腔触痛结节缩小或消失。米非司酮组31例包块缩小 ,36例触痛结节缩小或消失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米非司酮组 4 0例、丹那唑组 30例用药后月经停止 ,均在停药后 4~ 5 w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全部患者停药后血清 CA1 2 5。水平降至正常 ,部分病例抗子宫内膜抗体消失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果表明小剂量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可抑制排卵 ,使正常或异位子宫内膜萎缩或溶解 ,引起闭经 ,同时可以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供应 ,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