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TM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评价2009年1月~2010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32例盆腔器官脱垂全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单纯全盆底重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1 min,平均出血量为180 ml,随访时间1~10个月,治愈31例,占96.87%,好转1例,张力性尿失禁及网片暴露各1例。结论:proliftTM系统全盆底重建术在纠正盆腔器官脱垂中达到解剖和功能的完全恢复,是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改良式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7年4月~2008年12月对经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的18例患者进行改良式盆底重建术,应用自制聚丙烯网片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前盆底悬吊术+阴道顶端固定术+阴道后壁修补术,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1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8min,术中平均出血200ml,住院时间7~10天,术后1、3、6、9、12月随访,18例患者因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引起的不良症状全部消失,其中1例出现左下肢轻度疼痛,给予局部热敷理疗治疗2周后疼痛消失,2例出现膀胱颈过度活动症,留置尿管1周后消失,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微创、经济可行、减少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短期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聚丙烯网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保留子宫)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15例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使用聚丙烯网片行保留子宫的全盆底网片悬吊术.14例患者存在3个部位的缺陷,1例患者存在2个部位的缺陷.结果 所有病例穿刺顺利,无膀胱或直肠损伤.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85.0±4.3)min,术中出血量150~400ml,平均(200.0±10.1)ml.15例患者术后恢复好,无感染发生.住院时间5~9 d,平均(6.0±0.7)d.术后随访1~12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5周复查时发现有网片侵蚀,经过修剪侵蚀的网片后半年随诊恢复正常.结论 经阴道全盆底网片悬吊术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度为Ⅲ~Ⅳ度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以POP-Q分度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阴道无肿物脱出为主观治愈指标,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8.6±3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4±71.5)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4.6±1.8)天,术后随访3~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客观治愈率93.8%(90/96),主观治愈率95.8%(92/96)。结论:改良的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术式,保留子宫同时加强盆底组织,手术简单、安全、微创,术后新发尿失禁及性交痛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期评价解剖疗效,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20,PFDI–20)和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12,PISQ–12)三种生活质量和性生活问卷评价功能疗效,从而分析全盆底重建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直肠、膀胱、尿道、血管及神经等损伤。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 d恢复自主排尿,近期并发症为1.7%(1/56)。2例网片侵蚀,远期并发症为3.5%(2/56)。术后1年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高(t分别=16.69、19.21,P=0.000),而性生活质量改善不大(t=0.124,P=0.613)。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创伤小、解剖和功能恢复率高,复发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Prolift盆底重建术中保留子宫和切除子宫对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近期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使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27例,其中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17例(保留子宫组),切除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10例(切除子宫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OP-Q分度,至少有1个区域存在Ⅱ度以上脱垂为手术指征,评估两组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保留子宫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3.53±27.82)ml,手术时间(87.76±21.69)min;切除子宫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6.00±50.38)ml,手术时间(111.20±31.03)min。两组患者均术后1月、3月、6月、1年和2年按时随访,在随访期内26例患者定期随访妇科检查POP-Q分期各位点在正常范围;保留子宫组的1例患者术后11月出现宫颈过长约9 cm,予以腹腔镜联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骶主韧带盆壁悬吊加固术,术后妇科检查POP-Q分期各位点均在正常范围。1例患者术后2月出现阴道痛、下腹坠胀,妇科检查无网片侵蚀,予以理疗和对症处理,自觉症状消失;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性交痛、网片侵蚀等并发症。结论:保留子宫组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不保留子宫组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效果,但保留子宫组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同时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盆底网片悬吊术在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35例不同缺陷的盆腔器官脱垂的老年女性患者,应用聚丙烯材质制成的网片,对阴道前后壁、子宫主韧带和膀胱宫颈韧带、骶韧带,采用全盆底网片悬吊术进行悬吊治疗.结果?35例患者阴道前后壁膨出和子宫脱垂情况均得到纠正,院内未发现其它并发症和感染.术后随访12~15个月,所有患者相关症状均消失,盆底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全盆底网片悬吊术疗效稳定,适合老年女性多部位缺陷的盆腔器官脱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骶棘韧带悬吊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宁波市第七医院采取全盆底重建术(A组42例)、骶棘韧带悬吊术(B组19例)的6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术中情况和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无膀胱、直肠损伤,无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A组发生网片侵蚀1例。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日、膀胱残余尿量、术后正常活动时间、术后体温平稳时间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费用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P<0.01)。术后随访,A组盆腔器官脱垂1例复发,B组无盆腔器官脱垂复发病例。B组阴道长度大于全盆底重建组(P<0.01),最后一次随访时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评分A组高于B组(P<0.05)。结论:两者均为治疗重度POP有效、安全的方法。全盆底重建术后新发尿失禁、尿潴留不容忽视,骶棘韧带悬吊术医疗费用低、加深阴道长度、无异物侵蚀、对生活质量影响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Prolift盆底修复系统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POP-Q分度为Ⅲ~Ⅳ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应用Prolift盆底修复系统行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度及电生理技术检测阴道张力、压力和盆底肌力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以阴道无肿物脱出为主观治愈指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5±4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5±75)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4±1.5)天,随访3~18个月,治愈率为94.4%,主观治愈率100%。结论:Prolift盆底修复系统能全面重建盆底功能,手术操作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但远期疗效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用盆腔脏器脱垂评分(POP-Q)评价脱垂及膨出程度.结果 1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6.7±20.9)min,平均术中出血(106.1±42.2)ml.尿管留置时间3~8d,平均(5.2±1.3)d,平均住院时间(5.1±1.3)d.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以POP-Q评分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治愈11例,以脱垂生活质量量表为主观评价指标,主观满意12例.并发症:性交痛8例,1例患者出现新发急迫性尿失禁.结论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片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2006~2009年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应用补片者患者67例。行子宫切除38例,保留子宫19例,宫颈部分截除术10例。行全盆底悬吊术、阴道前壁补片+阴道后壁修补、阴道前壁补片术共61例,其中34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TVT-O术,6例单行TVT-O术。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6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手术时间平均为129.8 min(30~240 min),补片放置时间平均20.1min(10~30min)。术中出血平均149.4ml(50~3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天(3~11天)。67例患者平均随访1~5年,术后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全部得以纠正,无1例复发;尿失禁患者手术后1例复发,2例症状改善,其余症状消失。4例出现补片侵蚀现象,1例发生感染。结论:盆底悬吊术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新型盆底重建微创手术,能实现盆底解剖和功能重建。补片在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中的应用虽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但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聚丙烯网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8月~2010年7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采用聚丙烯网片完成盆底重建手术共119例。术前按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其中Ⅲ度以上膀胱膨出、子宫脱垂及直肠膨出分别为84例(70.6%)、64例(53.8%)、19例(16.0%),阴道穹窿膨出4例(3.4%),同时存在2个以上部位缺陷91例(76.5%)。结果:前、后盆底重建及全盆底重建术各54例、13例及52例,其中保留子宫55例(46.2%),同时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65例(54.6%)。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8个月,网片外露6例(5.0%),新发膀胱过度活动症6例(5.0%),压力性尿失禁4例(3.4%),无症状膀胱Ⅱ度膨出3例(2.5%)。术后6月前盆底重建组Aa及C点值,后盆底重建组Ap及C点值,全盆底重建组Aa、Ap及C点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丙烯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是一种安全又经济的术式,可以同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保留脱垂的子宫,手术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对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治疗术后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按(POP-Q)分度为Ⅲ~Ⅳ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壁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盆底重建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留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阴道长度、治愈率、复发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率进行比较。术后3、6、9、12个月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别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保留尿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阴道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性生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患者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用以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损伤相对较小,可以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在临床中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28例根据POPQ分度法达Ⅲ度及Ⅲ度以上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行改良全盆底悬吊术,应用自制聚丙烯网片对子宫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前后壁、膀胱宫颈韧带进行全盆底悬吊,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改良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改良TVT-O术)。结果:28例患者手术全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2.5±10.4)min,术中平均出血(120.7±45.5)ml,平均住院时间(3.5±2.8)d,术后随访平均为8个月。根据POPQ分度法及问卷评价手术效果,28例患者手术后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全部得以纠正,盆底结构基本正常,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上述改良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手术方法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对该院妇科自2005年11月~2008年8月收治的41例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顶端脱垂)的患者进行了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分析其临床疗效,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该术式治疗,术中无1例发生术中、术后出血或脏器损伤。有3例术后腰骶部疼痛多天,但术后1~3周左右均症状缓解出院。4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率4例,术后无1例复发,术后随访平均10个月(1~24月),主观治愈(术后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率和客观治愈(术后子宫脱垂和阴道穹窿脱垂POP-Q分期为0期)率均为100%。结论:对子宫脱垂和/或阴道顶端脱垂的患者施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矫治阴道穹隆膨出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168例POP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应用POP-Q分度法及POP生活质量问卷(P-QOL)对患者POP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其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治愈率为94.05%(158/168),术后1年复发率为12.50%(20/160)。POP患者术后1年POP-Q分度为Ⅲ~Ⅳ°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OP患者术后1年脱垂严重程度、个人关系、健康状况、生活状况、角色、体力、社交、情绪、睡眠等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为Ⅲ~Ⅳ°、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以降低POP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