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节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效曲普瑞林1.0 mg和1.2 mg两种剂量降调节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剂量长效曲普瑞林降调节后,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Gn总用量、穿刺卵泡数、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效曲普瑞林1.0 mg和1.2 mg均可获得满意的垂体降调节效果和IVF结局,建议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GnRH-a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降调节后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IVF/ICSI治疗、黄体中期使用短效GnRH-α长方案垂体降调节的87例PCOS患者和同期因输卵管因素不孕接受短效GnRH-α长方案降调的277例患者,根据卵巢刺激启动日LH水平分为PCOS过度抑制组(A组,LH1.2 U/L)与非过度抑制组(B组,LH≥1.2 U/L)、对照过度抑制组(C组,LH1.2 U/L)与非过度抑制组(D组,LH≥1.2 U/L),分析4组患者在启动日不同血LH水平与控制性超促排卵特征及IVF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中垂体过度抑制者与非过度抑制者相比,垂体过度抑制者Gn用量、Gn刺激天数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低;A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但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低于D组(均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中PCOS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中得出:PCOS患者虽然能够获取较多的卵母细胞,但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PCOS患者早期流产率和中度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虽然垂体非过度抑制的PCOS患者促排卵的卵巢反应性更高,但垂体过度抑制的PCOS患者有获得更佳IVF/ICSI结局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产GnRH-a(丙氨瑞林)在IVF-ET促超排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药物丙氨瑞林(原名为阿拉瑞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超排卵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使用丙氨瑞林长方案降调节与国产尿促性腺激素(HMG)联合促超排卵的IVF-ET周期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临床妊娠率为36.7%,受精率为83.00%。丙氨瑞林与HMC联合促超排卵在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等方面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结论 丙氨瑞林与HMG联合促超排卵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4.
不同促排卵启动时机对IVF—E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黄体中期应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启动时机对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技术(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12月黄体中期应用长效GnRH—a1.25mg单次肌内注射实施控制性超促排卵的IVF—ET129例,根据降调节14d前后的不同启动时间段分两组,比较不同启动时机的促排卵效果及其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调节≥14d启动组启动日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值较低,用药时间较短,用药剂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个体化用药有助于提高IVF—ET的结局。GnRH—a降调节后延迟启动时机有利于降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继而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752个IVF-ET周期患者分为A、B、C 3组,均行长方案降调节控制超促排卵。A组304周期应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0.05mg/d;B组218周期应用短效GnRH-a 0.1mg/d注射10~14d后改为0.05mg/d;C组230周期应用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比较3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及IVF-ET结局。结果:降调时间(开始降调至Gn启动时间)B组长于C组(P<0.05),C组长于A组(P<0.05);Gn使用时间C组长于B组(P<0.05),B组长于A组(P<0.05);Gn使用总量、受精率C组多于和高于A、B两组(P<0.05);优胚率B组高于A、C组(P<0.05);临床妊娠率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A组(P<0.05);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多胎率、流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GnRHa的使用剂量,延缓Gn启动时间可以改善IVF-ET结局,但会相应增加Gn使用剂量,增加患者治疗费用。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也可得到满意的降调节效果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3mg达菲林长方案降调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单精子卵胞浆显微注射(ICSI)中的作用。方法:98例接受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01个周期,均采用黄体中期1.3mg达菲林长方案降调节,致垂体完全降调后加用促性腺激素(Gn),当患者有3个以上卵泡且直径≥1.8cm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小时取卵后行IVF或ICSI,48小时后行胚胎移植(ET)。结果:97个周期完全达降调标准。除3个周期被过度抑制取消周期外,其余98个周期hCG日无一例出现隐匿性促黄体生成素(LH)峰。Gn天数11.28±1.91,获卵数12.53±6.15,平均IVF受精率81.64%,ICSI受精率87.03%,卵裂率97.58%,移植胚胎数2.44±0.53,胚胎着床率21.41%,临床妊娠率39.80%,单胎率74.36%,多胎率20.51%,流产率15.38%,异位妊娠发生率5.1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1.02%。结论:1.3mg达菲林降调节在IVF/ICSI中的应用结果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序贯法、单独使用雌激素3种预治疗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A组对象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口服妈富隆,1片/d,持续21d;B组对象月经周期第3天口服妈富隆,1片/d,21d后改为口服补佳乐,2mg/d;C组对象黄体中期开始口服补佳乐,4mg/d;每组均在使用后撤退出血第3天短方案降调,并同时开始超促排卵治疗,比较相关指标。结果:IVF-ET启动日患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降至10U/L以下,预治疗后第3日及hCG日E2水平3组无差异(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C组高于A、B组;A组周期取消数高于B、C组;A、B组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长于C组,C组妊娠率高于A组与B组(均P<0.05);获卵数,MII卵子数,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卵巢低反应者,在IVF-ET周期之前给予口服避孕药、雌激素预治疗方案中,黄体中期给予口服补佳乐(4mg/d)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黄体中期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临床效果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黄体中期使用的GnRH-a剂量不同分为两组,1组GnRH-a用量为1.25mg(1/3支),共154周期;2组GnRH-a用量为0.94mg(1/4支),共100周期,比较临床效果和IVF-ET结局。结果:两组对象卵巢刺激的时间及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等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启动日未达降调节标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与10.00%,P<0.05),hCG日LH>5.0U/L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5%与9.00%,P<0.05)。两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0%与7.00%,P>0.05);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的正常受精率较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周期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33%与46.88%,P>0.05);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mg与0.94mg剂量GnRH-a在黄体中期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可以得到几乎相同妊娠结局,对于卵巢正常反应的人群,1.25mg剂量的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节长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黄体期GnRH-a降调解长方案进行控制性促排卵(COH)的患者235例,并根据使用GnRH-a的剂量分为两组。长效GnRH-a组120例,于黄体中期采用长效GnRH-a 1.25 mg皮下注射1次;短效GnRH-a组115例,于黄体中期采用短效GnRH-a 0.05 mg每日皮下注射1次直至注射绒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比较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排卵过程中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时间及IVF-ET的结局。结果短效GnRH-a组与长效GnRH-a组相比垂体降调节天数较长,Gn使用天数及总剂量降低,分别为[(14.26±0.869)d和(12.64±2.024)d],[(9.85±1.98)d和(12.28±2.58)d]及[(1 808.58±602.06)u和(2 316.16±929.8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效GnRH-a组Gn启动日及h CG日LH水平明显高于长效GnRH-a组,分别为[(1.87±0.76)U/L和(1.53±0.92)U/L,P0.05]及[(2.02±1.08)d和(0.993±0.766)U/L,P0.01];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效GnRH-a组OHSS发生率高于短效GnR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GnRH-a组垂体抑制过深,在COH过程中LH水平偏低,导致Gn的用量增加,OHSS发生率增高,短效组卵泡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长方案中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的最适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8月本中心采用黄体期降调节行控制性超排卵的96个IVF周期,根据基础体重指数及窦卵泡数使用长效曲普瑞林的剂量不同,分为A、B、C3组。33例应用1.25mg肌注为A组、33例应用1.125mg肌注为B组、30例用曲普瑞林1mg肌注为C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A、B、C3组患者周期中FSH、LH、E2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调节天数、Gn使用天数及剂量、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hCG日P值较A、B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效曲普瑞林1.25mg和1.125mg、1mg均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典超长方案与避孕药过渡超长方案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9例(69个周期)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治疗3个月后,按照促性腺激素(Gn)启动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典超长方案组(对照组,27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5~28 d动态测定子宫内膜厚度≤5 mm、血清LH<3 U/L、雌二醇(E2)≤35 ng/L,卵泡刺激素(FSH)≤5 U/L后启动Gn。口服避孕药过渡组(OC组,42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8 d起开始每日服短效口服避孕药1片,共21 d,第17天注射GnRHa(达菲林)1.25~1.88 mg,14 d后降调节满意启动Gn。比较2组IVF结局。结果:O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5.518,P=0.019;χ2=4.010,P=0.045)。结论:EMs患者经GnRHa预治疗后应用避孕药过渡方案便于把握Gn启动时间,延迟Gn的启动可缓解GnRHa对垂体的过度抑制,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晚期增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用量,同时补充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对主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治疗的患者212例,采用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根据超促排卵的卵泡晚期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补充r-hLH者72例设为实验组(r-hLH组),血清LH水平持续正常未补充r-hLH者140例设为对照组(非r-hL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内分泌状态、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使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各项内分泌激素值、获卵数、两组不同助孕方式的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L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超促排卵天数、Gn总量、IVF/ICSI助孕的2PN受精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超促排卵FSH总量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HMG总量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注射日r-hLH组血清LH水平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动剂标准长方案超促排卵周期卵泡晚期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者增加HMG的用量,适量补充r-hLH可提升卵子成熟度,显著提高优质胚胎率,一定程度改善IVF/ICSI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nRHa长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120例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GnRHa组行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GnRHant组行GnRHant方案进行促排卵,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及移植结局。结果两组的AFC个数、bFSH水平、AMH水平、胚胎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GnRHant组,妊娠率显著高于GnRHant组(P<0.05)。结论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方案体外受精(IVF)中经反复降调而雌二醇(E2)仍为高水平患者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效长方案反复降调节E2水平难以达到降调标准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直接行超促排卵,其中2例获得临床妊娠;1例改行微刺激方案后获得临床妊娠;1例给予来曲唑(LE)继续治疗后促排卵,获得临床妊娠。结论:反复降调后E2不达标准者仍可获得较好的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超排卵(COH)长方案中卵泡发育迟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超排卵40个周期,卵泡正常发育组(A组)19个周期,卵泡发育迟缓组(B组)21个周期作为对照。结果:年龄、不孕年限,基础生殖激素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促性腺素(Gn)起始剂量低于B组(P<0.05)。A组促排天数、Gn总量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受精率、卵裂率、OHSS发生率、优质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Gn起始剂量低可能是造成PCOS患者超排卵卵泡发育迟缓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PRL水平与IVF-ET助孕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超排卵的87例第一次行IVF-ET助孕周期,且患者年龄≤35岁,根据助孕结果将患者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两组患者Gn启动日、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T日、黄体期血中PRL水平是否有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妊娠组54例、未妊娠组33例)在平均年龄、注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启动日、注射HCG日、ET日、黄体期血中PR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过程中PRL水平与妊娠结局无明显关联,没有必要在所有助孕患者中多次检测PRL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长方案中,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双降调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397例月经规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均采用长方案超促排卵,降调节均为达菲林0.1 mg隔日皮下注射共7支;其中未服用妈富隆组25例(Ⅰ组),于月经第19天直接降调;常规服用妈富隆组194例(Ⅱ组),于月经第3天起服用妈富隆,1次/日,共21片,于月经第19天降调;加用剂量组(Ⅲ组)178例于月经第3天起服用妈富隆,1次/日,服用22~63片,其中服用2个周期(42片)及3个周期(63片)有9例,于月经第19~21天降调。结果:降调后E2、LH水平用药组较未用药组低,LH水平加大剂量组较常规用药组激素水平更低;而优势卵泡数未用药组较加大剂量组高;降调天数、获卵数、GN用量、HCG日内膜厚度、可用胚胎数、妊娠率、受精率、OHS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长方案中,对于月经规律患者应用口服避孕药可以更有效抑制激素水平,达到充分降调节,不影响内膜厚度、获卵数、妊娠率等,建议应用口服避孕药;②口服避孕药用量越大,降调后激素水平越低,优势卵泡数减少,建议应用1个周期的口服避孕药,不推荐口服避孕药长时间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进行的391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分为两组,127个周期为拮抗剂组,与拮抗剂组同日进入周期而采用激动剂长方案促排的264个周期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促排卵效果、临床妊娠率、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年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组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双原核(2PN)胚胎数、冷冻胚胎数明显较对照组要少(P<0.01)。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GnRH-anta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为促排卵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