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福建省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儿童营养不良、肥胖、维生素A缺乏及贫血的状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抽取福建省9个地市儿童,对儿童常规体检,测身高、体重及检测血维生素A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山区儿童营养状况最差,贫血患病率最高(54.7%);城区肥胖症发生率最高(6.4%)。结论:营养不良、贫血的发生仍以边、远、穷地区为主,城市肥胖儿童明显增多,儿童维生素A缺乏属轻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症患病率5年来下降幅度。方法:于2003年和2008年二次在全省抽样9个县市儿童,对儿童常规体检、病史的询问和血清维生素A的检测。结果: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2003年为6.3%,2008年为3.2%。5年下降幅度达49.2%。城区下降幅度最多,达76%。年龄组上看12月组下降最快,达75.55%,3岁组下降最慢33.3%。结论: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患病率下降幅度大,边、远、穷地区乃是儿童维生素A缺乏今后防治重点。增加与多食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1~2010年福建省集体儿童3种严重营养性疾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儿童营养政策、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福建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年报表对10年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是严重营养性疾病。结果:0~6岁儿童活动期佝偻病、中度以上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从2001年的0.17%、0.43%和2.70%降至2010年的0.07%、0.20%和1.14%;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病率2002~2009年下降幅度最大,活动期佝偻病患病率下降速度波动明显,2003、2006、2010年下降速度快。根据10年患病率平均下降速度预测2012年3种疾病患病率为0.06%、0.17%、0.96%。结论:福建省集体儿童3种严重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患病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严重营养性疾病应列入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加强专案管理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与辅食添加的现状调查,了解妇幼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营养干预,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230名0~5岁城区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等5项指标。结果:5岁以下儿童5项指标的横断面调查均明显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与辅食添加现状明显改善;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4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上升至67.3%;4~6月婴儿的辅食添加率为54.55%;1月龄时鱼肝油的补充率为84.8%,钙的补充添为64.2%。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认识到了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3岁以下贫血患病率为18.00%,5岁以下维生素A患病率为2.56%。结论:①城区4月龄母乳喂养率为67.3%,虽高于全国水平,但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月龄为76.0%,1岁后下降到6.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今后应重视早期母乳喂养的促进、支持与指导。②维生素A缺乏等儿童营养缺乏症仍然突出,特别是生后6个月发生率较高,说明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早期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民众镇辖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龋齿患病情况、贫血患病情况,为制定民众镇儿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全镇儿童的素质。方法:通过收集2008~2010年民众镇幼儿园儿童的资料,包括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血红蛋白、龋齿等各项指标。分别利用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2008~2010年民众镇幼儿园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均低于国家同年龄组的平均水平,发育迟缓、肥胖的检出率逐年下降,而低体重、消瘦的检出率逐年上升,3年来龋齿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贫血患病率最高为2010年,达5.66%。结论:民众镇幼儿园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令人担忧,除低年龄组外其他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增长水平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既有消瘦儿童也有肥胖儿童,而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现象也并存,民众镇幼儿园儿童龋齿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6.
常虹  杨柳  文红  宋亚飞  石钟晶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73-1674
目的:探讨、分析沈阳市城区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比较的方法对沈阳市城区托幼园所2001~2005年体检结果报表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年间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逐年下降,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0.77%、0.34%、0.29%,各类营养不良中以体重低下患病为主。儿童肥胖患病率逐年增加,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儿童贫血患病率从2001年的7.40%降为2005年的3.95%。儿童患龋率、龋均逐年增高,分别达44.10%、2.11。结论:沈阳市城区托幼园所儿童营养状况良好,对儿童健康的威胁并非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的肥胖问题,今后工作的重点是肥胖儿童的群体干预。儿童五官保健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东城区2007-2011年间0~6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儿童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方法 对东城区2007-2011年5年散居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趋势χ2检验儿童营养状况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全区0~6岁散居儿童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的患病率由2007年的1.159%下降为2010年的0.479%,2011年略有回升;3~6岁儿童的患病率高于0~2岁儿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以轻度贫血为主,发病率介于3.08%到6.09%之间;中度贫血患病率介于0.23%到0.53%之间。肥胖患病率为介于3.08%和3.89%之间;0~2岁儿童贫血、肥胖的患病率高于3~6岁儿童。儿童贫血、肥胖患病率未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 结论1)全区儿童营养状况良好,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2)应重点对0~2岁儿童进行肥胖和营养性贫血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和探讨哈尔滨市幼儿园儿童膳食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较方法对哈尔滨市幼儿园1994年与2004年幼儿园儿童体检报表及两年全市6月份幼儿园膳食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2004年膳食结构中谷类、豆类、蛋类减少,乳类、肉禽鱼类、蔬菜水果类、油、淀粉与糖增加。钙、维生素A不足持续存在;维生素B2、维生素C、锌摄入量达到要求;维生素B1摄入量减少,差异显著(P<0.01)。其他植物食物、纯热能食物在热能食物来源的比例增加;热能营养素的来源中蛋白质和脂肪均超过正常范围,优质蛋白质达到61.9%。儿童轻中度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下降(P<0.01);肥胖症患病率由2.1%上升为5.1%,差异显著(P<0.05)。讨论①儿童膳食营养及营养性疾病状况分析。哈尔滨市幼儿园膳食结构中热量、蛋白质、铁的摄入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三大营养素热能分布不合理,维生素A、钙元素不足;蛋白、脂肪的摄入量偏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偏低;出现了维生素B1的缺乏;维生素A的补充是一个难点。营养不良性疾病在原低水平上继续下降。营养不良中以发育迟缓患病率为主。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原因。②解决措施。增加谷类、豆类、杂粮食入以补充维生素B1的不足;多食“绿色”动物肝脏、深色蔬菜以改善维生素A摄入状况;在膳食中添加钙剂;指导家长了解儿童膳食营养知识;为儿童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B1、钙元素丰富的食品,关注儿童在家庭晚餐中的食量、时间及餐后运动情况;严格执行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的规定;监测儿童的体重应从超重起即开始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城乡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柯城区城乡0-6岁儿童的营养现状,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比较城乡儿童1995年和2003年的低体重、贫血和佝偻病的患病率。结果:城镇儿童1995年低体重、贫血和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1.29%、8.51%、17.9%,2003年为1.37%、8.45%,6.97%;农村儿童1995年低体重、贫血和佝倭病患病率分别为2.84%、37.42%,6.89%,2003年为2.01%、9.70%,3.76%。结论:目前柯城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城镇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但低体重和贫血患病率无明显改观;农村儿童这三种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下降,城乡儿童营养状况的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集体儿童维生素A营养水平的现状,以及维生素A水平与贫血及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具代表性的14所幼儿园5 467名在园儿童,以微量荧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以及血细胞三分类检测血红蛋白值,按中国生长发育监测标准测量身高、体重。结果:武汉市集体儿童血清维生素A的平均值为(1.83±0.62)μmol/L,高于2000年全国调查的平均水平〔(1.06±0.33)μmol/L〕。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2.09%,可疑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7.96%。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性别、年龄有关,维生素A缺乏儿童贫血患病率高,维生素A缺乏儿童身高、体重均值较正常儿童低。结论:武汉市集体儿童维生素A缺乏不容忽视,应根据国家维生素A缺乏防治方案,积极推广科学的喂养知识,给儿童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间维生素A缺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间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福建省地理位置、经济状况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共分3个层,城市、沿海、山区。每个层抽取2~4个县市,共有福州、厦门、连城等9个县市。对儿童进行常规体检、病史询问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调查前举办培训班。结果: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患病率为6.3%,各个年龄组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患病率以0岁组最高,达18.8%;其次为6个月组,10.7%;第3为12个月组,4.5%;3~5岁后基本相等,1.5%。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下降。经过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缺乏与喂养方式有密切关系。母乳喂养者患病率高,为16.5%,人工喂养相对低,为8.2%,只有母乳喂养的一半。结论: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最经济的手段。儿童保健工作者日常工作应宣传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地区0~3岁儿童体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 2000~2003年北苑地区 0~3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状况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北苑地区 2000~2003年 0~3岁儿童定期体检记录, 统计分析 3项身体形态指标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用WHO推荐的年龄体重衡量表评价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结果: 北苑地区 0 ~3岁儿童 4年间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稳定, 但 1岁组波动较大。其中:年龄别体重异常的人数由 5. 10%上升到 13 .65% (P<0 .01); 年龄别身高异常人数由 3 .06%上升到 12. 26% (P<0 .01); 身高别体重人数由 3 .06%上升到 8 .08% (P<0 .05); 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在 6月组由 22 .22%下降到 9 .15% (P<0 .01); 1岁组由 9 .18%上升到 19. 50% (P<0 .01)。结论: 北苑地区 1岁组的各项形态指标不稳定, 有向肥胖发展的趋势; 而贫血的患病率先降后升。应注重 1岁组儿童的保健工作, 使其能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Bhopal, India, mothers and other family members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 then 1000 randomly selected slum children were clinically examined, to detect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s.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were also taken. Malnutrition classification followed the Harvard classification (weight in relation to the age of the child) modified by the Indi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he weight of the children was recorded using the Avery personal weighing machine. Of the 1000 children, 520 were males and 480 were females almost matched in age and birth order. The prevalence of various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s comprised: protein calorie malnutrition (63.4%), vitamin A deficiency (23.4%), vitamin B deficiency (16.2%), vitamin C deficiency (2.6%), vitamin D deficiency (9.4%), fluorine deficiency (2.9%), and anemia (7.2%).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was 65.0% among females compared to 61.9% in males (p 0.05). However, higher grades of malnutrition (III+IV) were 13.12% among females in comparison to 7.87% among males (p 0.05); whereas lower grades of malnutrition (I+II) were 54.04% among males and 51.87% among females (p0.05). The birth order of the childre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grades of malnutrition (p 0.05). On the other han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birth interval and grades of malnutrition (p 0.05).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those children whose fathers were illiterate (p 0.05). In general, as the literacy status of father increased,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mong children decreased.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ha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p 0.05) with children's family size: 3 members (47.0%), 4-6 members (63.9%), and 7 members and above (70.6%). On the other hand, an invers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p 0.05).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was significantly (p 0.05) higher among the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infection (81.8%) and worm infestation (77.0%) in comparison to those without history of infection (13.1%) and worm infestation (61.9%), respectively. Similarly, nonimmunized children experienced more malnutrition (66.4%) in comparison to immunized children (57.0%).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第2次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以对今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地理位置、经济状况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共分3个层,每层抽取2~4个县市,共有福州等9个县市。对儿童进行常规体检、病史询问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本次5岁以下儿童5 973例,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3.2%;亚临床维生素A可疑缺乏患病率为23.0%;没有发现有临床表现的维生素A缺乏。显示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水平在不同县市、不同年龄存在差异。结论: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才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根本方法。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最有效、最迅速、最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学龄前集体儿童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和评定乌鲁木齐市学龄前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乌鲁木齐市所属9个区中随机抽取3个区的9所幼儿园中1483名3~6岁儿童,测量体重和身高,检测龋齿患病情况及血红蛋白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的均值与2005年我国9城市比较。结果: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中所有年龄组男、女童体重、身高测定值均为男童大于女童,且均高于2005年9城市标准。营养不良、贫血、肥胖及龋齿的患病率分别为0.9%、6.1%、9.6%及40.6%,不同年龄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学龄前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良好,肥胖患病率高于其他城市,应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按照疾病的防治常规制订防范措施,做到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综合防范,群防群治,减少疾病的患病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2岁幼儿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情况。[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农村2岁左右儿童36名(19~31个月,男女各18名)为调查对象,采用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农村2岁幼儿能量、蛋白以及维生素摄入量偏低。低体重发生率为11.1%,生长发育迟缓率为11.1%,贫血患病率为36.1%。[结论]农村2岁幼儿营养状况较差,生长迟缓、低体重发生率和贫血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