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群香  黄星  龙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402-140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TLR-4、HBD-2及IFN-γ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为阳性且肝功能正常的孕妇57例为试验组,根据脐血清乙肝两对半结果,分为宫内感染组26例,宫内未感染组31例,外周血血清HBV标志物均为阴性的正常分娩孕妇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血清IFN-γ水平;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TLR-4,HBD-2在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选择GAPDH为内参。结果:①宫内感染组TLR-4,HBD-2,IFN-γ的表达均显著低于HBV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1)。宫内未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TLR-4、HBD-2与孕妇外周血IFN-γ水平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5,P<0.01;r=0.685,P<0.05)。结论:TLR-4、HBD-2下调与IFN-γ水平下降相关,导致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ll受体3(TLR3)、干扰素-γ(IFN-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160例HBV宫内感染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脐带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为阴性者为对照组;脐带血清HBeAg、HBsAg两者中有任意一项为阳性者8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前外周血HBV-DNA、IFN-γ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脐带血TLR3、TLR3-mRNA、IFN-γ、HBeAg及HBsA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前外周血HBV-D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后脐带血TLR3、TLR3-mRNA及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后脐带血HBeAg、HBs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R3和IFN-γ可能预防HBV通过胎盘屏障感染宫内的胎儿,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产妇外周血IFN-γ和IL-12水平对HBV在宫内传播(BIT)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282例HBsAg阳性产妇为病例组,以43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法检测临产前产妇的外周血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采用流式液相芯片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12水平;对其所生285例新生儿于产后24 h内静脉血进行乙肝五项和HBV DNA水平检测。结果 HBsAg阳性产妇人群发生HBV宫内显性感染(DBI)率、HBV宫内隐匿性感染(OBI)率、BIT率分别为7.37%(21/285)、40.70%(116/285)和48.07%(137/285)。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HBsAg阳性产妇组(t=-2.55,P=0.011)、NBIT组(t=-2.54,P=0.012)和OBI组(t=-2.33,P=0.021),对照组中IL-12水平显著高于NBIT组(t=2.07,P=0.040)和DBI组(t=4.81,P=0.000);对照组IL-12水平显著高于HBsAg阳性产妇的HBeAg阴性组(t=-2.09,P=0.038);HBV DNA载量在103~106拷贝/ml组中DBI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OBI组和NBIT组(P<0.01);注射免疫球蛋白组中随着BIT程度的加重,其IFN-γ含量明显减少(χ2=6.40,P=0.041),抗病毒治疗组中随着BIT程度的加重,其IL-12含量明显减少(χ2=8.90,P=0.012);产妇年龄、前置胎盘和乙肝疫苗注射与母体IFN-γ水平的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方式和乙肝疫苗注射与母体IL-12水平的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可以激发孕产妇体内IFN-γ的表达,同时抑制IL-12的分泌,但是IFN-γ在HBsAg阳性产妇体内的表达呈现组内分化现象,在HBeAg阳性和高载量HBV DNA的环境下母体IFN-γ的水平会下降;提高HBsAg阳性产妇的IFN-γ和IL-12水平,有利于阻断BIT尤其是DBI。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给妊娠晚期孕妇服用含有益生菌的孕妇奶粉,检测其新生儿肠道菌群变化及新生儿脐血中IL-4、IFN-γ的变化,探讨益生菌对新生儿免疫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妊娠34周择期剖宫产的孕妇分为实验组(服用含益生菌的孕妇奶粉21例)及对照组(服用不含益生菌的孕妇奶粉21例),取新生儿粪便分别进行有氧及厌氧环境培养,并进行细菌涂片,观察新生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剖宫产收集新生儿脐带血液标本,留取血清,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中IL-4及IFN-γ水平。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肠道菌群变化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脐带血清IL-4水平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FN-γ水平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IL-4/IFN-γ比值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孕期孕妇口服益生菌制剂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变化无明显影响,但通过新生儿脐带血IL-4及IFN-γ的检测发现晚孕期孕妇口服益生菌制剂可能会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从而预防或减少新生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HBV-DNA含量、胎盘组织Toll样受体(TLR)3、TLR4表达与HBV宫内感染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河南省中医院122例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根据是否发生HBV宫内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88例,比较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类型、不同血HBV-DNA含量孕妇宫内感染率;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胎盘组织TLR3、TLR4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平均光密度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类型孕妇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HBcAb阳性发生率高于HBsAg+HBeAb+HBcAb阳性、HBsAg+HBcAb阳性及单纯HBsAg阳性(P<0.05);不同血HBV-DNA含量孕妇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DNA含量≥105 copy/ml时,宫内感染率升高(P<0.05);感染组胎盘组织TLR3、TLR4阳性例数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观察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on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作为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rHBvac)的佐剂对HBV宫内感染婴儿治疗临床作用及对血清Thl/ 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新生儿出生时及1个月龄检查乙肝五项HBsAg(+)和HBV DNA>1 000 copy/mL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20例,新生儿出生后给予乙肝疫苗10 μg三角肌肉注射(疫苗注射时间按0、1、6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臀部肌肉注射,20 d 1次,共3次,注射乙肝疫苗后3 d同一部位皮内注射GM-CSF 10 μg/kg。对照组20例,乙肝疫苗10 μg三角肌肉注射(0、1、6方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臀部肌肉注射,20 d 1次,共3次。1岁时抽外周静脉血检测乙肝五项、HBV DNA的变化及血清IL-4和IFN-γ水平。 【结果】 治疗组7个月婴儿HBsAg转阴率25%(5/20),对照组7个月婴儿转阴率为5%(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M-CSF 联合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提高HBV宫内感染儿HBsAg转阴率,并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对HBV宫内感染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Toll样受体3(TLR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的表达情况,探讨TLR3与PBMC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228例HBsAg阳性孕妇至分娩,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涂片上HBsAg及TLR3。结果 228例HBsAg阳性孕妇有64例(28.07%)PBMC HBsAg阳性;161例(70.61%)TLR3表达阳性;TLR3在PBMC 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44,P<0.000 1);新生儿有35例(15.35%)PBMC HBs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PBMC上TLR3的表达与新生儿PBMCHBV宫内感染有关(χ2=12.354,P<0.000 1)。结论 TLR3可能是HBsAg阳性孕妇PBMC HBV感染的一个保护因素(OR=0.181,95%CI=0.091~340);也是PBMC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OR=0.279,95%CI=0.133~0.58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IFN-γ、IL-4、IL-8的变化。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4、IL-8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IFN-γ、IL-8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4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胺酰胺颗粒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8,可能参与UC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80例哮喘儿童(哮喘组),激素吸入后(激素吸入组)40例及激素吸入+红霉素口服后(红霉素组)40例,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IFN-γ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儿童IL-2、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激素吸入组及红霉素组IL-2、IFN-γ明显升高(P〈0.01),红霉素组为著(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儿童IL-2、IFN-γ水平低下,红霉素可以升高IL-2、IFN-γ,从而减轻TH细胞的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变化在哮喘患儿中的意义, 完善儿童哮喘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69例, 及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2例为对照, 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试、痰液的诱导和处理, 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哮喘组FEV1%和FEV1占预计值%等肺功能指标明显降低(P<0.05), 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提高(P=0.009);哮喘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 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降低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可以结合肺功能指标更好地完善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6,(5):691-69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以及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B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比较A组和B组的疗效,同时比较A组和B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IL-4、IFN-γ以及Ig E水平。结果 B组的痊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71.67%;A组的痊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53.33%。B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2=5.783,4.302,P<0.05),A组和B组治疗前的IL-4、Ig 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IL-4、Ig 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B组治疗后的IL-4为(27.51±6.25)pg/m L,Ig E为(68.59±15.35)IU/m L,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而IFN-γ为(25.18±3.63)ng/m L,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显著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4、Ig E水平,提高IFN-γ的水平,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卵巢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HBV共价闭合脱氧核糖核酸(cccDNA)表达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检测33例HBV DNA阳性孕妇卵巢组织中的HBV DNA和HBV cccD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相应33例婴儿出生当日和1月龄外周血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FQ.PCR法检测婴儿血清HBVDNA含量。结果33例卵巢组织中HBVDNA和HBV cccDNA总阳性率为51.52%(17/33)。婴儿宫内感染率为12.12%(4/33,4例均为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婴儿母亲卵巢组织中HBVDNA和HBV cccDNA均阳性时,宫内感染率比HBVDNA、HBV cccDNA均阴性时显著升高(P<0.05)。宫内感染婴儿较非宫内感染婴儿母亲卵巢组织中HBV cccDNA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和P<0.05)。结论HBV可感染人卵巢组织并在其中复制,且有可能通过卵细胞垂直传播至子代。  相似文献   

13.
方益荣  叶冬青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66-4368
[目的]研究孕妇人群中HBV的携带率及HBV携带孕妇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析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HBV携带孕妇作为目标人群;在孕妇产后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检测HBV标志物,发生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作为病例组,未发生的作为对照组,分析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2~2004,共检测了3415名孕妇,HBV携带率为3.34%(114/3415),城镇孕妇HBV携带率(2.91%)低于农村孕妇(5.62%)(χ2=9.23,P﹤0.01);除2例死胎外,在112名HBV携带孕妇所生的112名新生儿中,有33名新生儿发生了HBV宫内感染,感染率为29.46%;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HBeAg阳性(OR=3.1495%CI:1.23~8.04)、阴道流血史(OR=4.4795%CI:1.18~16.99)与HBV宫内感染有关联。[结论]合肥地区孕妇HBV携带率较低,且城镇低于农村;孕妇HBeAg阳性、孕期阴道流血史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孕妇HBV感染模式与宫内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感染模式及其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孕妇及部分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PCR法检测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HBV-DNA。结果孕妇HBV感染率为8.63%(264/3060),HBsAg阳性率为8.19%(251/3060),孕妇HBV感染模式有12种,以“小三阳”模式较多见,占孕妇感染总数的35.98%(95/264)。“大三阳”、“小三阳”孕妇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7.73%(43/44)和26.31%(25/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BeAg(+)、血清HBV-DNA(+)及PBMC中HBV-DNA(+)孕妇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6.15%(6/13)、66.67%(8/12)、70.00%(7/10)。结论孕妇中存在一定数量和程度的HBV感染;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多见,“大三阳”孕妇体内HBV复制水平较高,易发生宫内感染。HBV宫内感染与孕妇HBeAg(+)及HBV-DNA(+)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鼠及新生大鼠脑中TLR4及细胞因子TNF-α在宫内感染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孕龄17、18天(足月为22.5天)的SD大鼠,每次350μg/kg、连续2天腹腔注射,构建宫内感染大鼠模型(LPS组);对照组孕鼠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NS组)。观察胎盘和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分别留取孕20、21天及生后1、3、7、14天(P1、P3、P7、P14)的新生大鼠脑标本,检测细胞因子TNF-α、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LPS组新生大鼠脑组织HE染色可见细胞水肿,组织疏松,细胞数减少。蛋白表达结果显示LPS组TLR4明显升高,较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148,P=0.001;LPS组TNF-α较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63,P=0.015。LPS组TLR4、TNF-αmRNA在G20、G21、P1、P3、P7的表达比NS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LPS感染后TLR4信号途径被激活,诱导炎性因子大量释放,最终导致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活化Toll样受体3(TLR3),探索将Poly I:C(免疫佐剂)作为TLR3配体提高HBV宫内感染者TLR3蛋白含量,进而通过改变HBV宫内感染者DCs细胞及B细胞百分比,提供改善机体免疫状态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法连续收集152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新生儿脐血及股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生儿出生24 h内外周血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以进行体外培养,经HBV与Poly I:C刺激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新生儿CBMCs的TLR3蛋白含量及DCs细胞、B细胞的百分比。结果:HBV非宫内感染的TLR3蛋白含量在经HBV以及PolyI:C+HBV后呈现下降趋势。而HBV宫内感染组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HBV非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感染组CBMCs经PolyI:C+HBV刺激活化后,两组TLR3蛋白含量、mDC、pDC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P=0.91;t=0.46,P=0.64;t=0.21,P=0.23);而两组B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2)。HBV宫内感染组经Poly I:C+HBV刺激后与非宫内感染组经HBV刺激后的B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结论:Poly I:C作为免疫佐剂一定程度上提高HBV宫内感染者的TLR3蛋白水平,使宫内感染组的TLR3蛋白水平逐渐接近于非宫内感染组,进而改变CBMCs中DCs细胞及B细胞百分比含量,为改善HBV宫内感染新生儿的免疫状况使其接近非宫内感染者水平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巴中市变应性鼻炎发病(AR)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血清IFN-γ及IL-4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上防治A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巴中市三甲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人群,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统计AR的发病人数,AR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相关症状,合并疾病情况,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抽取AR患者肘静脉血5 mL,采用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测定22种变应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FN-γ及IL-4水平;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及IL-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 243例人群完成了问卷,AR患病率为275例(22.12%);不同年龄段AR患病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5),19~40年龄段AR患病率最高(28.40%);不同职业段AR患病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14,P<0.0),其工人AR患病率最高(26.48%);巴中市275例AR患者中,其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与羊水中辅助性T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探讨Th1/Th2型免疫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轻度15例、重度25例)和20例正常孕妇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血清及羊水中IFN-γ、IL-4浓度进行测定。结果:①血清IFN-γ在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与重度组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增加趋势,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增加极为显著(P0.001),子痫前期重度组的含量也高于轻度组,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IL-4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降低趋势,但3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羊水IFN-γ在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与重度组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增加趋势,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轻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01),子痫前期轻度组IFN-γ含量也高于正常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羊水IL-4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降低趋势,但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血清及羊水IFN-γ/IL-4比值显示,随病情的加重比值增大,且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羊水中存在Th1/Th2型免疫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之一,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星  蒋艳敏  秦雪  梅燕  陈悦  赵艳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98-1399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Th1/Th2活化后的功能状态。方法:19例宫内感染新生儿和15例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取脐血抗凝,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以植物血凝素(PHA)及HBsAg作为刺激物,培养后收获细胞,以CD4-FITC/IFN-γ-PE、IL-4-PE、IgG1-PE标记,FACS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结果:PHA刺激下,宫内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BsAg刺激时,两组间IFN-γ有统计学差异(t=2.12,P<0.05);IL-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Ag刺激下,IFN-γ表达不足,提示宫内感染组存在特异性免疫耐受,Th1水平的提高在控制乙肝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外周血IFN-γ、IL-4和IgE的关系,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2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6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TLA-4 基因的rs231725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检测病例组外周血IFN-γ、IL-4、IgE水平。结果 病例组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66.7% vs. 19.4%),CTLA-4 rs231725 GG基因型比例低于对照组(19.3% vs. 73.2%)(P<0.05);病例组CTLA-4 rs231725 A等位基因频率比例高于对照组(73.7% vs. 23.1%)(P<0.05),CTLA-4 rs231725 G等位基因频率比例低于对照组(26.3% vs. 76.9%)(P<0.05);CTLA-4 rs231725 AG基因型IFN-γ、IL-4、IgE水平均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A-4 rs231725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有无支气管哮喘伴泌尿系统损害、支气管哮喘伴消化道反应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OR=2.625,95%CI=1.273~5.138)及A等位基因频率(OR=1.987,95%CI=1.121~3.397)与支气管哮喘伴肾炎相关关系明显(P<0.05)。结论 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均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增加相关;高水平的IFN-γ、IL-4、IgE可能是CTLA-4 rs231725 AA基因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